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结肠成像技术用于结直肠肿瘤筛查诊断效果的多亚组Meta分析

    作者:于慧会;黄慧瑶;姜岩松;朱陈;郭春光;代敏;邢晓静;石菊芳

    目的 对全球CT结肠成像(CTC)技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准确度进行Meta分析.方法 在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检索1994年1月至2016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QUADAS工具评价文献质量.按肿瘤大小分组(≥6 mm和≥10mm),对诊断试验准确性指标(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汇总和分层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评估阈值效应,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效用值合并和异质性检验.结果 终纳入19篇文献(11 540例),其中18篇来自欧洲和美国,1篇来自亚洲;9篇研究对象为普通人群,5篇高危人群,5篇有临床症状人群;19篇文献均报告CTC诊断≥6mm结直肠肿瘤准确性数据,17篇报告诊断≥10 mm结直肠肿瘤准确性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变≥6mm组,CTC用于结直肠肿瘤筛查的S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95%CI:0.92~0.94),总体灵敏度为0.80(95%CI:0.73 ~ 0.86),总体特异度为0.89(95%CI:0.86 ~ 0.9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6mm和≥10 mm组中,各因素对特异度影响均不明显,检查前是否进行粪便标记(≥6mm组:是=0.84、否=0.67,≥10mm组:是=0.92和否=0.76)、阅片人经验(≥6mm组:丰富=0.83、不足=0.75,≥10mm组:丰富=0.91、不足=0.79)对灵敏度有较大影响.结论 CTC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效能较高,尤其是对≥10 mm肿瘤;进行粪便标记、丰富阅片人经验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 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CT猪结肠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

    作者:沈合松;梁丹;罗明月;段侪杰;Wen-li Ca;朱珊珊;邱建平;李文儒;Jerome Z Liang

    目的 探讨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3D)重建CT猪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制作10段猪结肠息肉模型,每段猪结肠黏膜设有30枚直径1~15 mm的结节样模拟息肉.对所有模型均采用640层CT机进行扫描,管电压120 kVp,电流剂量分别为10、20、30、40、50 mAs.并获得滤波反投影(FBP)和AIDR3D重建图像,不同管电流及重建方法组合10组数据:A组(10 mA,FBP)、B组(10 mAs,AIDR3D)、C组(20 mAs,FBP)、D组(20 mAs,AIDR3D)、E组(30 mAs,FBP)、F组(30 mAs,AIDR3D)、G组(40 mAs,FBP)、H组(40 mAs,AIDR3D)、Ⅰ组(50 mAs,FBP)、J组(50 mAs,AIDR3D).测算图像的噪声、SNR及CNR作为定量指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定性评分.以有效辐射剂量为指标比较各组图像的辐射剂量.结果 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噪声低于FBP图像,SNC及CNR均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1组图像的噪声(P=0.052)、SNR(P=0.129)及CNR(P=0.0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图像的噪声(P=0.002)高于Ⅰ组,SNR及CNR均低于Ⅰ组(P均<0.001).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质量评分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Ⅰ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Ⅰ组(P<0.001).与Ⅰ组(50 mAs,FBP)比较,D组(20 mAs,AIDR3D)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5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管电流(20 mAs)扫描结合AIDR3D重建的猪结肠CT图像质量可媲美常规低管电流(50 mAs)扫描结合FBP重建的图像质量,并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 CT结肠成像在老年人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刚;韦军民;朱明炜;周新平;黄美雄;吴国庚

    目的评估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在老年人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纤维结肠镜和钡灌肠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行CTC检查,评价CTC对老年人结直肠癌的检出情况及患者对它的耐受性.结果CTC成功检出3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准确性100%,并且有助于对肿瘤的浸润情况和肠道外转移进行全面评估.患者对CTC的耐受性明显高于纤维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30例行CTC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耐受性分别为83.3%和63.3%.在16例行全部3种检查的患者中,耐受性分别为87.5%,68.8%,56.3%.结论CTC技术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断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可以全面的评价全结肠和腹腔内情况.CTC可以与纤维结肠镜互补来诊断结直肠癌,并可作为高龄、高危人群的普查方法.

