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阴市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分析

    作者:陈孙云;郭春辉;邓国炯

    目的:对156例来自江阴市的新发HIV-1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分析,以监测该地区感染人群HⅣ-1毒株的流行状况.方法:选取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6年确认和管理的156例常住人口新发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DNA并扩增HIV病毒pol区部分基因,通过系统进化树判断患者基因亚型.结果:156例样本中,pol区成功扩增并测序139例,系统进化树结果确定江阴市HIV-1流行毒株分属7种亚型和重组型,以CRF01_AE (43.9%,61/139)、CRF07_BC(19.4%,27/139)、CRF67_01B(13.7%,19/139)亚型为主;HIV-1基因亚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传播途径在各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同性性传播与异性性传播人群间的分布差异具显著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13-2016年常住人口中新发HIV-1感染者亚型分布呈现多样性,且具有明显的人群特点.

  • 中药抗HIV/AIDS研究中病毒与免疫关系的探讨

    作者:吕岫华;刘伟;李泽琳;曾毅

    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病毒与机体这对特殊矛盾统一体的角度,探讨了中药在抗HIV/AIDS研究中病毒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为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拓宽思路,另一方面也为研究中药抗HIV/AIDS的繁杂机制提供科学根据.

  • 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毒特异性CTL细胞定量研究

    作者:张永宏;陈新月;杨宇;蒋岩;张彤;吴昊

    目的探讨病毒特异性CTL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机制. 方法观察对象为HIV/HCV共感染患者、单纯HIV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采用四聚体技术,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特异性CTL.前瞻性比较HIV、HCV特异性CTL在三组中的异同,并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的HIV、HCV特异性CTL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HIV/HCV共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比较HIV特异性CTL,差异无显著性(P=0.586).HIV/HCV共感染组中HCV特异性CTL的百分数及绝对计数(0.37±0.29, 3.52±3.79)均高于单纯HCV感染组(0.15±0.05, 0.8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2).HIV/HCV共感染组中的HIV特异性CTL与HCV特异性CTL存在正性线性相关(P<0.001),方程成立.并且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似然比(r2)0.761. 结论 HCV特异性CTL可能是HIV/HCV共感染组中肝脏功能损伤加重的原因之一;HIV与HCV在同一患者存在相互影响.

  • 具有避孕作用的杀微生物剂

    作者:王睿睿;葛争鸣;马丽;郑永唐

    杀微生物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阴道或宫颈局部用药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药物制剂.理想的杀微生物剂应安全、高效、廉价和稳定.杀微生物剂不一定都具有杀精子作用,兼有杀精子作用的杀微生物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研制中的杀微生物剂共有62种,其中大约有22种兼有杀精子和避孕作用,根据作用机制将这些具有避孕作用的杀微生物剂分为5类.杀微生物剂的研发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广泛市场.

  • HCV对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永宏;吴昊;蒋岩;陈新月;肖瑶;徐莲芝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动态观察HIV/HCV重叠感染组和单独HIV感染组患者接受HAART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的变化.发现:重叠感染组与单独感染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免疫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17):重叠感染组CD4+上升(47.87±48.42)个/μL,单独感染组上升(146.12±88.29)个/μL.提示:接受正规HAART治疗后,重叠感染HCV的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滞后于单独HIV感染者.

  •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张玉敏

    目的 本文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为了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预期寿命.

  • HIV抗病毒治疗者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及耐药

    作者:郑本锋;刘宏伟;袁源;刘春华;王哲;杨利婷;邢辉;阮玉华;邵一鸣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者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和耐药状况.方法 2009年8月在河南省西华县整群抽取接受抗病毒治疗者371例,进行基本情况和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血液样本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371例中,病毒抑制失败87例,失败率为2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不,男性(OR=1.8,95%CI=1.1~3.1,P=0.026 4)、近1个月有漏服药物(OR=2.3,95%CI=1.2~4.2,P=0.009 2)和现治疗方案为早期一线治疗方案(OR=2.1,95%CI=1.2~3.9,P=0.012 4)与病毒抑制失败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抑制失败者的耐药率为63.2%(55/87),其中非核苷类药物和核苷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5/87)和49.3%(43/87),未检测到对蛋白酶类药物的耐药.结论 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病毒抑制失败率和耐药突变率较高,服药依从性是主要影响因素.

