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幼儿腹泻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研究

    作者:崔志刚;王爱敏;王鸣柳;许学斌;崔晶花;杜小莉;闫梅英;卢珊

    目的 研究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上海地区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分型,分子分型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实验.结果 583份婴幼儿粪便中分离出沙门菌共19株,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88.7%),且主要带型为上海近年流行的优势带型.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菌株对测试的15种抗生素的总体耐药率为78.95% (15/19),对萘啶酸(68.42%)和氨苄西林(63.20%)的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10.53%)和庆大霉素(10.53%)的耐药率较低,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40%).菌株耐药谱分布广泛,发现多重耐药菌株13株.结论 本研究中,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不同血清型和分子分型的菌株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北京市不同来源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晓嫒;王迪;崔霞;张诣;陈倩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不同来源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腹泻患者粪便和食品中分离的53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对所有菌株进行PFGE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腹泻患者粪便来源和食品来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不同,食品中分离到6株鼠伤寒沙门菌单项变种1,4,[5],12:i:-.53株非伤寒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31个不同的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10株菌,同一血清型菌株PFGE带型聚集成簇.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79.25%的菌株对至少一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4株.耐药率高的前三种抗生素分别是:萘啶酸60.38%、四环素35.85%、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18.88%.两种来源的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北京市不同来源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比严重,多重耐药菌株的PFGE带型多样,加强耐药监测和分子分型网络化、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 152例非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及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赵二强;胡景玉;赵红丽

    目的:研究近年来本地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SS琼脂及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培养阳性的沙门菌,采用血清凝集法鉴定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采用NCCLS质控标准.结果:沙门菌肠炎主要是由肠炎血清型和鼠伤寒沙门菌所引起,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幼儿发病率比较高,与不洁饮食有一定关系,春、秋季为该病新的发病高峰.该病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152株非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喹喏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非伤寒沙门菌肠炎是临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近年该菌在流行病学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逐渐增加,患者临床表现仍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加强其对喹喏酮类药物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非伤寒沙门菌 耐药
  • 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晓嫒;王迪;陈倩

    目的 了解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4-2010年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收集的100株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00株非伤寒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62个不同的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11株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100株菌中有55株菌表现为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5株.菌株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为萘啶酸40%、四环素30%、氯霉素15%、庆大霉素10%、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10%、环丙沙星9%、头孢西丁1%、头孢噻肟0%.结论 沙门菌PFGE带型和耐药谱均与血清型存在很高的一致性.提示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开展对该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特征分析的联合监测意义重大.

  • 2005-2016年宁波市3种来源的非伤寒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作者:詹晔斐;许兆军;宋启发

    目的 采用氨苄青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水平、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水平和可能耐药分子机制等指标,评价非伤寒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水平,为相关疾病控制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纸片法检测2005-2016年宁波市在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克拉维酸的耐药水平,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有blaTEM、blaCTX-M和blaOXA3种编码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以及1类(IntI1)和2类整合子基因(IntI2).结果 从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共分离893株非伤寒沙门菌,其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7.8%(338/893),对头孢曲松耐药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比分别为7.7%(69/893)和7.3%(65/893).检测菌株中耐氨苄青霉素高的3种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100.0%,11/11)、德尔卑沙门菌(69.7%,23/33)和鼠伤寒沙门菌(57.4%,148/258).其他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有阿贡那沙门菌(4株)、肯塔基沙门菌(2株)和明斯特沙门菌(2株).blaTEM基因主要存在于只对氨苄青霉素有耐药性的菌株中,blaCTX-M和blaOXA基因主要存在于对头孢曲松有耐药性的菌株中.检出的IntI1基因均为完整的整合子结构,包含1类整合子3'端Sul1和qacE△1基因,未检出IntI2基因.结论 分离自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的非伤寒沙门菌对氨苄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水平,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表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在印第安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血清型中存在高水平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现象.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非伤寒沙门菌具有较复杂的的分子机制,增加了耐药扩散的风险,应加强对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水平的监测和耐药机制的分析.

