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淫羊藿苷纳米纤维膜自组装囊泡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江永南;莫红缨

    目的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淫羊藿苷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纳采囊泡,改善淫羊藿苷在体内的相容性及吸收性能.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筛选合适溶剂,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淫羊藿苷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膜表面形态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检测纤维膜中药物的存在状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药物与纤维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纤维膜自组装纳采囊泡的性能.结果 甲醇与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剂的溶解性及纤维成型性较好;载药纤维直径分布均匀(400~600 nm)、表面光滑无药物颗粒,药物与聚合物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水中溶解试验发现纳米纤维膜能自组装成纳米囊泡.结论 药物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纳米纤维中,电纺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且淫羊藿苷纳米纤维膜能自组装成纳米囊泡.

  • 纺织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作者:余灯广;申夏夏;张晓飞;朱利民

    目的 介绍纺织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方法 检阅近文献资料,综述各种纺织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现状,特别是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纳米载药纤维方面进展.结果 各种纺织技术均能制备控释性能优良的载药纤维,其中静电纺丝技术由于能够通过简单工艺制备纳米载药纤维,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结论 纺织技术在药剂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存在一些亟带待解决的问题.

  • 卟啉化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用于微量甲醇蒸气的快速检测

    作者:吕媛媛;张琪

    目的:制备一种卟啉化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用于微量甲醇蒸气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化学共聚将卟啉引入聚酰亚胺大分子主链;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卟啉化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通过改变溶液组成、纺丝电压等,调控纳米纤维微结构,从而获得具有微/纳立体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电纺纤维膜,应用于微量甲醇蒸气的快速检测.结果:制备的卟啉化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良好,且保持了卟啉的基本光谱特性.当甲醇蒸气与此电纺纤维膜作用时,可引起其紫外光谱的红移与荧光强度的减弱,而其它一些常见醇类并无此现象.交替通入150 ppm的甲醇蒸气与氮气后,电纺纤维膜的荧光强度几乎没有改变,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结论:基于卟啉优异的光敏性能和纳米纤维高比表面积的特点,设计并制备了卟啉化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用于微量甲醇蒸气的检测.该电纺纤维膜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 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作者:章亚妮;邬珊维;徐佳瑶;陈伟;吕媛媛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不同含量丹参素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方法: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为载体,丹参素钠(SAS)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电纺纤维膜;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检测纤维膜含药量,绘制药物释放曲线.结果:不同含量丹参素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纤维直径均在280 ~ 390 nm之间,纤维膜含药量高,并能较好地实现丹参素钠的缓控释放.结论:研究制备成功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制备工艺简单,载药均匀,有明显的缓释性,可为皮肤局部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策略.

  •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鼻腔修复的基础研究

    作者:周苏波;范洁;宋鑫磊;黄洁;徐宏宇

    目的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壳聚糖/明胶生物活性支架,评价其相关理化性能及组织安全性.方法 运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A/壳聚糖/明胶生物活性支架及对照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膜表面形貌,万能试验机测量纤维力学性能,与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共培养后MTT试验检测组织相容性.结果 所制备的PVA/壳聚糖/明胶电纺支架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直径均小于其他几种支架,力学强度适中,MTT显示其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支架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PVA/壳聚糖/明胶电纺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有进一步的应用前景.

  • 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膜片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作者:金良;胡何节;方征东

    目的 研究PLCL/纤维蛋白原混纺膜片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LCL/纤维蛋白原纳米纤维膜片,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水接触角分析仪进行表征.以种植在PLCL/纤维蛋白原膜片中的细胞作为实验组,以种植在聚苯乙烯培养板中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并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在两组中的黏附、增殖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性,PLCL/纤维蛋白原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5±87) nm、水接触角为(70.21±2.13)°,与聚苯乙烯相比,其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PLCL/纤维蛋白原混纺膜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血管组织工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I型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作者:李晓龙;陈婷;张兴群

    目的:制备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膜及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以牛跟腱胶原蛋白为原材料,分别以六氟异丙醇(HFIP)和稀醋酸为溶剂制备纺丝液,添加聚氧化乙烯(PEO)提高可纺性,在适当的纺丝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纳米纤维的细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加入PEO能显著提高胶原蛋白可纺性,改善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静电纺丝前后胶原蛋白的热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无变化。结论牛跟腱胶原蛋白能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膜,为进一步利用胶原纳米纤维膜制备促伤口愈合医用敷料提供了支持。