  • 替诺福韦酯相关性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官丽倩;张仁芳

    替诺福韦酯是替诺福韦的前药,是一种与阿德福韦酯相似的单磷酸腺苷类似物,具有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活性的作用.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替诺福韦酯相关性肾毒性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综述替诺福韦酯相关性肾毒性在国内外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作用机制、潜在风险及处理措施等研究进展.

  •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药物预防

    作者:赵海涛;张庆文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药物预防是艾滋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首个HIV预防药物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复方制剂(Truvada),以及其他抗HIV药物在预防HIV感染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负调节信号通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纪永佳;卢洪洲

    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慢性感染过程中,感染者体内特异性CD8+T细胞高度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并可使感染者出现细胞免疫功能耗竭,感染者的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毒功能等也会受影响.此外,HIV特异性CD4+T细胞及B细胞也可受PD-1通路负调控影响.抑制PD-1通路可增强病毒特异性免疫,故其被认为是HIV感染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HIV感染过程中PD-1免疫负调节信号通路相关研究及其作为HIV感染潜在免疫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加拿大人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前预防和非职业性暴露后预防指南解读

    作者:齐唐凯;卢洪洲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可使感染者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暴露前预防(PrEP)和非职业性暴露后预防(nPEP)是预防HIV感染的两个重要策略.2017年底加拿大HIV临床试验网络更新了加拿大HIV PrEP和nPEP指南.本文就该指南主要内容作一简介,以供国内临床工作者参考.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小清;沈银忠

    随着抗病毒治疗(AR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生存期的延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AD)]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CAD已经成为影响AIDS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了解HIV感染与CAD的关系对提高临床对AIDS合并CAD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AIDS患者CAD流行现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 替诺福韦抗病毒感染新研究进展

    作者:丁天然;卢洪洲

    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替诺福韦在HW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前预防和HBV治疗领域的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炎症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

    作者:董耘婷;卢洪洲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但不能完全抑制HIV引起的炎症和免疫激活,残留的炎症导致一系列疾病(HIV并存病).本文简要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HIV与炎症的ART进展.

  • HIV基因治疗概况及进展

    作者:陈亮;吴南屏

    随着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全球的蔓延,寻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成为当务之急.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探索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合适的靶细胞中,使其表达为RNA或蛋白质,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病毒或宿主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控制病毒增殖的目的.

  • 艾滋病与青少年

    作者:曹洪涛;胡志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人类正日益受到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严重威胁.通过对艾滋病全球流行情况的分析,发现该病正在世界各国青少年中肆虐,给国家、家庭和个人带来重大的损失,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对艾滋病易感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需要做的努力.

  • IL-12基因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

    作者:王福祥;孙永涛;刘娟;马英骥;杨宝山;颜丙柱

    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 12)基因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治疗性HIV-1核酸疫苗的新策略.将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或者pCI-neoGAG单独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通过MTT实验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通过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p24抗体滴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pCI-neoGAG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白细胞介素-12基因基因联合HIV-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白细胞介素-12基因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 SHIV及其在AIDS疫苗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强;杨贵波;邵一鸣

    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疾病,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以及疫苗组合的选择和免疫程序的策略,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分析.SIV/恒河猴模型曾被认为是有效的研究模型.但是,SIV和HIV之间基因的差异,使得这个模型存在很大局限性.研究人员还曾经致力于HIV-1/黑猩猩模型,但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该模型也不能被广泛利用[1].

  • 广州市某戒毒所戒毒人员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高凯;徐慧芳;熊远;施文钧;张周斌;陈小平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HIV、HBV、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广州市某戒毒所436名戒毒人员进行HIV、HBV、HC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检出22例,检出率为5.0%,HB-sAg阳性检出70例,检出率为16.1%,HCV抗体阳性检出371例,检出率为85.1%,梅毒抗体阳性检出30例,检出率为6.9%.双重感染中HBV+HCV检出率为13.3%,其次为HCV+梅毒,为5.3%,HIV+HCV为3.4%;三重感染中HIV+HBV+HCV检出率为0.9%,其次为HBV+HCV+梅毒,为0.5%.结论:广州市吸毒者的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日趋严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