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连口岸5000名出入境人员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任星历;宋爱英;赵宇;孙燕茹

    [目的]分析出入境人员肝、胆B超检查结果,探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对出入境人员开展健康咨询并进行健康指导.[方法]使用麦迪逊公司产的SA-3200 B超机,用扫查腹部的频率为2~5 HMz的探头,对2006年3~11月份经二连口岸出入境的500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肝、胆B超检查.[结果]检出异常结果380例,检出率为7.6%,共检出6种疾病,分别为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胆囊息肉、肝血管瘤及肝囊肿.[结论]其检查结果为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了依据,对患有肝、胆系统疾病的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咨询,降低出入境人员旅行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下肝、胆、胰、脾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大玉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胆、胰、脾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肝、胆、胰、脾手术患者92例,均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其手术时间、手术时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痊愈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9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肝、胆、胰、脾手术中使用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对"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再认识

    作者:武冰;于晓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对于此句经文的理解,历代医家颇有争议,令后之学者,无所适从.本文汇聚各家之见,附赘己言,以期去疑解惑,并俟明者指正.

    关键词: 藏象 少阳 小柴胡汤
  • 浅谈成语"肝胆相照"的中医学内涵

    作者:侯辰阳

    从中医学角度探讨成语"肝胆相照"的科学内涵.通过中医学藏象、经络学说,翻阅古籍、结合临床,从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经络循行四个方面,剖析藏象肝胆之间的关系.中医学藏象经络系统中的肝和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作为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中医学,很好的诠释了成语"肝胆相照"蕴含的深刻科学原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藏象 中医学原理
  • 浅述痛经应从胆论治

    作者:许树宇

    1 概述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指妇女行经前后或正经行经期间周期性出现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为主证.根据痛经的发病演变过程,总的不外乎气滞、血瘀和虚证,即实性痛经与虚性痛经.<素问·调经论>说:"气血和乃百病变化而生."故在治疗上应以治病求本为原则.在胆道疾病及痛经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可收到疏肝利胆、调气和血、止痛之效.

    关键词: 痛经 医话
  • 胆腑疾患从寒论治

    作者:王洪;曹宁

    胆腑为病,自古论治多从湿热、气郁等入手.然时过境迁,疾病谱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今人有此疾患者,多有阴寒伤阳之病因.吾辈临诊,切不可拘泥于成法,当以"辨证论治"为要,方能药到病除,扬我岐黄之术.

  • 从肺论治黄疸

    作者:李尚恒;江宇泳

    中医黄疸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其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黄疸的治疗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使湿邪从二便而出,以达到湿去黄退的目的.既往黄疸的理论认为,脏腑多涉及肝胆、脾胃,未涉及肺脏.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水液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肺和肝脏、脾胃联系紧密.文章根据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从肺与脾、肺与肝、肺与大肠的关系中,探讨宣调肺气,畅达中焦,祛脾之湿;佐金平木,肃肺清肝,清肝之热;金水相生,滋补肝肾,补肝之阴;肃肺清肠,利胆退黄,祛大肠之湿;宣肺解表,清利湿邪,解黄疸之表等方法,从肺论治黄疸,丰富中医黄疸病的治疗方法,以期有益于临床.

    关键词: 黄疸
  • 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及下丘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杨松柏;梅志刚;谭凌菁;马文翰;张定棋;王朝军;李甜甜;黄坤艳;蔡三金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下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d治疗组、15 d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每只按3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诱导制作耳鸣模型;对照组注射0.9% NaC1溶液.7d治疗组、15d治疗组均采取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神门”“胰”“胆”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治疗,每天1次,分别治疗7d、15d.采用TDT系统SigGenRP软件单耳给声并采集信号,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声音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下丘γ-GABA、5-HT、Ach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7d治疗组治疗后在12k和16 k频率声音刺激的ABR阈值显著下降(均P<0.05),15 d治疗组,在4k至28 k各频率声音刺激引出的ABR阈值均下降(P<0.05,P<0.01),且降幅大于7d治疗组.模型组γ-GAB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15 d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5-H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15d治疗组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c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能调节耳鸣大鼠ABR阈值,尤以15 d治疗组为显著,此作用可能与调节耳鸣大鼠下丘的γ-GABA、5-HT、Ach水平有关.