  • 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结肠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晓冬;刘爱连;刘静红;刘义军;孙美玉;方鑫;袁刚;赵莹;徐明哲

    目的 评价Revolution CT应用不同水平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提高低剂量CT结肠成像图像质量的能力.方法 选用离体猪结肠获得模拟息肉30个,使用Revolution CT在不同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10、30、50、70、9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 mA)下扫描,分别应用6种不同水平ASIR-V(0、10%、30%、50%、70%、90%)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两名观察者盲法对84组CT结肠成像重组图像[CT仿真内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虚拟分割(VD)]分别进行主观质量评分(4分制),同时独立测量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及不同管电流、不同水平ASIR-V重建图像的SD、SNR、CNR差异.结果 两观察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0.683),管电流(r=0.734,P=0.000)及ASIR-V水平(r=0.220,P=0.044)的变化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相关,相同管电流条件下,50% ASIR-V重建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两观察者客观数据一致性良好.不同管电流、不同水平ASIR-V重建图像的SD、SNR及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423.58、124.26、1 030.17,P<0.05).同一管电流水平下,随着ASIR-V水平增高,图像SD降低,CNR增大;图像SNR在管电流为10、120、140、160、220、240、260 mA水平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8.75 ~31.36,P<0.05).相同水平的ASIR-V重建,随管电流增大,图像SD下降,SNR及CNR逐渐升高.结论 CT结肠成像中,应用ASIR-V算法可以显著降低噪声,提高图像对比噪声比,提高图像质量,且50% ASIR-V水平在降噪能力方面更为显著.

  • CT结肠成像在结肠息肉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黄智勤;陈九如

    结肠息肉是结肠癌主要的癌前病变,临床对其检查方法颇多,但各有利弊.随着多层螺旋CT软件的开发,包括2D多平面(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及3D(遮蔽表面显示、透明法、结肠仿真内镜)重组影像的CT结肠成像的应用,对结肠息肉性病变的检出与诊断具有独特优势.综述近年CT结肠成像技术的优化及其在结肠息肉性病变中的应用.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申敏;蒋蕴毅

    近年来结直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便隐血实验、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仍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低剂量CT结肠成像作为一种低侵入性的检查技术,操作简单,且病人对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技术为结直肠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有效发现病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病人所接受的放射辐射剂量,在结直肠疾病筛查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低剂量迭代模型重建CT结肠成像对结肠占位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妤;李勇刚;胡春洪;卢芳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条件下,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在结肠占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0例经肠镜证实为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的患者,均予生理盐水灌肠后采用80 kV低辐射剂量行双期增强扫描,所得原始图像采用IMR及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根据所显示病变的影像特征评价该方法在结肠占位筛查中的可行性.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19例结肠癌CT表现为不规则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双期增强后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结肠占位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同时可显示肠管外侵犯程度;11例结肠息肉,直径约0.4~4.0 cm,双期增强后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所有患者的CT诊断均得到了手术病理确诊.结论:低剂量IMR结肠CTC能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且能满足临床发现与诊断病灶的要求,是结肠镜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检查手段,可用于结肠占位性病变的筛查及术前检查.

  • CT结肠成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俞咏梅;张锡龙;韩真;武江;周峰峰

    目的:探讨CT结肠成像(CT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IBD的CTC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IBD中克罗恩病(CD)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例.4例CD的CTC主要表现为病变呈多节段性,病变段肠壁明显增厚、强化,病变段管腔狭窄,导航下病变段肠壁黏膜面凹凸不平呈鹅卵石状,肛周及回盲部周围脓肿并瘘道形成.3例UC的CTC导航下见整个直结肠黏膜面弥漫分布多个浅表溃疡灶,溃疡部位黏膜面毛糙、肠壁轻度不规则增厚、肠壁轻到中等度强化.结论:CTC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肠壁、肠腔或肠外病变,形成整体的二维、三维结肠影像,为临床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信息,对IBD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 个体化充气扩张肠管在CT结肠成像者中的应用

    作者:杜彩虹;王馨华;梁丹;刘得超;孔德灿;周智洋

    目的:探讨个体化充气扩张肠管在CT结肠成像(CTC)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CTC固定充气量和充气流速方法扩张肠管,实验组采用个体化设置充气量和流速调节方法扩张肠管,比较两组结肠扩张依从性、扩张程度、图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结果:实验组肠管扩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段肠管间扩张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和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灌肠机个体化肠管扩张的方法,排除了不同体型或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各段肠管扩张效果好,利于肠壁观察.

