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储强;吴红岩;薛曹怡;朱渭萍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控制该区丙型肝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2009年该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的109例丙型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接触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为输血/血制品、手术治疗、修面/刮胡须和修脚史,多因素分析结果为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史. [结论]接受创伤性治疗及接触共用器具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通过加强血制品管理、提高人群对共用器具危险性认识等综合性措施开展丙型肝炎防控工作.

  • 常德地区工矿企业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周应育;许菁;李晓明;汤祚国;李先平

    [目的] 探索影响工矿企业工人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核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42例肺结核现患病例,按1∶1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人际交往(OR=2.604),暴露于粉尘环境(OR=2.722),接触有害化学气体(OR=4.235),明显的结核病接触史(OR=4.159),家庭经济情况(OR=2.537)和卡介苗接种史(OR=0.429)与肺结核显著相关.[结论] 喜欢人际交往,长期接触有害气体,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和明显的结核病接触史及家庭经济收入低是我国工矿企业工人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接受卡介苗预防接种,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卡痕者,可防止或减少结核病发生.

  • 一起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对照调查

    作者:刘红联;汤泓;夏仪;梁倩倩;方延;庄建林

    [目的]对上海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调查方法,将所有病例作为病例组,将同班级内未发病学生作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采集部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有19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病例对照调查提示学生秋游时食用的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为可疑暴露因素(P=0.001);7名患者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GⅡ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可疑病因为学生秋游时食用的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

  • 一起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

    作者:邹勇

    2009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湖州市某高级中学发生一起39人的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 中国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研究

    作者:张震巍;陈洁;唐智柳;胡仁明;鹿斌

    目的:测算我国的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方法:采用配比的病例对照方法,调查糖尿病人群和非糖尿病人群的人均直接卫生费用比值,标化后测算出我国2004年的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结果:每位糖尿病人年直接卫生费用是非糖尿病人的2.47倍;2004年我国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约为574.69亿元,约占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7.57%.结论:我国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在国家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工伤流行病学中分析性设计方法的选择

    作者:吴玉霞;金如锋;夏昭林

    许多工伤都是由于工作环境的暂时性改变而突然引发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由于短期因素引起工伤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交叉研究、杂交设计及该领域中的一些难点.尽管纵向研究也是研究工伤的重要方法,如队列研究和干预试验,但本文不予赘述.

  • 分娩期会阴切开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朱远;徐桂华;刘婧岩;张爱霞

    目的 探讨分娩期会阴切开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降低会阴切开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12月,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房经阴道分娩产妇5288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行会阴切开为分组标准,1617例会阴切开产妇为病例组,3671例非会阴切开产妇为对照组.对产次、年龄、孕周、羊水性状、产钳术、臀位助产、第二产程时间、高血压、疤痕子宫、产间发热、产力、肩难产、异常胎心变异、胎膜早破、脐带附着部位异常、脐带缠绕、巨大儿、急产、双胎、妊娠糖尿病等20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6项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纳入产次、年龄、孕周、羊水性状、产钳术、臀位助产、第二产程时间、高血压、疤痕子宫、产间发热、产力、肩难产、异常胎心变异共13项会阴切开的影响因素.结论 分娩中应及时关注产程变化,动态评估母儿条件,大程度地降低会阴切开率.

  • 非计划性拔管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丽华;邓小玲;陈小叶;陈煌;谢红珍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20个地市100余所不同等级医院的19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每名护士过去1年内亲历的UEX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721名研究对象亲身经历UEX,占37.01%.其中晚班发生者占69.3%,夜班发生者占48.2%,白班发生者占37.01%.不同护龄及职称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除“对UEX培训的态度”外,在其余各项认知及态度上不同态度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UEX的管理相关制度下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共选出10个UEX危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有科室;认知及态度因素有非零容忍、护士的责任心、对UEX培训态度及赞成对管道的留置评估;行为习惯因素有管道维护有效性评估;科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分析通报、监测制度、有效约束制度、UEX呈报制度等.结论 UEX非常普遍,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指导措施,逐步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 舟山海岛女性居民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作者:李予林;罗斌;陈志军;张永奎

    目的 系统分析舟山海岛女性居民肺癌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舟山海岛地区进行女性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女性肺癌病例215例及人群对照227例,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有关因素的暴露史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出有意义的肺癌相关因素.结果 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OR=1.568,95% CI为25.134~63.327)、喜食腌制品(OR=4.778,95%CI为3.462 ~784.219)、职业接触粉尘多(OR=3.543,95%CI为4.003~115.014)和厨房烟雾多(OR =8.113,95%CI为0.135 ~0.763)会增加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喜吃蔬菜(OR=0.030,95%CI为0.103 ~0.489)、喜食蛋类(OR=0.023,95%CI为3.132~56.427)、喜食螺贝类(OR=0.743,95%CI为4.671 ~ 91.547)、初次生育年龄在20 ~ 30岁之间(OR=0.032,95%CI为4.127~ 10.736)以及对家庭满意度高(OR=0.009,95% CI为0.581 ~ 8.169)是女性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被动吸烟、喜食腌制品、职业接触粉尘和厨房烟雾为海岛地区女性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吃蔬菜、喜食蛋类、螺贝类以及对家庭满意等因素对海岛地区女性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 上海嘉定区甲状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陈光远;黄金艳;王星娟

    目的:研究上海嘉定区甲状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被确诊的140例上海嘉定区甲状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48.54±12.88)岁.按1:1配对招募140例非甲状腺癌对象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47.11±12.58)岁.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统一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体重指数、口味、食用海洋动物性食品、食用腌制食品、做菜放盐顺序、处事态度、性格、婚姻生活情况、经常熬夜、饮茶、爱生闷气、有肿瘤家族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口味重、爱生闷气、肿瘤家族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家族史、口味重、爱生闷气是与甲状腺癌独立相关,需通过健康宣教让人们更多地关注甲状腺癌,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

