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钼靶与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作者:史秀珍;周景玮;赵善生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三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对50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行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处理.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9例,34个病灶;良性病变21例,29个病灶.统计分析X线钼靶摄影、MR动态增强检查和病灶ADC值对全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X线钼靶摄影与MRI动态增强曲线诊断符合度比较(χ2=6.612,P=0.0092<0.01),X线钼靶摄影与MRI的DWI诊断符合度比较(χ2=4.375,P=0.0395<0.05),有统计学意义,MRI的TIC与ADC的诊断符合度比较(χ2=0.259,P=0.610>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乳腺MR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种MR扫描序列对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卵巢肿瘤的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研究

    作者:郭永梅;黄云海;魏新华;杨蕊梦;刘国顺;徐向东;李雪丽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例、正常卵巢8例、卵巢囊肿2例)。均行3.0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得感兴趣区的Ktrans、Kep、Ve值。对良、恶性组的TIC曲线及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组TIC曲线形态存在明显不同(P<0.05);良性组均为I型曲线(100%),恶性组中II型曲线所占比例高(71%)。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良性标准,II型曲线作为诊断恶性标准,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定量灌注参数值: Ktrans值分别是恶性组(0.166±0.077) min-1、良性组(0.071±0.025) min-1;Kep值分别是(0.455±0.172) min-1、(0.363±0.242) min-1;Ve值分别是(0.438±0.137)、(0.426±0.154)。恶性组平均Ktrans值比良性病变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平均Kep及Ve值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218、P=0.821)。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组织多表现为I型曲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II型曲线。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水平与MRI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俐君;魏清顺;朱建文;郑小霞;杨晓萍

    介绍了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况与MRI表现如针刺样边缘、环形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me-to-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ER表达状况的患者MRI特征性表现不同,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ER表达阳性抑制新血管生成,通过影响病灶的纤维化及坏死程度、生长速度、灌注情况等,引起MRI形态学、强化形态、强化方式及弥散方面的差异.指出可以通过MRI动态增强的形态学表现及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评估患者的激素水平,从而为临床精准评估乳腺癌预后及尽早制定诊疗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亦为以后ER表达状况与TIC曲线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指导.

  • 胰腺癌诊断中高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应用分析

    作者:潘永华

    目的:分析胰腺癌诊断中高场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于贵安医院及部分外院接受胰腺癌诊断治疗的患者共45例,分别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增强磁共振扫描以及高场磁共振灌注成像扫描,记录患者肿瘤区与正常区之间的时间-信号曲线,分析其信号增强率、峰值、斜率以及达到峰值时间。结果:患有胰腺癌的患者,时间-信号曲线呈缓慢上升趋势,肿瘤区内的信号增强率、峰值以及斜率明显小于正常区,达峰时间明显高于正常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肿瘤周围区域的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呈快速上升趋势,峰值与斜率明显低于正常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能够直观的反应出胰腺癌肿瘤区域的组织情况,是影像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因此与其他技术相互配合后,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肿瘤区域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分析在直肠癌转移/非转移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邹海华;戴鑫;李燕;余静;施海彬;徐青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分析在直肠癌转移/非转移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患者的247枚淋巴结(病理确诊76枚为转移淋巴结,171枚为非转移淋巴结).首次评估,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根据T2加权图像记录淋巴结的短径、形状、边界以及内部信号等形态学特征,对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判断;再次评估,用后处理软件绘制每个淋巴结的磁共振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分为上升型、平台型以及下降型3种),影像科医师联合时间-信号曲线和形态学特征再次判断每个淋巴结的良恶性.运用f检验、卡方检验和ROC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上升型的时间-信号曲线多为转移淋巴结,而下降型多为非转移淋巴结;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特征可以提高对转移淋巴结判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敏感性从70.76%提高至84.21%,准确性从64.77%提高至79.76%).结论:联合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辅助形态学特征诊断直肠癌转移或非转移淋巴结有积极意义.

  • MR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亚平;董光;聂家秋;耿海;张敏

    目的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DCE-TIC)呈平台型(Ⅱ型)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MRI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和乳腺癌患者45例.比较2组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患侧血供特征、早期强化率(EER)以及2组病灶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19例乳腺纤维腺瘤病变中,9例圆形或卵圆形、8例分叶状、2例不规则,15例边界清晰,14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2例缓慢流入、4例中度流入、13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1.47±0.38)×10-3mm2/s,11例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45例乳腺癌病变中,17例圆形或卵圆形、7例分叶状、21例不规则,11例边界清晰,38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1例缓慢流入、5例中度流入、39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0.98±0.40)×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病变的形状(χ2=9.176)、边缘(χ2=16.452)、肿块强化方式(χ2=18.489)以及病灶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呈Ⅱ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侧血管增多、增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鉴别乳腺癌与纤维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敏感度94.7%、特异度71.1%.结论 TIC表现为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增强扫描早期强化多呈快速流入.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癌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及肿块强化方式均存在差异.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纤维腺瘤内部低信号分隔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弥散成像与动态增强表现分析

