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制备和表型分析

    作者:田复明;窦长武;高乃康;刘海波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方法:从外周血分离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DC,流式细胞仪测定CD86和HLA-DR,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HLA-DR和CD86在PBMC中几乎无表达,经GM-CSF和IL-4诱导后低表达;加入TNF-α后高表达.结论:GM-CSF和IL-4诱导培养PBMC,可获得大量不成熟DC,加入TNF-α后,DC成熟度高,激活性好.

  • 自体树突状细胞负载凋亡肿瘤抗原联合CIK治疗肿瘤10例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陈里茜;胡晓红;文洽先

    我科2007-01/2008-01对10例肿瘤患者进行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DC)和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即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有杀伤效应的异质细胞)联合应用治疗[1].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树突状细胞对免疫活性细胞抑癌效应的非限制性增强作用

    作者:刘宝瑞;钱晓萍;邹征云;王立峰;葛少华

    目的:研究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对免疫活性细胞抑癌的增强作用.方法:在建立PC体外扩增的基础上,将抗原负载的DC作用于单个核细胞及高聚金葡素活化的单个核细胞,观察其对人肺癌GLC-82和A549细胞的体外和裸鼠体内抑癌效应.结果:抗原负载的DC能显著增强单个核细胞及高聚金葡素活化的单个核细胞对GLC-82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当效靶化为10∶1时,抗原负载的DC-单个核细胞对GIC-82及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4.2%;而对照组分别为16%和8%.该作用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限制.结论:抗原负载的DC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抑癌作用有MHC非限制性增强效果.

  • 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静琦;曾波航

    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均来源于人骨髓髓系和淋巴系造血干细胞.综述了脐血、成人外周血、类风湿关节炎(RA)来源的DCS迁移机制,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分化途径、功能状态、增殖能力及体外培养方法.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疫苗治疗

    作者:潘源;梁寒;郝希山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人体内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细胞.未成熟DC可摄取抗原,当有危险信号刺激时可迁徙至淋巴器官,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进而激发免疫应答.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取DC的方法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诱导和培养.证据显示DC浸润与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DC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用于装载DC的抗原包括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提取物、肿瘤抗原蛋白、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DNA/RNA等.肿瘤抗原经脂质体介导在体内转染DC,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 树突状细胞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小鼠肾癌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建华;吕海燕;张爱群;王瑶;郭佳;杨军;马林;李峤

    目的:研究放疗增强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小鼠肾癌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应用Renca肾癌细胞制作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DC组和DC联合放疗组共4组进行治疗.皮下荷瘤的BALB/c小鼠,在接种瘤细胞后第12~16天,连续5 d接受肿瘤局部放射治疗,7 Gy 6 MeV/次,并于第11、15、19和22天分别4次在肿瘤部位直接注射未负载肿瘤抗原的DC细胞,1×106/次,第28天处死小鼠.检测各组肿瘤生长速度和质量.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结果:接受不同治疗的小鼠体内肿瘤质量明显不同,未治疗组为(5.3±0.8) g, 单纯DC组(4.5±0.7) g,单纯放疗组(2.8±0.3) g, DC联合放疗组(1.1±0.7) g, 经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DC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C联合放疗组肿瘤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结论:瘤内注射DC联合放疗比单一方法明显提高抑制Renca肾癌细胞在BALB/c小鼠的生长,其增效作用涉及肿瘤细胞的凋亡机制.

  • 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

    作者:刘崇东;张震宇;王淑珍;夏成青

    目的:探讨S-10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用抗S-100蛋白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人卵巢上皮癌患者肿瘤组织中DC的分布及数量.结果:共检测59例卵巢上皮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见DC浸润,S-100(+)DC数与肿瘤临床分期(γ=-0.310,P<0.01)和组织分级(γ=-0.458,P<0.05)呈负相关;S-100(+)DC数"大量组(≥10/HPF)"的3、5年生存率(58.3%、41.7%)比"少量组(<10/HPF)"(31.4%、0)明显提高;P<0.01.结论:DC在卵巢上皮癌宿主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大鼠卵巢上皮癌免疫治疗的体内研究