  • 80kVp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结肠CT造影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妤;张征宇;胡春洪;李勇刚

    目的 探讨80 kVp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并采用MPR重组在结肠CT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选取经肠镜证实为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的32例患者,采用低辐射剂量(80 kV,150 mAs)进行CT结肠造影检查,以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和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及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 level 1~3)分别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后行MPR三维重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估指标:图像噪声(SD)、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估:采用4分法对结肠病变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结果,SD依FBP、iDOSF4、IMR(1~3)顺序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0.01),组内两两比较,FBP、iDOSE4、IMR之间差异明显(P<0.01),IMR 1、IMR 2、IMR 3之间S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NR及CNR依FBP、iDOSE4、IMR(1~3)顺序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组内两两比较,FBP与iDOSE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MR 1、IMR 2、IMR 3之间差异显著(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低对比分辨率以IMR重建得分高,iDOSE4、FBP得分依次降低;病灶边缘锐利度评分中,IMR 1评分高,FBP低;图像失真评分中,FBP图像得分高,依FBP、iDOSF4、IMR(1~3)顺序依次降低;诊断信心评分中,IMR 1图像得分高.IMR 1图像的整体主观评分高,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62~0.86之间.结论 80 kV低剂量结肠CT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及MPR三维重组,由于其较低的辐射剂量和较高的图像质量,可作为结肠镜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用于正常体型人群结肠病变的诊断与筛查.

  • ASIR提高低剂量CT结肠成像息肉检出率有效性的体模研究

    作者:于晓坤;孙浩然;李又洁;李磊

    目的 评价应用不同水平白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在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中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选用一段离体猪结肠通过结扎法获得20枚1~10 mm(≤5 mm 10枚,>5 mm 10枚)连续的模拟息肉,运用宝石高分辨CT在不同剂量( 120 kVp,10、20、30、40、50及100 mAs)下扫描,并分别应用6种不同ASIR水平(0、10%、30%、50%、70%及100%)进行数据重建,获得CT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MPR)和虚拟分割(VD)图像.南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对不同采集条件、不同ASIR水平的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平均噪声、平均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平均对比噪声比( contrast noise ratios,CNR)和息肉检出率.结果 结肠模拟息肉模型研究显示不同管电流-时间下噪声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降低,SNR及CNR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增高(P<0.05).>5 mm结肠息肉在低剂量扫描时应用ASIR对提高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 mm的结肠息肉,其检出率会随着剂量水平的增高而明显提高,应用高水平ASIR时息肉检出率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 离体模型研究表明在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中,应用ASIR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及CNR;在低剂量时可提高>5 mm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但不会明显提高≤5 mm结肠息肉的检出率.

  • 迭代统计重建在CT结肠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有效性的体模研究

    作者:李磊;于晓坤;李又洁

    目的:评价宝石高分辨CT应用不同水平迭代统计重建法(ASIR)在CT结肠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性。方法选用一段离体猪结肠通过结扎法获得20个5~10 mm的模拟息肉,运用HRCT在不同扫描条件(120 kVp,10、20、30、40、50及100 mAs)下扫描,其中HRCT分别应用6种不同ASIR水平(0、10%、30%、50%、70%及100%)进行数据重建,获得CT仿真内镜、多平面重建和虚拟分割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对不同采集条件、不同ASIR水平的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平均噪声、平均信噪比(SNR)及平均对比噪声比(CNR),以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每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结肠模拟息肉模型研究显示不同管电流时HRCT图像噪声均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降低,SNR及CNR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增高(P<0.05);CT容积剂量指数降低约50%。结论离体模型研究表明在CT结肠成像中,应用ASIR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从而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评估筛查性CT结肠成像的诊断差异临床研究

