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F-κB m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作者:刘敏;魏旭东;吕晓东;范瑞华;尹青松;周健

    本研究目的旨在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F-κB mRNA的表达,以揭示NF-κB在AML发病中的作用.收集60例初诊AML患者的新鲜骨髓,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合成cDNA,以GAPDH为内参照进行荧光定量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在实验中选择1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NF-κB mRNA在AML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5).M4,M5亚型的NF-κB mRNA表达高于M1,M2,M3亚型组.结论:NF-κB在AML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上调在AML的发病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成人急性白血病GST-π与LRP基因的RQ-PC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静;肖镇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基因的检测,探讨两种基因与患者多药耐药性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44例AL患者及27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π与LR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GST-π基因水平在初治组和难治组与完全缓解组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PR基因水平在初治组与难治组,完全缓解组与难治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GST-π与LRP基因之间无相关性.GST-π及LRP基因表达在不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组、不同临床分型组( ALL、ANLL)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GST-π和LRP基因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多药耐药,二者联合检测较单独测定某一基因对白血病评定预后更具临床意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白血病分型可能与GST-π和LRP基因的表达无关.

    关键词: GST-π LRP MDR 白血病 RQ-PCR
  • 荧光定量PCR对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变化的检测效果研究

    作者:杨柳;江千里;孟凡义;宋兰林;林榕;徐晓兰;周淑芸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并比较R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CML微小残留病方面的敏感度.方法 采用RQ-PCR技术检测初诊CML患者30例,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的CML患者各8例,观察骨髓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情况,并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可达到10个拷贝.初诊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水平为68.18%±26.67%,而经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后的水平分别为0.16%±0.15%、0.04%±0.02%,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2.82和3.36个对数级.当FISH结果为阴性时,RQ-PCR的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比FISH更高,对于监测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提示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监测微小残留病及干预复发

    作者:万鼎铭;孙琳琳;谢新生;郭荣;曹伟杰;张素平;李丽;陈晓娜;刘郁叶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早期干预、预防移植后复发可以提高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降低移植后死亡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微小残留病是目前广泛可靠、切实可行的方法.目的:动态监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指标,探讨其预测早期复发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3例,检测移植后1,3,6,12个月微小残留病指标变化,观察微小残留病水平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微小残留病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0.0%和65.8%,总生存率分别为50.8%和68.9%,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移植后骨髓微小残留病阳性患者16例,进行干预治疗后,4例患者微小残留病转阴,至今未复发;③血液学复发患者11例,分别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和二次移植,终血液学复发死亡,从发现微小残留病阳性到血液学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00(7-190) d,期间给予干预,可延长复发时间;④1例患者拒绝治疗,终复发死亡;⑤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水平,预防早期复发,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可以提高移植后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延长复发时间.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OL21A1,RUNX2,COAS基因定量检测

    作者:秦艳茹;王立东;庄则豪;邝丽芸;关新元;曹世华;司华新

    目的:探讨3种可能的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COL21A1、RUNX2和COAS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测量其淋巴结转移灶中COL21A1、RUNX2和COAS基因的扩增倍数.结果:COL21A1扩增倍数分别为2.50,31.34,0.68,6.45;RUNX2扩增倍数分别为4.44,1.29,0.23,3.25;COAS扩增倍数分别为2.11,10.13,0.44,4.99.3种基因在3/4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增强.结论:COL21A1,RUNX2和COAS基因可能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 定量监测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明星

    目的分析定量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将AML-1ETO融合基因作为靶分子测量患者初诊及随访时融合基因水平,分析ANL1-ETO基因水平变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初诊时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年龄、性别无相关性,长期缓解患者的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处于0.001%~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或表达水平>0.01%可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检测到AML1-ETO融合基因不能作为预测复发的指标。结论定量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可判断患者的预后状况和病情变化,可反映微小残留病的动态变化。

  • 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张学美;徐明;刘华;王玉明;李惠民;李云涛

    目的 探讨外周血作为Bcl-2/IgH融合基因检测的标本来源的可行性.方法 以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患者外周血和5例骨髓Bcl-2/IgH融合基因的阳性率及表达水平.结果 骨髓和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与65%,两者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64);外周血和骨髓融合基因相对拷贝数x±sd分别为2.73±2.54和4.23±4.0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107).结论 以外周血作为Bcl-2/IgH融合基因观测的标本来源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