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郝晓博

    目的 探究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痰瘀阻络方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予以痰瘀阻络方治疗,疗效颇佳,且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高雅丽

    目的:探讨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痰瘀阻络方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2%优于常规组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予以痰瘀阻络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脑干梗死采用尤瑞克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

    作者:任玉红

    目的 研究尤瑞克林辅助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效果极其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07%,甲组患者用药效果明显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药物,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选择性血管扩张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100B影响

    作者:邓丹;李雪松;王铁燕;钟志强;王立峻;张继红;宫旭海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地尔在治疗脑干梗死急性期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S100B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60 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血清IL-6、S100B 蛋白水平变化,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BI)判断前列地尔治疗对于急性期脑干梗死疗效.结果:前列地尔组在治疗急性期脑干梗死第3 天可以显著降低IL-6、S100B 的表达,第14 天时下降更为显著,同时可以显著降低(NIHSS)评分、提高BI 评分,提高疗效.2 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可以显著降低IL-6、S100B的表达,改善脑干梗死的预后.

  • 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与MR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经盛;陈会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弥散加权成像(DWI)评分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3例头颅脑磁共振检查示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纳入其中211例符合入组条件并同时行头部DWI与颅内MRA检测的患者,对其DWI评分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中,不同DWI评分与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总体狭窄程度随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的增加而增高(P=0.005).当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4分时,可预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5%和93.2%(P=0.000).结论 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随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的增加而增高.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程度.

  • 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水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20例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早期应用适量的脱水剂治疗,能够平稳的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细胞的水肿程度,从而有效地减轻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神经功能及脑细胞的损伤,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蓝瑞芳;林椿人;覃祖业

    急性脑梗死抢救的目标区域为缺血半暗带,关键是超早期溶栓及神经保护治疗.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要求严格,且相关的副作用较多,只有不到3%的卒中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疗<'[1]>,故神经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近1年来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梗死患者8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学;马建军;冯艳;袁丽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acute brainstem infarction,AB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ABI患者按生存与否分成两组,按统一标准分别整理两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终入选的变量是梗死部位(χ2=11.565,P=0.001)、入院时意识状态(χ2=7.780,P=0.005)、梗死大小(χ2=7.706,P=0.007)、肺部感染(χ2=6.110,P=0.010)、发病至入院时间(χ2=6.296,P=0.012)、年龄(χ2=5.791,P=0.01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χ2=5.503,P=0.019).结论 经统计分析,对ABI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依次是梗死部位、入院时意识状态、梗死大小、肺部感染、发病至入院时间、年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研究

    作者:毛振敏;陈向林;廖国民

    目的:探讨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术前行CTA或MRA发现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多模影像指导下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其生理功能,促进其良好恢复.

  • 恩必普治疗42例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苗成;张建璞;李红云

    目的 观察恩必普(Adegold)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急性脑干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分别给予恩必普及普通治疗(疏血通).结果 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HI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恩必普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疗效理想,使用方便,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普遍推广应用.

  • 脑干梗死早期康复治疗

    作者:李雪梅;李松奎;李德香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干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48例急性脑干梗死病人应用Bobath(BO)技术进行早期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Ⅰ-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月)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急性脑干梗死采用尤瑞克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理解析

    作者:郭萍萍

    目的:研究急性脑干梗死采用尤瑞克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解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NIHSS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干梗死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1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桥接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阿萌;朱玉娟;丁贤慧

    研究表明,脑干梗死相对少见,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9%~21.9%[1].但脑干是神经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到心跳、呼吸、体温等重要功能,因此神经病学领域也将其称为机体的生命中枢.脑干梗死病情非常凶险,病死率较高.因此,对于脑干梗死的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工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循证医学证据[2]指出早期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其对于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急性脑干梗死的治疗进展

    作者:孙庆华;尹琳

    脑干梗死为脑梗死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病死率和残疾率均较其他部位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急性脑干梗死的治疗方法有了许多新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急性脑干梗死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合性介绍,内容涉及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超声辅助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治疗、卒中单元等,以期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急性脑干梗死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德胜

    急性脑干梗死病情重、预后差.本文对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0月临床确诊的62例脑干梗死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急性脑干梗死68例临床分析

    作者:韦玉鲁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病因、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显著进步32例(47.06%),进步26例(38.24%),无变化5例(7.35%),恶化3例(4.41%),死亡2例(2.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且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该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 前列地尔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及血清IL-6、S100B及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高国祥;王静冉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S100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疗程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3、14天血清IL-6、S100B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BI评分显著增加(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6、S100B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治疗第14天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治疗第14天血清IL-6、S100B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前列地尔可有效降低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血清IL-6、S100B和TNF-α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

  •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作者:陈萍;马志伟;孔岳南

    目的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并记录133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30 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死亡判断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30 d时预后不良31例(23.3%),其中死亡5例,严重残障26例.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和脑部多发梗死灶的比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部多发梗死灶(OR=6.819,95% CI:1.615~28.797,P<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OR=1.242,95% CI:1.068 ~ 1.443,P<0.01)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脑部多发梗死灶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 急性脑干梗死后度中心度rs-fMRI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良卿;郑建刚;许建兴;王开香;梅莉;顾勇坚;庄雄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研究急性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方法:选取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急性脑干梗死组)与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各11例,分别进行rs-fMRI扫描,采用DC的方法分析脑区的活动情况,并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DC值的差异.结果:急性脑干梗死组较正常对照组DC值增高的脑区含有右侧梭状回和左侧颞下回(P<0.05);DC值降低区域为右侧小脑后叶及双侧前额叶(P<0.05).将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图叠加在ch2模板上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干梗死组右侧梭状回(27,-39,15)、左侧颞下回(-51,-27,-21)脑区呈红色,表示这两个脑区DC值增加.同样,我们还发现右侧小脑后叶(27,-72,-24)、右侧前额叶(6,48,30)及左侧前额叶(-6,-6,72)脑区呈蓝色,表示这些脑区DC值减低.结论:急性脑干梗死后大脑功能网络出现异常,提示脑干梗死后大脑存在适应和重构的能力,DC可为研究急性脑干梗死导致的脑功能重组和脑网络属性改变提供新的思路.

  •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S100B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美蓉

    目的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治疗前后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美国国际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治疗前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NHI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干梗死,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的水平,并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