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cl-6在K562细胞的表达及其在髓系分化诱导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永清;黄高昇;陈协群;白庆咸;梁蓉;王哲

    本研究探讨诱导K562细胞分别向髓系不同细胞系分化时bcl-6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用Westernblot检测以十四烷酸佛波醇-13-乙酯(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TPA)、羟基脲(hydooxyurea,Hu)及六甲基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为诱导剂分别诱导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噬细胞系分化时bcl-6表达变化,用PCR、克隆、直接DNA测序方法分析bcl-6基因5'调控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表明,BCL-6蛋白仅在TA诱导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系分化时表达上调,其5'调控区序列未发现有突变发生.结论:bcl-6可能是调控K562细胞向髓系不同细胞系分化的关键基因之一,在TPA诱导的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上调不伴有调控区基因突变.

  • 儿童成熟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王舒静;高怡瑾;孟建华;陆凤娟;李军;王宏胜;翟晓文;苗慧;钱晓文;俞懿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999-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2例初治儿童B-NHL资料,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urkitl lymphoma,BL)53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38例,以及介于BL与DLBCL之间未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L/DLBCL)1例。92例患儿年龄≤16岁。所有病例均经过2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诊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儿童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92例儿童B-NHL中47例进行BCL-2蛋白检测,BCL-2表达阳性率在BL和DLBCL中分别为9.7%(3/31)和33.3%(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BCL-2蛋白表达与性别、临床分期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2)31例儿童B-NHL进行BCL-6蛋白检测,BCL-6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2年EFS 分别为83.3%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儿童B-NHL中,BCL-6阳性组与阴性组的2年EFS分别为80%和4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儿童B-NHL中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BL中BCL-2蛋白一般表达阴性,可用于BL 与 DLBCL 之间的鉴别;儿童 B-NHL 中BCL-6表达阳性的患儿预后较好,提示BCL-6可能是B-NHL的预后因素之一。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杨敏;梁胜翔;李宝贞;石宇红;许佳;莫汉有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pSS并发NHL组(16例),pSS未并发NHL组(20例),NHL未并发pSS组(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组(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唇腺组织BCL-6基因的重排情况.结果 pSS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6.2%(9/16),pSS未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20.0%(4/20),NHL未并发pSS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0%(10/20),正常人群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1/20).4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25,P=-0.000).pSS并发NHL组与NHL未并发pSS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P=0.139).pSS并发NHL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显著高于pSS未并发NHL组(x2=78.658,P=0.000)及健康人群组(x2=-88.391,P=0.000).结论 BCL-6基因重排与pSS并发NHL相关,BCL-6基因重排可作为预测pSS并发NHL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 K562细胞向不同细胞系分化时bcl-6表达变化及其机制

    作者:张永清;黄高升;陈协群;王哲;李健健

    目的 研究诱导K562细胞向不同髓系细胞系定向分化过程中bcl-6表达变化及其机制,以探讨bcl-6与K562细胞定向分化的关系.方法 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PA(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羟基脲(Hu)及HMBA(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为诱导剂分别诱导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噬细胞系分化时bcl-6表达变化,PCR、克隆、直接DNA测序方法分析bcl-6基因5'调控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 bcl-6仅在TPA诱导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时表达上调,bcl-6基因5′调控区序列未发现有突变发生.结论 bcl-6可能是调控K562细胞向不同细胞系定向分化的关键基因,在TPA诱导的K562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PA诱导的K562细胞bcl-6表达上调与其调控区基因变异可能无关.

  • 219例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作者:管冰心;潘毅;房爱菊;梁艳;霍颖颖;孙保存;王华庆;付凯;孟斌

    目的:探讨国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表型分型及BCL-2和BCL-6基因异常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FISH技术对219例DLBCL的免疫表型及BCL-2和BCL-6基因异常进行检测,根据Hans法进行分型;并收集国内7家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研究结果:219例DLBCL中,非GCB型(165例,75.3%)显著高于GCB型(54例,24.7%)(P<0.001).BCL-2基因异常共49例(25.8%),其中t(14;18)5例(2.6%)均为GCB型;BCL-2基因扩增44例(23.2%),GCB型4例(8.5%),非GCB型40例(28.0%),有显著性差异(P=0.013).BCL-6基因重排共42例(22.1%),GCB型7例(14.9%),非GCB型35例(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BCL-2基因扩增和BCL-6基因重排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3).8组综合分析:1 259例中非GCB型(879例,69.8%)明显高于GCB型(380例,30.2%)(P<0.001);免疫表型中CD10和MUM1阳性率组间差异较小(P=0.047和P=0.048),而BCL-6及BCL-2阳性率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我国DLBCL患者在主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面具有独特性,对此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Bcl-6基因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段鹏;杨华

