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膜炎球菌病的预防和控制(二)

    作者:屠宇平

    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疫苗组成成分MPSV4是一种目前在美国使用的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omune-A,C,Y,W-135).每剂疫苗由四种(A,C,Y,W-135)纯化细菌荚膜多糖组成(每剂50 u g).目前在美国使用的MPSV4(Menomune)分每瓶1个剂量(0.5 ml)和10个剂量(5 ml)两种;每瓶50个剂量的已不再使用.

  • 荚膜组织胞浆菌骨髓感染1例分析

    作者:邹敏

    笔者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检验实验室进修时遇到极为少见的荚膜组织胞浆菌骨髓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因乏力伴纳差2个月加重1个月后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左颈及左腋下、腹股沟可扪及4个1.5 cm×1.0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左侧小腹内有陈旧性淤斑,咽无充血,胸有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7~5 cm可扪及,脾增大可扪及,边缘锐,质稍硬,外周血检查示三系浅低,WBC2.8×109/L,Hb 60 g/L,PLT 25x 109/L.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研究

    作者:余倩;胡志东;田彬;李妍淳;李静;徐海茹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耐药机制及毒力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KP 20株,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乙二胺四乙酸( EDTA)双纸片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采用PCR方法、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结果20株CRKP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80.0%,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敏感率≥70.0%。检出碳青霉烯酶KPC和NDM基因,分别为7株(35.0%)和8株(40.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SHV基因检出率高,为16株(80.0%),DHA质粒介导的产AmpC酶基因检出2株(10.0%)。8株(40.0%)和13株(65.0%)分别存在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5和OmpK36缺失。耐药基因组合方式以携带碳青霉烯酶,同时携带 ESBLs 和/或合并膜孔蛋白变异为主,占70%(14/20);其次是携带ESBLs和/或合并膜孔蛋白变异,占30.0%(4/20)。检出荚膜血清K1型3株、K57型1株,4株均为产KPC基因菌株。 rmpA基因阳性8株(40.0%),均产碳青霉烯酶,其中5株产KPC,2株产NDM,1株同时产KPC和NDM基因。 aerobactin基因阳性6株(30.0%),4株产KPC基因。 FimH-1基因20株(100.0%)均阳性。结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主要耐药机制是携带KPC和NDM基因,ESBLs合并膜孔蛋白缺失也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原因,且产KPC基因的荚膜血清型菌株分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牙龈卟啉单胞菌临床菌株荚膜相关的表面性质分析

    作者:周彦玢;刘大力;李云鹏;王依玮;束蓉

    目的 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临床菌株的多种表面性质,初步探讨Pg菌株荚膜与其表面性质的关系.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测5株临床菌株(SJD2、SJD12、SJD4、SJD5和SJD11)和2株模式菌株(W83、ATCC33277)的荚膜结构和厚度,采用微生物烃类黏附实 验检测受试菌株的表面亲疏水性质,并使用自凝集实验观察受试菌株浮游生长的能力.采用生物膜半定量检测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应用Student-Newman Kewls检验对结果数据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g菌株的荚膜厚度各异,高毒模式菌株W83的荚膜厚度[(25.11 ±1.18) nm]显著大于低毒模式菌株ATCC33277[(14.87±1.01) nm] (P <0.05).临床菌株的荚膜厚度由厚至薄依次为:SJD4、SJD11、SJD5、SJD2、SJD12.荚膜较厚的W83、SJD4、SJD11菌株疏水率低,细菌不易自凝集,呈浮游生长;荚膜较薄的ATCC33277、SJD5、SJD2、SJD12菌株疏水率较W83显著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凝集现象明显.生物膜半定量检测实验中,除SJD2和SJD4的生物膜染色后具有相同水平的吸光度之外,其余菌株吸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菌株生物膜中的细菌量并不与荚膜厚度的差异相吻合.各菌株生物膜厚度从(14.74 ±4.99)至(24.13 ±5.45) μm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W83、SJD11生物膜内荧光信号较弱,生物膜密度较低,其他菌株可生成较致密且荧光信号较强的生物膜结构,存在空隙或孔道结构.结论 Pg菌株表面性质的多样性与荚膜厚度存在一定关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抗肺炎链球菌抗体水平的研究

    作者:魏敏;黄瑾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水平及COPD患者接种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无呼吸衰竭(无呼吸衰竭组)、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组)、哮喘(哮喘组)、老年健康体检(老年体检组)及青年健康体检(青年体检组)各15例,采用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IgG、IgM、IgA抗体水平.结果 各组间IgG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呼吸衰竭组和老年体检组IgM与呼吸衰竭组、哮喘组和青年体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54±0.309和0.538±0.327比0.810±0.387、0.887±0.278和0.852±0.305,P< 0.05),无呼吸衰竭组与老年体检组及呼吸衰竭组、哮喘组与青年体检组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无呼吸衰竭组与青年体检组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32±0.297比0.930±0.502,P<0.05)外,其余各组间Ig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应建议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 荚膜染色法的改良

    作者:郭淑清;徐晓莉

    目的 对传统荚膜染色法进行改良以增强荚膜辨认效果.方法 将鞭毛染色法与荚膜染色法相结合,同时适当延长染色时间.结果 菌体呈紫红色,荚膜呈淡蓝色,而无假荚膜现象.结论 改良的荚膜染色法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佳的染色效果.

