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佳琦

    目的 探讨单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自就诊时均单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后,对照组改服恩替卡韦,试验组继续服用替诺福韦酯,继续用药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及ALT复常率,观察两组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试验组HBV DN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耐药病例.结论 单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 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笪欣;张瑞娟;俞丽

    目的:采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对其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治疗后测定并比较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BV DNA水平低,HIV RNA转阴率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应用拉米夫定基础上联用替诺福韦酯可明显提高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指标水平,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

    作者:徐爱华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 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作者:高化国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线率、血清HBV DNA含量及HIV R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48.57%、71.43%,对照组分别为25.71%、42.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3.21±1.19)mL、(2.03±0.09)mL,对照组分别为(4.70±1.24)mL、(3.35±1.05)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IV 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替诺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病毒扩散,保护肝脏,值得推广。

  • 长期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红艺;朱倩钰;任江波;孙淑杰;王辉;杨妙然;姜亦洲;黎寒梅;武珊珊;王宇;马红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核苷(酸)类似物(NAs)初治或经治(TDF除外)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规律使用TDF单药抗病毒治疗0.5~6.0年且每半年定期随访,观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EPI公式计算)、血磷等的变化情况,计算TDF治疗间eGFR及血磷异常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43例病例,在治疗0.5~6.0年后,患者每年eGFR均较基线下降,除第1年下降2.78ml/(min?1.73m2)(P=0.063)和第3年下降0.65ml/(min?1.73m2)(P=0.760)外,其余观察点eGFR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血磷值在经TDF治疗后每年较基线无明显变化,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25例(58.1%)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6例(14.0%)患者出现血磷异常.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肌酐是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基线血磷是治疗期间出现血磷异常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长期应用TDF治疗可能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GFR下降,对于经治患者、老年患者以及基线时已出现肌酐上升或血磷下降的患者更应注意肾功能指标的监测.

  •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姜真实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短期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第8周时,HBV-DNA不可测比率,ALT<2倍ULN(正常值上线)的患者比ALT≥2倍ULN的患者高(P<0.05);HBeAg阴性患者比阳性患者高(P<0.05);拉米夫定非耐药患者比拉米夫定耐药患者高(P<0.05);治疗第24周的时候,以上病毒学应答率之间的差异完全消失,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采取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可以应答迅速,治疗24周HBV-DNA检测不到的比率相对比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 1 7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耐药可能相关突变分析

    作者:梁兆玲;刘妍;苏何玲;孟玉华;罗莉蓉;王静;戴久增;姚增涛;徐东平

    目的 通过大样本测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反转录酶(revere transcriptase,RT)序列,明确与替诺福韦酯(TDF)耐药可能相关的突变在我国患者未使用该药前的检出状况,预测TDF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1 740例CHB患者血清,提取血清中HBV 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RT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NTI软件比对结果.榆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约相关的RT区12个位点序列,重点分析了与TDF临床耐药可能相关的A194T突变以及体外证实可降低TDF活性的V214A、Q215S和A181V+N236T突变.结果 540例(31%)患者分别检出了与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耐药相关突变;未检m A194T突变;34例(2.0%)患者检出V214A突变;3例(0.2%)检出Q215S突变;15例(0.9%)检出A181V+N236T(其中3例为A181V/T+N236T)突变.结论 未检出与TDF临床耐药可能相关的A194T突变,提示目前我国CHB患者自然发生或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引起的TDF原发耐药的可能性很小,预测该药在我国治疗对目前四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患者应具有较好疗效,但V214A和A181V+N236T突变是否影响TDF临床疗效仍值得关注.

  •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作者:王陆军;张纪元;冯国华;王福生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其中替诺福韦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以其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及低耐药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替诺福韦酯的体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前景.

  • 替诺福韦酯对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患者的挽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邵金曼;唐晓凤;刘妍;徐东平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作为常用抗HBV治疗药物,与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无交叉耐药,且价格相对低廉,长期以来用于初治患者和LAM耐药患者的挽救治疗.然而由于ADV耐药基因屏障较低且临床用药剂量较低,临床长期应用累积了较多ADV应答不佳患者.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作为ADV应答不佳患者的挽救治疗方案之一,对ADV初治应答不佳患者和LAM耐药的ADV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略有差异.然而多项体外研究显示TDF对ADV耐药病毒株抑制作用减弱.ADV应答不佳的患者换用TDF是否会引起或加重肾损害值得临床关注.本文就TDF对ADV应答不佳患者挽救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综述,为提高耐药HBV感染防治的管理提供帮助.

