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在口岸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林苗;李华;戴俊;黄鹂;张文;邓荆;王凝岚;兰和森;洪烨

    [目的]总结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口岸新型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积累经验.[方法]在口岸新型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运用在截获我国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快速联控"三位一体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从严、从紧、从细地开展卫生检疫工作.[结果]2009年4月26日-8月31日,广东局共成功截获了88例输入性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占广东省地方卫生部门报告的由广东局所辖口岸入境的输入性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76.5%.[结论]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成功运用,截堵了大部分的输入性病例,对延缓国内大流行的到来,压低发病高峰,为研制疫苗和储备药物等医疗资源争取了宝贵时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江门口岸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幸芦琴;李小波;丁国允;黄吉城

    [目的]江门国境口岸检出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利用本实验室自己设计合成的引物、探针,结合WHO提供的实验方法,运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江门口岸送检的入出境发热患者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检测.[结果]2009年7月6日在江门口岸发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论]检测结果证实,本实验室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新方法的特异性与WHO提供的方法相当,灵敏度高于后者;二者结合能大大提高甲型H1N1流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湛江口岸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的探讨

    作者:王爱民;赖伟华;陈锦春

    [目的]防止甲型H1N1流感经湛江口岸传入我国,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顺利发展.[方法]湛江口岸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控有力有序开展;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口岸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口岸检疫查验把关,确保不漏检1例病人;加强人、物配备,确保防控工作需求;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检疫人员自身安全;加强宣传力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等[结果]2009年5月1日-8月31日,经湛江口岸入境的国际航线交通工具424艘/架次,计8 095人次,没有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结论]湛江口岸存在甲型H1N1流感发生和传播的条件,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 国际航行船舶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和传播风险分析

    作者:李振昌;林厚炳;董红燕;于永明;杨丽玲;翁威传;邓国炫

    [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在国际航行船舶上的流行特征及传播风险,为在国际航行船舶的卫生检疫中开展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7月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报的疫情信息、黄埔口岸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卫生检疫数据和2007-2008年黄埔口岸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7月31日,在全国口岸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发生2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确诊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论]在国际航行船舶上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爆发流行,在实施严格的检疫措施下,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国际航行船舶的传播风险较低.

  • 上海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防控制

    作者:何宇平;田桢干;章琪;高勇;李平;贾巍;史方;郑云祥;田禾;王桂江;娄亚婷;黄健康;李强;金浩;黄君;曾辉;徐芊

    上海口岸作为全国大的口岸之一,具有客流量大,工作量大,国际航班分布广等特点.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后,上海口岸从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疫情较重国家和地区的入境的航班非常多,因而,预防控制工作压力大、难度大是上海口岸的突出特点.为了大限度地预防控制疫情,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从国境口岸的输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针对上海空港、海港、陆路口岸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方案.采取了对入境交通工具全部实施登机(轮、车)检疫;进一步细化对口岸发现的有症状者和医学观察人员的处置程序;规范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的各类报表;制定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工作流程等从严、从紧、从细的出入境检疫措施.由于在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领导重视,靠前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依靠技术手段科学预防控制,提高了口岸卫生检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 从严从紧从细的出入境检疫措施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作用

    作者:吕志平;朱兆银;肖潜;周李承

    [目的]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成为全球高度重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入境检疫措施.分析、评估我国入境检疫措施的作用,探讨口岸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重点.[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点、国际疫情流行态势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面I临的形势进行分析,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出入境卫生检疫层面和社会公众层面评估出入境检疫措施预防和控制疾情的作用.[结果]从严、从紧、从细的出入境检疫措施符合中国国情,在我国预防和控制输入性疫情的国门第一关发挥了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各级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依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处置的角度和口岸一线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严、从紧、从细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伊怀文;黄吉城;夏文英

    根据WHO和卫生部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新数据及文献报道的新研究进展,总结分析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发展趋势及防控措施,为今后更好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参考.

  • 中山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叶道军;冯文军;张景明;叶丽芬

    [目的]分析中山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对中山口岸2009年5-8月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山口岸2009年5-8月共有10例输入性甲型流感病例,4个月的病例数目分布为0、1、1、8,有逐月增加的趋势;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0%;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占70%;职业分布主要为学生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90%;来自于香港地区人员占60%.[结论]经中山口岸传人传出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正不断增大,加强中山口岸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利于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 甲型H1N1流感可疑病例转诊后追踪结果分析

    作者:高云霞;方树春;邓荆;张文;李华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出入境口岸堵截的发热/有症状旅客数量动态变化以及旅客转诊后信息追踪结果,探讨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现水平的有效工作方法,为动态调整疫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5-7月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每日堵截的发热/有症状旅客数量、以及转诊后信息追踪结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岸每日发现发热/有症状旅客数量表现出周期性的数量波动;5-7月广州机场局阳性检出率为7.18%,天河局阳性检出率为3.25%;天河局信息追踪到位率为56.1%.[结论]对发热及有症状旅客加强信息追踪是提高确诊病例检出率的有效措施,科学开展疫情信息追踪工作是这一有效措施得以实施的保证.

