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肌电节律变化及

    作者:徐辉;徐彰;周晓青;黄爱芬;程芹芹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儿童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指未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餐后加重,上腹饱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群.目前有研究报道FD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电节律异常,胃电图对FD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FD有疗效,但对儿童的研究资料较少.

  • 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的影响

    作者:常小荣;严洁;赵艳玲;李江山;刘建华;何军锋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兴奋途径.方法: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选用ip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交感神经节阻断剂六羟季胺和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断剂利血平,观察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大鼠腹腔注射阿托品、六羟季胺后,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慢波高活动相时程/慢波周期比值以及快波平均峰簇数下降(P<0.01,P<0.05,P<0.01);注射利血平后,以上三种参数分别升高(P<0.01,P>0.05,P<0.01).针刺四白穴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羟季胺对大鼠胃肌电的抑制效应(P<0.05或P>0.05).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四白穴对胃调控作用的外周通路既有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系统的参与,又有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参与.

  • 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胃肌电和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陈英;刘庆森;刘文徽;孟科

    目的 探索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胃肌电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批(2周、6周、12周),每批24只再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胃窦注射BTX-A组(Antrum),胃底体注射BTX-A组(Fundus),全胃多点注射BTX-A组(Multidrop),每组6只.分别观察大鼠胃肌电图、胃ICC的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TX-A组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c-kit表达减少,Cajal细胞发育不良,ICC网络结构异常;上述改变Multidrop组>Fundus组>Antrum组(P<0.05);BTX-A注射后2、6、12周,四组间差异逐渐减小,12周时,四组间部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壁注射BTX-A在短期内可造成胃电节律紊乱和胃动过缓;BTX-A对Cajal细胞及ICC网络结构的影响是导致胃电节律紊乱、胃动过缓的重要机制之一.

  • 采用植入式生理信号无线遥测系统记录清醒大鼠自由活动状态下胃的肌电信号

    作者:姚元生;郑丽飞;朱进霞

    目的 为了减少麻醉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优化在体胃肌电活动的记录方法,更好地反映自然状态下胃肌电活动状况,减小手术操作对动物的创伤,以及提高术后动物存活率.方法 通过植入式生理信号无线遥测系统,结合优化记录电极植入方式将植入子电极固定在胃窦浆膜层,术后动物恢复7 d后,进行胃肌电信号采集,分别采集了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大鼠胃的肌电活动信号,并对其消化期与消化间期胃肌电活动的频率、幅度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消化期,可采集到持续、稳定的胃肌电信号,大鼠胃慢波幅度为(14.39±1.12)μV,频率为(4.76±0.09)次/min,快波幅度为(70.76±5.31)μV,每个慢波上的快波数为10.38±1.22;在消化间期,可观测到周期性变化的移行性复合肌电波形,每个周期持续时间为10~12 min,其Ⅲ相胃肌电活动的慢波幅度为(14.75±0.76)μV,频率为(4.90±0.14)次/min,快波幅度为(72.58±3.67)μV,每个慢波上的快波数为12.00±1.35.在消化期,采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可以增强胃慢波和快波的幅度及快波的频率,其慢波幅度从(16.87±1.05)μV变为(25.77±2.16)μV(P<0.01,n=6),频率从(4.97±0.18)次/min变为(4.85±0.14)次/min(P>0.05,n=6),快波幅度从(72.25±3.65)μV变为(104.00±7.72)μV(P<0.01,n=6),每个慢波上的快波个数从10.50±1.12变为14.00±0.97(P<0.05,n=6).结论 通过植入式生理信号无线遥测系统可以较好地采集到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大鼠胃的慢波及快波电信号,为研究生理及病理生理状态下胃肌电活动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及胃电传出途径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艳玲;常小荣;严洁;何军锋;李江山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研究.方法:选用足阳明经头面部四白、地仓穴,以及手太阳经颧髎穴及非经非穴四白旁开点,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并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烃季胺、利血平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白穴作用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四白穴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烃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而电针对胃电的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作者:迟鹏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给予研究组患者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必利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餐前和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及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61.8%(34/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5%(3/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2%(10/55)(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P物质对大鼠胃肌电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伟刚;王振华

    P物质(SP)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脑肠肽激素,具有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但对胃肌电作用的报道甚少.胃电节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与胃运动障碍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探讨SP在胃电节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为临床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 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作用途径的研究

    作者:赵艳玲;常小荣;何军锋;赵京伟;王华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羟季胺、利血平等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羟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 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研究

    作者:赵艳玲;常小荣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的穴位特异性影响.方法:采用现代电生理技术,选择足阳明经"四白"、"地仓"穴及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及"四白旁开点"做同步对照,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白组、颧髎组、地仓组、四白旁开组,每组8只,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 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针刺效应.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组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自穴作用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 针药联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梅志刚;张定棋;程军平;黄坤艳;唐翠娟;喻欢

    目的 探讨针药联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建立糖尿病胃轻瘫模型;以针刺中脘穴和后三里穴结合中药糖瘫消、中药糖瘫消及西药多潘立酮片和维生素B6为治疗方法,5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d,共3疗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对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进行测定,待所有疗程结束后则对小鼠浆膜下胃肌电活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均降低,其中进食量和排便量与其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成立;疗程结束后,针药组和中药组的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均有所上升,且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西药组仅有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胃窦部5 min内放电情况方面,其中放电次数和每次放电间隔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干预组,除西药组每次放电间隔时间外,均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模型组小鼠频率和振幅较低,其相应的变异系数及异常节律指数较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小鼠频率和振幅上升较显著,其相应的变异系数及异常节律指数有所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组小鼠频率和振幅及振幅变异系数改善较明显,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西药组小鼠仅有振幅及其变异系数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改善胃电节律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在促进胃肠蠕动的同时,增强了机体对中药的吸收和利用,进而改善体内物质代谢,以达到增加胃窦部ICC数量或改善其功能结构的作用,使胃电节律得以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得以提高.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近况

    作者:周荣香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存在一种或者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以上腹痛,上腹饱胀感,早饱,恶心为主要症状,并且缺乏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它包括运动障碍型、溃疡型,反流型及复合型4种,其中运动障碍型占50%以上。目前认为,FD 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动力障碍、胃肌电节律紊乱,胃排空延迟,次要机制为内脏过敏,胃酸及精神因素、Hp 感染相关。西医治疗以促胃动力、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根除Hp 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