  • 市售活鸡和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丽华;朱学海;郭主声;张丽;陈桓练;周世添;王剑文

    目的 分析市售活鸡及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及耐药性,预防沙门菌的感染流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从1 054份腹泻患者粪便样品及440份农贸市场的活鸡肛拭子中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株93株,进行血清分型,对常见的非伤寒沙门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 v4.0进行聚类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 054份腹泻样品中共检出非伤寒沙门菌88株,分离率为8.35%,分为25种血清型,肠炎沙门菌居多.其中0~2岁的婴幼儿检出率较高,占52.27%(46/88).PFGE结果:16株肠炎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12株斯坦利沙门菌分成11个PFGE型、14株鼠伤寒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6株德尔卑沙门菌分成5个PFGE型;对菌株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发现两个100%同源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其他菌株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不大,鸡源菌株与人源菌株的分子特征相似性不大;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下,不同的血清型耐药率各不相同,耐药较严重的为德尔卑沙门菌.440份活体鸡肛拭子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5株,分离率为1.14%,共分得4种血清型,其中姆班达卡沙门菌病人中未检出.结论 该地区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腹泻的感染率高,尤以婴幼儿多见,患者与鸡未发现有同一克隆株,对常用抗生素有很好的敏感性.

  • 杭嘉湖地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发病率的研究

    作者:陈江;张荷香;廖宁波;齐小娟;陈莉莉;王绩凯;周标

    目的 了解杭州、嘉兴、湖州(简称“杭嘉湖”)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了解该两种致病菌感染所造成的该地区人群疾病负担.方法 对杭嘉湖地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和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对腹泻病例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综合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发病率及各项乘数,计算杭嘉湖地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的发病率.结果 杭嘉湖地区哨点医院2013年累计采集6 346例腹泻病例粪便或者肛拭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292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菌株145株,检出率分别为4.60%和2.28%;调查9 548例,杭嘉湖地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2.95% (95%CI:2.61%~3.29%),年发病率为0.39次/人年(95%CI:0.34次/人年~0.43次/人年);感染低估系数为1 002.84,推算出杭嘉湖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和非伤寒沙门菌的食源性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 220.27/10万、837.64/10万.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和非伤寒沙门菌食源性感染造成浙江省杭嘉湖地区较为严重的疾病负担,应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 河南省2011-2015年非伤寒沙门菌病原学与耐药监测

    作者:赵嘉咏;穆玉姣;张白帆;夏胜利;苏佳;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 检测与分析2011-2015年自河南省腹泻多病原监测系统腹泻病例粪便中分离的1 351株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别及耐药表型.方法 采集河南省5家监测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及住院病例腹泻样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分型;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8类12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与表型分析.结果 1 351株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男女比例1.5∶1(811∶540),以低龄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分离时间多集中于每年的5-10月,具有较典型的春夏季节特征.1 351株非伤寒沙门菌共分为58个血清型,以肠炎(S.enteritidis)、鼠伤寒(S.typhimurium)、阿贡那(S.agona)等7种血清型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其对广谱合成类青霉素氨苄西林(AMP)、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FEP)、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EN)等12种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与多重耐药性.结论 河南省感染人群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部分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2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 广东省2007年度非伤寒沙门菌监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柯碧霞;邓小玲;张丽华;陈嘉琳;柯昌文;郭川;曹海燕;林卫;谭海玲;李柏生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和菌株的血清型别、分布、耐药性变化.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腹泻病患者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2007年度共检测1128份腹泻粪便标本,分离到71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6.29%;共分得29种血清型,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居多;大多数沙门菌对常用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普遍较肠炎和斯坦利沙门菌高;除肠炎沙门菌外,其余的血清型没有同一PFGE型别的菌株;用Xba Ⅰ酶切17株肠炎沙门菌可分为PFGE-XbaⅠ 1~8型,其中PFGE-XbaⅠ 4型为优势型别.用Sfi Ⅰ和Not Ⅰ酶对12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再分型,综合用Xba Ⅰ/Sfi Ⅰ/Not Ⅰ三种酶的结果 发现仍有三组菌的PFGE图谱是完全一致的.结论 2007年度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多数为散发病例,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治疗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广东省腹泻病例非伤寒沙门菌耐药谱和PFGE分型研究

    作者:李柏生;柯碧霞;何冬梅;谭海玲;王晨;梁兆铭;刘美真;陈经雕;柯昌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方法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2009-2011年广东省腹泻病例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用CLSI(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纸片法对分离的沙门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采用PFGE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91.76% (256/279)的鼠伤寒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40株鼠伤寒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3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96.91% (94/97)的I4,5,12:i:-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9株14,5,12:i:-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1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47%(47/100)的肠炎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1株对9种及以土抗生素耐药.环内沙星的耐药率为4.27%( 27/632),其中,17株为鼠伤寒沙门菌,6株为14,5,12:i:-沙门菌.31.96%( 202/632)的沙门菌对环丙沙星显示为中介敏感性.这些多重耐药的菌株和具有相同耐药谱的菌株PFGE指纹图谱不完全一致,PFGE型别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菌株的PFGE型别多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继续加强耐药监测和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刻不容缓.