    作者:乔宝丽;张震宇;刘晋玮;翟妍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dendritic cells,TAA/DC)对荷瘤大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于成瘤后2周分别用PBS、DC或TAA/DC进行免疫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TAA/DC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对荷瘤大鼠治疗后8周,局部肿瘤无明显增长,P=0.355,无转移灶出现;TAA/DC可明显改善大鼠免疫状况,对荷瘤大鼠治疗后3周,使已经下降的CD8+T细胞百分比又明显上升,P=0.000;TAA/DC对荷瘤大鼠单次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时限性,在对荷瘤大鼠治疗后8周,CD8+T细胞百分比再次出现明显下降,P=0.000.结论:TAA/DC可改善荷瘤大鼠的细胞免疫状态,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 产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脐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王秀娟;张剑白

    目的 观察产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dendritic,DC)的变化,揭示慢性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发生机制,为将来早期阻断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集28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产妇新生儿及12名健康产妇所生新生儿新鲜脐带血,用三色分析法进行免疫荧光标记,24 h内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树突状细胞的检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DC1,DC2相对数均高于正常新生儿,但无统计学意义;DC1/DC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DC1、DC2相对数较健康产妇新生儿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艳;杨宁;黄少萍;刘方舟;尹兰珍

    目的:研究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化、成熟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透射电镜观察CpG ODN刺激组和未刺激组D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HLA-DR、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 reactor,MLR)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CpG ODN刺激组DC表面突起细、长且规则,粗面内质网增多,空泡减少甚至消失;同时DC表面HLA-DR、CD86的表达上调,能明显促进MLR中T细胞的增殖,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结论:CpG ODN可诱导人外周血DC分化成熟,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C-CIK治疗前的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蒋琦;徐增辉;王颖;孙保木;金华君;钱其军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s,DC-CIK)治疗前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s)、CD4 +/CD8+T细胞比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5例晚期NSCLC患者DC-CIK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 CD127-TRegs、CD3+CD56+ CIKs、CD4+和CD8+T细胞,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CD4+ CD25+CD127-TRegs、CD3+ CD56+ CIKs、CD4 +/CD8+T细胞比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晚期NSCLC患者DC-CIK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多,CD4 +/CD8+T细胞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原发病灶瘤体长直径越大,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s越多,CIKs越少(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TRegs越多,患者预后越差,生存期越短,且TRegs>7×109/L影响患者的生存(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是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 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丹红;高海燕;张斌;吴琼;丁国梁;张婧;侯彩艳;艾建红;陈虎

    目的 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34例采用DC-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晚期NSCLC患者,评价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DC-CIK细胞治疗晚期NSCLC 1-3月后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7.6%.近期疗效与远处转移无关(P>0.05).患者细胞治疗的ORR与治疗次数无关(P>0.05),DCR与治疗次数有关(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DC-CIK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可减缓病情进展,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贝克;陈桂玲;张茂功;齐云晓;董欣;穆雅慧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自Adachi等[1]1994年首例报道以来,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约200余例.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命名之后,国内近5年报告BPDC不足20例.现报道1例BPDC患者的临床特点、皮肤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和外周血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检查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熟悉BPDC肿瘤细胞起源、临床特征、瘤细胞免疫表型、诊断及治疗.

  • DC-CIK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理辉;霍继荣;张琍;李国庆;廖文秋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TACE组58例,DC-CIK联合TACE组47例.TACE组行≥1次TACE,DC-CIK联合TACE组在TACE的间歇期给予≥1次的DC-CIK治疗,分析2种方法在中位生存期、肝功能及甲胎蛋白定量、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及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DC-CIK联合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高于TACE组(18月vs 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患者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组方案(Barcelona clinicliver cancer,BCLC) 、Child@ugh分级、门静脉癌栓和是否联合应用DC-CIK治疗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l-pha feto protein,AFP)定量是影响DC-CIK联合TACE组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治疗后3月观察两组的AFP均下降,肝功能好转,DC-CIK联合TACE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CIK治疗后只有2例次发热,1例次皮疹,经对症处理后患者无不适感.结论 DC-CIK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延长中位生存期,改善肝功能,降低AFP,且安全可靠;术前分析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AFP定量等因素对预测疗效有指导意义.