    作者:俞红兵;姚军

    目的:探讨CT结肠成像诊断结肠息肉中放射科医师评估诊断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检查的120例高度怀疑为结肠息肉患者的CT结肠影像,由4位不同水平的放射科医师(不知道纤维结肠镜结果)分别在使用和不使用辅助诊断工具(计算机辅助检测, 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的情况下进行阅片,以纤维结肠镜检查为金标准,观察不同水平医师在不同情况下对结肠息肉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同水平医师在相同诊断条件下对结肠息肉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平的医师在无辅助诊断工具的情况下对结肠息肉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平的医师在使用辅助诊断工具的情况下对结肠息肉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水平的医师在使用辅助诊断工具后,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相对提高,但与不使用辅助诊断工具时检出情况相比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结肠成像诊断结肠息肉评估受放射科医师的年资水平的影响很大,通过采用CAD辅助诊断评估可以缩小或消除由不同年资水平造成的诊断差异。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俊;刘佳怿;卜新华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技术(CTC)结合增强扫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间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临床疑似结直肠肿瘤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C及增强扫描,以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CTC技术诊断结直肠肿瘤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以及判断结直肠癌TNM分期的准确性,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C诊断结直肠肿瘤(包括癌和腺瘤)的敏感性均为100%(45/45和44/44),特异性分别为93.3%(14/15)和87.5%(14/16),约登指数分别为0.93和0.88;两种CTC扫描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前T、N和M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CTC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5.9±4.3) mSv比(21.4±5.5) mSv,P<0.01]。结论低剂量CTC技术与增强扫描相结合,既降低了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又能在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和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方面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当的诊断价值。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凡玉;罗城;黄国荣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来门诊诊查的怀疑结直肠肿瘤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0例.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约登指数,后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诊断直肠肿瘤的敏感性为89.2% (25/28),低剂量组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为85.7%(24/28),特异性分别为91.7%(11/12)和83.3%(10/12),约登指数分别为0.91和0.86;低剂量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显著小于常规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能够有效地降低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又能在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方面获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当的临床诊断价值.

  • 螺旋CT多种显示方法对结直肠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方正;赵建农;郭大静;余聪;谢微波;钟维佳

    目的 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的多种显示方法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结直肠肿瘤病例作16层螺旋CT 扫描,将原始横断面图像以及在工作站经后处理技术获得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透明显示(Raysum)、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 CTVC)、管壁显示(Wall View)和全景平铺显示(virtual dissection, VD)图像,按病变长度、累及肠壁周径和分型3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病变均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对病变长度的显示,Wall View、SSD和Raysum的符合率(分别为97.6%、95.2%、95.2%)都高于CTVC(78.6%)和横断面(73.8%);对病变累及肠壁周径的显示,VD的符合率(100%)高于CTVC、SSD、Raysum和横断面(分别为85.7%、80.9%、80.9%、78.6%);对病变分型的显示,CTVC的符合率(90.5%)高于SSD、Raysum和VD(分别为71.4%、71.4%、61.9%);Wall View的符合率(88.1%)高于VD(61.9%).结论 CT结肠成像的7种不同显示方法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各有优劣,合理的选择成像方法并联合运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低剂量CT 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丽;王天乐;龚沈初;崔磊;唐军华

    目的评估低剂量C 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低剂量C T结肠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所有腹部的肠外病变,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并根据病变的临床重要性将腹部所有肠外病变分为E1~E4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E2~E4级病变总体发病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肠外病变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 口服聚乙二醇溶液前或后吞服比沙可啶清洁肠道对CT结肠成像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志远;郭红梅;田序伟;罗明月;段侪杰;Wenli Cai;邱建平

