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卒中单元对脑血管病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圣华;李军荣;余艳华;王晓平;羊文娟;俞晓蓉

    目的 研究卒中单元对脑血管病的早期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2004年7月~2005年8月住普通病房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85例患者(普通病房组),与2005年9月1日~2005年10月31日入住卒中单元的2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卒中单元组)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时间、Barthdl指数(BI)分值、欧洲脑卒中量表分值(ESS)、出院时患者或亲属填写医疗满意度(VAS)评分经SPSS统计,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 卒中单元治疗模式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满意度.结论 发展卒中单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卒中单元
  • 老年人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艳春

    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许多国家卒中治疗指南都把患者是否进入卒中单元治疗作为评价卒中患者是否接受了佳治疗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老年 卒中单元
  • 联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急性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

    作者:钟裕;华何柳

    目的 探讨联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急性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213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三组,A组73例,接受联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B组78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C组62例,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8周后比较偏瘫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的FMA评分、MBI评分和康复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A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康复效率A组略高于B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A组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卒中单元模式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脑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红斌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脑血管病综合管理模式十分紧迫,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脑卒中单元模式也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文在分析和研究国外脑卒中单元建设历史和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应发挥中医整体诊疗观念和辨证施治优势,将中西药物、康复、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有机结合,从而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单元.

  • 卒中单元的概念及国内现状

    作者:田廷臣

    脑卒中是致死和致残的常见原因.卒中单元是指有组织地管理脑卒中住院患者.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能明显提高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不增加患者花费.现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表明,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措施是卒中单元.但我国的卒中单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共同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单元 治疗
  • 卒中单元

    作者:王国平

    脑血管疾病的肆虐正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针对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f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卒中单元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的特殊的管理模式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随着循证医学[1]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卒中单元的认识也随之提高.

  • 虫类中药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脂的影响

    作者:徐因;樊建平;孟令坡;张子明;白龙跃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对卒中单元中急性脑梗死病人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单元加虫类中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试验中资料完整的72例高脂血症病人(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单纯高三酰甘油者口服吉非罗奇胶囊,0.6 g/次,每日2次;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胆固醇或高胆固醇合并高三酰甘油者口服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虫类中药,余均与对照组一致.观察两组病人血脂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虫类中药对急性脑血管病人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虫类中药能够有效地改善卒中单元中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高脂血症.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救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真

    随着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临床救治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证实在卒中发作后3 h内迅速溶栓并恢复缺血半暗带的再灌注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治疗时间窗窄,且大众缺乏卒中的相关专业知识,目前仅有少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大量临床资料验证了AIS患者"时间就是脑组织"的概念,及时的急救措施能够减少脑组织的损伤.脑保护药物的研制将使更多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之前,甚至在救护车上即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卒中单元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将使所有的AIS患者从中受益.

  •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新模式VCD教学和康复训练示教片(附100例报告)

    作者:卢奕南;尹梅祥;罗发强;李月清;闵水平;冯连滔

    目的 观察自行制作的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新模式VCD教学和康复训练示教片实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患者实施VCD教学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并与82例传统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37.5%、78.9%(P<0.01、P<0.05)常见的四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健在患者对卒中防治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进步以上的患者掌握康复训练功能操作.结论 实施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新模式VCD教学和康复训练示教片效果优于传统治疗,实施性好.

  • 脑卒中早期康复之管见

    作者:黄黎明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后大约有75%~80%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引发劳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更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我院康复医学科自2003年开展二级综合性医院"卒中单元"建设以来,每年接受350多例脑卒中早期康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中不乏完全康复,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

  •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对预防卒中异常模式的影响

    作者:章慧燕;卢青英;胡祝英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异常模式方面的影响.方法 对卒中单元治疗患者117例,从入院即开始注意康复护理措施的设计,良肢位的摆放和保持,床上被动、主动运动训练,并根据病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前瞻性的预防护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99例按常规护理.两组病例均于住院4~6周由专业治疗师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卒中单元治疗患者异常模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神经内科卒中患者(χ2=7.56P<0.01).结论 卒中单元的患者能得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的目的 性更强,效果更显著,能有效地预防卒中异常模式的形成,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卒中单元的模式及建立

    作者:王拥军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近年来脑血管病治疗的热点话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卒中单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1].

  • 王拥军教授与丁香园网友在线交流--卒中单元的建设和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

    作者:徐蔚海

    [编者按]在人民卫生出版社、搜狐网站的协助下,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教授于2005年4月29日与丁香园网站(www.dxy.cn/bbs)的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中部分问题很具有代表性,现整理如下.

  • 卒中单元个性化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建英

    目的:探讨在卒中单元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在卒中单元运行模式下将11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对比在T1(护理后1个月)、T2(护理后3个月)、T3(护理后6个月)时两种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运动能力恢复方面,个性化护理组在T1、T2、T3时的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个性化护理组在T1、T2、T3时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个性化护理组在T1、T2、T3时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在卒中单元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可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品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何正坤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145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为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出院时患者或亲属填写医疗满意度调查表.结合住院花费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 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出入院NIHSS平均差值、BI平均差值、OHS平均差值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卒中单元组住院病死率低(P<0.05),住院满意度高(P<0.01).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住院治疗模式.

  • 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爱霞;袁建喜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将26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组(136例)和非卒中组(124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卒中治疗及常规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生率、病死率及人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人均康复费.结果 治疗后,与非卒中单元组比较,卒中单元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显著降低,人均住院时间、人均药费显著减少.两组人均住院费无显著差异.卒中单元组人均康复费显著增加.结论 在总体相同的经济投入下,卒中单元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住院治疗.

  • 中医药——如何更好融入卒中单元

    作者:郭兴富;任鲜玲

    卒中单元是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及时运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卒中有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并未被卒中指南推荐.本文就中医药如何融入卒中单元探讨如下.

  • 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树德;李志勇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卒中单元实施前3 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 例为对照组,卒中单元实施后3 年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 例为观察组,疗程为4 周,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NIHS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卒中,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症监护

    作者:马耒;左文平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与肿瘤、癌症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性疾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复杂,伴随多种疾病,颅内压增高(ICP),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

    作者:樊东升

    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经循证医学证实确切有效的疗法只有四种:卒中单元、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开始的正规康复.卒中单元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实际是一个组织化管理的过程[1,2],药物治疗是整个卒中急性期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513 条记录 6/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