  • 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俞建波;冯志仙;詹仁雅;童鹰;马跃辉;潘剑威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射荷瘤小鼠篌以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小鼠生存期,并与PBS、单纯DC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IFN-γ、IL-2、IL-10、IL-4等细胞因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DC疫苗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途径注射DC疫苗,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1),IL-10明显下降(P<0.05),病理提示肿瘤出现坏死.两种注射途径间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RNA冲击致敏DC注射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能显著延长动物生存期,并能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其机理主要是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反应的程度与注射途径无关.

  • 射频电磁场对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周智东;曾群力;郑云;张建宾;陈海祥;鲁德强;邵传森;夏大静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 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或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DC表面HLA-DR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CD11c)的变化;以CCK-8试剂检测各组DC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的差异;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TNF-α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各辐照处理组DC表型分子HLA-DR、CD80、CD86、CD4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CD11c无明显变化;各辐照处理组DC的同种MLR能力明显降低(P<0.05),尤其以24 h处理组为甚.各辐照处理组DC的IL-12p70、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射频电磁场辐照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肾脏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陈瑞玲;潘建平

    肾脏树突状细胞( DC)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肾脏DC在某些肾脏疾病中可表现为抗炎作用,而在另一些肾脏疾病中表现为促炎作用,甚至在某一疾病过程中其作用可发生变化,提示肾脏微环境对肾脏DC的分化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肾脏DC的来源、种类和分布,肾脏DC在狼疮性肾炎和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对DC功能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正常皮肤表皮HLA-DR+ DC的免疫定性

    作者:夏青;张学军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表皮HLA-DR+树突状细胞(HLA-DR+ dendritic cell,HLA-DR+ DC)的免疫表达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2例正常人上肢皮肤HLA-DR+ DC进行定性研究,连续切片观察HLA-DR+ DC复合表达CD1a、S-100、FⅩⅢa、Somatostatin的情况.结果表皮中HLA-DR+ DC数量约为8个/mm2,这种细胞不表达FⅩⅢa和Somatostatin,部分表达CD1a和S-100.结论 HLA-DR可表达于多数活性细胞,但表皮中HLA-DR+ DC的免疫表达特点不同于LC和DDC,可能是表皮DC的亚型之一.

  • 小鼠GSK-3β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树突状细胞DC2.4中的表达

    作者:包杰;熊石龙

    目的构建pLVX‐IRES‐TDtomat‐GSK‐3β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小鼠骨髓DC2.4细胞,建立过表达GSK‐3β的小鼠DC2.4细胞系。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小鼠GSK‐3β基因的编码区,并将其重组于表达载体pLVX‐IRES‐TDtomat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包装成慢病毒,感染小鼠DC2.4细胞。实验分3组,分别为DC2.4细胞对照组,空病毒感染组,GSK‐3β慢病毒感染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GSK‐3β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pLVX‐IRES‐ TDtomat‐GSK‐3β构建成功,并在包装细胞中高水平表达,慢病毒滴度高达1.26×108 TU/mL。GSK‐3β慢病毒感染组的GSK‐3β在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DC2.4细胞对照组及空病毒感染组。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GSK3β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可在DC2.4细胞中稳定表达,为后续DC2.4的免疫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雅军

    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紊乱和失衡,可导致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弱及肿瘤免疫治疗低反应性.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通过进一步的调节和激活DC,增强DC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患者对肿瘤的清除能力.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Ⅰ、Ⅱ期临床试验表明DC疫苗能诱导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且副作用少.目前部分研究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DC疫苗的应用使得部分肿瘤患者从中获益,不同程度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DC疫苗在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并通过改变研究策略来开发二代DC疫苗,笔者就这两方面对DC疫苗进行系统综述.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