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茹琴;孙迪

    随着新生儿急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我院至2003年9月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极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围生新生儿死亡率.并且与市内多家基层医院产科建立转运网络关系,一年多来已转运危重新生儿11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简化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王菲;胡风华;宋国维;任晓旭

    目的 通过与2001年发表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CIS)进行比较,探讨简化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对照的临床研究.选取705例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外院转运新生儿,于入院当日、第3,7天及出院或死亡时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首次评分时,在10项评分指标中减去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pH,余8项指标;在其后3次评分时,再减去血钠、钾和肌酐或尿素氮,余5项指标,彤成新的简化评分法.分析简化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原评分方法对病情评估的符合率(>80%)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人院首次评分使用8项指标,与原病情评估一致的符合率为86.7%,第3,7天和末次评分使用5项指标,与原病情评估一致的符合率为86.6%-95.7%,简化前后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简化后的首、末次评分,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三组患儿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CIS的结果一致;简化前后相同病情程度患儿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NCIS相比,简化NCIS法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基本一致,可以较准确客观评价危重新生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临床评分方法.

  • 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鲁闽;王程毅;宋朝敏;郑启安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进行危重病例评分.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凝血指标,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凝血指标在不同危重评分患儿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小板计数[(185.74±116.26)×109/L vs (287.10±90.01)×109/L]、纤维蛋白原[(3.51 ±0.50) g/L vs (3.15±0.15) g/L]、D-二聚体[(1.39 ±2.18) μg/ml vs (0.36 ±0.07) μ g/ml]、可溶性P选择素[(110.07±83.47) ng/ml vs (33.74±9.4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可溶性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疾病危重程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1.154+0.003×可溶性P选择素+0.089×D-二聚体-0.001×血小板(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重症肺炎患儿D-二聚体、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非危重组比较,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儿童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儿童重症肺炎易伴发凝血功能障碍.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转运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肖敏;姚庆云;张德生;吴昱;林霞

    目的 通过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评价新生儿转运的稳定性,指导转运工作,探讨安全转运的方法.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5年10月由我院出车转回至NICU并具备完整危重病例评分资料的110例患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于转运前、后两次评分,分析转运稳定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非危重组稳定性好,再评分值增加,(P<0.05);极危重组相对稳定,两次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危重组稳定性差,再评分值下降,(P<0.05).转运稳定性差直接影响了患儿预后.结论 基层医院运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不仅可作为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指征,更有助于上级医院通过评价转运稳定性指导转运工作,使新生儿转运的各个环节更加科学完善,进入良性循环.

  • 低出生体质量危重新生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53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秋颖;闻德亮;孙梅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53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NICU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低出生体质量患儿137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53例,发生率38.7%.经过治疗危重症评分<70分、71~90分的患儿存活率分别为23.8%(5/21)、81.2%(2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51,P<0.05).体质量800~1500g和>1500g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5.9%(38/68)和21.7%(15/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832,P<0.05).胎龄28~31周和32~34周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4.6%(25/56)和22.2%(18/8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728,P<0.05).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儿危重病例评分越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越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存活率越低.

  • 婴幼儿重症肺炎危重病例评分分析

    作者:余峰;崔敏娴;夏晓青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本文拟就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患儿的危重病例评分作一分析.

  • 新生儿危重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作者:赖剑蒲;陈克正;吕回;黄晓虹;陈晓文;陆玲;王卫

    目的探讨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方法对1998年3月-1999年12月由我院出车转运回NICU的177例患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100分、~90分、~80分及~69分四组,分析评分分值与新生儿转归、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其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转运病例中主要疾病顺序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HIE、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RDS:危重度评分分值越低,发生损害的器官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各系统器官损害中以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高,其后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结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反映新生儿病情危重度,完全适用于基层医院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建议评分<90分者即宜转运,若无条件开展评分者,则草案中的单项指标亦可作为转运指征.

