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微创手术走进“3.0时代”

    作者:陈海泉

    肺癌“微创手术1.0”:“切口微创”随着筛查和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如何减少早期肺癌的手术创伤是全世界胸外科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临床医生对于肺癌微创治疗理念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小切口”和“少打洞”等胸腔镜技术层面,甚至一味追求、攀比“可见创伤”的小化.我们将这个阶段定义为“肺癌微创手术1.0”.

  • 针刺内关穴,足三里配合胃镜检查疗效分析

    作者:吴霞

    近年来,胃镜检查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诊疗手段。但是在插镜过程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呕吐的病因病机多样总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1]。频繁的胃肠蠕动波延长了胃镜检查时间,可能掩盖胃粘膜微小病变,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胃镜检查时间,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我院把中医经络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用针刺内关穴,维生素 B6足三里注射,配合插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预防大肠癌把自己的嘴管牢点

    作者:周虹

    据了解,我国近年来"癌谱"发生了很大变化,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大幅下降,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结肠、直肠癌通称大肠癌)明显上升.据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统计,该院1992~200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1166例中,发现大肠癌58例,检出率为4.97%.

  • 动态心电图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的作用分析

    作者:陶硕;张文荟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甲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乙组患者采用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乙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81.8%)显著高于甲组检出率(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中,二十四小时动态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 多层螺旋CT与DR片在外伤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冉华;杨翠;沈琦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片在外伤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外伤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行多层螺旋CT与DR片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为100.00%,DR检出率为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斜、切线位联合体位DR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MPR与CPR重建方法CT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肋骨骨折中的检出率较DR片更具优势,漏诊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部DR及CT诊断肺癌对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龚海荣

    目的:分析胸部DR(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及CT诊断肺癌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7例.A组给予CT诊断,B组给予胸部DR诊断,对比疾病检出率.结果:A组对于≤5mm和5~10mm的肺部结节检出率高出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对肺癌的筛选效果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肺癌患者行CT诊断的效果优于胸部DR,其可明显诊断出微小肺部结节,且能够科学筛查肺癌类型,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胸部DR CT 肺癌 检出率
  •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妮;殷丽

    目的:对颅脑超声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50例儿科NICU住院疑似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8年5月—2018年12月,依次予以实施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同时予以MAR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以及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颅脑超声检查显示的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检出率与MAR检查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实施床旁颅脑超声诊断,诊断精确,有利于医师的早期诊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2017年广西河池市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分析

    作者:林燕;成丽;石美龙

    目的: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高血压检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2500名,分析高血压检出率.结果:2500名体检者中高血压检出率28.48%,男性12.08%,女性9.64%,18~29岁P<30~39岁P<40~49岁P<50~59岁P<60~69岁P<70岁,文化程度高、非体力劳动者、城镇居民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文化程度低、体力劳动者、乡村居民.结论:广西河池市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较高,体检中心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

    关键词: 体检 高血压 检出率
  • 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检出率评价

    作者:许凤英

    目的:对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检出率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30例,病理检验结果证实共有56个支扩肺段,所有患者均开展了普通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检出支扩肺段分别为28个、53个,检出率分别为50.0%、9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诊断当中,CT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高达90% 以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支气管扩张症诊断影像诊断方法.

  • 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方面的价值分析

    作者:郭书丽

    目的:观察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3D-CTA)对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5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3D-CTA检查,将3D-CTA检查结果与血管介入证实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3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证实均为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3D-CTA共检出50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检出率达到94.34%.其中39例为2个动脉瘤,14例为3个动脉瘤.结论:对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而言,3D-CTA检查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凌俊强;王世疆

    目的:探索数字化X线摄片(DR)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00例为对象,均接受DR摄片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肺癌检出率等.结果:肺癌病灶直径≤5mm和6~10mm的检出率:DR均明显低于低剂量CT,且肺癌病灶的总检出率:DR低于低剂量CT,P<0.05;对于直径11~20mm和>20mm的检出率:DR与低剂量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应用价值高,尤其是对于直径微小的肺癌病灶,低剂量螺旋CT检出率高,且辐射剂量低,值得推广.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 价值对比评价

    作者:常静静

    目的:探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价值对比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性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患者行CT诊断,每组患者50例,对照比两种影像学诊断的检出率.结果: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实验组患者诊断检出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探究发现,核磁共振诊断患者股骨头坏死率较高,能够今早确诊患者疾病,并能够根据诊断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Care-bolus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CE-MRA实际操作及成功率、检出率

    作者:唐亮

    目的:测试Care-bolus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CE-MRA实际运用中的成功率与检出率.方法:搜集头颈部CE-MRA病例669例.结果:测试中有11例显示效果不满意,其中121例检出病变,3例相对CTA、DSA与超声未检出.结论:对于Care-bolus技术相对较高的成功率与检出率,使得临床上的血管成像方法又有了一项稳定可靠的技术可选.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与MRI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徐伟华;杨金伟;张童予;王美懿;张唯唯

    目的:对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82例作为样本,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CT组与MRI组两组.CT组采用CT诊断,MRI组采用MRI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与影像学表现.结果:MRI组患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检出率97.56%、CT组检出率87.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同样有所差异.结论:CT与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各有优势,但MRI检出率更高.

  • 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杨喜惠;佘义梅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纵隔子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诊断.结果:在120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纵隔子宫103例,检出率为85.8%,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正确诊断纵隔子宫114例,检出率为95.0%,检出率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可以提高纵隔子宫的诊断准确性,有利于进行临床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眼部异物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延岭;李亚梅;吕英刚

    目的:分析在眼部异物定位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疑为眼部异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眼眶-DR拍摄法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法对其进行诊断,对比两种不同方法对眼部异物的检出率.如患者采用眼眶-DR法拍摄结果显示为阳性,应采用角膜缝环-DR定位法,对异物所在点钟位、异物到水平面、矢状面及角巩膜缘距离进行测量.结果:78例疑为眼部异物的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眼部异物,采用眼眶-DR拍摄显示有24例为眼部异物;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有31例为眼部异物,即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39.74%)高于眼眶-DR拍摄法检出率(30.77%).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眶-DR拍摄法检查异物的点钟位、异物到水平面的距离、异物到矢状面的距离及异物到两侧角巩膜缘连线的距离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法的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部异物定位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理想选择的辅助诊断手段,临床可推广应用,以提高眼部异物检查率.

3976 条记录 199/199 页 « 12...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