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小残留病监测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刚

    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移植后较高的复发率仍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微小残留病( microresidual disease,MRD)的存在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和移植失败的根本原因[1].MRD是指临床症状缓解的白血病患者体内能监测到的微量白血病细胞.自体采集物MRD监测及移植前后动态监测MRD有助于观察移植疗效,起到早期预测疾病转归或复发的作用.

  • 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海彬;张苏伟

    目的 观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科初诊并通过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3个月、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患者骨髓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MRD>10-4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患者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MRD水平分为高(MRD≥10-2)、中(10-20.05).结论 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 流式细胞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作者:景卉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探讨MR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2013—2016年我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达完全缓解(CR)的MM患者39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MRD水平.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230U/L(P=0.002)、β2微球蛋白≥3.5mg/L(P=0.002)、血肌酐≥177mmol/L(P=0.047)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M患者达到CR后首次监测MRD水平,14例MRD阳性患者(MRD≥0.01%)与25例MRD阴性患者(MRD<0.01%)间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8).对MRD阳性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发现,较高的MRD水平(MRD≥0.1%)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P=0.036).动态监测MRD水平结果显示,持续MRD阳性患者与持续MRD阴性患者间的无复发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P=0.035).结论:FCM监测MRD水平对判断MM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白血病患儿微小残留病的检测与应用进展

    作者:孙雨;刘建平;王向文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逐渐显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达50%~80%.尽管如此,由白血病中的微小残留病(MRD)引起的复发仍然面临巨大的考验,并且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均已证实ALL和AML患者的MRD水平与治疗效果相关并能预测复发风险.目前MRD的检测技术已非常完善,可覆盖98%以上的ALL和大部分AML.如今,检测MRD的两种主要技术是流式细胞术(FCM)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两种技术在预测疾病复发和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为儿童白血病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了基础.

  • 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监测微小残留病及干预复发

    作者:万鼎铭;孙琳琳;谢新生;郭荣;曹伟杰;张素平;李丽;陈晓娜;刘郁叶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早期干预、预防移植后复发可以提高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降低移植后死亡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微小残留病是目前广泛可靠、切实可行的方法.目的:动态监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指标,探讨其预测早期复发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3例,检测移植后1,3,6,12个月微小残留病指标变化,观察微小残留病水平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微小残留病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0.0%和65.8%,总生存率分别为50.8%和68.9%,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移植后骨髓微小残留病阳性患者16例,进行干预治疗后,4例患者微小残留病转阴,至今未复发;③血液学复发患者11例,分别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和二次移植,终血液学复发死亡,从发现微小残留病阳性到血液学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00(7-190) d,期间给予干预,可延长复发时间;④1例患者拒绝治疗,终复发死亡;⑤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水平,预防早期复发,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可以提高移植后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延长复发时间.

  •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云鹏;张敬东;卢香兰;曲秀娟;田昕;崔明;翟明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人外周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WT1 mRNA表达.结果 50例白血病患者中,41例WT1 mRNA表达增高,阳性率为8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阳性率分别为84.0%和93.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WT1 mRNA阳性率为66.7%,其中慢性期均阴性,加速期和急变期均阳性.17例完全缓解患者中,15例(85.2%)WT1 mRNA转阴,复发患者WT1 mRNA再次升高.结论 WT1 mRNA表达的测定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与评价

    作者:王丽

    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常成为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定量检测微小残留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有三种,包括检测异常抗原表型的流式细胞技术、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PCR扩增技术、融合基因的PCR扩增技术.每种方法原理及特点不同导致I临床应用范围不同.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能使微小残留病定量更准确.

  • 儿童恶性实体瘤微小残留病监测及其方法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莹

    尽管儿童恶性实体瘤的整体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治疗中病情进展或完全缓解后复发是影响儿童实体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与实体瘤的复发或治疗进展密切相关,该文就儿童恶性实体瘤MRD监测的意义及其方法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WT1、PRAME、ERG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青

    白血病特异性基因是目前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主要生物学标记.近年来发现PRAME、WT1、ERG等可能是潜在的急性白血病相关分子,可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的监测,用来指导临床分层治疗和判断预后.该文就这些白血病相关分子的致病机制、在白血病中的发生率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等做一综述.