  • 替诺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宿主免疫应答

    作者:俞永江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取2015-01/2016-10医院收治CHB合并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水平进行测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宿主免疫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48 wk病毒学突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wk 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2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理想,能调节机体免疫,值得推广应用.

  •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替诺福韦酯

    作者:张久聪;聂青和

    替诺福韦酯(TDF)是一种新型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于2001年被美国FDA批准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目前TDF已经是广泛使用的治疗HIV的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之一.替诺福韦酯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良好的适用性和合适的剂量均使其成为一线治疗的流行药物之一.已有临床研究显示,TDF对合并感染HI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对TDF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药理学特点、不良反应、在CHB相关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以及在治疗CHB的费用效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述评.

  • 对比分析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价值

    作者:郝利恒

    目的 本文主要就恩替卡韦跟奇诺福韦酯对于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eAg阴转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跟HBV DNA阴转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时,替诺福韦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HBeAg阴转水平,并且有着非常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舒肝宁注射液体外抗HBV作用

    作者:思兰兰;刘妍;徐东平;成军

    目的 采用体外细胞模型评价保肝护肝药物舒肝宁注射液(Shuganning Zhusheye,SGN)对HepG2.2.15细胞中稳定复制的野生型(wild type,WT)HBV和HepG2.A64细胞中稳定复制的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耐药型HBV的抗病毒及协同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评价SGN细胞毒性作用,选择安全用药浓度系列稀释后单独或与对照药物[ETV及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联合进行抗HBV实验,以对HBV DNA、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评价SGN的抗病毒作用.结果 SGN对HepG2.2.15和HepG2.A64细胞的CC50分别为198.40μg/ml和85.81μg/ml;SGN单独使用对HepG2.2.15和HepG2.A64细胞中HBV DNA的大抑制率分别为55.89%(t=14.195,P=0.0094)和46.29%(t=4.953,P=0.0037),SGN联合ETV对HepG2.2.15和HepG2.A64细胞中HBV DNA的大抑制率分别为94.28%(t=9.745,P=0.00068)和54.75%(t=9.335,P=0.00028),SGN联合TDF组对HepG2.2.15和HepG2.A64细胞中HBV DNA的大抑制率分别为93.11%(t=9.274,P=0.00071)和88.27%(t=43.68,P=6.03×10-6);SGN对野生型HBsAg和HBeAg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12.00%),对ETV耐药型HBsAg抑制率为19.69%~34.26%(t=39.118,P=0.028;t=19.73,P=0.0024).8μg/ml SGN与低浓度(0.01μmol/L)ETV联合对WT型HBV DNA的抑制有协同效应,抑制率为86.28%(t=30.745,P=0.001).8μg/ml SGN与低浓度(0.2μmol/L)TDF联合对ETV耐药型HBV的抑制有协同效应,抑制率为60.26%(t=7.568,P=0.017).结论 SGN可显著抑制WT型和ETV耐药型HBV的复制,联合低浓度ETV或TDF有显著协同抑制作用.

  • 尿β2-微球蛋白作为替诺福韦酯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早期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娜;张婷;程澄;王京京;闫杰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TDF)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proximal tubular renal dysfunction,PRTD)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作为预测CHB患者TDF相关近端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联合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30例接受TDF治疗,疗程均为96周.出现PRTD即认为出现终点事件,患者需停止用药.比较两组患者PRTD的发生率以及PRTD患者和无PRTD患者尿β2-MG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ADV+ETV组中12例(37.5%)出现PRTD,TDF组中3例(10.0%)出现PR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PRTD患者中尿β2-MG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PRTD患者(93.3%vs 6.4%;χ2=43.198,P<0.001).尿β2-MG预测TDF相关肾小管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结论 与ADV相比,TDF具有更高的肾脏安全性,尿β2-M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DF相关早期近端肾小管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经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挽救治疗

