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

    作者:管建民

    目的:探析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儿90例,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七氟烷麻醉,研究组行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PAED评分、Watch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显著。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邓立强

    目的:分析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对观察组(n=50)施行麻醉,采用氯胺酮对对照组(n=50)施行麻醉。记录分析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各项生命体征和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麻醉显效36例,麻醉有效14例,麻醉显效率72.00%;对照组麻醉显效27例,麻醉有效23例,麻醉显效率54.00%。两组患儿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进行5 min时,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停药后麻醉苏醒时间(18.87±4.57)min和(38.24±10.23)min,观察组的7例患儿和对照组的15例患儿出现呕吐症状,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和呕吐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佳,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可减少氯胺酮的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和减少呕吐躁动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小儿麻醉中心搏骤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万芳

    小儿麻醉发生心搏骤停原因很多,而且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对小儿麻醉中心搏骤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1例小儿麻醉中心搏骤停事故,对常见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以期有效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

  • 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围术期麻醉风险评估及处理

    作者:陈潮金;关宇;黑子清

    上呼吸道感染(URTI)在儿童中常见,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升高与之相关.同时,由于感染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维持较长时间,应推迟或是按期手术,成为小儿麻醉中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合并URTI患儿病理生理、围术期麻醉评估及管理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 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小儿麻醉苏醒期镇静效果的观察

    作者:黄伟;韦晓棠;卢冰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 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1 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10 ~ 20μ g/kg静注/混合骶管阻滞;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 ~0.375 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维持都用丙泊酚2~4mg/kg,静脉泵控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结果:麻醉苏醒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的麻醉中苏醒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 异丙酚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施伟肖

    异丙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等优点,常用它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肩部及上肢手术的麻醉.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检测心电图(ECG)、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后,行静脉置管,静脉推注丙泊酚3mg/kg,若已建立静脉置管可以直接静脉推注丙泊酚3mg/kg后,用0.2%~0.3%的罗哌卡因大至3mg/kg行臂丛神经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术,患儿上肢外展90°,屈肘放在头上或头后部,用22号针直刺入腋窝中动脉搏动处,回抽无血液,可注入局部麻醉药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给局部麻醉药物,神经刺激仪负极连在针头上,正极用心电图电极连在患者身上,电流设为低输出(0.4~0.6mA),针刺入直到看到麻醉肢体所希望的肌群收缩为止,调低电流至0.2~0.3mA仍能见肌群收缩,可注入局部麻醉药物.维持麻醉期间,采用间断追加,麻醉浅时即以异丙酚2~2.5mg/kg追加用药,术后送PACU.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麻醉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琳

    目的:总结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麻醉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小儿氯胺酮分离麻醉5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无1例发生麻醉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和术前、书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麻醉的质量.

  • 氯胺酮与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重巧

    氯胺酮是唯一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1].由于小儿在多系统、多器官上发育不成熟,具有特殊性,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加强护理,麻醉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很重要.本文对61例小儿氯胺酮丙泊酚麻醉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董晓菲

    目的 对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了需要进行手术的患儿60例,对这些患者使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对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这些患儿全部安全度过麻醉期,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甚至死亡现象.在手术过程当中患儿处于睡眠状态,出现咽喉反射现象,未出现恶心、躁动、呕吐等情况.患儿的手术麻醉效果十分良好,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身体各项机能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在用药前后患者的HR、RR、MAP、SPO2的数据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手术之后患者苏醒时间很短,一般呼吸睁眼时间是(7±3.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是(12±3.2)min,未出现患儿苏醒之后又入睡的现象,患者没有产生呕吐、恶心等一系列并发症.结论 使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效果很良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灵捷

    目的 探讨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使用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1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M=78),观察组给予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于麻醉前、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发生躁动的情况.结果 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M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低于M组(P<0.05),而N组SPO2高于M组(P<0.05).并且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单纯氯胺酮组,并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于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冯平

    目的:对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4年4~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麻醉,研究组患儿则予以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停药后的生命体征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儿停药之后的生命体征,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样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为小儿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实际效果观察

    作者:应美红;杨和明;王力峰

    目的:分析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1例.常规组行传统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行喉罩麻醉.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与麻醉后(5min)的SBP、DBP、HR,使用麻黄素的情况以及调整手术体位与追加局麻药物的患儿数量.结果:两组患儿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min时,常规组患儿的SBP、DBP、HR波动较大,同时和实验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在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以及瑞芬太尼使用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方式更符合小儿麻醉需求,能够更好的优化患儿苏醒质量,优化麻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霞

    目的:对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分别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来本院进行手术的患儿共90例,随机将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中的患儿进行喉罩麻醉,对照组中的患儿则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并作好记录.结果:通过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为77%,对比发现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而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并维持患儿的血液流动的稳定性,其术后不良反应率也大大降低.

  • 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芝一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麻醉中使用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患儿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接受喉罩麻醉,将两组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为(7.88±2.91)m i 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97±3.56)min,(t=11.403,p=0.001);观察组的清醒时间为(10.51±4.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73±7.62)m i n,(t=10.568,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67%,(x2=4.974,p=0.026).结论:在小儿手术中,喉罩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且并发症更少,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廉颖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住院部收治择期手术患儿共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麻醉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与对照组100.00%(30/3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拔管时间,观察组为(14.1±1.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苏醒时间,观察组为(52.6±5.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喉罩麻醉方式辅助小儿手术所取得麻醉效果与气管插管相当,但患者拔管时间快,苏醒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龚长莲

    目的:对比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手术治疗患儿随机分成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麻醉组,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喉罩麻醉组咽喉疼痛、呛咳发生率2.38%,气管插管麻醉组疼痛、呛咳发生率54.7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躁动、呕吐误吸及喉痉挛、声音嘶哑等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置入喉罩时间长于导管,2组停药至拔管/清醒时间对比无差异.结论:小儿麻醉应用喉罩麻醉对气道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舒适性更高.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宁

    目的:比较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作用.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相关症状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给予喉罩麻醉.完成实验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患者治疗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拔管及清醒时间比较,实验组拔管时间(13.27±3.87)min,清醒时间(53.12±4.67)min;对照组拔管时间(36.14±2.62)min,清醒时间(124.19±5.03)min.两组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9%;对照组总发生率41.8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中采用喉罩麻醉优于气管插管麻醉,能更好地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 D.P.K复合液肌注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树强;黄佐卿;杨杰

    目的 探讨哌替啶(缩写D),异丙嗪(缩写P),氯胺酮(缩写K)佳配伍计量比在小儿全麻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用三组不同剂量配方(主要是一组和二组比对,第三组配方只适合用1岁以内小儿)比对观察麻醉效果优劣.结果 第二组配方哌替啶25mg,异丙嗪50mg,氯胺酮125mg.共5ml..0.2ml/kg复合液肌注优于第一组.结论 以D.P.K复合液肌肉注射为基础,辅以氯胺酮静注麻醉.为麻醉性镇痛药,神经安定药与静脉全麻醉药相配伍,采用肌肉注射复合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结合的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好.患儿入室后即肌注D.P.K复合液,安静入睡,防止了患儿哭闹和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避免了手术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和精神创伤,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为手术前准备提供了方便.

  •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卫平;田凯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选择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 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较A组显著(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多于A组(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手术比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 全麻眼科手术床支架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郝丽芸

    全麻是小儿麻醉常用的方法.氯胺酮有着良好的镇静作用,对各器官毒性作用小,可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但氯胺酮对喉反射有抑制,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为保证病人手术中的安全和麻醉师便于观察患儿,笔者研制了患儿眼睛全麻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床支架.经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541 条记录 2/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