    作者:方梦诗;黄美霞;王蕾;夏加林;许丽凤;林燕;陈振;何春妮;钟群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弥散成像、动态曲线表现。方法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并行DWI(0,800)扫描及ADC值测量,其中9例行时间-信号曲线图测量并记录。结果成人型颗粒细胞瘤(OAGCT)9例;幼年型颗粒细胞瘤(OJGCT)1例。8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混合性,T2WI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T1 WI呈稍高及稍低信号,D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病灶表现为实性,T2 WI及T1 WI信号均略高于肌肉,DWI呈高信号。平均ADC值:实性成分:0.351-0.881×10-3 mm2/s;囊性成分:1.510-3.447×10-3 mm2/s。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缓升或缓升平台7例,速升平台型2例,病灶曲线高度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以囊实混合性多见,DWI为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实性成分ADC值低,囊性成分ADC值高,时间信号曲线以缓升或缓升平台型多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 DCE-MRI时间-信号曲线及相关定量参数对诊断鼻腔鼻窦肿瘤的价值

    作者:邓娟;刘进康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时间-信号曲线(time signal curve,TIC)以及相关定量参数在鼻腔鼻窦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于术前接受DCE-MRI扫描,获得TIC曲线及相关定量参数,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DCE-MRI的TIC与相关定量参数诊断效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明确各参数预测鼻腔-鼻窦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Kappa检验分析这种诊断方式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D CE-MRI检出良性96例(53.33%),恶性84例(46.67%),其中良性患者TIC曲线Ⅰ类占79.17%,较恶性患者更高,而Ⅲ类占0.00%,较恶性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的肿瘤直径为(2.39±0.64) cm,明显小于恶性患者的(3.98±1.0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分别为(0.339±0.123) min-1,(0.060±0.034)min-1和0.531±0.136,其中Kep,Ktrans低于恶性患者,Ve显著高于恶性患者(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Kep预测恶性鼻腔鼻窦肿瘤的佳截断值为0.509 min-1,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9.6%;Ktrans预测的佳截断值为0.205 min-1,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89.6%;Ve预测的佳截断值为0.385,敏感度为71.9%,特异度为82.2%;D CE-MRI诊断恶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7%,91.49%,90.00%,90.48%,89.58%,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0.799.结论:DCE-MRI的TIC曲线及定量参数能为鼻腔鼻窦肿瘤性质的鉴别提供更多信息,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段小玲;陈自谦;钟群;刘乐;林挺宇;何春妮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灶部位、边界、形态、信号、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曲线。结果12例均为单发,边界清楚,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其中5例伴内部囊变,1例伴周边囊变,12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呈渐进性缓慢轻度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呈缓慢上升型,信号强度及上升幅度较子宫肌层低,12例患者均合并腹盆腔积液。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部分伴囊变,增强后呈缓慢渐进性强化,且增强信号强度低于子宫肌层信号,时间-信号曲线为缓升型。

  • 软组织肿瘤MR灌注成像的时间-信号曲线研究

    作者:贾飞鸽;许乙凯;孟卓;张雅萍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及由TIC所得的大下降斜率(MSD)和大上升斜率(MS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5例软组织肿瘤MR PWI,获得肿瘤实质的TIC,计算分析MSD和MSI.结果:(1)TIC按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速降慢升,恶性肿瘤多为此型;Ⅱ型为慢降速升,良性肿瘤多为此型;Ⅲ型无规律.(2)良、恶性肿瘤组的MSD分别为(46.67±4.18)/2 s、(65.82±5.36)/2 s,恶性肿瘤的MSD大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D差异有显著性(t=13.22,P<0.05);良、恶性肿瘤的MSI分别为(38.85±5.23)/2 s、(47.22±5.19)/2 s,恶性肿瘤的MSI大于良性肿瘤的MSI,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I差异有显著性(t=5.38,P<0.05).结论:MR PWI的TIC形态、MSD和MSI的量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 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亚婷;范光明;沈金丹;谢弘;张飘尘;阮志兵;聂红昉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动态增强( DCE-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探讨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30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对照组)和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均进行DCE-MRI检查,观察2组患者乳腺病灶形态特征、强化模式和时间-信号曲线( TIC)类型。结果:对照组病灶形态以类圆形为主、边缘多光滑、增强后多为均匀强化,乳腺癌组病灶形态以分叶状为主、边缘多有毛刺、强化后多为不均匀强化,2组患者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4、52.86、41.99,P<0.05);对照组病灶T1 C曲线主要为Ⅰ型,乳腺癌组主要为Ⅲ型曲线,2组患者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P<0.05)。结论:DCE-MRI检查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 T1灌注加权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以及年龄因素对灌注分析的影响

