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组织中TORCH病原基因的检测

    作者:王晓明;张国成;韩美玉;许东亮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肌组织中TORCH各病原体(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2;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状况。方法 通过收集42例先天性心脏病及38例对照组的心脏组织石蜡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病毒基因的检测。结果 在42例无天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检测到CMV、HSV2、TOX的阳性率分别为26.2%、4.7%和16.7%,而38例对照组中CMV、HSV2、TOX的阳性率分别为21.1%、2.6%和2.6%,两组比较TOX在两组中的检测差异有显著性(P=0.0378),而CMV、HSV2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例先天性心脏病中RV的阳性率为23.3%,而20例对照均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28)。结论 从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脏组织中发现有TORCH病原体TOX、RV、CMV和HSV2基因存在,为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进行TORCH病原感染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癫痫发作1例的护理

    作者:刘杰;于爱国;杨阳;宋维;张丽;陆志雯;张红超

    癫痫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一过性、突发性的行为改变,包括意识、运动、感觉和认知等方面的短暂异常,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1].我科于2010-04收治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癫痫发作患儿,为其施行室缺修补术,并对癫痫发作采取积极治疗,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术后恢复良好.

  • 不同监护治疗策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疗效的比较

    作者:高毅;乔彬;吴莉莉;鞠吉峰

    目的 回顾性总结先心病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的治疗经验,比较监护治疗策略调整前后的治疗效果,提高监护质量.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ICU收治先心病术后长期机械通气婴儿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4 h 2例(4.0%),~28 d 10例(20.0%),~6个月26例(52.0%),~11月12例(24.0%).平均体质量为(4.9±1.4)kg.以监护治疗策略调整(2006年12月底)为界将50例分为2组:A组23例,为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的病例,B组27例,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的病例.观察两组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的差别.结果 A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监护时间及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P<0.05).低心排血量(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感染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肺损伤、肺动脉高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是造成本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监护滞留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控制肺动脉高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有利于婴儿术后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监护质量.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刘永生;尹显贵;王金凤;于连慧;刘和平;孟繁超;刘德铭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的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办法,以132例CHD患儿(疾病组)与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MTHFR基因第677位点、MS基因第2756位点及MTRR第6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MTHFR的677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疾病组中分别为22.73%、51.52%、25.7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2.99%、44.86%、12.1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基因第275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RR基因第6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分别为25.00%、63.64%、11.3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8.60%、42.05%、9.3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MTHFR及MTRR的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MS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CHD的发病无关;②MTHFR基因第677位点中的C/C及MTRR第66位点中的A/A均为CHD的保护基因;③两基因变异在CHD的发病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 42例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

    作者:王文生;李刚;梁毅凡;李怀宁

    目的 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处理原则.方法 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为42例危重先心病婴幼儿施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结果 术前准备时间1~9 d,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14(2.1±1.4)d.全组住院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4.6%.随访2~24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亚急诊外科治疗是安全的,可以控制大部分患儿的生命.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内皮素-1水平的研究

    作者:王新卫;伍伟锋;俸勇强;唐沙玲;蒋福明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的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内皮素-(ET-1)的变化,探讨先心病ANP、BNP和ET-1的激活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0例先心病患者的ANP、BNP和ET-1水平,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先心病血循环中的ANP(25.6±7.5)pmol/L、BNP(15.7±7.4)pmol/L、ET-1(1.12±0.31)pmol/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001).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3个亚组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ANP、BNP、ET-1的激活就越明显.结论 先心病患者存在着ANP、BNP和ET-1的明显激活并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并与疾病的严重性关系密切.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作者:俸勇强;伍伟锋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的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探讨成人先心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成人先心病患者(其中70例行介入治疗)的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介入封堵术前和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动态变化.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成人先心病术前血浆ANP、BNP、ET-1明显增高(均P<0.0001),NE、AngⅡ明显增高(均P=0.003)和ALD明显增高(P=0.023).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分级,3个亚组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越明显.ANP、BNP与ET-1明显相关(ANP/ET-1,r=0.83,P<0.01;BNP/ET-1,r=0.71,P<0.01).作为一个组,ANP、BNP、ET-1和NE有关联(r=0.81,P<0.01),AngⅡ与ALD相关密切(r=0.82,P<0.01).所监测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在介入封堵术24 h后开始下降,至6个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成人先心病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并与疾病的严重性关系密切.介入封堵术后神经内分泌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韦华;邓劲松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40例行介入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氯胺酮+咪达唑仑肌注作基础麻醉,术中通过调节氯胺酮+丙泊酚输注速度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结果 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低氧血症2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监测、合理选用麻醉药物是介入手术麻醉成功的重要保证.