  • 社会健康体检人员中发现首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调查及处理

    作者:黎满全;陈河香;陆勤;白静;王冰

    [目的]评价目前实施的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治疗药物的有效性,为有效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对发热病人开展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胶体会法进行初筛检查,用荧光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进行确认.对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胶体金法初筛结果阳性,荧光RT-PCR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试验阳性,结合临床症状,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诊断标准,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出现继发病例.患者接受治疗9天后痊愈.[结论]目前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是可行、有效的.通过对病例治疗预后追踪调查,认为甲型H1N1流感是可治、可防和可控的;但常用抗生素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效果不明显.

  • 入境集装箱船舶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卫生检疫模式探讨

    作者:贝荣辉;李小洪;刘文正;杨燕秋

    海港口岸入境集装箱船舶的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是整个口岸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入境集装箱船舶具有航线相对固定,在港停留时间较短,人境人员以交通员工(船员)为主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对入境集装箱船舶不能完全引用陆路口岸、空港口岸对入境旅客所采用的卫生检疫模式.为此,根据国务院、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结合海港口岸入境集装箱船舶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卫生检疫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施和检验.

  • 出入境卫生检疫措施对江门港口岸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丁国允;雷达;杨成旭;莫广连;林巧贤;周玲

    [目的]结合国境口岸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探讨强化国境口岸卫生检疫职能的措施.[方法]收集、江门港口岸入境人员和发热病例相关信息,分析其特征.[结果](1)江门港入境人员以首次从香港入境者为主,与国际机场或国际港口的特点不同;(2)自5月12日-8月12日,入境旅客数量基本稳定,与2008年同期入境旅客人数基本持平;(3)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均于6月11日后检出;(4)6月11日-7月3日,江门市确诊病例激增,确诊病例以中国籍居多,显示出社区爆发的特点.自7月13日后,通报病例为0.[结论]我国采取的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对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是有效的.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师永霞;洪烨;幸芦琴;苏锦坤;郑夔;李小波;黄吉城;相大鹏;郭波旋

    [目的]对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的1 037名发热患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分析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方法]采集机场入境发热患者的咽拭子,使用美国CDC公布和实验室自研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并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地区和流行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经实验室实时荧光RT-PCR检测,共有84份临床标本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机场口岸从6月份检出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7月份达到高峰,9月份阳性率大幅度降低;阳性病例主要来自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的国家.[结论]实时荧光RT-PCR是快速、准确、高效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方法,对在口岸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防止输入性病例在国内的扩散和对国外第二波疫情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

    作者:廖国东;陈家图;罗光毅;何展;杨适乡;胡乐

    [目的]对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对采集的病人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采集病人2份咽拭子标本,其中1份咽拭子标本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H1及N1的RT-PCR反应体系扩增曲线有明显对数增长且Ct值分别为25.21(H1)和25.07(N1),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另1份咽拭子标本则呈阴性.后采集第3份咽拭子标本连同第1分标本送广东省疾控中心复检,结果2份标本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这名病人为福建省第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由于及时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的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快速确诊了病例,为疫情的控制争取了时间,防止了2代病例的出现.

  • 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医学排查结果分析

    作者:伍锡南;李戈静;黄宇峰;周俊平;董凤武;闫晗;卢明直

    [目的]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阻断疫情的传播,并为下一阶段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7月皇岗口岸入境人员采用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检测体温、口岸现场医学巡查、健康申报等技术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医学排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是皇岗口岸对入境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医学排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系统误差,并受到环境的影响;医学巡查可以有效提高传染病检出率,是口岸开展传染病医学排查工作的重要补充方法.[结论]应对红外体温监测设备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升级,提高其监测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发挥医学巡查的积极作用,将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做法相结合,从而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保护国人的健康安全.

  • 深圳湾口岸甲型H1N1流感染疫嫌疑人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媛;黄彤文;罗婷婷;赵倩

    [目的]了解深圳湾口岸甲型H1N1流感染疫嫌疑人咽拭子样本采集情况,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样本阳性检出率,为今后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5-7月份从深圳湾口岸入境的789例甲型H1N1流感染疫嫌疑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医学检查、咽拭子样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因素及专业体格检查情况对咽拭子样本阳性检出率影响较大.[结论]准确、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专业、细致的医学检查,规范的样本采集,科学的检测手段有助于提高样本阳性检出率.

