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目标血糖的控制

    作者:郑红云;郎黎薇;曹艳佩;高亮;吴雪海

    应激及重型颅脑损伤造成原发或继发性下丘脑损伤、脑干损伤、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等,导致血糖升高.血糖水平已成为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1-3]).

  • ICU中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的护理对策

    作者:石明娟;丁翠芳

    方法:通过66 例ICU 中应激性高血糖病人应用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通过对血糖的合理控制,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死亡率.

  • 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后的新发生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作者:卢彦;严励;于强

    目的 探讨严格血糖控制与视网膜病变关系,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后3个月内新发生视网膜病变及其自然转归过程.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的空腹血糖>11.1 mmol/1或血糖>13 mmol/1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达标和治疗后第3个月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采用Wisconsin scale分级,DR加重2级及以上定义为视网膜变坏,并对新发生视网膜病变随访第1、2、3、6、9个月,观察其自然转归.结果 强化治疗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平均达标时间8.2 d(7~20 d).强化治疗3个月内,5例失访,2例血糖控制未达标被剔除,48例完成随访.14例(14/48,29.2%)出现新发生视网膜病变,其中11例达到视网膜变坏的标准,3例进展为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1例进展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新发生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软性渗出(SE)和放射状视网膜内出血.重度NPDR和PDR均行激光治疗,其余患者视网膜病变均在3~9个月自行缓解.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3个月内29.2%出现新发生视网膜病变,眼底主要表现为SE和视网膜内出血,其中部分患者3~9个月左右病变自行缓解,少部分患者视网膜病变呈持续进行性变坏趋势,进展为重度非增殖型NPDR或PDR,终激光治疗.

  • 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霞;程青虹;何永来;田培刚;刘超;林笑女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目标血糖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的影响

    作者:唐金莉;荣加

    目的:探讨目标血糖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归纳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消化内科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实验组血糖控制目标为6.1~10.0mmol/L,对照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mmol/L,比较两组患者达到目标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重症监护时间、APACHEⅡ评分、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结果实验组达到目标血糖时间、血糖监测次数、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4、χ2=9.6074、χ2=10.0030, P<0.01);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7、χ2=1.9993, 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5);两组院内感染率、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0.05)。结论目标血糖干预策略合理控制血糖范围6.1~10.0 mmol/L,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降低了胰岛素的用量,缩短了控制目标血糖时间、血糖监测次数和重症监护时间,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严重脓毒症目标血糖管理下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华;程青虹;单琦;何永来;徐慧玲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目标血糖管理过程中P-选择素(CD62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4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目标血糖控制在4.1~6.1 mmol/L);B组22例(目标血糖控制在6.2~8.3 mmol/L).在入院时就给予目标血糖控制,分别在第0、8、12、24及72小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CD62p浓度,用生化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相同时间点观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28 d病死率.另外,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62p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下降,治疗第24、72小时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72小时A组CD62p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28 d病死率:A组21.74%(5/23)与B组27.27%(6/22)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T、APTT、FIB和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D62p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入院时 CD62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4,P<0.01).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在目标血糖管理下,能显著抑制CD62p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CD62p有望成为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 严重脓毒症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下Wnt5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霞;程青虹;何永来;刘超;林笑女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目标血糖管理过程中Wnt5a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将61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目标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B组21例(目标血糖控制在6.2~8.3 mmol/L),C组20例(目标血糖控制在8.4~10.0 mmol/L).在入住ICU时就给予目标血糖控制,分别在入住ICU时(0 d)及入住ICU后1、3、5、7 d采集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比浊法检测Wnt5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相同时间点观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28 d死亡率.根据28 d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B、C 3组Wnt5a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治疗第3、5、7天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7天Wnt5a浓度及APACHEⅡ评分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均<0.05),B组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死亡率:A组30%(6/20)与B组33.3%(7/21)、C组35%(7/20)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nt5a浓度及APACHEⅡ评分较存活组明显提高(P<0.05).脓毒症患者入院时Wnt5a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7,P=0.001).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在严格目标血糖管理下,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Wnt5a浓度及病死率,并改善预后,Wnt5a有望成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 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调适

    作者:倪青;苏宁

    用胰岛素泵前的心理准备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动机或目的是决定胰岛素泵治疗成败的关键,患者必须知道即使采用胰岛素泵治疗,也要不断地付出努力与精力才能达到自己终个体化的目标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刚听说胰岛素泵的良好治疗效果时都很兴奋,但当了解并真正认识到胰岛素泵治疗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并且不会自动治愈糖尿病时,就会感到失望与沮丧,甚至终止了胰岛素泵的治疗.目前的胰岛素泵还不能自动感知体内的血糖变化,所以须由一个经过专门学习的糖尿病患者自己计算所需胰岛素量并输入机器,才能实现.为确保使用后不中断胰岛素泵的治疗,在考虑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前就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 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血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10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超;程青虹;张霞;林笑女;何永来;田培刚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血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9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早期胰岛素干预治疗后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血糖控制B组(6.2~8.3 mmol/L)、血糖控制C组(8.4~10.0 mmol/L)各30例.入住ICU后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应用ELISA法检测IL-6、IL-10水平.观察各时间点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1)3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以及IL-6/IL-10比值、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糖控制A组血清IL-6、IL-10、IL-6/IL-10比值、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2.21±1.53)ng/L、(62.47±11.04)ng/L、0.40±0.09、(12.07±3.55)分,血糖控制B组分别为(25.64±2.34) ng/L、(54.36±12.51)ng/L、0.44±0.14、(15.94±6.87)分,血糖控制C组分别为(32.63±4.08)ng/L、(48.14±10.33)ng/L、0.67±0.13、(15.56±7.53)分;3组IL-10均高于治疗前[血糖控制A组为(45.83±9.89)ng/L,血糖控制B组为(41.52±8.18) ng/L,血糖控制C组为(41.46±8.73) ng/L](P<0.05),血糖控制A、血糖控制B组血清IL-6、IL-6/IL-10比值低于治疗前[血糖控制A组:(32.07±2.39) ng/L、0.74±0.15,血糖控制B组:(31.56±2.32) ng/L、0.75±0.21](P<0.05),且治疗后7d,血糖控制A组IL-6、IL-6/IL-10低于血糖控制C组,IL-10高于血糖控制C组,而血糖控制A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低于治疗前[(21.29±5.75)分]和血糖控制B、血糖控制C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MODS发生率(30.00%)、病死率(26.67%)低于血糖控制B组(43.33%、30.00%)和血糖控制C组(43.33%、33.33%),血糖控制A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B、血糖控制C组(P<0.05),3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低血糖发生.结论 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可调节脓毒血症患者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时,血清IL-6/IL-10比值可用于评价脓毒血症患者免疫状态.

  • 5316例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技术研究

    作者:于强;荀风阁;王连芹;宁晓红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范围及调治方法.方法急性脑血管病5316例病人被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1和2组.治疗组依据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水平,早期静脉泵入胰岛素,加用益气调糖合剂.采用8+点法和5+点法监测血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状况.结果治疗第10、30 d,CSS评分,治疗组在治愈、显效、好转及总有效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1),而在无效或恶化以及死亡方面明显低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2组预后均较治疗组差(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的目标血糖,在应激性者应为7.00~7.50mmol/L,糖尿病性为MBGC+1.50~2.00mmol/L.8+点法和5+点法可以很好地监测血糖水平.此调治技术能够使高血糖恒定在理想的目标血糖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