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昼夜阿托品用量特点分析及护理

    作者:刘辉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在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老老恒言》对《内经》四时养生的发挥

    作者:季晓明

    <老老恒言>"晨兴"篇中引用了<内经>关于四时早卧或夜卧、早起或晏起的论述作为反例,提出作息时间无需四时别之、仅遵循昼夜的变化足矣.此文比较两者的异同,认为曹氏误读了<内经>,其实二者似异而实同.

  • 刍议昼夜分治不寐

    作者:王倩;崔应麟;孟毅

    随着人们压力的增大,不寐病人逐年增多,治疗上却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而中医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分析不寐的病因病机,总结众医家对不寐中痰热、胃不和、心神失养等病因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昼夜阴阳节律,提出不寐的治疗应有昼夜之分.白昼应对因治疗注重祛邪,夜晚应对症治疗注重安神.并将这一观点用于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昼夜 不寐 阴阳节律
  • 歼击机和直升机飞行员疗养期间昼夜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作者:李小龙;詹皓;王连芳;张东海;李艳芝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在某种状态和环境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性及其平衡关系,反映了人的心脏健康状况和自主神经调节能力.目前,在运动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已广泛应用HRV参数研究人体在运动、应激以及特殊环境下神经、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变化特点[1].军事飞行活动是一种脑力和体力负荷较重的特殊劳动作业,飞行员生理和心理处于高度紧张和应激状态,而HRV是反映应激水平的公认指标之一[2].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良红

    目的 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总结患儿舒适护理.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2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研究对象,观察变异性哮喘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四季发生率、昼夜发生率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春季和夜间多发,分别为42.9%、69.8%.结论 变异性哮喘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规范的过程,舒适护理对变异性哮喘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昼夜自主神经变化对心率震荡的影响

    作者:杨秀春;朱嘉宝;崔炜;刘凡;都军;谢瑞琴;宗义君;鲁静朝

    目的 探讨昼夜自主神经的变化对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患者53例,在上午、下午、前夜和后夜四个时间段测量TO、TS和RR间期,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四个时间段的TS均值>2.5 ms/R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3,P=0.04);组内两两比较只有下午与后夜这两个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3),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时间段的TO的均值为负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05);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间期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2,P=0.001);只有上、下午的RR间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06,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01).结论 人体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昼夜的变化尚不足以影响TO,对TS仅有部分影响.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昼夜阿托品用量特点分析及护理

    作者:张淑艳;周英莲;宋文英;田少静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6例,在应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有40例患者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作者:傅雪芹;敖学容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32例,患者根据性别差异分为男、女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男、女昼夜血压差异对比中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昼夜收缩压显著低于男性(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家族史、吸烟比例、饮酒比例、体重指数以及钠盐摄入量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与女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遗传性及环境危险因素均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 血压
  • 冠心病患者138例昼夜死亡时间的分析及护理

    作者:桑文凤;梁宁;范颖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昼夜死亡时间的规律及其对策.方法收集我科1998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138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对其死亡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病死率下午高于上午,上半夜高于下午,下半夜高于上半夜.结论冠心病患者死亡时间的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试述卫气运行的昼夜节律

    作者:黄凤娜

    <灵枢·卫气行>描述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运行的昼夜节律是怎样产生呢?按照天人相应的观点,卫气的运行实际是人体阴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与天地的阴阳运动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 卫气 运行 昼夜 节律
  • 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仲跻明;王景明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压水平的昼夜变化规律,了解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压监测仪记录24h动态血压,我们对50例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监测时间从上午7时30分~8时30分至次日上午7时30分~8时30分,确定测量间隔时间:昼为(6时~22时),夜为(22时~6时),每隔30min自动记录血压1次,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三个数值,24h测得完整血压读数为48次.检测结束经分析后,应用计算机打印SBP,DBP,平均压(pm)和脉搏等参数;打印24h内各项数值的的大值、小值、平均值和各值所发生的时间;打印24h血压趋势图,心负荷指数等并分析:①计算24h昼、夜间血压均值,昼/夜值,均数采用t检验;②以1h为单位,计算每个测量时间点上的SBP和DBP均数,描出24h血压波动趋势图.结果两组收缩压波动规律呈双峰双谷型,但高血压病组的波动幅度大,其波动范围为3.12kPa,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高血压组SBP昼夜之差、DBP昼夜之差及24h的平均SBP和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水平变化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密切,尤其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应及时护理并合理用药.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史君英;赵世琴;侯善荣;宋书凯;刘薇;吴克香

    目的通过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的昼夜心率变异性(RHV)分析,探讨EH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对受检者进行昼夜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选用HRV参数中具代表性的时域指标SDNN,rMSSD及PNN50进行分析.结果EH患者HRV分析中的各参数指标均降低;3级EH患者HRV指标低于1~2级EH患者;反映EH患者夜间(23时~次日6时)迷走神经活性的rMSSD及PNN50明显降低,其变化大于昼夜24h.结论HRV分析参数可作为评估EH患者病程和病情的指标,EH患者昼夜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发生紊乱、调控受损,夜间迷走神经活性损害表现更明显.

