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刺激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对大鼠C类机械感受单位传入放电的影响

    作者:张世红;赵晏;孙启新;史文春;王会生

    为确定参与外周神经末梢之间跨节段信息传递的纤维类别,实验采用在脊神经背侧皮支上分离细束的方法,观察了电刺激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对C类机械感受单位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87.5%(35/40)的慢适应和50%(5/10)的快适应C类机械感受单位在刺激后90 sec内放电频率显著增加,以30 sec内放电增加为显著(P<0.001).对机械刺激后放电越长的单位以及慢适应单位更容易被跨节段电刺激激活.感觉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与其对跨节段电刺激的反应无关.结果提示,C类纤维参与了外周神经末梢之间的跨节段信息传递,这可能是循经感传发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 大学生学习适应及其与人格变量的关系

    作者:解登峰;谢章明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一般状况,揭示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二、三年级学习适应性呈现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没有呈现显著差异.在教学模式维度上,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呈现显著差异(P<0.05).人格变量中的活动水平和情绪化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显著相关(P<0.01),并进入了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回归方程.结论 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适应;大学生的人格活动水平、情绪化等能较好地预测其学习适应程度.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在新生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徐红红;洪炜

    目的 通过对医学部新生进行心理测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揭示心理应激、人格、适应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234名新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的半结构化访谈表对筛选出的18名学生进行访谈.结果 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01);心理应激源前3位是学习、发展和生活;应激得分与心理症状得分显著正相关;活跃、随和、坚韧的人格特点与各维度心理症状得分显著负相关,与适应各维度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应激、人格与适应、症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大学新生人格在心理应激和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魏佳

    目的 探讨人格在大一新生心理应激和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运用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548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数据通过中介检验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高活跃、低爽直、高坚韧和高随和的人格特质降低了心理应激对大一新生的适应影响.结论 大一新生人格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中间起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塑造个体的健全的人格,减少心理应激的影响,提高新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水平.

  • 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晓彧;王有智;王文霞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应激、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178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整体良好,显著高于常模水平,学习存在明显的适应不良;②大学新生适应和心理应激、人格存在显著的相关;③人格在心理应激和大学新生适应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 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应激、人格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能够显著预测大学新生适应.

  • 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于琪;任志梅

    目的 了解本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64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学习适应差异显著(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满意度、情绪、自我、校园生活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自我适应、满意度、学习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不同群体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 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

    作者:苏世将;马惠霞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方法 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 男女生在焦虑、放松、羞愧、气愤和兴趣5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和较少的负性情绪;不同的年级在气愤(F(2,320)=3.40,P<0.05)和兴趣(F(2,320)=3.63,P<0.05)2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不同生源学生的自豪(F(2,320)=5.38,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大学生适应的总分及备维度得分与正性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体验为主;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与大学适应之间相互影响.

  • 团体心理疗法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研究

    作者:邓旭阳;郭晋林;王小玲;何壮湘;李卉;李辉;姜婷娜

    目的探索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缓解或消除大学新生因环境变化而出现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适应障碍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辅导并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方法采取心理测评量表(SCL-90)和心理门诊约谈,将某医学院97、98两个年级1126名新生中适应障碍新生各分1组,每组30人,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的基本技术,团体讨论、心理剧、行为放松练习等主要方法,结合自我评价表和心理量表前后对比研究.结果①治疗前后,97年级新生分享经验的差异显著(P<0.01);98年级新生分享经验、了解自己、有责任感的差异显著(P<0.05),喜欢参与的差异高度显著(P<0.01),关怀别人、信任自己等差异高度显著(P<0.001).②治疗前后,97年级新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差异显著(P<0.05),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差异高度显著(P<0.01);98年级新生躯体化、恐怖差异显著(P<0.05),抑郁方面差异高度显著(P<0.01).③97、98年级治疗前后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同时相互比较,差异显著性不一.结论①团体心理疗法是治疗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有效途径,具有改善面多、受众广等优点;②能较好地宣传和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心理积极成长;③治疗改变具有团体动力学特征;且治疗前自我评价水平与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治疗成效与团体的初始心理状态相关.

