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

    作者:韩本松;范存义;曾炳芳

    [目的]研究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和带锁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月收治30例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进行治疗,采用Neer骨折分类及评分标准进行手术疗效的评价.[结果]后随访时骨折都顺利愈合,3、4部分骨折优良率分别为94%、89.6%,未发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和LPHP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轻肱骨头血供影响,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外科治疗

    作者:蔡春水;张毅;赵新建;曾明;黄星球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和术后康复对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依据Neer分型及骨折移位的程度,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2例,术后及早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5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2个月.患者功能按Neer评估标准,优良率80.7%.结论:简单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一般用非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外侧闭合楔形胫骨近端截骨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韩国首尔庆熙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Kyung Ho Yoon;Sang Jun Song;Myeung Cheol Shin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原发性胫骨近端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以及佳的截骨矫正角度.[方法]自1985~1997年,79例(111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胫骨近端截骨术.其中男5例(5膝),女74例(106膝);年龄37~70岁(平均55岁).根据术后胫股角(FTA)分为3组.Ⅰ组61膝FTA<7°;Ⅱ组23膝FTA7°~9°;Ⅲ组27膝FTA≥10°.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按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年4个月~14年1个月(平均9年6个月).术前HSS平均60分,术后1年平均94分,末次随访平均87分.采用2种方法判定手术失败:方法1为需行人工全膝火节置换术者,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9%和85%;方法2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或术后HSS评分<60分,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和75.1%.[结论]胫骨近端截骨术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胫股角应矫正到外翻7°以上(范围10°~15°).

    关键词: 胫骨 截骨术 近端
  • 真核转录因子-κB、真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β mRNA 在染铅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刘栋;杨波;蒋云生;周桂凤;乔玉峰;刘伏友;彭佑铭

    目的研究铅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真核转录因子κB(NF-κB)、真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β mRNA(IKK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铅致近曲肾小管上皮损伤的可能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 I标记双链接酸;ABI Prism 7000荧光定量PCR检测染铅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F-κB、IKKβ mRNA的表达.结果NF-κB、IKKβ在染铅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表达水平随染铅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NF-κB、IKKβ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铅引起免疫功能失衡导致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关.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作者:陈开阳;顾本进;卢弘栩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累及肱骨大小结节、肱骨解剖颈及肱骨外科颈,且伴有明显移位或成角,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复位固定困难,术后内固定穿出肱骨头、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对于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笔者近年来使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了15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

    作者:严力军;廉凯;王邦军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58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2例.男30例,女22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47.5岁(28~70岁).采用Neer骨折分类法,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29例.疗效评判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0个月).根据Neer评分,优15例,良25例,中10例,差2例.术后优良率为76.9%,患者主观满意率为80%.结论:LPHP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对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满意.

  • 半肩置换与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杨继国;胡劲涛;赵晨

    目的 对比半肩置换与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黄山昌仁医院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2例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半肩置换组15例,锁定钢板组2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Constant-Murley评分、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病人随访6~15个月,平均8.3个月.半肩置换组无并发症发生,锁定钢板组1例病人出现术后功能障碍,拆除内固定后症状消失.锁定钢板组与半肩置换组的患侧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1.1±5.3)分、(65.7±5.5)分,肩关节SST评分分别为(8.3±1.2)分、(6.9±1.3)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7.2±5.7)分、(71.5±6.8)分;在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范围上,半肩置换组分别为97.8°±11.8°、75.6°±8.5°、46.5°±5.8°、19.5°±3.1°,锁定钢板组分别为114.1°±16.6°、99.6°±15.5°、59.7°±7.1°、27.1°±2.5°,上述指标中,锁定钢板组均优于半肩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没有肱骨头置换指征的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优于半肩置换.

