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匮泽泻汤颗粒治疗心下支饮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屈涛;刘学文;赵永烈;祁延霞;程先宽;荆志伟

    目的:观察《金匮要略》经方泽泻汤颗粒(以下简称“金匮泽泻汤颗粒”)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北京博爱医院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2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匮泽泻汤颗粒辨证加减,在治疗后第2天、2周、3个月进行眩晕残障程度、临床疗效、不良事件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d、2周、3个月的DHI评分较同期对照组评分改善明显,治疗组在治疗后2d、2周、3个月总有效率(76.09%、88.04%、95.65%)均优于对照组(61.67%、73.33%、83.33%).治疗组病例变位试验、单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参数治疗后2d、2周、3个月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与治疗后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泽泻汤颗粒能改善心下支饮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临床疗效,减轻眩晕的残障程度及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临床安全性较好.

  • 中医治疗耳石症探源——从喻嘉言一则眩晕病案说起

    作者:冷辉;张琦;孙海波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该病一线治疗方法是复位治疗.本文将考证与分析喻嘉言一则眩晕医案,阐述中医运用位置性试验及复位技术诊治耳石症的历史.1646年(顺治三年)喻嘉言为钱谦益(牧斋)诊治疾病是目前早的位置性试验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记载,喻嘉言成功地应用复位方法使其痊愈.西医治疗耳石症应从1980年Epley介绍“手法复位”算起.治疗该病中医至少比西医早了334年,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堪称中医的“喻氏复位法”.

  • 楚海波主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验总结

    作者:杜俊卫;陈亚娟

    楚海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对眩晕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楚海波主任认为以本病为主要症状的眩晕容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和颈椎病等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对本病的分型、治疗及典型案例方面进行总结,以推广名老中医经验.

  • 针刺结合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8例

    作者:舒伟;彭天忠;胡穗发;王苇;周成;谢桂;熊佳;廖小香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Epley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Epley复位法治疗.结果 治疗1疗程后,两组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 针刺结合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明显,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位次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头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作者:曲中源;冷辉;石磊;孙海波

    目的 观察头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BPPV复位后有残余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顶中线、额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针刺;对照组患者进行前庭功能康复锻炼,治疗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随访应用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患者残余症状中躯体(P)、功能(F)、情绪(E)状态.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8周后随访DHI总分、P、F及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DHI总分、P、F及E评分降低,8周后随访E项评分降低(P<0.05).结论 头针可改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及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综述

    作者:李娟芳;东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常见的周围前庭疾病,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是指人体头部在运动到某一个位置时,会发生短暂的眩晕,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外周型前庭疾病,具有阵发性、短暂性及自限性的特点,其发作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学习、工作效率,加重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形成完善的认知并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中医学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认识、辨证论治进行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学、病理学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疗中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及中西医治疗现状等方面予以系统论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愈率,减少其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以期掌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诊断标准、手法复位方式及中西医药治疗模式.

  • 手法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锋;罗阳;路惠

    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首次手法复位治疗结束1周后、3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阶段患者复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首次治疗结束1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3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59%;首次治疗1周后复发率为2.27%,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为6.82%。复发患者予以再次手法复位3个月后,并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手法复位疗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卓华;林杰;刘磊;刘秦;李少明;邵明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诱因以及合并疾病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BPPV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中患者合并有循环缺血、高血压、突发性耳聋以及迷路炎的较多;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是导致BPPV的独立因素.结论 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史是导致患者发生BPPV的独立影响因素,在BPPV治疗中应当注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 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征成;詹细平;程淑华

    目的 探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98%.结论 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操作简便,安全快速,经济实用.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作者:曾新华;李莲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症的25%[1],主要表现为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短,通常不超过去1 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相关.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BPPV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的护理

    作者:王琪;王曼;郭海燕;李菁;葛丽辉;梁利军;冯小倩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病理机制为椭圆囊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并掉进半规管,此病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性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约占所有眩晕病的30%以上.此病治疗上以复位为主,经复位治疗,有效率可达100%[1].近年来国内外耳石复位法技术得到推广,并发展迅速.临床上同时对BPPV复位患者及时进行护理评估及心理干预、临床护理很关键,医护人员间密切配合、认真严谨手法复位操作和护理,直接关系到BPPV患者的康复.

