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慢性肝炎病史的原发性肝癌62例CT分析

    作者:王会轩

    目的:探讨有慢性肝炎病史的原发性癌CT及临床特点.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均有慢性肝炎史,CT检查除平扫外,对怀疑肝癌者进行增强扫描,并与文献报道的不分有无慢性肝炎病史的原发性肝癌相比较.结果:62例中,单纯性肝癌47例,合并肝硬化15例,有6例发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在分型上,巨块型占54.83%,结节型占35.48%,弥漫型占9.68%.结论:慢性肝炎可并发肝硬化,二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诱因;CT检查应使用窄窗宽观察,以免漏诊;由于脂肪浸润可造成类似肝癌的CT表现,应增强扫描予以鉴别;有慢性肝炎病史的原发性肝癌在分型和发病年龄上与不分有无慢性肝炎病史的肝癌有差别,而在性别、并存肝硬化、转移等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 成人肠套叠CT和MRI征象与诊断方法

    作者:刘林;乔巨峰;周世柱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CT和MRI表现与诊断的价值.方法总结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肠套叠的CT和MRI特征.结果 8例CT表现为结肠内偏心性软组织肿块影,其中4例见肾型或双叶型影,3例见香肠样影,2例呈羽毛球样影;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强化.3例MRI检查发现结肠内偏心性或套环样肿块,其中1例可见羽毛球征.结论 CT对成人肠套叠具有诊断价值,但不能发现潜在的病因;MRI可发现有价值征象.

  • 测量MRA椎动脉及CT横突孔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原理

    作者:韩伟;宋沛松;欧阳甲;齐伟力;孔抗美

    目的测量MRA椎动脉及CT横突孔直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原理.方法测量对象分二组:①正常组50例,②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结果正常人MRA椎动脉左侧4.10±0.79 mm,右侧为3.20±0.83 mm.正常人CT横突孔正常值左侧:6.30±0.41 mm,右侧:6.55±0.83 mm.椎动脉型颈椎病异常椎动脉直径1.70±0.81 mm.椎动脉型颈椎病CT横突孔直径:5.78±0.60 mm.结论椎动脉本身受压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但是椎动脉无受压及横突孔无狭窄也不能完全排除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考虑某些特殊原因.

  • 以单发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8例CT分析

    作者:邹兴光;崔文彪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8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CT和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部CT影像有一定的特点,胸部CT可以进一步证实.结论:脑部有一定特点的单发病灶,进一步做胸部CT检查时是必要的.

  • 胃间质瘤16层螺旋CT表现(附3例报道)

    作者:柴军;阮洋;秦冬雪;王景宇;王淑清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种后重组方法在诊断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3例充气后行螺旋扫描,并行气体铸形,模拟管腔,立体剖面,仿真内镜及曲面重组,观察其病变特点.结果 多层螺旋CT多种后重组方法在诊断胃间质瘤时,能从不同角度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缘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表现为胃体部不规则形肿块,向腔内及腔外突,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清晰.结论 多层螺旋CT多种后重组方法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螺旋CT、彩超及颈椎横突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伟中;贾立红;袁光;李珑

    目的:运用螺旋CT及彩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横突孔的直径及椎动脉的受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量对象分两组,其中,正常组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8(18~65)岁;椎动脉型颈椎病组43例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小45岁,大86岁,平均(68.3±12.7)岁.结果:正常人彩超椎动脉左侧为(6.10±0.79)mm,右侧为(6.20±0.83)mm;正常人CT横突孔正常值左侧为(6.30±0.41)mm,右侧为(6.55±0.83)mm;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T横突孔直径左侧为(4.78±0.60)mm,右侧为(4.86±0.64)mm.43例中,右侧狭窄18例,左侧狭窄16例,双侧狭窄9例.结论:颈椎体骨质外压性病变压迫致使椎动脉狭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螺旋CT及彩超二者结合,其优点为:①具有无创性,患者易接受;②不仅可以准确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而且可以明确狭窄的原因,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胃肠道植物性胃石的影像诊断