  • 04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

  • 自动片段分析的多重PCR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探索

    作者:黄礼彬;柯志勇;张晓莉;胡昌明;朱晓霞;罗学群

    目的 探讨运用自动片段分析的多重PCR检测IgH和(或)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作为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1:3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例极早期复发的非高危儿童ALL(病例组)和危险度匹配的12例非高危儿童ALL(对照组)在初诊时、诱导化疗结束(距开始治疗5周,W5)、再诱导化疗前(距开始治疗23周,W23)及维持第3个月(距开始治疗44周,W44)的骨髓样本,治疗方案均按照广东2008 ALL协作组方案进行.用多重PCR方法定性检测各时间两组骨髓样本是否存在IgH和(或)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PCR产物采用片段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检出单克隆重排的IgH和(或)TCRγ被认为是MRD阳性.结果 复发组4例和对照组12例ALL患儿在初诊时均监测到IgH单克隆重排,TCRγ单克隆重排阳性率56%.在W5时,病例组和对照组的MRD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23和W44这两个时间点,病例组的MRD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PCR联合自动片段分析检测IgH和(或)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的方法可以用于儿童ALL治疗过程中的MRD监测.

  • 儿童急性白血病CDX2基因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对照研究

    作者:李迎侠;黄嘉莉;钱新宏;赵晓莉;范芳;潘凯丽

    目的 将WT1基因作为同期对照基因,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特点、临床意义及潜力.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同期检测儿童白血病患者骨髓(BM)、外周血(PM)单个核细胞(MNC)CDX2基因、WT1基因的表达.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西京医院收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共57例,未缓解组39例,其中初发35例(ALL 25例,AML 10例),复发4例;AL缓解组18例;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 未缓解组82.1%(32/39例)AL患儿CDX2基因不同程度高表达(0.6187±0.2170),其中ALL组和AML组阳性率(89.3% vs.63.6%)、表达水平(0.6181±0.2342 vs.0.6230±0.2441)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对照组CDX2基因表达均阴性.9例初发白血病同期BM、PB中MNCs CDX2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083±0.2279)、(0.4124±0.1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 CDX2基因、WT1基因表达的比较:未缓解组阳性率(48.7%vs.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L组(46.4% vs.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54.5% vs.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X2基因表达阳性、阴性AL患儿WT1基因阳性率分别46.8%(15/32)和57.1%(4/7),统计分析CDX2基因与WT1基因在儿童AL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初发儿童AL中,CDX2基因表达阳性、阴性者CR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X2基因、WT1基因表达双阳性组与双阴性组、双阳性组与单阳性组、单阳性组与双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1例AL患儿8~14个月,初诊时CDX2表达阳性的9例患儿,5例于治疗第13~19d时转为阴性,余4例于诱导缓解治疗后转为阴性至今.而初诊时CDX2基因表达阴性的患儿,在骨髓CR时仍为阴性,此后持续阴性.结论 与WT1基因比较,CDX2基因或为儿童AL更具潜力的泛白血病基因标志,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疾病的状态和白血病负荷,于MRD监测有一定意义.

  • 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程翼飞;张乐萍;叶秋月;陆爱东;刘桂兰

    目的 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阶段发生表面抗原的改变以及MRD水平、出现时期与顸后关系.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63例出现过MRD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检测MRD.结果 (1)在63例流式细胞术检测MRD阳性患儿中,有23例骨髓复发,1例脑膜白血病,6例失访,1例因严重感染死亡,33例随访至今无病生存.(2)共有147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呈阳性.有78次(53.06%)MRD检测结果至少有1个抗体荧光强度的变化,其中出现一个抗体强度变化的为33次(22.44%),2个抗体荧光强度变化为22次(14.96%),3个及3个以上荧光强度变化为23次(15.64%).CD10、CD45、CD34抗体荧光强度变化频率高.(3)共有10例患儿在复发时行免疫分型检查,8例(8/10,80%)与初治时有抗体荧光强度变化.(4)MRD为10-3水平组存活率明显低于10-4水平组(P=0.0007).(5)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阳性组存活率明显低于巩固化疗期间出现MRD)阳性组(P=0.024).结论 在小儿B-ALL治疗过程中,MRD的免疫表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如果出现10-3水平MRD或者是在维持化疗和(或)停药期间出现MRD,应及时干预.

  • 微小残留病检测指导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青;金润铭

    近年来,虽然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日益改善,但微小残留病(MRD)导致的复发仍然是治愈白血病的一大难题.目前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MRD检测的研究较为完善,而其他类型白血病MRD的相关研究尚须进一步深入.检测MRD的两大主要技术有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分子免疫学技术如流式细胞术(FCM).临床应了解白血病MRD检测的相关进展.