  •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四区县4~17岁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秋红;王晓勤;童有福;曲毅;祝存奎;祁生贵

    目的 调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县4~17岁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时发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使确诊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方法 对33 235名少年儿童按初筛、复筛、彩超多普勒确定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分析病种分布,比较性别及各民族之间的患病差异.结果 检出先心病222例,总患病率为6.67%.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18.55,P<0.01).不同县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河南县发病率高,为12.40‰,尖扎4.49‰,同仁6.39‰,泽库6.10‰(χ2=30.10,P<0.01),不同民族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D的类型前三位分别是房缺41.44%,动脉导管未闭30.63%,室间隔缺损22.07%.结论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CHD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各民族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作者:张润生;杨恒;王宏山;李凯;陈红卫

    目的 总结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者外科治疗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其中心上型4例,心内型2例,混合型1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为年龄大患者(22岁),死亡原因复跳后发生低心排致脱机困难.其余6例术后呼吸机辅助6~17 h.2例术后发生交界性心律,复查均在1个月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经皮氧饱和度均达97%以上,效果满意.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须早期手术以防梗阻性肺动脉高压发生.手术关键是矫治彻底,避免术后出现远期肺静脉梗阻.术后预防肺水肿,加强呼吸道管理.

  •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作者:肖海波;张绍明;梅举

    目的 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12月15例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个月至6岁,体重5.0~19.0 kg.结果 15例患儿均获生存,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58.7~14.1)%上升到(87.5~5.4)%,有明显改善(P<0.01).随访3~6个月,发绀明显减轻,活动耐量增加.结论 改良 Blalock-Taussig分流术风险较小,对于暂时不具备根治术条件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可起到挽救生命,改善缺氧,促进肺动脉发育的目的,为二期手术或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陆小虎;吴延虎;陈亦江;陈亮;陈广明

    目的 总结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完成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3.1±12.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0±1.1)h,术后引流量(3.2±1.5)ml/kg,术后住院(7.2±1.1)d.全组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随访14~65个月,无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胸廓的完整性、切口隐蔽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维来;周汝元;林敏;高晴云;郑小燕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 分析219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住院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资料,以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作为疗效标准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逻辑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果 两组间多种手术和术后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Nakata 指数、平均红细胞压积、外周氧饱和度,术中跨环补片,术后胸引量、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是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论 提早行根治手术的年龄,术前降低平均红细胞压积和改善外周氧饱和度,早期加姑息手术以促进肺动脉发育,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等,是提高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有效途径.

  • 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TNF-α、IL-6和IL-8的动态变化及对比研究

    作者:陈武林;高秉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及对比研究.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和不停跳下行心脏手术,在5个时间点中心静脉采血,用放免法测定TNF-α、IL-6和IL-8的血浆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TNF-α、IL-6和IL-8平均水平无明显差异,体外循环开始30 min、结束2 h及术后6 h,均比术前明显升高,术后24 h IL-8与TNF-α基本回落到术前水平,而IL-6仍保持较高水平.A组患者在体外循环结束2 h及术后6 h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B组.结论体外循环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引起患者血浆致炎因子,如TNF-α、IL-6和IL-8水平的升高;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因为没有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减少了心肌损伤,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策略