  • TEM型β内酰胺酶的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徐英春;陈民钧

    TEM型β内酰胺酶是目前世界上为流行且种类多的质粒编码丝氨酸蛋白酶,其中TEM-1是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β内酰胺酶,约90%对青霉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都产生TEM-1[1].除肠杆菌科菌外,近年来TEM-10在葡萄牙的克吕沃尔菌属[2]、TEM-21在美国的绿脓假单胞菌[3]、TEM-52在韩国的宋内志贺菌[4]、TEM-52、TEM-63、TEM-131在韩国[5]和南非[6]的非伤寒沙门菌中也有报道.截止2006年1月30日,Bush和Jacoby在Lahey网站(http://www.lahy.org/studies/webt.htm)上已公布了150种TEM型β内酰胺酶,其中2000-2006年就发现了70多种.

  •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株的分子溯源研究

    作者:许学斌;陈敏;屠丽红;金汇明;盛跃颖;冉陆;刁保卫;崔志刚;扈庆华;阚飙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CDC)于2006年始加入WHO全球非伤寒沙门菌的监测网络(GSS),通过临床腹泻病例的监测发现:2006年7-9月间,山夫登儇沙门菌血清型呈现过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1],其中一类罕见的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占较大比例,为掌握山夫登堡沙门菌在本市的流行规律,本研究对2006-2007年GSS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的耐药型谱、RP核糖体分型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进行分析,了解不产硫化氢山夫登堡沙门菌的遗传学特征,为本市的非伤寒沙门菌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 综合医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腹泻患者病原学分析

    作者:兰海丽;冯雪琴;严海忠;卢兰芬;吴秀娟;孙各琴;慕月晶;王娟;唐国芳;张秀明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6月腹泻病患者送检的767份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76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6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4.56%;以儿童为主,占65.71%;共分为10种血清型,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14%和28.57%;10个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84.00%,除斯坦利沙门菌和山夫登宝沙门菌外,其他血清型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或交叉耐药;将1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1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离出19个PFGE分型,其中2株肠炎沙门菌PFGE同型,3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同型,存在不同耐药谱。结论综合医院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儿童多见;非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在应用氟喹诺酮类治疗非肠外沙门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 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泉山;周涛;付四毛;谢广清;梁展图;龙晓玲

    目的 了解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中山市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GFN)系统中山市儿童大便非伤寒沙门菌培养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血清分型和药敏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例的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13至2015年共收集肠炎患者大便标本3040例,分离出非伤寒沙门菌菌株402例,总检出率13.22%,每年检出率分别为10.26%、12.21%和16.76%.发病高峰期为每年7~8月份.402例患儿中,男240例,女162例,男女比例1.48:1.小年龄1个月,大5岁8个月,平均年龄13.62个月.所有患儿均以腹泻、发热为突出表现,其中血便64例,脓毒症1例.血清型以4,5,12:i:-和4,12:i:-两种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2013至2015年分离非伤寒沙门菌株中,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头孢曲松:17.35%、26.23%、39.01%;头孢他啶:12.24%、17.21%、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P<0.01;χ2=26.3,P<0.01).结论 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非伤寒沙门菌株对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增加,2015年7月头孢他啶耐药率高,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头孢他啶高.