    bcl-6基因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与NHL发生有关的癌基因,检测其突变和重排以及Bcl-6蛋白的表达,可能对DLBCL预后估计具有指导意义.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蛋白表达及其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永胜;薛永权;杨海燕;张俊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bcl-6基因易位和扩增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DLBCL中bcl-6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bcl-6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l-6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58例DLBCL中bcl-6蛋白的表达率为37.9%(22/58),bcl-6基因易位和扩增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4/58)和17.2%(10/58),bcl-6基因异常(易位或扩增)的总检出率为39.7%(23/58),bcl-6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之间无相关性(P=0.689>0.05).结论:bcl-6基因可能在DLBCL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cl-6蛋白表达的遗传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Bcl-6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其与miR-346靶向关系的验证

    作者:陈娟;袁靖;吴晶晶;田洁;汤新逸;芮棵;田新宇;张悦;刘海冰

    目的:构建Bcl-6基因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析miR-346对Bcl-6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PicTar数据库和miRanda数据库预测可能与Bcl-6基因3'UTR作用的miRNA;将人工合成的Bcl-6基因3'UTR区序列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siCHECK-2;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miRNA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PicTar数据库和miRanda数据库预测交叉结果显示,miR-346与Bcl-6基因3'UT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构建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质粒和miR-346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66%左右.结论:成功构建了Bcl-6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筛选出和Bcl-6表达相关的miRNA即miR-346.

  •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中预后蛋白的表达及 bcl-6基因重排情况分析

    作者:黄晖;黄传生;杨文萍;黄慧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预后蛋白的表达及bcl-6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5、CD10、bcl-6、MUM1和bcl-2蛋白在29例DLBCL中的表达。根据CD10、bcl-6和MUM1的表达情况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6基因重排。结果29例DLBCL中年龄<18岁者11例,CD5、CD10、bcl-6、MUM1和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2%(2/11)、45.5%(5/11)、54.5%(6/11)、36.4%(4/11)和63.6%(7/11),GCB 型6例(54.5%)、non-GCB 型5例(45.5%),bcl-6基因断裂1例(10.00%)、扩增2例(20.00%);≥18岁者18例,CD5、CD10、bcl-6、MUM1和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3/18)、0(0/18)、44.4%(8/18)、83.3%(15/18)和55.6%(10/18);GCB型1例(5.6%)、non-GCB型17例(94.4%),bcl-6基因断裂5例(27.8%)。 bcl-6和bcl-2蛋白表达儿童DLBCL与成人DLB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0.717)。 bcl-2蛋白表达儿童GCB型和non-GCB型DLB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成人DLBCL以non-GCB型为主,bcl-6基因重排常见。儿童DLBCL以GCB型多见,bcl-2蛋白不是DLBCL的预后指标。

  • BCL-6基因变异在B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敏;周韧

    B细胞淋巴瘤6(B cell lymphoma 6,BCL-6)基因的产物是核转录抑制子,在B淋巴细胞发育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也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BCL-6基因有不同的变异形式,通过不同机制来影响B-NHL的发生发展.BCL-6基因常见的变异是转位以及体细胞超突变,其中某些突变形式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有一定关系.除转位和体细胞超突变外,还存在其他调控机制使BCL-6表达异常.