  • 细胞因子在小儿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吴晓平;吕凤;李堂

    目的 研究TNF-α和IL-10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小儿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中的浓度变化,从而探讨其在病情早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儿科,符合文献中定义的SIRS标准患儿70例,依据PCIS评分将患儿病情分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组(非危重:分值>80分;危重:分值80~71;极危重:分值≤70分).其中非危重患儿38例,危重患儿22例,极危重患儿10例.观察入院24 h内外周血WBC、CRP、PCT、TNF-α、IL-10浓度变化.结果 不同危重程度SIRS患儿血WBC无显著差异(P>0.05),而CRP、PCT、TNF-α、IL-10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极危重组高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P<0.05);TNF-α、IL-10及IL-10/TNF-α比值与PCI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242,0.237,0.329).结论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SIRS患儿血TNF-α、IL-10及IL-10/TNF-α明显升高,且与PCIS评分密切相关;TNF-α、IL-10及IL-10/TNF-α比值可作为SIRS的辅助诊断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预警指标.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NICU的应用分析

    作者:赖剑蒲;陈克正;吕回

    目的评估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出车接回在NICU治疗的177例新生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记录并分析有关设备利用、抗生素使用及器官损害等情况.结果 177例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为<70分组6例(3.39%),~80分组28例(15.82%),~90分组89例(50.28%),>90分组54例(30.51%);各组间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评分与出生体重之间无明显差异,但≤1500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1500g者(P<0.05).单项指标符合危重病例者37例,单项指标或评分法评定属于危重病例的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机械通气、多种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在评分>90分组与~90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80分组与~90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危重评分能估计病情的程度,分值的划分是恰当的.通过评分,将分值低于90分作为转入NICU加强监护、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标.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管峥;吴新萍;杭菲菲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适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70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4周)46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16例和足月儿组(胎龄≥37周)8例.对全部患儿采用NCIS法10项评定、总分100分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评分,初次评分在入NICU后24 h内进行,隔天评分1次,取其危重分值,如病情加重者立即评分,取危重分值,病情继续恶化者,每天评分直至死亡为止,总分值>90分者为非危重,70~90分者为危重,<70分者为极危重,另对于符合单项指标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亦可判定为新生儿危重病例.结果 非危重病例在3组间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例在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中的发生率均较高,但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病例在足月儿组中的发生率高,且与早期早产几组、晚期早产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危重病例中无死亡病例,3组极危重病例的死亡率均较高,且与非危重、危重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NCIS法对评估NRDS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有较好的帮助,还能用于预测死亡风险,并且为继续治疗及与家属沟通提供一定的依据.

  • 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与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徐文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更好地诊治新生儿疾病危险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罹患疾病的新生儿共11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排除有24h内死亡(濒临死亡)、分娩期间死亡、病程反复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均使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对新生儿的评估结果.结果:110例新生儿中,治愈组、死亡组、放弃组的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AP与NCIS评分相关性分析,r=-0.7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高度负相关.结论:使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均有较好的效果.

  •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政;廖源

    目的: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8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围产期缺氧、窒息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70分者有效率为28.57%;评分70~90分者有效率为79.22%(x2=19.57,P<0.01).结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恶化的标志.危重病例评分越低,愈后越差.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超小剂量肝素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王淑珍;彭淑梅;林英

     近年研究表明,许多全身炎症反 应综合征(SIRS)患儿存在微循环障碍,微血栓形成,甚至发生DIC。为避免SIRS发展为MODS 及MOF,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疗法,可使SIRS早期得到控制。我院对35例伴有SIRS 的危重病儿采用超小剂量肝素疗法,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自1997 年10月~2000年5月共收治伴有SIRS危重患儿65例,危重症患儿以入院时临床资料按中华医 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1995年5月拟定的危重患儿评分法制定患儿疾病的危重程度而确定。S IRS患儿诊断标准按1996年荷兰鹿特丹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Hayden提出的SIRS诊断 标准确定,入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个 月~5岁;危重病例评分(71±1.12)分。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月~5岁;危 重病例评分(72±1.32)分。两组原发病主要为肺源性、肠源性或颅内出血等。两组患儿性 别、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危重病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凝血功能紊乱的关系

    作者:王平;曾晓辉;唐莲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患儿病情严重度与凝血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收住人ICU的88例急性感染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后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所有患儿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主要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危重组PT、APlT较非危重组延长,极危重组PT、APTT延长更明显(P<0.01).极危重组PLT较非危重组低,而危重组PLT较非危重组高(P<0.01).结论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凝血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凝血功能紊乱更明显.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临床危险指数评分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比较