  • 潍坊社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刘葳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肺癌、胃、结直肠癌、乳腺癌发病危险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共同危险因素有性子急、负性生活事件、平时心情不愉快。有吃夜宵习惯、吸烟、脑力活动为主的职业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以荤菜为主的饮食方式、进食速度快、和消化系统疾病史为胃癌、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对胃、结直肠癌具有保护作用,平均每周体力活动天数≥2d为肿瘤的保护因素。结论:饮食、行为等因素是目前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

  •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潘瑞芳;公亮;何婉儿;耿岚岚;黄海;陈佩瑜;区文玑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14岁以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小儿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02-2007年14岁以下有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合并出血患儿118例,并同时以无上消化道出血的14岁以下住院儿童101例为对照组,采用小儿消化道出血影响状况调查表收集被调查患儿相关资料,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睡眠质量差、不按时进餐、饮食不规律、医疗支付方式问题、豆制品及酸奶食用过度、用药史因素,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52、4.217、3.025、2.347、2.208和0.505).而家族史、饮食嗜好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11和0.230).结论: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适量摄食豆制品、酸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不滥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同时逐步实行全民覆盖基本医疗体制,及时诊治疾病,可更好预防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生.

  • 苏北地区结核病病人与贫血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潘晶晶;虞浩;竺丽梅

    目的 探讨结核病对贫血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北地区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人5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和年龄匹配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并对贫血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病人组贫血率为36.38%,对照组为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6,P=0.036);单独排除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等因素后,结核病病人组与对照组贫血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49、0.044、0.048);将以上因素与结核病、贫血均纳入多元回归模式后发现,结核病病人组贫血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 结核病病人与对照人群的贫血率存在一定差异,但结核病是否为影响贫血的直接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 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刘东林;安志杰

    2004年4至6月,江苏省东台市某镇发生以中小学生发热、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初步判定为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原为A群链球菌感染,继而又检测出腺病毒.参照美国CDC传染病控制手册,链球菌咽喉炎的潜伏期为1~3天,腺病毒的潜伏期为1~10天.这2种病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和消化道传播.为了摸清本次疫情的传播途径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化系统的开发

    作者:汤文斌;乐海华;李徐凤;夏卫文

    目的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化系统,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流程,为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提供快捷和规范化的计算机处理工具.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设计流行病学调查模块以及分析模块;收集2000-2012年有关食物中毒的文献资料,构建致病因子临床症状谱数据库和临床症状权数设置系统,采用SpringMVC架构、JAVA语言和SQLServer 2005数据库,开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化系统.结果 建立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以及致病因子筛选的信息化系统.其中致病因子判断模块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实验室检测和原因查找提供了线索.结论 建立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化系统有助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更加规范和高效,使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分析更加快捷.

  • 老年康复病房跌倒高危患者减少身体约束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璐;张海英;阳芳;苏靖

    目的 探讨身体约束是否降低跌倒高危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临床身体约束措施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39例跌倒病例及78例对照病例进行分析,分析身体约束这一因素对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 身体约束并未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放弃身体约束与采取身体约束措施对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跌倒的高危老年患者,加强宣教及看护,减少因身体约束带来的社会、心理及生理的负面影响后,放弃身体约束这一防护措施,并不增加跌倒的发生率.

  • 江苏省苏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惠晓萍;徐勇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按1∶2的比例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相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调查的人样本群中确诊的MCI患者81例,对照为同人群中符合匹配条件的认知功能正常者162例.用SAS8.2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丧偶或离异、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并患MCI的危险较大,OR值(95%CI)分别为1.770(1.157~3.516)、1.875(1.015~3.464),兴趣爱好与MCI呈负相天,其OR值为0.320(0.173~0.594).结论 离异或丧偶、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AD患病的危险性,兴趣爱好可能对MCI具有保护作用.

  • 上海市3~14岁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欣;徐周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3~14岁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哮喘儿童60例,1:1配对非哮喘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危险因素.结果 父母哮喘史、儿童过敏史、家庭通风换气时间、家庭是否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和儿童呼吸道感染情况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哮喘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诱导的复杂疾病,可以通过减少呼吸道感染和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面进行儿童哮喘的防治.

  • 全肠外营养在大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郭礼镒

    选择1998年11月~1999年5月收治的大肠癌56例,直肠癌24例,回盲部及升结肠癌11例,横结肠癌5例,脾曲癌3例,乙状结肠癌13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TPN,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5岁,同时选择1997年11月~1998年5月未采用TPN 49例大肠癌病例对照,其中直肠癌19例,肝曲结肠癌7例,横结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20例,男31例,女18例.

  • 洞庭湖区新发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李以义;李君;何忠;夏志明;赵正元

    目的 探讨新发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洞庭湖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2007年新发现的腹水型和巨脾型晚血病人60例作为病例组;以配对条件选择12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作为对照组.设计包含晚血危险因素的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收集信息.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晚血病人发生的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乙肝病史(OR=10.729)、接触疫水方式(OR=3.919)、年均接触疫水天数(OR=5.457)和近10年化疗次数(OR=1.578)4个因素为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吸虫病查出次数为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晚血与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晚血家旅史、血吸虫病检查次数和血清学检查阳性次数5个因素的关联性.结论 长期接触疫水、反复感染、未能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晚血发生的关键凶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可加速晚血的形成.

423 条记录 11/22 页 « 12...891011121314...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