  • 自我同一性与新生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作者:曾庆

    目的 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与新生适应的关系.方法 对3206名大学生被试分别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①自我同一性、心理健康与新生适应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相关关系;②心理健康在自我同一性3个水平与新生适应的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0.08,0.073,0.071,分别占总效应23%,34%,22%).结论 心理健康在自我同一性3个水平与新生适应的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 动物对高原低氧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作者:袁青妍;谢庄

    本文从血液学、肺动脉、心肺发育及其它方面简要介绍了动物对高原低氧适应的生理、生化及形态学特征,同时也对其中低氧诱导因子的作用及其遗传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关于高原低氧适应的遗传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响应与适应机制定性评估研究

    作者:陈斌;杨军;桑少伟;任东升;刘起勇

    目的 评估社区登革热防控措施实施情况,为优化登革热疫情响应和适应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2014年4-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白云区采用个体深入访谈及小组访谈法,调查居民、感染者、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院、街道城管(爱卫会)、消毒站、居委会等工作人员93人,了解各部门对登革热防治、疫情响应与适应机制的认识及建议.结果 登革热主要暴发于人口密集、蚊虫孳生地与栖息地等处;社区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干预措施;防治机构和患者对登革热的防治认识存在差距;社区主要依靠居委会清除蚊媒孳生地,居民参与较少;入户蚊媒调查面临困难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登革热检测的收费制度及防治人员业务认知程度影响登革热及时发现和疫情应对,社区成蚊杀灭工作效果欠佳.结论 登革热高风险地区应建立长效综合干预适应机制,开展疫情监测与预警,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关键词: 登革热 响应 适应 机制
  • 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

    作者:李惠;赵旭东;陈增堂;姚玉红;廖一鸣;刘翠莲;殷芳;鲍立宪;李春波

    目的:探索家庭动力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某高校2005级全体本专科生,在第一学期共有5208人参加了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 , PHI)普查,共筛查出456名PHI测试异常者.根据自愿原则,PHI异常组113名学生,正常组250名学生参加了第二学期的随访对照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进行了测查.结果:(1) PHI异常组113人中有32人为适应不良,适应不良检出率为28.3%,PHI正常组250人中有19人为适应不良,适应不良检出率7.6%.新生适应能力女生好于男生[(218.1±27.8)vs.( 204.4±30.3), P<0.001];上海生源适应得分高于非上海生源[(220.8±29.3 ) vs. (209.8±28.7), P<0.001].(2)人际关系适应与系统逻辑、个性化维度呈负相关(r=-0.40,-0.36;P<0.01或0.05),择业适应与家庭气氛负相关(r=-0.42, P<0.01),情绪适应与疾病观念正相关(r=0.32, P<0.05),个性化与总适应负相关(r=-0.33, 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疾病观念、PHI中的抑郁是影响新生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β=0.12、-0.11).(3)入学半年后具有不同转归的大学生,在家庭动力的3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变坏组在家庭气氛、个性化和系统逻辑方面得分均高于变好组[(29.2±9.4 )vs.(23.0±7.3), (18.9±6.1)vs.(16.7±4.8), (18.1±5.8vs.(15.5±3.7);P<0.01或0.05].结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受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生源地的影响;升入大学后,原家庭动力仍影响大学生的适应.

  • 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马爱民;瞿正伟;颜军;傅健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纵向设计,选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和应对效能问卷(CEQ)测量267名大学新生(男137人,女130人;年龄19 ~21岁)心理应激水平、适应状况和应对效能,每次测量间隔2个月,共测3次.结果:CCSPSS得分与CCSAS得分、CEQ的认知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9~-0.08,均P<0.05)、与测量时期(采用连续的虚拟变量表示)呈正相关(r=0.08,P<0.05);CCSAS得分与CEQ的认知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25,P<0.01)、与测量时期呈负相关(r=-0.13,P<0.01);CEQ的认知维度得分与测量时期呈负相关(r=-0.14,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测量时间与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45.7%、33.6%.结论:心理应激和测量时间不仅能直接作用于适应,并且通过应对效能间接作用于适应.