    目的:比较口服2L聚乙二醇前或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对CT结肠成像结直肠清洁的差异。方法40例知情同意本研究的参与者分成A组、B组,每组20例。CT结肠成像检查前1d,A组3餐前口服40%W/V硫酸钡20mL,晚餐后口服溶解于250mL水之60%泛影葡胺20mL,口服2L聚乙二醇电解质液前1h吞服10mg比沙可啶肠溶片。B组口服2L聚乙二醇电解质液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肠溶片,其余同A组。统计分析两组结直肠粪块、肠液的清洁效果及存留肠液的CT值。结果A组结直肠粪块清洁效果评分(1.96±0.11)分低于B组(2.01±0.12)分,结直肠粪块清洁效果好的肠段(87/120,72.50%)高于B组(83/120,69.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直肠肠液清洁效果评分(1.50±0.06)分低于B组(1.53±0.06)分,结直肠肠液清洁效果好的肠段(113/120,94.17%)高于B组(111/120,9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直肠存留肠液的CT值(729±29)HU高于B组(653±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2L聚乙二醇前或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不影响结直肠粪块、肠液的清洁效果,但是前者对结直肠肠液的清洁效果更佳,有利于CT结肠成像检出结直肠息肉。

  • 免服泻药管电压切换型双能CT结肠成像泛影葡胺标记肠内容物的研究

    作者:梁丹;郭红梅;段侪杰;罗明月;朱冬云;邱建平;Wenli Cai

    目的 研究免服泻药管电压切换型双能CT结肠成像低浓度小剂量泛影葡胺标记肠内容物的效果.方法 46例没有影响胃肠道运动功能病史的健康成年志愿者,CT检查前1天低纤维、低残渣饮食,分5次口服4.0%泛影葡胺60 mL标记肠内容物,每餐后喝水量大于200 mL.采用Toshiba医疗系统Aquilion One 640管电压切换型CT机仰卧位双能容积扫描,获得双能融合图像.统计分析志愿者肠道准备依从性、肠内容物存留状态及肠内容物的1级标记效果.结果 95.7%、4.3%的志愿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分别为容易接受、尚可接受.11.2%肠段没有液体和固体内容物存留,44.9%、43.9%肠段分别以液体、固体内容物存留为主.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内容物的1级标记效果分别为91.3%、100.0%、93.5%,盲肠、乙状结肠、直肠内容物的1级标记效果分别为67.4%、80.4%、73.9%.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内容物总体上的1级标记效果(94.9%)明显好于盲肠、乙状结肠、直肠内容物总体上的1级标记效果(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液体肠内容物的1级标记效果(96.7%)明显好于固体肠内容物的1级标记效果(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免服泻药管电压切换型双能CT结肠成像低浓度小剂量泛影葡胺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内容物及液体肠内容物的标记效果良好.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结肠成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的术前评估价值

    作者:卞琳杰;巫丹萍;张追阳;倪建明;张雷;陈义钢;顾琛

    目的 观察右半结肠血管走行和变异情况,探讨CT血管成像和CT结肠成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38例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腹、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原始图像进行CT血管成像和CT结肠成像重建,并将其融合,得到血管及肠道的三维图像.观察指标:(1)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情况.(2)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3)胃结肠静脉干组成情况.结果 38例患者CT结肠成像检查融合血管和原发肿瘤的扫描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并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效果.容积再现图像上的各血管与术中镜下所见裸化血管的走行情况进行对比,吻合率为100.0%(38/38).(1)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情况:CT血管成像检查和术中解剖结果示38例患者右结肠动脉出现率为94.7%(36/38),中结肠动脉出现率为92.1%(35/38),回结肠动脉出现率为100.0% (38/38).28例患者存在1支右结肠动脉.10例患者存在右结肠动脉结构变异,其中3例出现2支右结肠动脉,2例右结肠动脉缺如,2例出现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共干后再汇入肠系膜上动脉,3例右结肠动脉与回结肠动脉共干后再汇入肠系膜上动脉.(2)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CT血管成像检查和术中解剖结果示38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出现率均为l00.0% (38/38);其中20例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腹侧,18例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背侧.(3)胃结肠静脉干组成情况:CT血管成像检查和术中解剖结果示38例患者中29例出现胃结肠静脉干,其属支共有右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4个来源.29例出现胃结肠静脉干患者中,18例由胃网膜右静脉和中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构成2支型或3支型胃结肠干,3例由胃网膜右静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构成2支型胃胰干,8例由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构成3支或4支型胃胰结肠干.结论 CT血管成像、CT结肠成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右半结肠和血管解剖及变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