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成昊;祝少博;孙晨;禹志宏;金林

    目的 设计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羟基磷灰石(BG/HA/CS)复合材料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检测.方法 不同比例的BG/HA/CS混合液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成支架.通过计算支架孔隙率;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组成;采用材料试验机进行支架的机械性能检测,并评价生物活性玻璃的加入对支架的影响.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支架上,使用扫描电镜检测支架对其粘附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在支架上增殖,并评价生物活性玻璃的加入对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影响.结果 合成的BG/CS/HA支架与模具拥有同样的大小及几何形状,具有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未见生物活性玻璃聚集,孔隙率高可达86.96%,孔径大小合适(100~300um),大压缩强度为(1.95±0.13) Mpa.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到特征性的BG衍射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可见特征的BG吸收峰,这表明材料内有明确的BG;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上共培养1天后,细胞在支架表面粘附.部分细胞伸展,并伸出伪足.共培养5天后,可见细胞数目增多,团聚,细胞表面可见微绒毛,细胞已开始向材料内部迁移.采用MTT法测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情况可以看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BG/CS/HA支架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殖.结论 采用溶液共混、冷冻干燥法可以制各出BG/CS/HA支架;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较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

  • 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孙君超;肖荣驰

    生物玻璃是指具有与骨组织形成化学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与骨组织和软组织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在植入体内后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即与体液发生离子反应,终在玻璃表面形成类似骨中无机矿物的低结晶度碳酸羟基磷灰石层(HCA),因化学组成与生物体的骨骼相似,容易与周围的骨骼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即骨性结合,具有优良的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生物相容性,已成为材料科学、医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学科的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研发成功,更是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又一突破性进展,广泛开展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1-3].

  • 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体液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陈建伟;张权;严晓霞;黄煌渊

    目的 评价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80S MBG)的体外生物活性及其对体液环境的影响.方法 以Novabone为对照,利用模拟人体体液体外浸泡实验(SBF)的方法和扫描电镜(SEM)、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pH仪等技术,比较80S MBG与Novabone体外生成类似于天然骨巾无机矿物的羟基磷灰石(HA)的能力,分析SBF中各离子浓度、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80S MBG在SBF中浸泡4h表而即有羟基磷灰石(HA)生成,浸泡1~4hSBF中Ca、P、sj的离子浓度迅速达到峰值,8h后逐渐降低直至稳定,pH仪在7.40~7.65范围内变化.结论 80SMBG的体外生物活性更高,对体液微环境的影响更轻微,作为骨组织修复替代材料或骨组纵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 不同配方复合润肤生凝胶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万宏;侯春林;王颖

    目的 了解不同配方复合润肤生凝胶在大鼠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30只,在脊柱两侧各1.5cm处环形全层切除皮肤,形成直径1.8c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4个,共120个创面,双盲随机采取配方I、2、3、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外用)4种处理方式,分别于伤后1天、2天、3天、5天、7天、10天、12天等时间点观测平均愈合时间、创面面积、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的增生情况、组织学切片等;选取较优配方凝胶后,将SD大鼠30只,用同样方法随机采取该配方和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外用)2种处理方式,分别观测上述指标.结果 各配方均能促进创面愈合,以配方II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比例配方活性玻璃复合透明质酸能促进创面愈合.

  • 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孙晨;祝少博;禹志宏;金林;漆白文;张韬;麦合木提江·穆海麦提

    目的 设计一种生物活性玻璃(BG)/壳聚糖(CS)复合材料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 2.0% CS盐酸溶液与β-甘油磷酸钠在冰浴条件下以7∶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电子天平分别称取BG分别加入上述CS溶液中,分别制成理论质量比为2.0∶1.0、1.0∶1.0、1.0∶1.5的CS/BG混合液.冷冻干燥成型,20 kGy60Go辐射灭菌后得到样品.通过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DSC热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组成;计算支架孔孔隙率;采用陶瓷试验系统进行支架的机械性能检测并评价BG的加入对支架的影响.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支架上,使用扫描电镜检测支架对其黏附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在支架上增殖,并评价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 合成的CS/BG支架与模具拥有同样的大小及几何形状,具有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未见BG聚集,孔隙率高可达89%,孔径大小合适(100 ~ 300μm),大断裂强度为(4.90±0.63) mPa.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到特征性的BG衍射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可见特征的BG吸收峰,这表明材料内有明确的BG;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上共培养ld后,细胞在支架表面黏附,部分细胞伸展,并伸出伪足.共培养7d后,可见细胞生长良好,沿材料铺展生长,细胞呈多角形,细胞伸出多个细长的伪足与材料相连.采用MTT法测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CS/BG支架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殖.结论 采用溶液共混、冷冻干燥法可以制备出CS/BG支架;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较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