    作者:张琳;张进风;金宇芬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植物性胃石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植物性胃石43 例的临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GI)及MSCT 表现.结果 43 例胃肠道植物性胃石中34 例位于胃内,其中单发23 例,多发11 例,胃石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直径9.1cm,小直径2.6cm,平均直径4.3cm,合并溃疡9 例,幽门不全梗阻7 例,GI 均表现为胃内单发或多发移动性充盈缺损,呈典型"滚雪球征";9 例位于小肠,均引起小肠梗阻,其中完全梗阻7 例,不完全梗阻2 例;空肠梗阻4 例,回肠梗阻5 例,MSCT 表现为梗阻部位见软组织密度与空气密度相混杂的"蜂窝状"团块影,CT 值-22~3HU.结论 胃肠道内植物性胃石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MSCT 是目前诊断小肠植物性胃石的主要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青年人胃癌临床影像诊断——附37例分析

    作者:安鹏;魏建

    目的 探讨临床影像学在青年人胃癌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胃双对比造影和CT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37例患者中,管状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9倒,黏液腺癌6例,未分化癌4例,乳头状腺癌3倒,胃溃疡癌变2例,中度分化原位腺癌2例.结论 胃双对比造影和CT在诊断中相辅相成.均对诊断和辅助治疗有较大意义.

  • 成人食道异物螺旋CT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王毅;周本宏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成人食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螺旋CT诊断成人食道异物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0.0和MetaDisc 1.4软件全面分析该诊断方法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研究5项.汇总敏感度为99%(95%可信区间0.96 ~1.00),汇总特异度为88%(95%可信区间0.79 ~0.93),AUC=0.9857,Q值为0.9486.结论 汇总目前关于螺旋CT诊断成人食道异物价值的结果显示,螺旋CT是一诊断效能较高的方法.

  • 原发性骨淋巴瘤1例

    作者:王翅鹏;程少容;黄文才;李国雄

    患者男,69岁,自述撞伤致左小腿疼痛3个月,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2012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就诊住院,体格检查:体温39.1℃,左小腿稍肿胀,皮温稍高,内侧局部压痛(+),表面皮肤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6×109/L,中性细胞百分率93.5%,中性细胞绝对数11.81×109/L,C反应蛋白218 mg/L,血沉54 mm/h.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颖文;牛学愚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 T检查,3例行M R 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CT、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仁;姜春子;梁妍;方昊;李凤霞

    目的探讨CT、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肝外恶性黄疸病人行CT及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相近定位诊断价值.对于显示肝外胆管呈软藤状或枯树状扩张较特异征象,MRCP有意义.在定性上,CT、MRI在各段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上各有优势.对于肝门段和胰腺上段,梗阻胆管部位显示,CT、MRI大致相近;在胰头段,对于显示梗阻胆管部位胆壁增厚,胰头增大,钩突形态,增强薄层CT显示较好,而对于无胰头和钩突增大情况下,肿瘤侵及胰头和钩突,MRI显示较好.对于胰头癌患者,MRCP还可显示较特异的扩张胰胆管呈分离状态;对于壶腹区小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在屏气口服造影剂情况下,CT薄层扫描有意义,辅以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结论判断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部位、性质、侵及范围、切除可能性评估、有无转移,CT、MRI检查相互结合,必要时辅以其它检查,起着决定性诊断作用.

  • 不屏气扫描模式在老年人肺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骋;张渌恺;金倞;张国桢;俞卓伟;李铭

    目的 评估不屏气扫描模式在老年人肺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年龄大于60岁,在我院行肺CT扫描的患者120例,将受检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实验组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Force进行扫描,使用CARE kV和CARE Dose4D功能,并且使用不屏气扫描模式.对照组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进行螺旋CT扫描,参数设定为100 kV,使用CARE Dose4D功能控制曝光量.2组图像分别取胸锁关节、气管隆突、右下肺静脉三个层面的5mm轴位图像,在两侧均匀的肺实质内分别设定2个感兴趣区(ROI),记录各组平均CT值、噪声(SD),根据公式计算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记录比较2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胸锁关节、气管隆突、右下肺静脉三个层面的肺实质CT值均值分别为(-827.81 ±36.31),(-834.32土24.88),2组图像的CNR分别为(54.74±10.41),(54.38±5.08),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扫描时间分别为(0.49±0.04)s,(15.55±1.36)s,DLP为(127.17±49.78),(178.67±44.4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者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为0.782.结论 不屏气扫描模式在老年人肺CT检查中具有很好的表现,特别是扫描时间缩短在1 s以内,大幅度的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对于无意识或不能自主屏气的患者更是提供了解决方案,能满足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使用直插型高压注射器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体会