  • 试论从少阳之位解读胆的生理特性

    作者:刘玉良

    关于胆的各种生理特性,学界一直存在诸多分歧.若正确认识少阳在三阳三阴之中的位置,然后从人体阴阳理论和少阳(胆)之位置角度来领悟胆的这些生理特性,则会得出更客观贴切和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键词: 少阳 生理特性
  • 论肝的“御邪”和胆的“辨别”功能

    作者:高斐宏;董尚朴

    汉字是一种表音与表意结合的文字,字的创造蕴含着古贤对于事物直观甚至是接近本质的认识,体现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而字义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变化也能从某些方面反映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变化,故研究一字的造字及字义演变过程对于理解该字所形容的事物与现象有着不能忽视的价值.本文从肝胆的造字及字义演变过程入手,结合古代医籍中对血和胆汁功能认识的分析,探讨肝的“御邪”、胆的“辨剐”功能,指出古人认为在机体抗病御邪过程中,肝负责调动、指挥机体的御邪力量,胆起着监控识别传递信息的作用.

    关键词: 字源 御邪 辨别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新解

    作者:曹爱玲;王明强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历来是一条比较有争议的经文,各医家对此看法不一,观点各异.笔者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人身阴阳的主宰阳气为着眼点,分别从子午流注理论、原文的背景以及周易学说来探讨该经文准确、合理的含义.阐述了阳气作为生命的根本依附于胆而生发的理论.

    关键词: 阳气 子午流注 周易
  • 关于"惊"在情志中地位的探讨

    作者:庞铁良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皆可归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只有"惊"不归属于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惊伤胆,其气乱",将惊归属于胆腑.笔者现就"惊"与七情中其他情志异同以及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作一分析.

    关键词: 七情 惊者平之
  • 从《黄帝内经》原文看“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作者:陈思婷;张泽鑫;洪晓帆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这句话的诠释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黄帝内经》原文及写作手法入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应用,得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胆对应原篇之“始春”,可决断阳气的初升,使十一脏如环无端、运行和畅,以及通过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治疗人体十一脏被肝克伐而气机不畅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少阳 气机
  • “胆主消化”中医文献源流探析

    作者:于东林;王义国;张磊

    通过梳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古籍及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认为,中医较早认识到了胆腑具有贮存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并提出了胆中所藏的“精汁”是胆主决断的物质基础,但认识到胆具有消化功能较晚,应该是在清末民初之后受西医学的启发而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胆汁 消化 胆主决断
  • 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c-FLIP和P53的表达分析

    作者:何凯亮;杜立学;宋勇

    目的 检测c-FLIP与P53在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比较c-FLIP和P53各自在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它们是否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以及两者之间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UP和P53在49例胆囊癌标本和30例慢性胆囊炎标本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FLIP和P53表达(85.71%和65.31%)显著高于胆囊炎组织(26.67%和26.67%).c-FLIP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胆囊癌的分化程度、'r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关联.c-FuP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x2=5.06,P<0.05),但无显著联系(x2=1.82,P>0.05).结论 c-FLIP凹和突变型P53的过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可能都属于早期事件.c-FLIP与突变型P53在胆囊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途径可能不同.

  • 中医胆腑实体及其医理研究

    作者:胡剑北

    胆腑又名中清之腑,《难经》称之为青肠,因其内藏青绿色胆汁而得名.西医学发现,胆囊在活体时因贮存胆汁而呈蓝绿色,死后被染成深绿色.古代以青肠名之,与胆囊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说明其观察的是活体的胆.

    关键词: 形体医理学 中医
  • "胆者,清净之腑也"理论初探

    作者:尤海玲;贺娟

    "胆者,清净之腑也"见于<难经·三十五难>.原文曰:"诸腑者皆阳也,清净之处,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皆受不净,其意何也?然:诸腑者,谓是,非也.经言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胆者,清净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精液之腑也,一腑犹无两名,故知非也.

    关键词: 清净之腑 生理 病理
  • “十一脏取决于胆”临证发挥

    十一脏取决于胆,女子胞亦取决于胆!

    关键词: 女子胞
  • “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新解

    作者:高雅;安宏;徐世杰

    既往对“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多理解为官职.本文以诠释学的方法,通过释义、明理和致用等三方面,揭示“君主之官”和“中正之官”的天文学含义,指出心、胆的位置、功能是北斗授时和立中测影活动在人体的投射,而心、胆的关系也是两种授时方法关系的体现,从而称之为“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进一步阐述其深层含义——无为与有为,并从调心理神、运胆治形和心胆互治三方面进行心胆调治,治病养生.

  • 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婷;杨骏

    目的 探讨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0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针刺井穴组和药物组(茴拉西坦),每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共观察30 d.结果 有效率井穴组为76.67%,药物组为26.67%,两组对照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井穴疗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