    作者:单若冰;李跃;郭娜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93例早产儿按不同胎龄、体重分组进行NCIS,其中42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 kg者再进行CRIB评分,将两种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疾病危重评分分值越低,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 kg者明显低于≥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②死亡病例NCIS明显低于非死亡病例,CRIB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NCIS与新生儿CRIB评分两者间呈负相关,r=-0.383,P<0.01.结论 NCIS与CRIB评分均可较好地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危重度,预测死亡风险,且两者相关性好.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关系

    作者:蒋宏;甄清;王庆阳;杨秋丽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脓毒症患儿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306例脓毒症患儿按病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无休克)组以及脓毒性休克组,分析其RDW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06例患儿中,死亡67例(21.9%),存活239例(78.1%),RDW升高186例(60.8%),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RDW升高比例分别为:48.9% (65/133)、58.9% (53/90)、81.9% (68/8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19,P<0.01).239例存活患儿中,RDW升高133例(55.6%);67例死亡患儿中,RDW升高53例(79.1%),存活与死亡患儿中RDW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8,P<0.01).RDW值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0.31,P<0.01),与脓毒症患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 RDW值可以预测脓毒症患儿的预后,RDW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SIRS评分评估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付来;陆振辉;杨黎志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SIRS评分对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SIRS评分结果是否符合SIRS标准,分为SIRS组35例、非SIRS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指标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 SIRS组发热持续时间[(4.1±1.2)d]、C反应蛋白水平[(17.2±5.4) mg/L]以及D-二聚体异常率(28.57%)高于非SIRS组[(2.8±0.8)d、(10.8±3.5) mg/L、10.59%,P均<0.01],危重病例评分低于非SIRS组[(78±13)分vs(90±10)分,P<0.01].SIRS组肠外器官损害发生率80.00%,高于非SIRS组47.06%,其中合并两个及以上肠外器官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腹泻合并SIRS时发热持续时间长,肠外脏器损害发生率高,病情重,与PCIS有较高相关性,应用SIRS评分能有效评估 疾病的危重程度,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 简化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素华;陈雪夏;陈益平

    目的 评价简化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危重型手足口病中的使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以及合理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入住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5例(死亡23例),同时选取相同时期住院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50例作为对照.患儿于入住24h内进行评分;采用ROC曲线对评分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评价金标准的主要依据:气管插管、肺出血、休克和临床死亡任一项.计算曲线下面积,并利用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界定危重型、重型患儿的判定分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5% CI:0.888~0.991.当评分为62时,约登指数大(0.749),灵敏度为0.824,特异度为0.925,此时能较好地界定疾病危重程度.结论 简化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蔡义记;吴熙;朱绿绮;李翠昌;徐南平

    目的用新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估我院PICU危重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PICU4a来636例危重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及器官功能衰竭评估,评分值从高分到低分:~100、~90、~80、0~70共4组.依次代表病情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极危重.住院期间进行4次评分.其中32例采取与国外PRISM评分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首次评分显示: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病死率依次为2.04%、9.56%、16.75%、34.44%.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后各次评分结果与首次评分相似.器官功能衰竭评估:1、2、3及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2.7%、25.6%、16.4%、63%,其病死率依次为2.9%、15.3%、38.5%、47.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至极危重患儿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发生率依次为7.1%、34.3%、67.0%、91.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分值越低,病情越重,器官功能衰竭数越多,病死率亦越高.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任晓旭;宋国维;廖斌;陈树新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评估儿科病人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80例急诊患儿在入院1、3、7 d作PCIS和SIRS指标和检查.结果PCIS越低,SIRS病例越多.d1、d3、d7 PCIS为87.1分、92分、94.2分(P<0.001),SIRS病例占50%、19.9%、9.7%,差异显著(P<0.05).PCIS危重(~80分)、极危重(~70分)组SIRS病例占83.3%,较非危重组(~100分)39.9%明显升高(P<0.0001).SIRS组PCIS低,病死率高(P<0.0001).SIRS病例PCIS≤80分时,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与PCIS动态评估不同,持续SIRS病例病死率无明显升高.结论PCIS与SIRS在评估病情、反映病情演变等方面有较高的相关和一致性,生理学危重评估系统与SIRS有密切联系.SIRS病例PCIS≤80分,死亡危险明显增加.PCIS动态评估对全面评价患儿状态和预后非常有意义.SIRS应注重早期识别和监测.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