  • 肱骨近端锁定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向成浩;蒋从斌;杨万波;鄢辉;何晶;施俊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治疗96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LPHP组,55例,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置换组,41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所有病例于术后第1、3、6、12、18个月进行门诊复查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VAS评分等中短期疗效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依赖于适应证,人工肱骨头置换因术中涉及对肱骨头进行不可逆的切除,选择需相当慎重.两种术式的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 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魏世隽;韩芳;陈庄洪;黄卫兵

    目的 探讨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7例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脱位16例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内固定,三部分骨折脱位1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修补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7例均获随访,时间12~59个月,平均29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 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2%.结论 对于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保护局部血运甚为重要,术中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合理选择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充分保护软组织及修复肩袖等原则的应用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梁明苏;赵飞飞;王剑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36例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0例.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12~28m(平均18.8m)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1%.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有显著疗效.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作者:张峰;徐荣明;朱文杰;马维虎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5~15个月随访,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发生,仅1例发生肱骨头半脱位现象.患肩功能恢复基本满意,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满意,能满足解除疼痛、稳定关节、重建运动功能的要求,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作者:韦盛旺;赵友明;杨杰;吴瑞凯;楼毅;胡炜;陈华;郭晓山

    目的 比较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24例,非手术方法治疗13例.对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儿的肩关节功能、放射学检查结果、肩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组平均随访15.8个月(4~37个月),手术组平均随访17.4个月(5~30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愈合.手术组复位后残留移位及成角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针道反应3例,克氏针穿出肱骨头关节面1例;非手术组,出现复位后骨折再移位1例.术后3个月,两组肩关节活动度、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复位及固定时间与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患肩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较早、复位后复查X线次数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质量较优,非手术治疗创伤小,费用低,住院时间短,但在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美观上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年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合并伤等进行综合考虑.

  • Trigen髓内钉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孝新;王庆伟;王华松;吴刚;丰瑞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09/2016-06月在作者医院采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26例中老年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8~74岁,平均61.4岁;右侧损伤14例,左侧12例.结果 本组患者获得随访9~18个月,平均13.7个月.结果显示X线片骨折对位对线满意,所有患者均愈合,无感染、骨不连或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8.46%.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及患者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治疗选择.

  • 严重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42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志强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占肱骨上端骨折90%以上.骨折发生在肱骨头与肱骨干之间相对薄弱部分,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解剖关系,骨折后极不稳定,移位较严重,历来是闭合复位的难题,容易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1995年~2003年共收治此类骨折42例,治疗上强调早期俯卧位手法整复、小夹板超肩关节固定、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李亚辉;宗虎群;魏建壮;王凯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应用LPHP治疗28例肱骨近端骨折,男18例女性10例;年龄16 - 79岁,平均54.2岁;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骨折3例,三部骨折21例,四部骨折4例均采用LPHP治疗.结果:28位患者获12 -28个月随访,解剖复位8例,基本解剖复位17例,对位不良2例.按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16例良,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LPHP有显著疗效.

  • 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生存率的比较

    作者:柰超;刘震;连肖;刘书尚;郭曼;肖书傲;柳金强;杨学文;张洪伟

    目的 比较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EGJ)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3月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SiewertⅡ型EGJ腺癌、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匹配后,共23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接受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组)各117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率.结果 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和62.6%,5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4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进一步行分层生存比较,肿瘤直径≤4 cm者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2.8%和80.4%(P=0.423),肿瘤直径>4cm者分别为57.9%和46.5%(P=0.239);高分化腺癌者分别为83.3%和83.3%(P=0.998),中分化者分别为68.2%和53.3%(P=0.270),低分化者分别为56.1%和69.6% (P=0.280),黏液腺癌者分别为64.8%和56.0%(P=0.451);T1-2期腺癌者分别为80.0%和76.9%(P=0.912),T3期者分别为64.3%和60.4% (P=0.610),T4a期者分别为50.0%和62.5%(P=0.953);Ⅰ期腺癌者分别为92.3%和100%(P=0.380),Ⅱ期者分别为79.6%和66.3%(P=0.172),Ⅲ期者分别为42.6%和49.5% (P=0.6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EGJ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当.

