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宏;余堂宏;梁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肾衰竭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尿渗量、尿NAG、尿β2-MG,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尿NAG、尿β2-MG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而尿渗透压升高,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螺内酯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王守凤;杨兰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我们就螺内酯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CHF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45例脂质代谢分析

    作者:徐新伟;隋建霞;李新东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透患者45例,应用EPO前测血脂、Cr、BUN,后给予EPO每周80 U/kg,分2~3次皮下注射,共用8周.观察治疗4周、8周患者血脂的动态变化.结果:MHD患者EPO治疗4周后TG、apoB、Lp(a)显著下降(P<0.01),apoA1、LCAT活性明显增高(P<0.01).8周后变化更明显(P<0.01).而LDL-ch、HDL-ch、TC、apoE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PO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 促红细胞生成素非造血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吴宁;钱晓明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一直以来被认为由肾脏小管旁细胞和胎儿的肝细胞分泌.EPO能与主要表达于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EPOR)结合,刺激红细胞增殖、分化、成熟.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作者:朱莉;蔡久英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ctin,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1983年完成EPO的克隆,1988年利用DNA重组技术从克隆的人EPO基因衍生物产生基因工程EPO,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并成功地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及肿瘤等疾病伴发的贫血.

  • 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癌性贫血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庞丹梅;卫光宇;李精明;陈泽程;唐溢聪;梁剑苗;招丽蓉

    目的:研究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水平与血红蛋白(Hb)水平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癌性贫血.方法:对135例癌症患者检测血清EPO及血常规,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EPO含量,以直线相关分析EPO水平与Hb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人血清EPO水平为(18.0±7.36)U/L;癌症患者血清EPO中位数(四分数)为26.50(15.9,56.5)U/L;癌症贫血患者血清EPO中位数(四分数)男性为35.7(1 6.55,74.55)U/L,女性为44.6(17.3,86)U/L.癌性贫血患者组血清EPO水平高于不伴贫血的癌症患者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P=0.000.肿瘤患者血清EPO与同时检验的Hb水平存在负相关性,r=-0.576.癌症贫血患者EPO水平与1周后Hb升高值之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81,呈正相关.结论: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高于正常人群血清EPO水平,反映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监测EPO对于临床应用人rh-EPO治疗癌性贫血有指导意义.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影响

    作者:耿德勤;陈剑群;徐兴顺;卜渊;王红梅;王云;谭迎春;王润泽;孔庆兖;曾因明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动脉血流阻断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开始时经腹腔注射EPO(3 000 U/kg);48 h灌注取脑.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TUNEL法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短暂性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后48 h,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正常组(211.28±7.95)个/视野,假手术组为(209.28±11.34)个/视野,EPO治疗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为(170.28±8.12)个/视野,缺血组为(146.84±8.35)个/视野.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UNEL法凋亡细胞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阳性细胞(152.48±18.52)个/视野,EPO治疗组有(1 797.51±151.35)个/视野,缺血组有(2250.41±180.06)个/视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NOS蛋白的表达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区灰度值为5.36±1.54,EPO治疗组为31.80±6.42,缺血组为49.46±8.96.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PO可减少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死亡和凋亡,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

  • 不同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青霞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rh-EPO剂量将2014年3月至2017牟4月本院收治的45例新生儿HIE患儿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新生儿HIE常规治疗及全身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大剂量rh-EPO,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小剂量rh-EPO.结果 (1治疗前,2组患儿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全血RBC、Hb、Ret相比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生时,2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 0.05).出生后7d、14d、28 d后,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4.072、3.583、3.7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组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心肌酶谱、电解质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大剂量rh-EPO与小剂量出-EPO治疗新生儿HIE对患儿红细胞检测参数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安全性相当,但是前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NBNA评分.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作者:郑永健;潘厚俊;朱敏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28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rHuEPO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观察其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在治疗4周、8周及12周时相比差异显著(依次P<0.05、P<0.01和P<0.001);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改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升高趋势,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意义(P<0.05);有12例出现血压升高,1例发生动静脉内瘘管阻塞. 结论 rHuEPO使用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但同时需注意其血粘度和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肾保护作用

