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76例重症儿童院间转运的安全分析

    作者:陈文琼;刘齐兴

    目的了解院间转运对重症儿童的意义.方法分析了376例重症儿童的院间转运要点.结果 376例途中无1例死亡,安全转运率达100%.结论院间转运的成立,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救治率.转运前稳定措施及将高级的抢救技术延伸到基层医院,起着指导抢救作用,有效降低了危重患儿的死亡率.

  • 527例危重新生儿院间转运的救护配合

    作者:刘齐兴

    目的为院间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提供指导,提高护士在转运中的技能.方法对成功转运527例危重新生儿总结、分析.结果转运中均实施救护措施如使用温箱、血氧饱和度监测、静脉留置针;供氧522例(99.1%);清理呼吸道447例(84.8%);置胃管483例(91.7%);静脉用药475例(90.1%)等.院间转运无一例死亡.结论实施安全成功院间转运不仅有赖于完善的院间转运网络建立和应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更有赖于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技术专业急救转运队伍.

  • 院间转运危重儿童使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文成;王玲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在院间转运重症儿童中的实际使用效能.方法实施转运的患儿于转运前根据转出医院记录的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前评分;回院后48h内再记录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后评分;根据两次评分与实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非危重、危重、极危重3组患儿,转运前后各组间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转运前后评分差值≤0者,与>0组病死率差异显著(p<0.01).死亡组评分≤70分者,>70、≤80分者,>80、≤90分者,在转运前后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评分法在院间转运中使用效果良好,并可根据评分法设立转运指征.

  • 11例重症患者应用ECMO院间转运的管理

    作者:孙小文;张加乐;徐思怡;邵强;刘芬;钱克俭;江榕

    目的:总结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ce Oxygenation,ECMO)院间转运重症患者的管理经验.方法:转运前制定完善的预案,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应对;转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ECMO系统参数等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或意外事件;转运到目的医院后认真交接;自行设计"ECMO重症患者院间转运查检表",防止遗漏要点,以确保转运过程安全有效.结果:应用ECMO院间转运的11例重症患者经救护车顺利转至我院.转运距离6.5~400.0 km,ECMO运转时间1.0~4.5 h,转运过程中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完善的仪器设备支持和专业技术团队合作下,应用ECMO院间转运重症患者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拯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 277例早产儿院间转运的护理

    作者:谢婉花;陈文琼

    为探讨早产儿院间转运的护理,为转运提供指导,对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院间转运的277例早产儿护理进行分析,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转运成功率100%.实践提示,精湛的技术,针对早产儿易发生低体温、呼吸暂停、低血糖、颅内出血特点,转运前、转运中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

  • 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院间转运血糖监测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李旭鸽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院间转运血糖监测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间转运血糖监测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 在院间转运过过程中通过开展血糖监测和护理干预,能够及时纠正低血糖,有效率可达100%.结论 通过开展及有效的血糖监测和护理干预是保证安全转运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多科合作在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时攀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在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8例院间转运的脑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观察组行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的经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诊质量、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出诊准备时间、药品检测缺项、记录漏项及物品检测缺项等出诊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转运中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 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中应用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ECMO辅助1例心脏移植围术期病人院间成功转运的安全管理

    作者:万苗苗

    总结1例心脏移植围术期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病人院间的成功转运经验:通过转运前的充分评估、准备,转运过程中密切病情监测及实施,转运的交接与记录等多环节的团队合作模式实现了安全院间转运.

  • 1 059例危重新生儿院间转运途中救护

    作者:张凤芝;陈文琼;冯丽婵;刘齐兴

    目的:论述危重新生儿院间转运途中如何做到"短、平、快",迅速到达上级救治中心.方法:通过对转入广州市儿童医院救治中心1 059例0~28 d新生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 059例危重新生儿以未成熟早产儿多见,约占该案例分析的68.93%;其次为巨大儿,多伴有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占该转入病例6.52%.1 059例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结论:上述安全转运有赖于完善的急救护理措施,训练有素的新生儿专业队伍建立健全;途中维持患儿呼吸、循环、体温处于平稳状态,推广新法复苏,建立制度化专业救护队伍是降低患儿死亡率,实施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重要举措.

  • 院前急救危重病人转运治疗的探讨

    作者:吴继楠;丛培智

    危重病人的转运治疗是急诊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病人的转运主要包括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和危重病人院间转运.其中危重病人的院间转运是因为其就诊的医院不具备病人治疗所需要的技术、设备需要转运到技术力量更好、设备更先进的医院去继续治疗,这是120急救工作中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1].由于院间转运的病人病情复杂,经常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急救转运过程中环境条件的限制及急救转运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都会给转运工作带来困难,直接影响患者安全,甚至造成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再损伤或死亡等现象,因此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主要内容.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院间转运的探讨及体会

    作者:周峰;张明

    目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间转运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间转运的流程和效果.结果: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间转运中38例病情平稳,10例出现病情变化,经及时处理后8例转危为安,2例死亡,总转运成功率达95.83%.结论:转运前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转运途中给予恰当的处理,可以提高AMI患者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 危重患者院间安全转运的研究现状

    作者:丁玉英;王彩芝

    危重患者院间转运是指医院有组织、有计划把危重患者从基层医院转运到专业医院治疗的过程.但在转运过程中,路途颠簸、汽车噪音、陌生环境、不当体位等都能使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通气,还可能造成患者的激惹,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耗氧量[1],危重患者转运时36%患者发生轻微至严重并发症.近几年有关学者对转运前患者的评估、途中安全保障、转运后交接做了大量研究,现就目前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早产儿院间转运68例临床分析