    作者:李忠斌;邵清;李冰;李梵;夏晶;陈松海;王春艳;陈国凤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挽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302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LAM联合ADV挽救治疗失败的CHB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挽救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LAM (100 mg/d)联合ADV(10 mg/d)治疗;挽救组患者每日给予300 mg替诺福韦酯(TDF)联合0.5 mg恩替卡韦(ETV),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治疗基线、12周、24周和48周时分别进行病毒学、生物化学和血清学检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肝功能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挽救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肝功能复常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94.0%(47/50)、89.2% (33/37)和0.0% (0/50),对照组分别为34.0% (17/50)、25.7% (9/35)和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后,挽救组和对照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5.4% (4/26)和16.7% (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3,P=0.769).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未出现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的病例.结论 对于LAM联合ADV治疗后疗效欠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CHB患者,TDF联合ETV是一种效果理想且安全的挽救治疗方案.

  • HBV感染产妇应用替诺福韦酯期间哺乳婴儿安全性观察

    作者:石跃;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产妇应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期间哺乳婴儿的安全性,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流程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妊娠期服用TDF行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且产后继续服用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产后按照有无哺乳意愿分为哺乳组(42例)和人工喂养组(28例),观察两组产妇与新生儿围产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至产后72周,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产后28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及HBV DNA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产后28周、48周与72周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等智力发育指标与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结果 产后28周两组婴儿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为0%,哺乳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HBs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0,P=0.267).哺乳组女婴28周和48周身长显著高于中国标准值,28周、48周和72周体重数值均高于中国标准值,哺乳组男婴48周体重高于中国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时间点体格发育指标与中国标准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上述指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8周不同喂养方式婴儿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2).哺乳组婴儿产后28周和48周的MDI及PDI值高于人工喂养组,产后72周两组幼儿的MDI和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诺福韦酯抗HBV治疗的产妇哺乳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率,且初步显示婴幼儿安全性良好.

  • 替诺福韦酯经治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方;王妮娜;魏嘉;陈瑞丽;杨兴坤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酯抗病毒经治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替诺福韦酯(300 mg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采集血液标本,采用免疫透视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4水平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P均<0.05),血清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4水平在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IgG、IgA、IgM、C3和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和3个月相比血清IgG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IgA、IgM、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ild Pugh B级肝硬化患者较Child Pugh A级患者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丽;姜树勤;吴彩花;周红霞;王建华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HBV感染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dT组(99例)和TDF组(99例),LdT组孕妇采用替比夫定片进行抗病毒治疗,TDF组孕妇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母婴传播阻断率及婴儿和孕妇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7月龄时HBsAg均为阴性,母婴传播阻断率均为100%.两组婴儿分娩后的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及先天缺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孕妇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均可降低HBV DNA载量,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且安全性较高.

  •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初治疗患者的疗效

    作者:尹丹萍;陈春明

    目的 评估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济南军区总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替诺福韦酯)50例、对照组(恩替卡韦)50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比较二者在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耐药率、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随访观察12、24个月后各项指标较前明显改善,但二者在HBV-DNA转阴率(32/50 vs.28/50、46/50 vs.42/50)、HBeAg血清学转换率(4/28vs.6/30、8/28vs..12/30)、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42/50vs..40/50、49/50 vs.46/50)、耐药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长期口服恩替卡韦对肾脏影响高于替诺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比较,二者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相当,但长期口服药物安全性方面有优势,因此建议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运用替诺福韦酯作为首选方案.

  •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尹丹萍;陈春明

    目的 评估与比较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在治疗慢性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ic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7年11月,由2名作者对检索数据进行提取与总结,运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此次荟萃分析共13篇,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HBV-DNA有效性方面,按照口服抗病毒药物时间,可分为2个亚组,24、48周其相对危险度与可信区间分别为:RR=1.00,95% CI(0.90~1.11),I2=30%,P=0.152;RR=1.08,95% CI(1.00~1.16),I2=53%,P=0.016.结论 随访时间为24和48周时,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转阴率方面二者疗效相当.

119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