  • 儿童白血病诊治研究——精准医学实践典范

    作者:王天有;李志刚

    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已取得极大提高.近年来,大量新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被发现,使得临床分型更为准确,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识别出极低水平的微小残留病,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等新型治疗技术的应用,给攻克难治、复发白血病带来新的希望,以6-巯基嘌呤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为代表的药物遗传学研究为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反应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进步无不深刻体现着精准医学的理念与精神,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AML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丽雪;任翠爱;张磊;李亚茹;李银柱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经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并达到CR的43例初诊AML(M3除外)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同时,应用FCM动态监测MRD,追踪至复发或随访结束.得出完全缓解后患者的平均微小残留水平.并同时监测CR后及巩固化疗1个疗程后2个不同时间点微小残留与复发的关系,以MRD>10-4为阳性.并对CR后MRD(+)患者中出现复发的病例数按10-4<MRD<10-3,10-3≤MRD≤10-2,MRD>10-2分为3组,观察其与形态学复发的时间关系.结果 43例CR后的患者中,测得MRD小值为0.006%,大值为4.96%,平均值为0.52%.完全缓解后MRD(+)者复发率57.14%(8/14),MRD(-)者复发率13.8%(4/29),MRD(+)者复发率高于MRD(-)者(P=0.009).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41例骨髓标本,MRD(+)者复发率为50.0%(5/10),MRD(-)者复发率为12.9%(4/31),MRD(+)者复发率高于MRD(-)者(P=0.025).且CR后检测MRD(+)并出现复发的8例患者均在6个月内出现了形态学的复发.结论 应用FCM检测AML完全缓解后的MRD值差异较大,范围在10-5~10-2,不能作为判断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完全缓解后及巩固治疗后MRD(+)者复发率均高于MRD(-)者,且MRD值越高,越容易早期出现复发.较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相比,敏感性更高,可以尽早预测复发,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E2A-PBX1、SIL-TAL1、TEL-AML1融合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白波;马梁明;鹿育晋;郑凤丽;杨波;赵小娟

    目的:探讨E2A-PBX1、SIL-TAL1、TEL-AML1融合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以及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方法检测62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的 E2A-PBX1、SIL-TAL1、TEL-AML1融合基因,比较初发、缓解和复发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融合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6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6例融合基因检测阳性,其中 E2A-PBX1阳性3例,SIL-TAL1阳性2例,TEL-AML1阳性1例。患者初发时和复发时融合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完全缓解时(P<0.05)。结论: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E2A-PBX1、SIL-TAL1、TEL-AML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定量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E2A-PBX1、SIL-TAL1、TEL-AML1融合基因表达,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 6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及长期随访

    作者:余霞;程邦宁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和长期随访复发的关系。方法:依照ALL-XH-99方案将60例患儿分为高危患儿组,中危患儿组,低危患儿组,所有患儿均进行ALL-XH-99方案化疗,随访时间为6~30个月。使用CD45/SSC双参数图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高危组患儿在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时微小残留病阳性率较低危组和中危组患儿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儿在进行化疗6个月时微小残留病阳性率较低危组和中危组患儿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残留病水平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有关,是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欣;翁建宇;陆泽生;李扬秋;苏健华;黄梓伦;林伟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造血系统肿瘤持续缓解状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应.目前,对GVL的机理仍不清楚.临床上观察到,在 GVL出现前,病人多经历了一个急或慢性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过程. GVHD使受者正常的组织和细胞受到损伤,而同时产生的 GVL效应却能抑制或清除微小残留病[1].本文报道我院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合并GVHD后所发生的GVL效应.

  • CD7、CD56、CD19在AML预后及MRD监测中的意义

    作者:孔令环;韩梅;肖中平;陈琳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淋系抗原(Ly+-AML)表达者在预后及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6例AML进行免疫分型,并以CD7、CD56、CD19为标志进行MRD检测.结果 交叉表达现象在M5中出现频率高,其次为M2;CD7表达在Ly+-AML中常见;首次化疗形态学完全 缓解(CR)率Ly+-AML病例低于Ly-AML病例;2年死亡率Ly+-AML病例高于Ly-AML病例;在MRD阳性检出率方面,CD7+ 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CD56+ 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CD19+ 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 >0.05).讨论 Ly+-AML与Ly--AML有不同的临床特点,CD7+ AML和CD56+ AML预后差;CD7、CD56可以作为MRD监测的重要指标.

318 条记录 6/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