  • 大学新生适应与其人格特质和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

    作者:毕晨虹;姚玉红;陈增堂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适应与人格特质、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2013级本科新生185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新生适应状况(SCL-90单项因子得分≥2.5者考虑适应不良,分入阳性组;单项因子得分均<2.5者适应良好,分入阴性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价人格特质、大学生多重人际动力特征问卷(MIDQ-U)评价家庭人际互动特征。结果:SCL-90阳性组(n =50)在16PF 上焦虑性人格因素得分高于阴性组(1800人)[(7.2±1.4)vs.(4.6±1.9),P <0.001],而外向性、安详机警性和果敢性得分低于阴性组。SCL-90阳性组在 MIDQ-U 上冷漠、顺从因子得分均高于阴性组[(17.3±6.0)vs.(14.9±4.2),(11.5±3.2)vs.(10.3±3.1);均 P <0.01],独立因子得分低于阴性组[(18.7±3.0)vs.(19.8±3.4),P <0.05]。通径分析显示,16PF 焦虑性、外向性人格特质部分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57~-0.01),部分通过 MIDQ-U 冷漠因子中介作用影响新生适应(β=0.031~-0.004),而16PF 果敢性人格特质则完全通过 MIDQ-U 冷漠因子产生间接影响,通径系数为0.008;除 MIDQ-U 冷漠因子部分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10),部分通过16PF 中焦虑性人格因素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084),其他因子均完全通过16PF 焦虑性人格特质产生间接影响。结论:大学新生适应受其人格特质、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影响,且人格特质与家庭人际动力特征互相作用进而影响新生适应。

  • 上海新疆高中维族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

    作者:史靖宇;赵旭东

    内地新疆高中班(内高班)是国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略,加快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在内地发达城市举办的新疆高中班.维族学生远离家乡,身处急剧的文化环境变化过程中,面临心理、生理、(亚)文化的适应.本研究对内高班维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校的适应情况,探索心理适应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中学生跨文化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治疗和学校适应教育提供依据.

  • 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

    作者:傅茂笋;寇增强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适应问题的筛查量表.方法: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对434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适应状况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大学生的适应问题由六个因素构成,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集体生活适应性、自我意识、学习和考试负担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全问卷同质信度Cronbach α为0.9268,分半信度为0.8880,重测信度为0.8650;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448-0.776之间,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表明量表的信效度都比较理想.结论:编制的大学生适应量表可适用于团体间的比较.

  • 完美主义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作者:张秀阁;杨丽;臧丽荣;王锃

    1 完美主义适应意义研究的起源完美主义是一种稳定的追求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对完美主义研究起源于人们对一些心理病理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观察.早期的完美主义研究者一致将完美主义看作消极的人格特质,认为完美主义是一个破坏性的人格结构,如Burns、Horney、Pacht等.

  • 从进化角度探索抑郁

    作者:诸秉根;李晓敏;朱荣申

    对抑郁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内在近因,如引发抑郁的脑机制或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影响患者的直接心理社会原因方面的探讨.从进化角度探索抑郁及抑郁性(精神)障碍的根源(或远因),尽管有关论点提出已有60多年历史[1],但只是在近期被关注.先后提出了资源/能量保存理论、社会竞争理论、纽带理论和社会风险假说、社会导向假说、慢性应激假说、个体差异模型假说等,这些理论及假说业已或即将对抑郁的临床诊疗及机制探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从进化遗传学角度,多基因突变一选择平衡假说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进化遗传理论模型,对临床上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障碍所呈现的遗传现象,可能更具说服力[2].本文通过对有关理论及假说的复习,强调抑郁(特别是轻度抑郁)在进化上的普遍性及适应意义,而临床抑郁症及相关障碍则是在易感个体出现的过度反应,可能由累积的多位点轻微有害基因突变组合为遗传基础.

    关键词: 抑郁 适应 进化论 综述
  • 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万林;施素华;黄榕;龚春水;邹琼芳;李燕娃;陈金霄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促进护士心理行为良性发展,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康奈尔健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69名血液透析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室护士常见的躯体健康问题是眼和耳(24.67%),其次是消化系统(18.26%),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适应(19.42%),身心健康阳性率为15.61%,心理健康阳性率为7.43%.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与身心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既要提高工作能力也要注重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促进护士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模式,尤其是年轻护士,应学会和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

  •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冬华;周静;余强

    目的 调查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民办医学院校2013级护理本科新生253名,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适应量表及关爱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总分分别为(2.56±0.68)分、(3.16±0.76)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关爱能力总分(5.04±1.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相关系数介于0.483 ~0.684(P<0.01或P<0.05).结论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弹性越好,适应越好,心理弹性和适应越好,关爱能力越好;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弹性及适应水平,从而提升护生关爱能力.

547 条记录 2/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