  • PEG/PLG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参数优化

    作者:赵月;陈灶妹;何婷;陈柯君;江丽;张俊辉;万华印;李茹冰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纤维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医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纺丝过程及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选取了PEG含量、纺丝速度和电压3个因素作为影响因子,以拉伸强度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二次多元模型.结果表明,PEG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显著,其次为电压的二次项;模型预测的拉伸强度值与真实值能较好的拟合,说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PEG/PLGA复合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胶原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实验研究

    作者:雷英;张兰芳

    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皮肤支架.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和胶原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组织工程皮肤支架,并观察支架的形貌、降解等物理性能,利用CCK-8、伊红染色等方法观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支架具有良好的纤维形貌,直径均匀.支架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8周,质量损失为35%,表明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人成纤维细胞种植在支架上后,生长情况良好.种植3d后,细胞存活率为75%;种植14 d后,细胞存活率为90%,表明细胞支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胶原支架是一种良好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皮肤.

  • 静电纺丝技术在创伤敷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月;何婷;李茹冰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性以及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等特点,已成为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目前,静纺纤维膜作为一种高端的功能性敷料已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对静纺纤维膜作为医用敷料进行简述,旨在为静电纺丝技术在创伤敷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徐炜;尹晓红;张灏;陈峰;钱齐荣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仍未解决的问题是同时满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骨组织工程主要构成要素是支架、细胞和生长因子.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天然骨的多孔结构,改进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细胞的浸润生长、干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本文重点探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改进复合支架的性能,及其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 雪旺细胞及神经干细胞与 Chitosan-PLGA 导管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门永芝;程宇晟;李煜;董频;於子卫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SCs)、神经干细胞(NSCs)与内置纵行排列纳米纤维丝的静电纺丝壳聚糖-聚羟基乙酸(Chitosan-PLGA)纳米导管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探讨细胞在导管材料上的黏附及定向生长情况。方法实验分为 SCs 组、NSCs 组、SCs-NSCs 共培养组,3组细胞分别与 Chitosan-PLGA 纳米导管材料复合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存活率,扫描电镜下观察 SCs、NSCs 在 Chitosan-PLGA 上的生长。结果细胞存活率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共培养细胞组、SCs 组、NSCs 组。SCs 及 NSCs 能贴附在 Chitosan-PLGA 内置纳米纤维丝上生长并沿纤维丝定向生长。结论雪旺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可促进细胞与 Chitosan-PLGA 材料的相容性。内置纵行排列的纳米纤维丝有引导细胞定向生长与迁移的作用。

  •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柳明亮;吴炳群;齐洪旭;崔永

    化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传统化疗是指通过口服或静脉等全身给药的方式作用于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或亚临床转移灶,从而根治肿瘤或延缓肿瘤进展,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发展.如何增强化疗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这需要降低全身化疗药物浓度的同时提高病灶局部浓度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纤维构建的给药系统(DDS)因其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控释给药以及可实现局部给药的特点有望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已成为当前抗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新技术及其在体内外抗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静电纺尼龙6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康凯;李梦雅;徐向东

    目的 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尼龙6纳米纤维膜,考察尼龙6纤维膜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吸附性能.方法 观察不同施加电压条件下纳米纤维的形貌,考察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不同介质pH值对双酚A吸附的影响.结果 静电纺丝的佳工作电压为20 kV.pH值为6.5 ~8.5时,尼龙6纳米纤维膜对双酚A的富集效率可达90%以上;pH值为7.5时,富集效率达96.2%.尼龙6纳米纤维膜对双酚A的吸附符合Logistic模型,吸附4h后基本达到平衡,饱和吸附质量为53.88 mg/g.尼龙6纳米纤维膜可重复使用,经9次再生,富集效率为94.7% ~ 96.0%.结论 尼龙6纳米纤维膜对双酚A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水样中痕量双酚A的富集.

  • 光触媒/活性炭-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甲醛去除性能的考察

    作者:黄文耀;邵丽晶;江远;郑孝杰;王华明

    目的 为克服现有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材料存在的不足,将光触媒光催化分解和活性炭物理吸附除甲醛机理相结合,发展可长期、重复使用,并且无需完全依赖光照的甲醛去除材料.方法 选取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为基质,以DMF+THF(3+1)为溶剂制备电纺纳米纤维膜(NF),采用电喷雾的技术逐层在纤维表面沉积光触媒(P)和活性炭(C),得到三元复合材料,进一步通过交替电纺和功能化,得到NF-P/C复合多层膜.对制备的复合膜NF-P/C膜与NF-P膜及NF-C膜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甲醛去除性能进行考察,并与几种市售甲醛去除剂进行甲醛去除性能上的对比.结果 在500 W氙灯照射下12 h内光催化甲醛去除效率比纯TiO2光触媒的更为优异,而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甲醛去除效率.结论 NF-P/C三元复合膜在有无光照的条件下均能表现出优秀的甲醛去除性能.

