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

    作者:陈红;高媛;陈琳;廖雪艳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管理对预防老年冠心病及其高危因素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随访12~4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新发生冠心病率以及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综合护理干预是种既安全又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冠心病及其高危因素,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与体会

    作者:辛旭敏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方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均好转后出院,其中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7.83%,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7.40%;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5.6±2.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5±3.3)d,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压力,保证生活质量.

  • 社区门诊对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强信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社区门诊12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60 例,分别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总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5.00%,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社区门诊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者的护理疗效,还能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 心脏生化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查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志勇(综述);张爱东(审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心肌缺血,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的致命性心脏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独生子女制度的严格执行,导致我国社会结果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较为特殊,主要在于老年患者发病时危险因素容易聚集,多种影响因素会相互影响,共同协作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发展速度,导致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引起患者的多种脏器的功能性衰竭,甚至是死亡[2]。所以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精确的临床病情预测十分重要。目前临床诊治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等指标检测等。其中采用心脏生化标志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预测价值较高的临床无创检测方法,本文现就心脏生化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荣菊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1]。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如何控制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已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 1例冠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例分析

    作者:段霞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由牛肺或牛肠、猪肠、羊肠中提取,因其初得自于肝脏故名肝素川。本文对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振超

    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7年10月9日-2018年6月9日期间选取7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为此次研究人员,且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分析此项诊断方式的价值性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诊断正确率为94.44%,对房性早搏早发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室速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短阵室上速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室性早搏成对诊断正确率为100.00%.同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在疾病判断中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4.23%、94.44%、5.56%、5.77%.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价值性更高,可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 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马麟;廖宝兰;钟周华

    目的 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按照肺动脉收缩压水平随机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21例.运用超声心动图针对四组患者展开检查诊断,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RVAW和LVPW.结果 B组、C组和D组的RVAW分别为(4.26±0.92)mm、(7.98±1.14)mm和(7.52±4.07)mm,均大于A组的(3.44±0.8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LVPW大于A组,C组的LVPW小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LVPW为(56.51±2.47)mm,小于A组的(64.47±3.9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的RVAW和LVPW,对于检测诊断肺动脉高压症状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标准,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群体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作者:杨海霞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由我院确诊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olter记录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47例(29.4%),Holter检出心肌缺血103例(64.8%),缺血性ST段改变506阵次,其中SMI 351阵次(69.4%),有症状心肌缺血155阵次(30.6%);SMI的发作具有昼夜规律性,即在凌晨6∶00~12∶00发作频率高;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在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SMI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有症状心肌缺血组高.结论 老年人的SMI发生率较高,Holter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杰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添加综合护理,对照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使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80.00%,生活习惯优优秀率91.00%,心理情绪优秀率100.00%.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57.00%,生活习惯优秀率63.00%,心理情绪优秀率63.00%.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综合护理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更有效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 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徐兵;吕清清;常可可;杨舒

    目的:研究比较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两种诊断检查,且两组检查方法需在1 w之内进行,以前者为金标准。以两种诊断方法冠脉狭窄显示情况比较,及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首先,从检查图像上看,两种诊断方法均达到诊断标准。其次,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但将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诊断的阴性预测率为97.8%、阳性预测率为93.1%、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5.8%。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病诊断的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

    作者:田琪;张凤青;佟久芬

    本文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有效整体护理,选取我院从2010年至今的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住院开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生活饮食健康教育,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和心理疏导这几方面展开讨论,让所有病患者对冠心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治疗用药有所掌握,学会一些简单的应急救助措施,基本可以做到疾病的基础预防。从临床治疗护理教育效果来看,所有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提升了出院的生活治疗,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帮助学习下,自身对疾病的认知也有所加强。

  •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戒烟护理

    作者:顾君梅

    总结35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戒烟护理,分析老年患者PCI术后的特点和吸烟规律,应用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树立患者戒烟决心,指导家庭成员予以关心和帮助,定期信息沟通,评估患者的戒烟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多方面入手,营造戒烟环境,帮助患者戒烟,减少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

  • 两种交接表在老年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宋秀荣;张洁

    目的 探索老年冠心病PCI患者术后规范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我科老年冠心病PCI患者129例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我科老年冠心病PCI患者12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应用两种交接表进行规范护理.结果 经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规范的术后护理,对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6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

    目的:了解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所有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陈旧性心肌梗死47老年患者,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康复训练,观察14~22周,平均18周.观察比较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心电图检查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33例,一般改善12例,无改善者2例.根据临床观察,上述老年冠心病病人经过14~22周左右时间的运动训练,大多数冠心病人收到显著疗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多数病人心电图明显好转.结论: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的适应性主要是由于接近老年患者日常活动,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更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和掌握;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 补心通脉膏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曹红霞

    我科在刘国安主任医师指导下,于1996年11月~1997年11月用自制中药制剂补心通脉膏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维奥欣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天敏;陈金水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在老年冠心病中十分常见,但由于其发作隐匿而容易被忽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预后可能比有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人更差.因此,SMI防治日益受到重视.自2001年3月-2002年9月,我们观察了维奥欣对SMI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孔庆菊;郭春芳;韩益芳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对老年冠心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生活方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处方,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方式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1.27±10.19)分、(35.38±2.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53±9.71)分、(39.87±9.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患者睡眠规律、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规律、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生活方式均较干预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3.33%(56/60)优于对照组66.67% (4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老年抑郁症与冠心病

    作者:张颖;张爱伦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问题正逐渐被人们认知,其中以抑郁症为常见,并且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发现,抑郁症及其相关症状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其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问题开始进一步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老年冠心病中的抑郁问题进行综述.

  •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与Cys-C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马自东;吴庆英

    目的 探究血清中胱抑素C (Cys-C)与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血清Cys-C水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介.结果 观察组各亚组的血清Cys-C水平比较对照组高(P<0.05),多支冠脉病变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各亚组间进行分析,双支冠脉病变组Cys-C与单支冠脉病变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Gensin积分呈正相关(R=0.257,P<0.05).结论 血清Cys-C水平和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R=0.257,P<0.05),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高,Cys-C含量越高,检测血清Cys-C对评估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有帮助,为冠心病的风险预测,危险分层、治疗提供一条新的线索和途径.

1240 条记录 50/62 页 « 12...47484950515253...61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