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β1-42对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KATP通道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付庆喜;马国诏;高建新;毕爱玲;刘克敬;张镛;郑敏;刘振芳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细胞毒性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 用2 μmmol/L的Aβ1-42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干预, 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印记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0, 24, 72 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Kir6.1、Kir6.2和SUR1、SU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24 h后, KATP通道亚基Kir6.1及SUR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亚基Kir6.2及SUR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Aβ1-42作用时间达72 h后, KATP通道各个亚基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不同的时间段(24 h和72 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增加速度不一致.可能由此改变KATP通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Aβ1-42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

  • NF-κB对Aβ1-42诱导神经元KATP亚基Kir6.2/SUR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艳菊;谭淑慧;夏春凤;张镛;杜怡峰;马国诏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原代培养皮层及海马胆碱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亚基Kir6.2/SUR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的可能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β1-42组、Aβ1-42+ SN50组和SN50组.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皮层及海马胆碱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药物干预后的Kir6.2/SUR1蛋白及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加入药物处理神经细胞72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的p65蛋白和Kit6.2/SUR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Aβ1-42组相比,Aβ1-42+ SN50组的Kir6.2/SU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在Aβ1-42诱导神经元Kir6.2/SUR.1蛋白的表达中起保护作用.

  • 线粒体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蔚;李莹莹;汪海

    目的 观察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分别于造模前30 min经耳缘静脉给予二氮嗪溶剂及1、3、5 mg/kg的二氮嗪;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30 min缺血和120 min的再灌注,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在缺血和再灌注期,监测家兔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对家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D组可明显降低血压(P<0.01).A组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总面积的百分比为22.7%±9.2%,B、C、D组分别为19.1%±5.8%、12.7%±4.5%、11.8%±7.2%;与A组比较,C、D组梗死面积分别下降了44.1%、48.0%(P均<0.05).与A组比较,C组CK于再灌注1、2h分别下降16.3%、25.8%,D组分别下降31.8%、45.6%(P均<0.01).结论 线粒体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家兔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KATP对开放剂敏感性的变化

    作者:吕南英;张昊;罗逍;范茁

    目的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肥厚中对开放剂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急性分离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肥大组.正常组继续培养24 h,不做其他干预;肥大组以5 μmol/L的Iso处理24 h,成功诱导了心肌肥大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两组开放剂吡那地尔诱发的心肌细胞膜KATP(sarcKATP)电流密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两组开放剂二氮嗪诱发的心肌细胞线粒体黄素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间接检测线粒体KATP(mitoKATP)敏感性变化.结果 正常组心肌细胞和肥大组心肌细胞sarcKATP的电流密度分别为(2.98±0.35)、(6.32±1.00)pA/pF,线粒体黄素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分别为(40.10±2.26)%、(21.88±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结论 心肌肥厚时sarcKATP对吡那地尔的敏感性增强,mitoKATP对二氮嗪敏感性减弱.

  •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胰腺次全切除术后3例

    作者:孙冰;王焕民;刘敏;秦红;李文京;桑艳梅;祝秀丹;朱逞

    目的 对3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胰腺次全切除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并对胰腺次全切除术治疗CHI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2年3月-2011年9月由本院收治并行胰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3例CH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胰腺次全切除术治疗CHI的疗效进行研究.结果 3例CHI患儿手术前均患有严重的低血糖症,空腹血糖分别为1.9 ~3.3 mmol· L-1、1.1~3.7 mmol·L-1、0.9~3.1 mmol·L-,且均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水平分别高达50.10 mIU·L-1、82.80mIU·L-1、21.62 mIU·L-1).行胰腺次全切除术后,3例患儿空腹血糖分别上升至5.4~8.2 mmol·L-1、2.3 ~ 4.3 mmol·L-1、2.5~8.0 mmol·L-1;空腹C-肽和胰岛素均降至正常水平;术后均未发生持续性高血糖及胃肠吸收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二氮嗪治疗无效的CHI患儿,胰腺次全切除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鉴于目前国内尚无技术区分弥散型和局灶型CHI,术前应向患儿家长充分告知术后可能发生的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

  • 格列苯脲对4例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的疗效

    作者:桑艳梅;杨文利;刘敏;谷奕

    目的 探讨格列本脲治疗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 PNDM)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2月- 2009年5月本院收治并确诊的PNDM患儿4例,应用格列本脲对患儿进行试验性治疗2~3周,对格列本脲治疗有效的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例PNDM患儿中例1对格列本脲治疗有效,完全用格列本脲取代了胰岛素治疗.例4部分有效,运用格列本脲和胰岛素联合进行治疗.例2和例3对格列本脲治疗无效.对格列本脲有效及部分有效的患儿进行长期随访,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部分PNDM患儿对格列苯脲治疗有效.对临床考虑为PNDM的患儿应尽早进行遗传学分析,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4例

    作者:任力;刘敏;梁学军;桑艳梅;闫洁;吴玉筠

    目的 揭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NDM)患儿的临床特征,为TNDM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TNDM 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儿确诊为TNDM后首先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2例TNDM患儿于病情平稳后用格列苯脲进行为期2~3周的试验性治疗,其中1例有效,1例部分有效.出院后经2~3年随访,3例患儿于出生1个月后均缓解,且无其他并发症,1例失访.结论 TNDM有着独特的临床特征,多于起病后数月自行缓解,因此对TNDM患儿应进行长期随访,以协助分型.部分TNDM患儿对格列苯脲治疗有效.