  • 2012-2014年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模式

    作者:魏仲秋;常海岭;李月芳;许学斌;曾玫

    目的 了解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血清型分布以及耐药模式.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肠道门诊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炎症性腹泻的患儿为监测对象,纳入研究的患儿均在初次就诊时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并置转运培养基,标本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肠道菌的初步分离筛选和血清分型,沙门菌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型复核以及药敏试验检测(Kirby-Bauer纸片法).所有患儿均建立肠道卡,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 143例腹泻患儿病例,742例(23.6%)患儿的标本中分离到沙门菌,其中738例(23.5%)被确诊为非伤寒沙门菌惑染,4例(0.1%)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分离率高于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7%,182/2 727),弯曲菌(4.1%,129/3 143)及志贺菌(2.4%,77/3 143)的分离率.742株沙门菌属于9种血清群,包括41种血清型,常见的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分别占42.6%(316/742)和28.2% (209/742).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全年流行,通常5至10月份为高发月份,临床伴随症状常见有发热(57.5%,424/738)和粪便带血(31.0%,229/738).73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显示,对16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的只有8株(1.1%),对目前儿童一线选用的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为10.0%(74/738)和8.1%(60/738),对环丙沙星耐药率1.1%(8/738).结论 非伤寒沙门菌是导致上海地区儿童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细菌性病原.追溯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源头,连续性主动监测抗菌药物耐药对于控制上海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十分重要.

  •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

    作者:马越;陈鸿波;金少鸿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已广为人知.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抗生素在农业、畜牧业、特别是在食源性动物中作为促生长剂的广泛应用,使沙门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治疗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面临诸多问题.因而遏制沙门菌耐药性的传播和蔓延,防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又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有关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问题综述如下.

  • 食源性相关腹泻肠炎沙门菌感染抗菌药物敏感性

    作者:李宏杰;陈志杭;叶斌;葛荣跃;王海明

    目的 了解食源性相关腹泻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控制该类细菌的感染及传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2015-2017年本系统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食源性相关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分离与增菌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常规培养分离获得42株沙门菌;采用血清凝集法进行快速血清分型,并进行自动化生化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现况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自动化生化鉴定结果能够覆盖常规血清学快速鉴定结果,同属沙门菌群;42株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斯坦利沙门菌为主,其中肠炎沙门菌占全部菌株的23.81%,鼠伤寒沙门菌占19.06%,斯坦利沙门菌占14.29%;其中肠炎沙门菌可对氟喹诺酮类、三四代头孢菌素类与碳青霉烯类等敏感(敏感率可达97.00%o以上),而对氨基糖苷类可产生双向耐药.通过现况调查,发现患者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所有患者48 h内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水源性案例,均为散发.结论 菌种鉴定应以常规快速血清学凝集结果为准,自动化生化鉴定仅供参考,并将鉴定菌种与药敏报告相关联,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应对社区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 饲料细菌污染与人类食源性感染的关系

    作者:钱辉;倪语星

    饲料处于食物安全链的初始部位.人类海绵状脑病的出现已引起人们对饲料污染的重视,但饲料的细菌污染在人类食源性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尚未受到重视.在美国,非伤寒沙门菌经常污染饲料,从而可能感染或定植于食用性动物.在动物屠宰时,病原菌通过污染动物尸体或交叉污染其他可食用部分而导致人类致病.追踪发现一些大规模流行病的发生是由污染的动物饲料引起.因此,需提高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加强监测饲料的细菌污染情况,并纳入人类食源性感染的监测系统中.

  • 72株非伤寒沙门菌药敏分析及其所致儿童肠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谢广清;龙晓玲;梁展图;张泉山;付四毛

    为探讨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其引起儿童肠炎的临床特点,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消化病区送检的1 665例肠道感染患儿粪便标本,将培养、分离所获的72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回顾分析其感染后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泰能、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8.61%、95.83%、87.50%和77.78%;对第1、2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不含酶抑制剂青霉素类,头霉素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80%.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患儿通常表现出黏液血便、呕吐和发热等侵袭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年龄较大儿童可诉腹痛、腹胀,个别病例可发展为非伤寒沙门菌脓毒血症.本研究显示,非伤寒沙门菌对碳青酶烯类、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较高,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谨慎选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尽可能避免重症病例的出现.

  • 1998-2000年沙门菌属耐药性变迁

    作者:马越;陈鸿波;李景云;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目的:调查1998-2000年伤寒、副伤寒和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版的标准.结果:1. 1998-2000年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237株(其中伤寒沙门菌191株,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46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不大;而122株非伤寒沙门菌则增长较快,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26.6%增加到2000年的46.3%,复方磺胺甲繟唑从20.0%到59.3%,环丙沙星从10.0%到29.6%.2000年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5%和50.0%.2. 在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中,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3. 此次分析中发现3株多重耐药谱为ACTStCp的鼠伤寒沙门菌.结论:除复方磺胺甲繟唑外,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仍很敏感.非伤寒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逐渐增加,加强其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