  • 两种骨移植材料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3年临床回顾性观察

    作者:刘从华;宗柳;姚红;范卫华

    目的:评价牙周翻瓣刮治术联合移植生物活性玻璃(PerioGlas)或多孔无机骨(Bio-Oss),治疗患重度牙周炎前牙的三年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例前牙有深牙周袋,存在牙周骨内缺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在行牙周翻瓣刮治术后分别移植PerioGlas或Bio-Oss,记录术前,术后1年,术后3年的临床牙周指数和检查牙周X线片表现.结果:两组病例术后1年和术后3年与基线比较牙周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显著降低,牙龈退缩水平(GR)略有增加.PerioGlas组术后1年PD减少4.94 mm;CAL减少3.94 mm;GR增加1.00 mm.Bio-Oss组术后1年PD减少5.15 mm;CAL减少3.95 mm.GR增加1.10 mm.各组病例术后1年和3年的PD、GR、C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PerioGlas组和Bio-Oss组间各项牙周指数PD、GR、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翻瓣刮治联合骨移植术治疗前牙重度牙周骨内缺损,显著改善临床牙周状态,使牙周骨内缺损再生,3年后临床效果稳定.两种骨移植材料Bio-Oss和PerioGlas均可以引导牙周骨再生,显著改善临床牙周状态.

  • 负载si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合成

    作者:陈燕玲;陈良娇;李正茂;兰泽栋

    目的: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初步探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同时作为诱导成骨的支架材料和siRNA缓释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检测支架材料表征、机械性能及降解速率.用SEM、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3T3—E1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和生长情况,通过q-PCR检测从支架释放的siRNA活性.结果: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观察为海绵状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均匀分散在胶原材料中,抗压强度较低,孔隙率适宜.第1周时,支架降解率达30.7%.细胞在支架上形成伪足,紧密黏附材料表面,细胞之间连接紧密.从支架中释放siRNA noggin干扰效率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的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随着支架降解siRNA从支架中释放,siRNA noggin保持一定活性.

  • 生物活性玻璃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

    作者:段莉;邓芳成;和红兵

    目的:评价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应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于4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24个牙位,运用人工去骨及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重度牙槽骨水平缺损模型,植入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同体对照,术后6周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学切片.另一实验3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18个牙位,于24周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实验组有牙周新附着形成,可见新生牙槽骨、牙骨质样组织和牙周韧带生长.空白对照组未见新生骨,胶原纤维稀疏,排列不规则.胶原膜联合生物骨组,新生牙槽骨的钙/磷比值(1.72±0.14),接近正常对照组的钙/磷比值(1.79±0.04). 结论: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具有较强骨诱导活性,术后6周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 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初步观察

    作者:张学广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应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疗效.方法 120名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行传统治疗,而实验组病人在溃疡局部应用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每日三次,并记录自用药至溃疡愈合的时间.结果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可明显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并可使溃疡愈合加快.结论初步观察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有应用价值.

  • 生物活性玻璃和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治疗烧伤创面临床分析

    作者:胡安根

    目的:对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空白膏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换药;采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换药.结果:治疗组患者烧伤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生物活性玻璃NovaMin诱导脱矿牙本质再矿化

    作者:黄贤圣;李蓉;冯云枝;王贻宁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NovaMin诱导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效果,并定性研究再矿化层的理化性质.方法:制备厚度为1 mm冠部牙本质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浸泡48 h,制备完全脱矿牙本质样本,并平均分为人工唾液组和NovaMin组.每天用人工唾液和生物活性玻璃NovaMin分别处理牙本质片表面2 min,每天2次,间隔8h,然后将样本浸泡在37℃人工唾液中恒温保存.7d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观察和检测牙本质表面矿化物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结果:SEM结果显示:NovaMin组的完全脱矿牙本质表面形成了矿化晶体层,完全封闭了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经EDX,ATR-FTIR和XRD分析发现这一矿化层主要组分为钙和磷,且结构类似于牙本质磷灰石.而人工唾液组牙本质表面并没有再矿化层的形成,牙本质小管仍然开放.结论:NovaMin能促进完全脱矿的牙本质表面再矿化,形成类似牙本质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 VEGF-165/ANG-1双基因共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复合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冯永增;王成贵;水小龙;余洋;蔡乐益;徐华梓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诱导血管再生活性的新型复合骨组织工程材料,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血管生成素-1(ANG-1)双基因共转染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复合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制成复合人工骨材料.采用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已转染EPCs中VEGF-165及ANG-1的表达.噻唑蓝(MTT)细胞毒性试验、骨植入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情况等综合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材料中血管再生的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RT-PCR反应显示,实验组VEGF-165、ANG-1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MTT细胞毒性试验、骨植入试验均显示,材料无毒性反应.扫描电镜显示,材料表面有较多血管内皮祖细胞黏附,并有较多伪足伸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显示,材料周围组织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材料与周围组织交界处有大量的新骨生成.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显示,材料中有较多新生的毛细血管.结论 VEGF-165 /ANG-1双基因共转染EPCs复合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骨组织工程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备一定的诱导血管再生活性.