  • 婴儿期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儿12例ATP敏感性钾通道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任力;杨文利;闫洁;吴玉筠;桑艳梅;朱逞;倪桂臣

    目的 了解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基因突变致中国婴儿1型糖尿病(T1DM)及新生儿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致病机制.方法 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4年3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婴儿T1DM及新生儿糖尿病患儿1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患儿KCNJ11基因的外显子区及ABCC8基因的39个外显子区及其两侧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突变患儿的父母进行突变点基因检测,以明确患儿突变的遗传方式.结果 12例患儿中,均未发现KCNJ11基因突变.发现3例患儿(25%)携带ABCC8基因突变,分别为暂时性糖尿病1例、永久性糖尿病1例、婴儿T1DM 1例,3例均为男性.突变分别为ABCC8c.3545G> A(R1182Q)、ABCC8 c.627C> G(D209E)和ABCC8 c.622G> A(E208K).暂时性糖尿病患儿携带的ABCC8突变为母源单一杂合突变,另2例患儿携带的突变均为新生杂合突变.上述3种突变位置均位于编码SUR1蛋白亚基的胞质段.其中,暂时性糖尿病患儿成功从胰岛素治疗转为口服格列苯脲治疗.结论 婴儿期起病的糖尿病有着复杂的遗传发病机制.KATP基因是中国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主要致病基因,同时也可导致婴儿T1DM的发生.部分携带KATP基因突变的患儿对格列苯脲治疗有效.

  • 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兔心室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作者:黄峥嵘;唐其柱;张丽娟;李卫华;谢强;吴钢

    目的:研究缬草单萜氧化物(VMO)对兔单个心室肌细胞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实验分为30 μg/L VMO组、60 μg/L VMO组、120 μg/L VMO组、5-羟癸酸(5-HD)组和5-HD+120 μg/L VMO组.用罗丹明(Rhodamine 12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多光子模式)分别观察各组线粒体荧光强度变化.结果:①30 μg/L VMO组、60 μg/L VMO组、120 μg/L VMO组均可见用药后线粒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3.90±1.20%、21.20±2.30%和26.40±2.50%;②500μmol/L 5-HD不影响线粒体荧光强度,但可以阻断VMO对线粒体荧光的增强效应.结论:VMO对兔心室肌细胞mito KATP有开放作用.

  • 刺五加皂甙B对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作用

    作者:周逸;唐其柱;史锡滕;王滕;付金容

    研究刺五加皂甙B(Sb)对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的作用.用酶解法获取兔心室肌细胞,分为对照组、0.1 mmol/L Sb组、0.5 mmol/L Sb组、1 mmol/L Sb组、格列本脲组和格列本脲+1 mmol/L Sb组.用罗丹明(Rhodamine 12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多光子模式)观察线粒体荧光强度变化.结果:①观察15 min对照组线粒体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② 0.1,0.5和1 mmol/L Sb组均可见用药后线粒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0.3%±6.78%、18.4%±5.51%和24.1%±7.64%,荧光强度的增加以前5 min为主.③ 3 μmol/L格列本脲不影响线粒体荧光强度,但可以阻断Sb对线粒体荧光强度的作用.结论:Sb对mito KATP有开放作用.

  • 与心肌细胞容积调节有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萌;王军

    容积调节是心肌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延迟整流钾通道(IK)、快速激活的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Ito,fast)等多种类型钾通道在心肌细胞容积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受细胞内的Ca2+、Cl-、细胞骨架及蛋白激酶等的调节.心肌缺血早期,细胞处于相对低渗状态,容积敏感性的KATP、 IK 、Ito,fast等被低渗刺激激活,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 自主神经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相互关系的研究现况

    作者:郭凯;黄从新

    心肌缺血预适应(MIPC)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十分明了,其发生可有多种触发因素和多种途径.目前研究认为自主神经能介导预适应的发生,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缺血预适应又能影响自主神经末梢递质释放,从而影响心肌的神经调控和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而自主神经与缺血预适应相互作用需要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参与.