  • 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株荚膜厚度对动物致病性影响的对比

    作者:马廉兰;王小丽;刘志春;钟有添;谢水祥;曹镐禄

    背景:作者前期实验发现多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具有荚膜结构,荚膜与该菌的毒力是否有关?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对动物的致病差异,验证荚膜是否是该菌的毒力因子,并分析不同菌株对动物致病性与荚膜厚度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5/06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选用BALB/c小鼠120只,健康成年家兔72只.白假丝酵母菌:中央标准菌株(菌号:CCCMC1a),国际标准菌株(菌号:ATCC 14053),分离培养的4株临床菌株暂行自编菌号为C1-1,C1-2,C1-3,C1-4.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CCCMC1a,ATCC 14053,C1-1,C1-2,C1-3,C1-4组,每组小鼠20只,家兔12只.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 h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5 mL/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R.注射后6h开始观察动物的反应,记录动物发病时间、死亡时间及死亡率.主要观察指标:①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观察.②Hiss荚膜染色镜检,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厚度(n=40),比较各菌株荚膜层厚度均值.结果:①与C1-1,C1-3,CCCMC1a,ATCC14053相比,C1-2和C1-4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②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菌株和动物种属不同而存在差异(P<0.05~0.01).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较小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宽厚:C1-1,C1-2,C1-3,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分别比同种属CCCMC1a,ATCC 14053组宽厚,其中C1-2,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为宽厚.结论:白假丝酵母菌C1-2和C1-4菌株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它们的荚膜比其他菌株更宽厚.初步验证了荚膜可能是白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荚膜的宽厚与动物致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 流感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作者:武田英(紀);万献尧;毕丽岩

    流感杆菌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小儿脑脊膜炎、耳鼻喉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根据细菌荚膜的抗原性而分为a~f 6个血清型以及不具荚膜的无荚膜菌株.

  • 老年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院内高毒力荚膜基因型分布特点

    作者:冯晓静;刘娟;段少华;朱静;王晓利

    目的 探讨老年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机制,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高毒力荚膜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间从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8株,鉴定菌株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Carba NP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进一步检测菌株毒力情况,PCR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结果 碳青霉烯酶检出Kpc基因6株(33.33%),Ndm基因7株(38.89%);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中Shv检出15株(83.33%),明显高于 Ctx-M 基因10株(55.56%)、Tem基因7株(38.89%)(P<0.01);AmpC 酶中检出 DHA 基因2株(11.11%).膜孔蛋白基因检测显示,Ompk36编码基因缺失率明显高于Ompk35(P<0.05);且当Ompk35基因缺失时Ompk36也缺失.荚膜分型显示,K1型4株,K57型2株,未检出K2、5、20及54,未分型12株;rmpA阳性率明显高于Acrobactin(P<0.05);4株K1型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rmpA基因,其中1株同时携带Acrobactin基因;2株K57型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rmpA基因;18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FimH-1基因.结论 老年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耐药机制为携带Kpc和Ndm基因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合并膜蛋白缺失;该院Kpc基因荚膜血清型菌株分离率较高,应加以重视.

  • 疫苗研究与开发:脑膜炎球菌病

    作者:朱为;史久华

    本文对抗脑膜炎球菌病疫苗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综述.该病由脑膜炎球菌引起,它是导致严重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病因,具有流行性.大部分疾病由五个血清群(A、B、C、Y和W135)引起,而A群仍是唯一导致大规模流行的血清群,主要发生在非洲,在亚洲也有流行.欧洲和美洲大部分病例由B群和C群引起.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成功经验为开发预防脑膜炎球菌病的多糖结合疫苗铺平了道路.欧洲几个国家C群结合疫苗的广泛接种证明这种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可以诱导免疫记忆,降低带菌率,为普通人群带来群体免疫.开发中的一种价廉的单价A群结合疫苗为消灭非洲国家大规模流行带来了希望.多价(A、C、Y、W135)结合疫苗也在开发中,一种已被批准.B群外膜蛋白疫苗正在开发.没有B群疫苗将难以在全球有效预防脑膜炎球菌病.

  • 荚膜相关蛋白10与DEAD-box的RNA解旋酶基因联合检测诊断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作者:林旎;江凌;杨滨;李雯;欧启水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10(CAP10)和DEAD-box的RNA解旋酶(VAD1)基因的方法,比较两者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新生隐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脑脊液真菌培养、墨汁染色或隐球菌抗原检测,其中一项阳性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3例,以同期颅脑外伤患者为对照.以新生隐球菌标准株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体系,检测脑脊液中的CAP10和VAD1,并与墨汁染色、真菌培养、隐球菌抗原检测比较.卡方检验评价两者单独或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2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RT- FQ-PCR法检测CAP10 mRNA阳性22例,阳性率为95.6%,墨汁染色法阳性16例,阳性率为69.6%(x2=4.167,P<0.05),真菌培养阳性15例,阳性率为65.2%(x2=5.143,P<0.05),抗原检测法阳性21例,阳性率为91.3%(x2=0.500,P>0.05).联合检测CAP10及VAD1基因诊断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与单独检测CAP10或VA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以新生隐球菌毒力基因为靶标的RT-FQ- 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优于传统方法.

  • 新型隐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林旎;欧启水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真菌,它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不断增加,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新型隐球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多糖荚膜、黑色素生成、表达漆酶和37℃时具有生长能力等.深入研究这些毒力因子有助于了解其致病机制,为今后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对上述毒力因子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改良的细菌荚膜染色法

    作者:綦廷娜;陈峥宏

    荚膜(capsule)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其厚度≥0.2 μm且边界明显.通常认为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在细菌鉴定中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细菌荚膜染色法有Hiss法、Muir法、墨汁负染法以及常用的吕氏美蓝染色法等,但这些荚膜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1~4].改良荚膜染色法是在吕氏美蓝染色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染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改良型荚膜染色法

    作者:潘运珍;梁惠冰

    自1996年起,我们试用一种新式细菌荚膜染色法,所染细菌荚膜清晰易见,结果稳定,效果甚佳,标本保存5年以上仍保留原色,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