    作者:耿小红;王玉梅;贺慧珍

    及时转运早产儿,使其得到更妥善、正规的治疗是发挥省级妇幼保健院的医疗资源优势,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环节.作者总结了2001年7月至2006年8月本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对68例早产儿的转运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 1例接受ECMO治疗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院间转运的管理

    作者:朱世超;李黎明;邵换璋;肖雪玲;李佩丽;李龙;田志军

    随着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从1972年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首次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身上成功运用后,ECMO技术已逐渐被运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中[1-2].ECMO是将体内的静脉血经体外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灌回体内,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残存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3].有研究表明,对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积极行ECMO治疗,可改善机体灌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由于ECMO技术的复杂性及开展ECMO技术所需的医疗条件的限制,一个省市往往只有极少数三级甲等医院能够顺利开展该技术,因此需要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必须转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才能接受此项治疗,这无疑使ECMO支持下危重患者的院间转运成了一项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虽然在国外ECMO患者院间转运乃至跨国院间转运都已相对成熟[5],但在国内关于该问题的报道则相对较少[6].河南省人民医院在2016年12月完成了首例EC-MO支持下危重患者的院间转运,具体如下.

  •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潜在心脏死亡供者的院间转运

    作者:何洹;李鹏;屠伟峰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用于潜在心脏死亡供者院间转运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8例脑外伤后中枢性循环衰竭的潜在心脏死亡供者在ECMO的支持下通过救护车进行院间转运,选择一侧使用美敦力整体股动、静脉插管,在直视下置管,超声确定静脉前端位于下腔静脉入心房处,动脉前端位于肾动脉开口下方,置管前给予肝素100 IU/kg静脉注射,流量维持在2.0~3.0 L/min,纯氧通气2~3 L/min,待血流动力学平稳,将患者带ECMO移入救护车,进行转运.结果 8例潜在心脏死亡供者全部成功转运,转运里程超过100 km,平均体外膜肺氧合运转时间为120min,转流过程循环稳定,到达目的医院后,按心脏死亡器官捐赠流程实施了器官捐赠.成功获得8个肝脏和8对肾脏,移植给24例受者.结论 ECMO可以确保风险极大的潜在心脏死亡供者安全进行院间转运,顺利完成器官捐赠.

  • JCI标准下院间转运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陈文琼;林艳;罗睿;谢鹏程;廖美伶;曹雁容

    目的:探讨符合JCI标准的病人转运管理体系,确保病人转运的安全,提升服务品质。方法依据 JCI评审标准,就转运病人的交接、转运车辆的维护、设备的安全管理、转运过程的医院感染控制及转运人员的资质培训等多方面着手改进,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比较JCI管理体系构建前后转运安全率、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记录的完整率的评价指标。结果2年间转运途中均无死亡发生;病人安全转运率达100%,2012年度转运途中车辆故障显著低于2011年(P<0.05);转运交接记录完整率提升至98%,交接科室医护人员对交接效果满意度的提升至92%。结论以JCI标准建立完整的院间转运管理体系,能在转运过程实施全方位控制,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转运服务。

  • 接收83例院际转运危重症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作者:申叶林;昌艳军;黄蝶卿;孙跃玉;邝惠冰;王晓钰

    总结接收83例院际转运危重症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做好充分的转运设备准备和合适人员的配备;到达当地医院后护士先与家属沟通,签订转运知情同意书,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配合医生维持患儿病情的稳定,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对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转运途中妥善安置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和处理,做好家属和患儿的安抚。患儿均安全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隔离治疗,83例患儿中治愈78例,好转签字出院2例,死亡3例;转运人员、接触的工作人员及病房其他患儿未出现1例相关疾病的传染。

  • 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危重患者院间转运的护理

    作者:魏见娣;吴美英;刘池拽;程周

    总结应用体外膜肺在院间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体外膜肺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段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但部分医院不具备开展体外膜肺的条件,体外膜肺建立后需转院。院间转运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在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转运途中对体外膜肺管道的监测和护理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本院应用体外膜肺支持从外院共转运5例危重患者,5例均顺利转至本院,转运途中发生股动脉旁路松脱1例,及时处理,未造成下肢缺血及生命体征变化。

  • ECMO治疗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院间转运的管理

    作者:李华英;陆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了,机械通气仍然是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ARDS的预后较差,其病死率仍高至50%~60%[1]。部分重症ARDS患者即使采用优化的机械通气策略,也仍然难以纠正致命性低氧血症。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先将体内血液引流至储血罐,由机械泵将血泵入氧合器,经人工肺将血液氧合,排除CO2,并加温后再通过另一路管道回输患者体内,从而完成氧合和排除CO2的目的[2]。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出ECMO有改善重症ARDS患者预后趋势,病因可逆的重症ARDS患者尽早(机械通气时间小于7 d)采用ECMO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益[3]。我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并迅速进展为ARDS的患者,在入院第4天行ECMO治疗后转异地医院继续救治。该患者病情凶险,转运路途较远,而且需携带ECMO机器,转运难度极大。

  • 危重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院间转运的病例系列报道

    作者:张世新;夏梅;吴蔚;何萍;唐令凤;陈娅;廖云姝;陈巧

    目的 总结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结果 和经验.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转运距离、转运并发症及治疗结果 进行总结.结果 10例ECMO患者的转运距离为3.4~248.0 km,平均72.6 km.转运过程中l例静脉-静脉(V-V) ECMO患者静脉管道扭曲,影响ECMO流量;2例静脉-动脉(V-A)ECMO患者切口渗血.10例患者都安全到达我院.1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成功撤除ECMO,后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家属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另外5例供体均成功获取肝脏和(或)肾脏.结论 在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危重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并发症可控;相关人员应重视ECMO多学科团队建设并规范操作流程.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