  •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与心肌缺血预适应

    作者:周逸;唐其柱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是缺血预适应的重要环节,但KATP介导缺血预适应的作用位点是在心肌细胞膜还是在线粒体尚有争议.本文就线粒体KATP的结构,功能和在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

  • K_(ATP)通道开放剂对丘脑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辉;喻莉萍;李强国;李旭;李林珍;李明;彭名勇;姚飞虹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大鼠丘脑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大鼠丘脑神经元缺A/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丘脑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结果:二氮嗪预处理大鼠后,对培养大鼠丘脑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影响,能减少丘脑神经元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结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刑能产生预处理丘脑神经元线粒体保护效应.

  • 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通过调控ATP敏感性钾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梁伟杰;陈君;余盛龙;陈美姬;林佳琼;吴文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Mas受体轴能否通过调控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方法 应用40 mmol/L葡萄糖(高糖)作用HUVEC 24 h建立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ATP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凋亡细胞数量,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ELISA检测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高糖分别作用HUVEC l~24 h,从3h起KATP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在24 h时KATP通道蛋白的表达下降明显.20 μmol/L Ang(1-7)和高糖共处理HUVEC 24 h可抑制高糖对KATP通道蛋白表达的下调.此外,20 μmol/LAng(1-7)共处理或100 μmol/L吡拉地尔(KATP通道开放剂)预处理细胞均能对抗高糖引起的HUVEC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降低,凋亡细胞数量、ROS生成、MMP丢失及IL-1β和TNF-α的分泌减少.10 μmol/L A-779(Mas受体拮抗剂)共处理或1 mmol/L格列本脲(KATP通道阻断剂)预处理均能阻断Ang(1-7)的上述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Ang(1-7)/Mas受体轴通过调控KATP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HUVEC损伤.

  • 活性氧与ATP敏感性钾通道的相互作用参与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梁伟杰;陈景福;宋明才;李健仪;郑东诞;张稳柱;潘玩莹;冯鉴强;廖新学

    目的 研究活性氧(ROS)和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的相互作用在高糖(HG)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KATP通道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胞内ROS水平;细胞计数盒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应用高糖(35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能明显下调KATP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1000 μmol/L N-乙酰半胱氨酸(ROS清除剂)预处理心肌细胞60min可阻断HG对心肌细胞KATP通道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100 μmol/L二氮嗪(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和50μmol/L吡拉地尔(非选择性KATP通道开放剂)预处理均显著抑制HG引起的心肌细胞ROS的堆积.1000μmol/LN-乙酰半胱氨酸、100 μmol/L二氮嗪和50 μmol/L吡拉地尔均能抑制HG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Cleaved Caspase-3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丢失减少.结论 在HG状态下,心肌细胞的ROS和KATP通道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在HG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ATP敏感性钾通道: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靶点

    作者:曹洪帅;蔺雪峰;董昊晨;韩轩茂

    缺血心肌在恢复灌注后,病情反而加重,引起心肌超微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造成心肌功能、代谢及电生理方面的进一步损伤的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细胞凋亡与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众多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等中都存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MIRI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参与细胞的多种活动和功能调节,具有扩张血管和心肌保护的作用,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但该通道调控细胞凋亡的详尽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综述了KATP介导MIRI作用及可能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

  • 硫化氢作用于钾通道产生的心血管效应

    作者:胡恒境;屈顺林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味道的有毒气体,但是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硫化氢是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主要在胱硫醚-γ-裂解酶、胱硫醚-β-合成酶、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作用下产生,具有舒张血管、调节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等功能,硫化氢对缺血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并且还能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心肌的损伤.有研究显示钾通道可能参与了多形式多器官的缺血保护.而硫化氢作为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其舒张病变血管、提高血液灌注水平的效应可能与钾通道开放有关.本文主要就硫化氢作用于钾通道产生血管效应的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 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文利;桑艳梅;刘敏;谷奕;朱逞;倪桂臣

    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NDM)是指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1-3],根据疾病转归的不同可分为暂时性( TNDM)和永久性(PNDM)两种类型.PNDM为终身性疾病,约占NDM的50%,其中部分患儿可伴发其他系统的异常,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糖尿病综合征.胰岛素曾经是治疗PNDM的唯一选择,近期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大多数由于ATP敏感性钾通道基因突变所导致的PNDM患儿对格列苯脲治疗敏感,可运用格列苯脲成功替代胰岛素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4 ].

  • 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与ATP敏感性钾通道

    作者:张辉;方云祥

    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抑制过度活动的神经核团,缓解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运动症状和减少药物用量.深部电刺激术可能也刺激基底神经核团释放某些未知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干预神经元退变过程并延缓疾病发展,从而减缓或阻止帕金森氏病的进展.临床实践证明DBS能抑制过度活动的丘脑底核,缓解PD的运动症状和减少临床药物用量,但作用机理不明.

166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