    作者:隆海红;林敬晖;王晓林;李蔷;王长洪;綦维维

    目的 探讨使用直插型高压注射器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要点和经验,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图像质量.方法 98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使用直插型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进行CT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高压注射器的注射方案,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过程和图像质量.结果 1例出现过敏而终止检查,97例完成检查;其中因屏气不良导致伪影者3例,出现期前收缩或心律不齐者5例,高压注射器切换不成功2例,均未出现外渗的情况,增强效果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很重要,包括心率控制、呼吸训练、心理疏导;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不同的速率增强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比剂的注射总量和降低对比剂外渗的风险;直插型高压注射器的使用不同于针筒型高压注射器,对比剂和盐水的切换会影响检查过程.

  •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

    作者:任建庄;刘红

    目的:探讨CT在梗阻性黄疸的影像诊断及病因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表现.结果:梗阻性黄疸的主要表现为胆系扩张.CT诊断梗阻性黄疸部位的准确率为83%;病因符合率为79%.梗阻性黄疸病因多见的为结石,其次为胆道和胰腺肿瘤.结论:CT能清楚地显示扩张的胆管和梗阻段胆管的情况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 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附41例分析)

    作者:翟昭华;张小明;杜勇;唐显映;李春平;敬宗林;周华藻

    目的:了解后颅窝肿瘤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对4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听神经瘤12例(30%),脑膜瘤9例(22%),转移性肿瘤7例(17%),星型胶质细胞瘤5例(12%),室管膜瘤2例,其它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皮样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神经鞘瘤和结核瘤各1例.结论:后颅窝肿瘤缺乏CT特征性表现,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 腰椎间盘病变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

    作者:王从和;周贤桂

    腰椎间盘病变多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椎间盘破裂的突出症,临床上易引起腰痛或腰腿痛,甚至麻木,跛行.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及时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了110例椎间盘病变的腰椎平片及CT检查进行对照总结分析,旨在对设备条件差的基层医院诊断有帮助.

  • Moyamoya病的CT、MRI、MRA与DSA对比分析

    作者:王永安;王秀河;刘斯润;黄力

    目的:分析Moyamoya病的CT、MRI、MRA和DSA的综合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T、5例MRI及MRA、12例DSA的影像资料,比较各自的特点.应用GE 1.5T超导型MR系统行SE、FSE序列MR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A.结果:CT显示低年龄组(<30岁)主要为多发性皮层下缺血并不对称性皮质萎缩.高年龄组(>30岁),主要以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脑萎缩,或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显示闭塞血管流空效应消失,侧支循环流空信号增多,脑实质缺血或出血改变.MRA直接显示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及侧支血管网.与DSA对比,MRA能够准确地显示闭塞或狭窄的大血管和代偿的侧支血管网.结论:CT平扫仍是发现Moyamoya病继发病变的常规方法,MRI和MRA相结合可正确诊断Moyamoya病,避免或减少血管造影的次数.

  • 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探讨

    作者:胡碧芳

    目的 探讨经计算机体层定位PCN在急性梗阻积水伴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26例急性梗阻积水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穿刺引流成功,手术顺利,引流后肾功能恢复.全部患者均行经引流管顺行造影.明确梗阻部位及病因.结论 计算机体层定位经皮穿刺造瘘术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等特点,对急性梗阻积水伴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肾功能的挽救有重要价值.

  • 下腔静脉发育畸形

    作者:黄升刚;曹存友;牟高建;刘荣亮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发育畸形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下腔静脉发育畸形5例,其中左位下腔静脉1例、左肾静脉环绕主动脉 1例和主动脉后左肾静脉3例.采用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并结合MPR 和/或CPR后处理技术. 结果 CT平扫及增强均能较好显示左位下腔静脉,MPR和CPR则能更好显示其全貌; 对左肾静脉环绕主动脉和主动脉后左肾静脉,CT平扫需要较敏感地意识提示诊断,必须增强扫描方能确诊, CPR能较好显示其概貌, MPR对此无意义. 结论 CT平扫及增强并结合MPR和/或CPR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上述畸形,明确诊断;对临床相关诊疗有积极提示意义,防止意外.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