  • 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作者:赵生虎;封永建;赵振川;李伟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西宁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乡镇中学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d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疫情持续14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18.46%.采集5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27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阳性率为50.94%.302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被感染病例.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0.18%.结论 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 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83例确诊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冀英;谭志红

    目的: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8日-11月2日在北京甲流定点治疗医院发热病房隔离治疗并达到出院标准的8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儿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83例患儿均为北京市各中小学学生,其中64例无明确密切接触史,但其学校出现过甲流感染病例.4例为输入性病例,13例有明确的甲流密切接触史.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95.1%、咳嗽82.7%、咳痰39.7%、流涕27.7%,咽痛25.3%、肌肉酸痛1.2%、头晕、头痛2.4%.部分患儿出现胆固醇、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等轻度异常,极少数患儿出现轻度转氨酶及心肌酶异常.治疗均参照中国国家卫牛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均达到出院标准,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距出现首发症状的时间4~14 d,住院时间2~11 d.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部分症状轻微、病程较短;只有少部分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及缺氧等严重合并症,但如无严重基础疾病,患儿均能治愈,预后良好.

  • 24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

    作者:王宇;陈凤欣;张铭;吴亮;孙小亮

    目的 研究24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分析总结了24例确诊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并对患者T细胞亚群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患者年龄从6岁至65岁,平均年龄26岁,年龄25岁以下15例.22例(22/24,91.7%)患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疫区.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22例(22/24,91.7%);咽痛22例(22/24,91.7%);咳嗽20例(20/24,83.3%),其中干咳14例(14/24,58.3%)、咯痰6例(6/24,25.0%);流涕6例(6/24,25.0%);头痛7例(7/24,29.2%);喷嚏、鼻塞各2例(2/24,8.3%);16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6例患者发现肺部炎症(6/16,37.5%);肌肉酸痛者4例(4/24,16.7%);腹泻者1例(1/24,4.2%);结膜炎1例(1/24,4.2%).实验室检查:检测CD4时,23例患者中18例降低(18/23,78.3%),其波动范围122~691细胞/μl(正常值为706~1125细胞/μl),平均值408细胞/μl.CD4/CD8比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在治疗5~7 d后,14例患者复查CD4、CD8,其中CD4治疗前、后均值分别为(436.29±189.06)细胞/μl、(976.71±332.96)细胞/μl,配对t检验结果示:t=-5.416,P<0.05;CD8治疗前、后均值分别为(323.64±176.47)细胞/μl、(703.14±211.77)细胞/μl,配对t检验结果示:t=-5.319,P<0.05.22例患者测定了治疗前、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值,白细胞治疗前为(5.13±1.47)×10~9/L,治疗后(6.25±1.37)×10~9/L,配对t检验结果示:t=-2.900,P<0.05;淋巴细胞治疗前(1.16±0.43)×10~9/L,治疗后(2.30±0.37)×10~9/L,配对t检验结果示:t=-6.819,P<0.05.治疗前、后白细胞、淋巴细胞、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44±0.41、1.40±0.26,配对t检验结果示:t=0.507,P>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应用达菲(奥司他韦,Oseltamivir)抗病毒治疗.患者病程在3-13 d之间,平均7.3 d,体温在起病后3~4 d均恢复正常,病毒核酸在1~10 d(平均4.5 d)阴转.结论 甲型H1N1病毒感染可引起以发热为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具有自限性;病程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变化,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变化可预测患者的病情预后.

  •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蛋白基因进化研究

    作者:陆一涵;居丽雯;蒋露芳;杨吉星;施强;姜庆五

    推算全球各地近年来分离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蛋白片段的进化速率和进化分歧时间,从而初步探索流感病毒的起源和传播关系.方法搜集GenBank数据库中2008年以来登录的全球流感病毒H1序列共344条(人源性248条,猪源性84条,禽源性11条,其他1条)及本课题组分离的7条人源性H1序列,按照"分子钟"进化理论和基于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的Bayesian推断方法估算进化速率和进化分歧时间,并利用后验概率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系统进化树显示,美国人源性、猪源性与禽源性H1序列与部分亚洲猪源性H1序列构成一个主要分支(美国分支);全球其他地区的人源性H1序列构成另一个主要分支(欧亚人分支);而部分中国猪源性、禽源性H1序列与意大利分离的禽源性序列也构成一个分支(欧亚动物分支).全球H1N1和H1N2流感病毒株H1序列930 bp核苷酸序列的年平均进化速率约为2.57×10-3/位点(95%高后验概率区间:1.96×10-33.03×10-3/位点).其中,欧洲人源性H1序列和中国大陆猪H1序列的起源时间早,年进化速率分别为6.46×10-3/位点、0.97×10-3/位点;而美国的人源性与猪源性H1序列的起源时间相近,年进化速率则分别为5.86×10-3/位点、5.02×10-3/位点.结论 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北美地区H1N1病毒株长期人畜共患性积累的基因变异所致.中国大陆地区并非本次流感疫情病毒株的发源地,尚无证据能够表明北美暴发株属于一个全新的流感病毒变种.

344 条记录 2/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