  • 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市区和市郊居民社区空气PM2.5的昼夜污染特征与来源贡献

    作者:赵岩;冯利红;李建平;商博东;吴颖虹;吕光;姜长城;李鹏

    目的 了解在重污染天气(AQI>200)情况下市区和市郊区域居民社区空气PM2.5的昼夜污染特征和来源差异.方法 采集天津市市区和市郊社区2015—2016年间昼夜两时段的PM2.5样品,分别检测PM2.5样品的质量浓度,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和无机水溶性离子浓度,并运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分析社区空气PM2.5昼夜的不同来源.结果 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市郊居民社区部分金属元素日间浓度高于夜间,且市郊昼夜PM2.5中的部分成分均高于同期市区的浓度水平.市区社区空气PM2.5昼夜的主要来源均为二次气溶胶,来源贡献率均在30.00% 以上,市郊居民社区空气PM2.5日间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来源贡献率为55.20%,夜间的主要来源分别为二次气溶胶和汽、柴油车燃料燃烧排放,来源贡献率分别为39.70% 和38.00%.结论 市区和市郊区域居民社区空气PM2.5的污染状况均较为严重,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市区和市郊PM2.5的昼夜污染来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季节气候及昼夜变化的关系

    作者:乔梁;冯德勋

    分析1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与季节气候及昼夜时间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AMI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11月~1月和3月~4月;AMI与气候有关,多发生于寒潮和大风天气;AMI还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变化,多发生在0时至凌晨2时和6时至12时.AMI发病原因及机理可能与精神神经及内分泌有关,同时与纤溶系统活性、抗凝血酶、血小板聚集性和血粘度有关.

  • 浅谈气机升降与睡眠养生

    作者:高超;朱璞玉;姜洮洮;杨威;赵国平

    睡眠作为人体具有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本能,是与自然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的体现;人体内部气机升降规律也是与自然界气机升降节律相适应的体现.科学睡眠作为养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就在于调节人体与昼夜、四季的变化,以保证稳定的生理功能,本文着重论述昼夜、四季中气机升降的机制及其与科学睡眠的关系,以期达到指导养生的目的.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2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晓斌;杨京会;高宝安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的昼夜变化情况.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昼夜心率变化及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及时段,确定心律失常与症状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结果 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律失常58例,检出率为70.73%,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19.51%)(x2=43.44,P<0.05);82例患者白天清醒期的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睡眠期的平均心率(=5.21,P<0.05);82例患者中快心率峰值发生在6:00~ 12:00为45例,占54.88%,慢心率峰值发生在0:00 ~6:00为80例,占97.56%;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10:00 ~22:00时段,与22:00~10:00时段的检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其中房性、室性早搏为常见,昼夜心律失常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建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 从时间节律谈咳嗽的辨治

    作者:张小波;周永学;闫曙光;曹頔

    目的 探讨应用时间节律辨治咳嗽的优势,以扩宽辨证思路,为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咳嗽的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分析咳嗽病理随昼夜、四时节律的变化特点,并结合笔者及临床医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上无典型症状的咳嗽缺少有效的辨治方法,而采用时间节律对咳嗽进行辨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结论 某些咳嗽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可应用时间节律对其进行辨证.

  • 动态心电图监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昼夜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熊涛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的昼夜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昼夜心率变化.结果:82例患者的白天清醒期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睡眠期的平均心率(t=5.21,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昼夜心律失常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建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 急性心肌梗死772例发病时间的节律分析

    作者:孙海涛;赵子彦;闫志晖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时间规律,为时间预防和治疗A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住院AMI 772例,男566例,女206例;发病年龄23~98岁(63.88±12.20);AMI部位有下壁、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下壁并后壁、下壁并右室、前壁并下壁、前壁并右室、后壁、非Q波心梗及右室等.确认患者首发胸痛等症状的时刻及日期(年、月、日/星期),对完整记录的518例进行昼夜时间分析.结果:AMI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将一天分为4个时间段(0~5∶59、6∶00~11∶59、12∶00~17∶59、18∶00~23∶59),6∶00~11∶59期间发病例数(198例,38.2%)较其他时间段明显增多,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w内1、4、5较其余几天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中冬季(12、1、2、3月)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1.结论:AMI在发病时间上呈现明显的昼夜及季节性规律,一天中上午高发,一年中冬季高发,提示高发时间段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AMI的发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

    作者:韦化念

    目的: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79例小儿 CVA 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 CVA 的发病特点及诱因,总结不同阶段护理内容。结果:小儿 CVA 春、冬两季发生率(44.3%、20.3%)高于夏、秋两季(12.7%、10.1%),夜间发生率(65.8%)高于白天(31.6%),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多由气候变化诱发,经常规治疗及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8.7%。结论:小儿 CVA 的治疗是一个持续、规范的过程,重视院内急性期护理和院外缓解期护理,可促进患儿病情好转,降低复发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