    作者:石梦昀;许楠;宋凯;杨斌;赵卫;杨亚英

    目的:探讨T1灌注加权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及年龄因素是否影响灌注结果。方法对1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人(正常组)行T1灌注加权成像,对半定量参数流入速率、流出速率、大相对增强率和峰值时间以时间-信号曲线进行分析。以40岁为界分析年龄对灌注的影响。结果流入速率在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性淋巴结(n=23)流入速率高于正常组淋巴结(n=49),大相对增强率、流出速率以及峰值时间二者无差异(P>0.05)。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均以Ⅱ型为主。大相对增强率、流入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40岁以下组的大相对增强率和流入速率高于40岁以上组。结论流入速率有助于鉴别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进行灌注分析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 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的 MRI 诊断

    作者:李勤勍;杨军;丁莹莹;李卓琳;刘洋

    目的:探讨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的 MRI 表现,提高对此类型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各20例MR 时间-信号曲线(TIC)呈廓清型表现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 MRI 图像,归纳、比较2组病变的形态学表现、内部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动态增强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态增强扫描 TIC 为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形态多为卵圆形或圆形(18/20),边界清楚(16/20),T2 WI 多呈高信号,内部可见无强化的低信号分隔(9/20);平均小 ADC 值为(1.412±0.332)×10-3 mm2/s,高于乳腺癌(0.888±0.160)×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强化较均匀(16/20),平均早期强化率为(1.694±0.628)×100%,稍低于乳腺癌组(1.849±0.43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在 MRI 动态增强TIC 及早期强化率方面有着相似的表现,但清楚的边缘、更高的 T2 WI 信号、内部无强化的低信号分隔以及更高的 ADC 值有助于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

  • MR 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琬君;程敬亮;张会霞;张焱;胡瑛;王岸飞;王晓艳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定量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动态 MR 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计算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TIC)、大上升斜率(Slopemax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良性病灶24例,恶性病灶11例。乳腺良性病灶 TIC 类型为Ⅰ型占91.7%(22/24),Slopemax 为0.65%/s,ADC 值为1.31×10-3 mm2/s。乳腺癌 TIC 类型为Ⅱ型和Ⅲ型占100%,Slopemax 为1.63%/s,ADC 值为1.06×10-3 mm2/s。结论 TIC 类型、ADC 值、Slopemax 都对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疾病有帮助,如果3项或者2项参数联合起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MR 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终末时间结点选择对乳腺病变诊断的价值

    作者:赵欣;苏丹柯;刘丽东;朱旭娜;谢东;张卫;刘思远

    目的:探讨 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终末时间结点选择与曲线类型判定的相关性及其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效能的影响,以期提高TIC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323例(良性132例,恶性191例),术前或活检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统计分析良恶性病变达峰时间分布有无差异;采用 ROC曲线分析比较TIC 5个时间结点在不同诊断界值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病变达峰时间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91.39,P<0.05)。选择时间结点3(增强时相249 s)作为终末时间结点判定TIC类型且以诊断界值≥2级(即Ⅱ、Ⅲ型曲线诊断为恶性)作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其 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且与选取其他时间结点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03%、73.75%。结论 MRI TIC终末时间结点的正确选择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顾培华;蔡庆;沈玉英;雷海燕

    目的:研究小乳腺癌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及其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的特征,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钼靶不能明确诊断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病理证实病灶≤2 cm)并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I。利用MRI工作站功能软件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39例患者中19例为乳腺癌,20例为良性乳腺肿瘤。19例小乳腺癌SI-Time曲线中15例呈I型,3例呈II型,1例呈III型,早期增强率11例≥60%。20例良性肿瘤TIC曲线中2例呈I型,2例呈II型,16例呈III型,早期增强率5例≥60%。将恶性病变形态特征、早期增强率≥60%、I型TIC曲线作为联合诊断标准,其中符合两项为确诊,诊断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90%、准确率为95%。结论:乳腺肿块的MRI形态学特征结合TIC曲线及早期强化率联合诊断提高了乳腺小肿块的定性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为小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信息。

  •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雪峰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扫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疾病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乳腺病变47个病灶的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因子b=1000 s/mm2,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恶性病灶形态学上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缘不规则及毛刺,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规则及边缘光滑,两者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并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