    作者:史珍英;蔡及明;周燕萍;徐卓明;陈玲;徐志伟;苏肇伉

    目的 比较不同阶段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早期预后,总结术后监护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新生儿142例(男性113例,女性29例),年龄11 h~30 d,平均(13.87±9.46)d;体重1.8~4.5(3.35±0.50)kg.根据手术年份将全组病例分为2组:A组(40例,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B组(102例,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施行根治手术114例,姑息术28例,延迟关胸70例(50%).结果 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1080(138.69±161.16)h,监护室滞留时间2~56(10.73±8.66)d.全组死亡12例(8.4%).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以及感染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P<0.01);术后气管插管时间≤72 h、监护时间≤7 d的比例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急性肾衰率、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心排综合征、肺炎以及呼吸功能不全是造成本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监护滞留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保持内环境平衡以及呼吸管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术后监护质量.

  • 经股静脉穿刺卵圆窝建立猪卵圆孔未闭模型

    作者:张曹进;黄奕高;黄涛;黄文晖;黄新胜

    目的 探讨猪卵圆孔未闭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 选用20只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28.20±3.87)kg,X线透视下经皮股静脉穿刺卵圆窝,扩张管及球囊扩张,建立卵圆孔未闭动物模型.结果 1只小型猪穿刺失败放弃手术,19只小型猪成功建立卵圆孔未闭模型,其中1只小型猪术中发现心包横窦内出现造影剂储留,后透视见造影剂消失.术后所有动物模型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第1天2只小型猪的大体解剖测量卵圆孔大小分别为0.45 cm×0.36 cm、0.47 cm×0.33 cm.结论 经皮股静脉穿刺卵圆窝建立卵圆孔未闭动物模型,创伤小,重复性好.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HERG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作者:赵永辉;崔长琮;李宇

    目的 构建携带HERG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HERG,并观察HERG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中HERG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以酶切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cDNA3-HERG的正确性;以Lipofectamine为介导将重组质粒与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RK5-GFP共转染培养的乳兔心肌细胞,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算转染效率并采用Western Blot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HERG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酶切和PCR结果均证实pcDNA3-HERG的正确性,以脂质体为介导,其转染心肌细胞的效率为(15.2±2.6)%;Westem Blot和膜片钳技术检测到HERG蛋白和HERG通道电流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HERG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HERG,转染心肌细胞后可表达有功能的离子通道,为今后研究突变型HERG的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平台.

  • 连续110例心脏手术无死亡的体外循环研究

    作者:马洪亮;张玉芬;徐振海;邢玉英;宋子贤

    目的总结2003年8月~2004年12月连续开展的110例心脏手术无死亡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各种心内直视手术110例,年龄8月~41(4.8±0.6)岁,体质量7~89(15.2±0.8)kg,全组病例均采用气管内麻醉静吸复合麻醉,使用进口膜肺和西京87型鼓泡氧和器,浅低温高流量58例,中低温中流量41例,深低温低流量8例,深低温停循环3例,均使用冷晶体停搏液(4℃)主动脉根部加压灌注,术中和术后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结果 100%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全组病例均顺利脱机.结论体外循环是开展心血管手术的重要手段,提高CPB质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作者:宋铁鹰;王虹;毛瑞芬;高秀江;周长浩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自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房间隔造口、球囊血管及瓣膜成形术、异常通道封堵术及狭窄性病变的支架置入术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介入性心导管术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该技术属于微创手术,毋需开胸及体外循环,患者手术创伤及机体生理状态紊乱程度较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容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但该手术通常在导管室进行,特殊的检查和治疗设备要求麻醉医师要在不同于手术室的环境下实行麻醉,同时要兼顾小儿麻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和手术室外麻醉的特点,增加了麻醉的难度[2].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共完成477例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其中≤7岁316例采用非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 曲马多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红萌;傅剑峰

    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手术引起的小儿疼痛与不适,降低氧和能量消耗[1].吗啡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后镇痛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使用.我们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采用曲马多静脉持续镇痛,以寻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