  • 人Bcl-6 3'UTR区报告质粒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检测

    作者:韩白玉;崔瀚之;燕翔;黄鹏;黄华龙;范忠义;窦京涛

    目的 通过构建bcl-6基因野生型、突变体3'UTR区及其编码序列(CDS),观察miR-127对bcl-6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及bcl-6表达载体回复miR-127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的功能.方法 利用PCR方法扩增bcl-6基因3'UTR区序列及其CDS,分别构建在pcDNA3.0-Luc和pcDNA3.0-Flag载体上,在bcl-6基因3'UTR质粒基础上应用重组PCR方法构建miR-127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体报告基因质粒,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27对bcl-6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在肝癌细胞HepG2中检测过表达及敲低miR-127引起bcl-6基因表达抑制后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的改变,同时应用表达载体回复bcl-6蛋白水平,检测bcl-6在miR-127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中的必要性.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bcl-6 YUTR野生型和突变体报告质粒与miR-127共转293T细胞和HepG2细胞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miR-127明显降低野生型报告质粒的活性,但对突变体活性没有影响,miR-127可引起HepG2细胞G2/M期阻滞并抑制细胞生长,bcl-6可以逆转miR-127对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论 成功构建bcl-6基因3'UTR区野生型、突变体报告质粒和bcl-6基因的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回复实验证实均具有生物学功能.

  • BCL-6、MYC和p53基因异常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亚型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孙冠星;曹祥山;李青;王志林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并分析它们与免疫学亚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6例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对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6、MUM-1、BCL-2和Ki-67标记,根据Hans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erminal center B cell,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erminal center B cell,non-GCB型).结果 46例患者中,BCL-6基因重排10例,BCL-6重排与BCL-6蛋白的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BCL-6基因重排与DLBCL患者的总生存时间(P=0.138)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95)无统计学相关性.MYC重排4例,全部见于GCB型.p53基因缺失14例,p53基因缺失组与p53基因正常组相比,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生存时间:P=0.046;无进展生存时间::P=0.043).结论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BCL-6基因重排与BCL-6蛋白的表达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MYC重排多见于GCB亚型组,p53基因缺失的患者预后较差.p53基因可以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参考指标.

  • 应用细胞芯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q27重排

    作者:蒋会勇;李慧灵;赵彤

    目的 研究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基因扩增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与其分子分类及治疗效果、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60例DLBCL的标本进行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扩增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MUM1的表达,进行生发中心样(germinat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non-GCB)分子分类;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得出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的信息;统计分析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DLBCL中,GCB占48.3%(29/60),non-GCB占51.7%(31/60).FISH结果显示,3q27断裂阳性15例,bcl-6基因扩增阳性22例.存在3q27染色体断裂的15例中BCL-6蛋白表达阳性3例(20.0%),阴性12例(80.0%),与无3q27染色体断裂者相比其BCL-6蛋白表达率降低(P=0.017).在60例DLBCL中,bcl-6扩增22例,其中GCB 5例(22.7%),non-GCB 17例(77.3%),与无bcl-6扩增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36例经正规CHOP治疗的DLBCL中,bcl-6扩增15例,其治疗效果显效、部分有效、无效分别为4(26.7%)、4(26.7%)、7(46.7%),与无bcl-6扩增的病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bel-6扩增与BCL-6蛋白表达及I临床分期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BCL-6蛋白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存在bel-6基因断裂的病例,其BCL-6蛋白表达率低.存在bcl-6基因扩增的DLBCL多数为non-GCB,并且治疗效果差,临床分期较晚,可能与DLBCL晚期染色体呈多倍体增加的趋势有关.

  • 恶性淋巴瘤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状态的研究

    作者:沈小英;亓岽东;武鑫瑞;屈悦;张立英;张玉萍;许春伟;吴继华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 bcl-6、p53、c-myc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兰兰;严峰;刘德亮;曹祥山;谢晓宝;王志林

    目的 探讨bcl-6 、p53、c-myc基因异常的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59例DLBCL患者活体石蜡组织bcl-6、p53蛋白、c-myc基因异常的情况,同时以CHOP及R-CHO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观察bcl-6、p53蛋白、c-myc基因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9例DLBCL中,p53丢失18例(30.5%),bcl-6重排11例(18.6%),c-myc重排5例(8.5%).p53丢失阳性组化疗有效率(33.3%)明显低于阴性组(76.5%)(x2=9.560,P=0.002). 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生存(OS),P=0.107;无进展生存时间(PFS),P=0.094]; p53基因丢失阳性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OS,P=0.031;IPFS,P=0.028);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P=0.163;PFS,P=0.167).其中CHOP化疗组患者,p53基因丢失、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R-CHOP化疗组,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具有较差的预后意义(OS,P=0.003;PFS,P=0.007).结论 bcl-6 、p53、c-myc基因异常与 DLBCL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LBCL的预后因素并指导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