  •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比较

    作者:曾长青;黄良祥;陈林昊;黄海啸;郑羽;池良杰

    目的:比较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3种不同切除及重建术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91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切除及重建方式分为TG-RY组(123例,行全胃切除术加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PG-EG组(40例,行近端胃切除术加食管残胃吻合)和PG-JI组(28例,行近端胃切除术加功能性空肠间置),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远期胃肠道不适、术后1年营养状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PG-EG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8 min,明显短于TG-RY组的248 min 和PG-JI 组的224 min (P<0.05);平均术中出血194 ml,明显少于TG-RY组的323 ml和PG-JI组的265 ml(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PG-EG组患者反流发生率为17.5%(7/40),明显高于TG-RY组和PG-JI组[1.6%(2/123)和7.1%(2/28),P<0.05];烧心发生率为17.5%(7/40),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4.9%(6/123)和10.7(3/28),P<0.05];TG-RY组患者倾倒综合征生生率为7.3%(9/123),另外两组均无一例倾倒综合征发生(P<0.05)。术后1年体质量下降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RY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近端胃癌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考虑术后生活质量,PG-JI可作为近端胃切除术后的首选重建方式;但对于肿瘤较大、病期较晚者,TG-RY更加安全;对于年老体弱、对手术耐受力低者,可考虑行PG-EG。

  • 经腹膈肌裂孔途径与经胸腹联合切口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邬四明;黄智民;朱雄兵;卢晓明

    目的 探讨经腹膈肌裂孔途径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间在湖北通城县人民医院接受经腹膈肌裂孔途径手术治疗的40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7~76(平均56.1)岁.选取同期经胸腹联合切口途径行近端胃癌根治术且临床病理资料相匹配的40例近端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腹膈肌裂孔途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81.3±63.7) ml比(248.8±79.7) ml,P=0.000],手术时间缩短[(4.1±0.6)h比(5.3±0.7)h,P=0.000],ICU治疗时间[(6.5±5.7)d比(19.4±18.0)d,P=0.000]及术后住院治疗时间[(14.0±2.3)d比(18.7±3.0)d,P=0.000]均明显缩短;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3/40)和10.0%(4/40),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和6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D0.05).结论 经腹膈肌裂孔途径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行根治术安全、有效.

  • 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占东;马飞;张永磊;马二民;孔烨;刘洪兴;花亚伟

    目的 比较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治性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0年2月至201 1年8月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胃切除的123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1例,在根治性胃切除术后分别行空肠间置吻合术、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及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月行胃排空试验和食管下段pH值测定以评估患者食管反流情况,追踪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情况;于术前和术后12月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空肠间置吻合组、食管残胃后壁吻合组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分别有1例(2.4%)、10例(24.4%)和7例(17.1%)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分别有1例(2.4%)、7例(17.1%)和8例(19.5%)患者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时发现钡剂反流入食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食管下段pH值分别为6.9±0.2、6.8±0.1和6.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术后1年,3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症状、便秘及腹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均P<0.05);空肠间置吻合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恶心呕吐、便秘及腹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性胃切除术后采用空肠间置吻合术、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及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能够满足消化道重建的需要,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空肠间置吻合重建术在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是比较理想的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

  •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昉璇;张汝鹏;刘辉;权继传;梁寒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2年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年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7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早期复发71例(19.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明确近端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orrmann分型(P<0.01)、病理类型(P<0.01)、浸润深度(P<0.05)和阴性淋巴结数与近端胃癌早期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5)、浸润深度(P<0.05)和阴性淋巴结数(P<0.01)是近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早期复发患者的阴性淋巴结数为(8.4±7.2)枚,明显低于无早期复发者的(10.7±8.7)枚(P<0.05).结论 对原发肿瘤浸润深度达T3以上、病理类型为腺鳞癌的近端胃癌患者,应适当扩大手术切除范围、积极行标准或扩大的淋巴结清扫,于术中或术后常规加行辅助治疗.

130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