  • 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晓娜;李玉杰;赵春红;朱晓凤;范凯慧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9.21±1.05)分高于对照组(8.36±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躯体、情感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作者:狄忠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病,但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为解除此类患者的痛苦,我们采用Epley颗粒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达93.2%,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经济.护理体会:严格掌握适应证,认真配合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出院指导.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估

    作者:贾庆霞;孙慧;王艳;赵仁亮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手法复位(CRP)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1月期间确诊并施行CRP的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52例(病例组)和同期于我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眩晕障碍量表(DHI)分别对病例组CRP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比较各组评分结果,并探讨DHI与HAMD、HAM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中HAMD、HAMA得分异常者(HAMD≥8;HAMA≥7)分别有38.46%(20/52)和48.08%(25/52).治疗前HAMD、HAMA、DHI及其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HAMD、HAMA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DHI及其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DHI与HAMD、HAMA得分之间呈线性相关(r=0.427, 0.556;均P<0.05).HAMD、HAMA得分越高者其DHI得分也越高,反之亦然.结论 (1)BPPV患者可合并抑郁焦虑,CRP能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情绪状态.(2)三种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BPPV患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单纯复位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价

    作者:李文

    目的 针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应用单纯复位或者是联合药物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抽选A医院眩晕中心在2015-2017年接诊的62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分两组对其进行单纯复位治疗或者是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前列地尔、桂哌齐特静脉注射、倍他司汀片口服联合药物治疗,分别为单纯复位组和联合治疗组,前组人数为32,后组人数为30,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在初次进行治疗的一周后和四周后展开疗效观察与评判,并且需要随访三个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进行为期七天的治疗之后,可以看出联合药物组痊愈的人数多于单纯复位组,单纯复位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稍稍多于联合药物组,但这个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进行为期四周的治疗之后,联合药物组的痊愈人数多于单纯复位组,治疗痊愈率比较高,治疗总有效率皆为100%,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比较低.结论 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用复位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的效率比较高,然而采用复位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展开,可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有效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避免在治愈后出现复发状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哲;孙萌;李奇洙;梁大帅;孟大为;暴继敏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给予强迫体位治疗与天麻素治疗,B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积分,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大血流速度.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24/45)vs 91.11%(41/4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3.3)vs(24.2±4.1),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大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RVA、LVA、BA大血流速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BPPV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 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春燕;夏菲;王彦君;王宁宇;刘茉;温晓慧;付欣;李金兰

    目的 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我院确诊、治疗、治愈后随访24个月,出现复发的老年BPPV患者59例作为复发组,同期随机抽取59例治愈后无复发的老年BPPV患者作为无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累半规管、诱因、复发时间、头颅MR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后循环缺血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情况比较,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 (1)患者复发高峰发生在首次治愈后的6~9个月.两组BPPV首次发作均以累及后半规管为主,受累半规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6.318,P=0.097);(2)复发组患者复发累及相同半规管的有31例(52.5%),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的有16例(27.1%),累及对侧有12例(20.3%);(3)老年BPPV复发可能诱发因素包括失眠、精神心理、劳累、偏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等6个因素,其中因失眠、精神心理影响的可能性大(x2 =4.933,P=0.026);(4)合并高脂血症(OR=5.822,95% CI:2.317~14.629,P=0.000)和后循环缺血(OR=1.078,95% CI:1.044~8.267,P=0.041)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x2 =5.446,P=0.020);梗死灶多位于额叶(x2=4.259 P=0.039)、顶叶(x2=8.859,P=0.003);提示小血管的硬化或闭塞可能是BPPV复发的原因;(5)患者首次发作、复发均首诊神经内科或急诊内科,复发时患者从其他首诊科室再就诊耳科专科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针对老年人BPPV可通过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及减少诱发因素防止BPPV复发;有效控制血脂、改善后循环缺血,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防止老年BPPV患者的复发有积极意义.

  • 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诊治

    作者:赵菲;庄建华;谢雪微;靳哲;陈瑛;赵忠新

    目的 探讨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的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Dix-Hallpike诱发试验出现眩晕与眼震发作共490例,其中双侧阳性55例,占11.2%,按诱发出的眼震类型将其进一步分为4类:(1)双侧水平向地性眼震16例,双侧水平离地性眼震5例,判断为水平半规管BPPV,给予平躺左右摇头训练及Barbecue复位后症状缓解;(2)双侧向下为主的眼震2例,判断为前半规管BPPV,给予Kim复位后症状消失;(3)双侧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进一步行平躺试验,6例表现为垂直向上性眼震,判断为双后半规管BPPV,给予双侧PRM复位后症状缓解;14例仍为扭转、向上性眼震,结合平卧侧头诱发试验判断为水平半规管BPPV,给予Barbecue复位;(4)一侧为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对侧为向下性眼震12例,坐位头前倾30°,半小时后再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均表现为该侧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而对侧向下性眼震消失,判断为该侧后半规管BPPV,给予PRM复位后症状消失.结论 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阳性并不少见,临床应该根据诱发出的眼震类型进一步分类,逐步判断出受累的半规管并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

  • 高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点及管石复位

    作者:吴智平;周波;陈海波;姜磊

    目的 分析高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及Epley复位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连续收治的176例≥80岁主诉头晕的高龄住院患者中确诊的29例(16.5%)BP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BPPV患者均为后半规管受累,24例为特发性.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在BPPV患者与非BPPV头晕患者均多见.21例实行Epley复位法的患者全部治愈,无明显不良反应.复位患者较未复位患者治愈率高而恢复时间短.结论 高龄头晕患者中BPPV较常见,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Epley复位法应用于高龄BPPV患者安全有效.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姜晓玲

    目的 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焦虑评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661 条记录 2/34 页 « 12345678...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