  • 仿生型BG-COL-HYA-PS复合支架细胞相容性

    作者:

    目的:研究仿生型BG-COL-PS-HYA复合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种植于BG-COL-HYA-PS、BG-COL复合材料、58SBG支架上,用MTT法、ALP活性测定等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成骨细胞在BG-COL-HYA-PS材料上能良好粘附、增殖,而在58SBG材料上粘附差、细胞逐渐死亡.MTT法结果显示:联合培养后,BG-COL-HYA-PS组的OD值为0.314±0.004,5天时达到0.621±0.002,分别为58SBG组的1.49倍和1.44倍,P<0.05.结论:仿生型BG-COL-PS-HYA复合支架具有天然骨分级结构和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方面性能优越,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45S5型生物活性玻璃制备及体外性能表征

    作者:常丽;张玉兰;袁源;李湘杰;李次会;温承宇;文晓宇

    目的:通过系统性体外研究观测熔融法制备的45S5型生物活性玻璃的生物活性.方法: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对水合前后的粉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场扫描电镜分别比较基团、结晶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表征羟基磷灰石的形成,并研究羟基磷灰石含量与水合时间的关系,进行活性和动态活性的表征.结果:采用熔融法制备的45S5型生物活性玻璃在SBF缓冲液中反应lh后生成羟基磷灰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在3d以后形成,新生成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在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呈规则致密排列,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其含量可进一步提高.结论:45S5型生物活性玻璃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是良好的骨修复和口腔修复材料.

  • 联合应用胶原膜与生物活性玻璃引导牙槽骨再生的X射线能谱分析

    作者:贺鹏;段莉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膜和生物活性玻璃对牙槽骨的再生作用.方法 4只杂种犬的前磨牙区用人工去骨及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重度牙槽骨水平缺损模型,同体对照,分别植入胶原膜和(或)生物活性玻璃,24周后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胶原膜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的新生牙槽骨钙/磷比值为1.72±0.14,接近正常对照组的钙/磷比值1.79±0.04.结论联合应用胶原膜和生物活性玻璃可明显提高牙槽骨再生能力.

  • 负载si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

    作者:陈燕玲;陈良娇;李正茂;兰泽栋

    目的 探讨负载si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 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胶原/生物玻璃、负载阴性对照siRNA胶原/生物玻璃和负载noggin胶原/生物玻璃3组复合材料.用CCK8试验检测空白组上述3组不同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LP活性检测、q-PCR检测、茜素红染色评估3组不同支架对MC3T3细胞矿化的影响.结果 材料浸提液共培养MC3T3细胞3、5 d后,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负载阴性对照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和负载noggin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细胞增殖数目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 d后,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ALP活性高于单纯支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 d后,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ALP、Runx2、BSP表达量高于单纯支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较其余组有更多矿化结节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和siRNA noggin可协同增效促进成骨.

  • 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修复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

    作者:李卫国;吴新中;赖英荣;黄江勇;蒋立坚

    [目的]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早,骨结合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 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卫国;吴新中;蒋立坚;艾虹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即刻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犬下颌骨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分别采用植入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及单独植入生物活性玻璃两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术后2周、1,2,3个月分批处死,采用X线摄片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新骨与种植体的关系.结果两组实验动物中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①单独生物活性玻璃组:术后1个月已有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3个月基本修复骨缺损,种植体边缘可见较多新骨形成;②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1个月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术后3个月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广泛的骨性结合.结论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良好地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复合bFGF后效果更佳.

  • 生物活性玻璃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周雪

    目的:本实验通过体外研究比较生物活性玻璃与三种常用脱敏方法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25颗离体牙制备成敏感牙本质盘模型,随机分成5组(n=5),分别用3%生物活性玻璃(A)、75%NaF甘油(B)、GC护牙素(C)、劲润(D)、去离子水(E)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评估各组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结果:A 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率100%,高于B、C、D、E组(P均<0.05)。结论:四种脱敏剂中质量分数为3%的生物活性玻璃溶液对牙本质小管口封闭效果好。

  • 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探讨

    作者:陈晓峰;李向军;王迎军;杨春蓉;赵娜如

    通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仿生型多孔结构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胶原蛋白(COL)/磷酸丝氨酸(PS)支架材料,并评价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系细胞在BG、BG-COL、BG-COL-PS支架材料上的生长、黏附、增殖情况.MTT法测结果显示,细胞在材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且细胞在BG-COL-PS支架材料生长增殖要明显好于BG-COL、BG支架材料.BG-COL-PS支架材料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143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