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作者:赵菁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 13.7%.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而凶猛的特点,常因大量胃肠道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1].

  • 分析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戴娅明

    目的:分析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3例,回顾分析患者急救和护理效果.结果:53例患者急救成功率为98.11%,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住院时间为(11.05±2.62)d,护理满意程度为96.23%.结论:为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分析

    作者:陈小红;秦彪

    目的 分析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急诊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对比2组患者急诊救治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28.57%VS51.72%)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输液量(1625.8±150.69)m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保证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时的基础上,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探述

    作者:熊焱

    目的:探究分析在宫外孕破裂后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从我中心选取18例在宫外孕破裂后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中心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1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并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半年后进行跟踪随访后发现,在接受急救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治愈率可达百分之百.结论:在对宫外孕破裂后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时,其成功急救的关键在于采用合理的急救措施.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石君娟

    液体复苏是早期纠正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的主要方法,但传统的液体复苏方法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和诸多不良反应,逐渐被重视.近年来,限制性液体复苏作为一种较新的复苏方法,其优越性逐渐展现.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提出、理念、复苏焦点(压力确定、液体确定、途径确定、范围确定、终点确定)等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 98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作者:程志霞;胡国玲;郭靖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对9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病死率.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4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74例,占75.5%;围产儿死亡率26.5%.结论: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 失血性休克犬股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和平;龙汉珍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犬股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方法在急性失血性休克犬模型上,观察了快速扩容、等量扩容、负荷扩容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时的股静脉压(FV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的相关性变化.结果①FV与CVPr=0.98(P<0.01),直线方程y=-0.2+0.81x;②FVP与MAPr=0.78(P<0.01),直线方程y=-0.31+0.06x;③CVP与MAPr=0.67(P<0.05),直线方程y=-0.35+0.043x.结论FVP与CVP有显著的相关性,连续监测周围静脉压PVP可替代CVP.

  • 口腔黏膜CO2分压无创检测装置研制

    作者:赵鹏;谭刚;杨佳庆;潘文才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CO2分压的检测方法以及对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利用口腔黏膜CO2分压监测装置对实验中大鼠的口腔黏膜CO2浓度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测得的心输出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乳酸相比较.结果: 从基线到失血15 min时,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失血15 min后,口腔黏膜CO2分压在各小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心输出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失血30 min后,动脉血CO2分压、动脉血乳酸才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 检测口腔黏膜CO2分压对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作者:王占林;袁晓光;周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伤、工伤等意外伤害日益增多.骨盆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骨盆骨折由于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可以致大出血,因此骨盆骨折后休克的患者非常多,再加上骨折的骨盆常伤及盆腔、腹腔脏器,故骨盆骨折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中失血性休克又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 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分析

    作者:费胜海

    目的 探讨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8例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在经过及时的急诊处置后,18例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 在此次观察治疗后显示,对于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抢救措施处理,只有正确的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 损伤控制及限制性体液复苏在下肢多发伤合并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邓天柱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及限制性体液复苏在下肢多发伤合并休克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60例下肢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限制性体液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损伤控制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严重下肢多发伤合并休克的救治中对患者采取损伤控制及限制性体液复苏治疗的效果较好.

  •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护理体会

    作者:国素梅

    目的 探究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8年1月~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6.19%,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预见性护理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莉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全年度收治的60名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并按照组别实施差别护理,其中针对对照组的30名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而观察组的30名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则在提供常规康复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预见性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预见性护理的30名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的30名对照组患者而言,其在急诊抢救后的存活率更高,抢救时间也要更短,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P<0.05.结论 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手段,不仅能够确保患者抢救后的存活率,降低抢救操作的时间,提升抢救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护理管理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运用

    作者:骆联群;张梅娟

    目的 讨论护理管理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2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给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实践探讨

    作者:管克庭

    目的 探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试验组(78例),分别对两组进行早期积极容量复苏治疗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补液至手术时间、体液复苏量,并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补液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液体复苏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限制性体液复苏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时间,节省液体复苏量,并可以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

  • 高渗氯化钠联合右旋糖酐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作者:蒲伟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联合右旋糖酐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渗氯化钠联合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中心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高渗氯化钠联合右旋糖酐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王晓英

    对于产科来说,失血性休克是导致产妇和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出血而造成的低血容量休克问题.休克对于产孕妇的影响程度和机体耐受度、出血速度以及出血量相关.主要特点是病情严重、进展较快并且起病急等,如果没有马上进行治疗,就会引发不良后果,但是如果能够快速去除病因,通过止血或者补充血量,又可以快速的治愈.本研究中根据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对相应的护理和急救措施进行了探讨.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

    作者:姜朝霞

    目的: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以分析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结果经救治,所有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治愈出院,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为100%。结论给予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临床救治,能够极大的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较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 SAHA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肾脏中MDA和SOD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洁;耿智隆

    目的:评价异羟肟酸(SAHA)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肾脏中MDA和SOD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失血性休克组(LHS组)、林格式液(LR组)和SAHA组、。LHS组、Ns组、LR组和SAHA组经股动脉和股静脉放血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LR组SAHA组失血完成后经静脉20 min内分别注射失血量1.5倍的林格式液,与2 min注射SAHA 7.5 mg/kg(0.25 mL)。记录大鼠3 h生存情况。于失血1 h后,给药3 h后(存活时间不足3 h时则于死亡即刻)取肾脏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MDA和SOD的活性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休克早期应用SAHA具有肾脏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有关。

  • 如何做好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工作

    作者:韩美虹

    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收治复合性创伤失血性病人30例,治愈28例,死亡2例.在抢救病人过程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组织快速有效的早期抢救,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3748 条记录 179/188 页 « 12...176177178179180181182...1871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