    作者:王先学;潘道波;邓恢伟

    [目的]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肾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45~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EPO组和对照组.EPO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立即给予rHuEPO 300 IU/kg,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1 d(T1)、3 d(T2)和5d(T3)采集桡动脉血样,检测术后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浓度、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重症监护室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d1,d3,d5尿量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PO组术后血清SCr显著下降(P<0.05)、eGFR升高(P<0.05)、NGAL浓度降低(P<0.05)及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重症监护室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Hb浓度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uEPO后处理能减轻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肾损伤,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 微炎症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欣;耿耀霞;刘博文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患者62例,根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数值,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hs-CRP>5 mg/L)和对照组(hs-CRP<5 mg/L),分别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以r-HuEPO的用量[IU/(kg·周)]与Hct的比值(EPO/Hc t)作为EPO反应性的指标,对影响EPO反应性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hs-CRP、IL-6和EPO/Hc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和Hc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炎症状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MHD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显著的影响,已成为影响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周利彬;张乃鹒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抗凝、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rh-EPO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自由基清除指标中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丙二醛(MDA),血清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明显低于对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EPO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不仅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39例疗效观察

    作者:严文辉;彭碧珍;彭新茂;杨洲;朱中山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7例癌性贫血患者,分为试验组(n=39),皮下注射EPO 100 U/(kg*次),每周3 次,连续8 周;对照组(n=38),8周内给予输血、补充铁剂以及更改放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贫血、疲劳感、抑郁、活动耐力及睡眠等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2.05%(32/39);试验组血红蛋白上升均值为(22.89±2.80) g/L高于对照组(12.00±5.06) g/L,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79.49%(31/39)的患者疲劳感减轻,48.72%(19/39)的患者抑郁好转,35.90%(14/39)的患者活动耐力增加,38.46%(15/39)的患者睡眠改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输血需求.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疗效观察

    作者:崔明;欧阳淑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贫血机制非常复杂.一直以来,临床将红细胞比容(HCT)作为评价和控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手段,但是HCT在给药后发生所需时间约为1周.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银良;周昌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展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外伤导致神经自身组织的直接损害,其次是原发性损伤级联的一系列继发性损害,是所有早期原发病灶的放大[1],包括体液及电解质失衡、局部血流改变、钙介导的细胞损伤、自由基的产生、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线粒体功能紊乱、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凋亡等变化,因而促进SCI后功能恢复的策略是减少二级损伤[2].传统的治疗手段只能使患者得到部分临床改善,大多数患者面临着因SCI所致的瘫痪等严重问题.近些年关于减少和限制SCI的药物的相关动物实验正在被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候选药物之一.因此,作者就EPO治疗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 甲钴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晓红;皮铎波;何援军;何艳霞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浙江衢化医院MHD患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者82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Z组):甲钴胺针0.5 mg静脉注射,1次/d,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针,3000 μ,每周3次.对照A组(A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针,3000 μ,每周3次.对照B组(B组):甲钴胺针0.5 mg静脉注射,1次/d.三组均连续应用4周.分析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Hb)的水平以及密西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评分、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Z组hs-CRP、TNF-α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hs-CRP、TNF-α、Hb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Z组MNSI及MDNS评分均低于A、B两组(P<0.01,P<0.05);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A、B组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 甲钴胺针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针治疗MH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勇;黄瑞文;胡月圆;李军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早产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生后第8天开始给予rhuEPO,对照组不用,2组早产儿均给铁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动态监测静脉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积红细胞(Ret)等变化,必要时输血.结果 治疗组发生贫血5例(14.3%),对照组为13例(3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治疗组仅1例需要输血,对照组有6例需要输血,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结论 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降低输血率,减少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 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疗效观察

    作者:赖洵;闻艳;张爱玲;杨同华;李正发;陆智祥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疗效.方法口服沙利度150~250 mg/d,2~3次/d.EPO(利血宝)6000 U/次皮下注射,3次/周,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 72.7%的IMF患者血红蛋白(Hb)明显上升,对血小板数,白细胞数上升也有一定疗效.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贫血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孟丽华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贫血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SAH继发贫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后一旦出现贫血,会促发、加重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发生,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对于SAH后出现贫血应高度重视,积极干预治疗至关重要。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朱弼珺;王卫峻;许迅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元和(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早于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1].近年来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也是一种参与中枢神经损伤反应包括保护视网膜缺血的重要介质[2].我们通过研究EPO干预对早期DR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希望能为DR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