  • 静电纺丝构建胶原-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组织工程关节软骨支架的工艺探索

    作者:杨泽龙;陈竹;冯刚

    目的 探索以胶原、透明质酸钠和硫酸软骨素三种细胞外基质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组织工程关节软骨支架的工艺.方法固定静电纺丝的参数,通过改变溶剂的种类,浓度和三种原料之间的比例,探索胶原-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复合支架的纺丝条件.结果胶原-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复合支架纺丝的佳溶剂是3-氟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v∶v,1∶1),佳纺丝浓度范围为80~120mg/mL,三种原料支架的佳比例范围为6~8∶1∶1~2.支架纤维的直径和孔隙率则由原料的浓度和比例共同决定;支架降解性能良好,降解速度主要由胶原含量决定.结论研究者成功的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胶原-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复合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这种支架在成分和形态上都可以较好的模拟关节软骨细胞外环境,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关节软骨支架.

  • 层层静电自组装表面修饰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张磊;徐飞;刘义华;王伟华;王大伟;贺新兵;杨晓飞;崔福斋

    背景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己成功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材料的疏水性小口径人工血管仍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提高人工血管材料的亲水性、抗凝血性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静电自组装修饰后的电纺丝纤维膜的形貌特征、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将壳聚糖和肝素修饰到静电纺丝聚乳酸纤维膜表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组装前后电纺丝纤维的形貌特征;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与组装前后的纤维膜上,通过MTT测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将组装前后不同材料植入兔皮下15天,通过HE染色检测其组织相容性.结果SEM结果显示,成功将壳聚糖/肝素组装到电纺丝纤维膜表面.MTT结果显示组装后的电纺丝纤维膜促进HUVEC的增殖.兔皮下植入实验结果显示组装修饰后的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结论静电自组装成功应用于静电纺丝中,并且电纺丝纤维膜经修饰后成功提高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席焱海;赵鹏;邓翠君;李坤;叶晓健;何海龙

    目的 利用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新型搭载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联抗结核药物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β-TCP/INH-RFP-PCL/SM-SA),通过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观察其成骨性能.方法 通过建立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将缺损区植入的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β-TCP/INH-RFP-PCL/SM-SA)设为实验组(A组),缺损区植入β-TCP设为对照组(B组),缺损区不做处理作为空白组(C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进行标本取材,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CT扫描、固定后组织染色分析,进而确定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的体内成骨性能.结果 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X线显示β-TCP/INH-RFP-PCL/SM-SA实验组空白组相比较有着良好的成骨效能.同β-TCP组比较成骨效能无明显差别.Lanc-sandhu组织学和X线评分均显示: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材料β-TCP/INH-RFP-PCL/SM-SA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和骨再生能力,复合INH、RFP、SM三联抗结核药物后不影响复合材料的体内成骨能力.

  • 生物降解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吴忠杰;万涛

    聚乳酸(PLA)是具有代表性的可生物降解聚酯,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成形加工也一直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熔融纺丝、溶液纺丝、静电纺丝等纤维成型的特点及进展.

  • 血管内皮祖细胞种植组织工程血管的致机体炎性反应

    作者:吕民;陈丽波;孙大军;李哲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种植于静电纺丝方法构建的聚氨酯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所致的机体组织炎性反应.方法 健康纯系雄性SD大鼠70只,体质量200 ~250 g,按照皮下包埋不同移植物将其中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种植大鼠EPCs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B组(单纯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C组(假手术组,只做手术切口).术后第3、7、15、30天,取大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浓度,于相同时间点,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白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术后3、7、15、30 d各时间点,与C组比较,血清TNF-α、IL-6、IL-8、血液白细胞磷酸化p38MAPK(吸光度值)在A组[(60.15 ±2.12)、(64.07 ±3.04)、(69.90±2.76)、(47.01 ±2.64) ng/L;(72.36 ±5.87)、(81.36±8.87)、(91.23 ±6.78)、(64.77 ±4.33) ng/L;(317.54±5.77)、(331.82±5.66)、(346.04±5.87)、(289.22 ±7.07) ng/L;2.26 ±0.15、2.66±0.12、3.10 ±0.13、1.65±0.21]和B组[(65.39±2.08)、(70.67±3.43)、(76.01±3.57)、(51.37±2.68) ng/L;(81.72±4.89)、(90.44±5.53)、(98.68 ±3.41)、(68.21 ±4.79) ng/L;(327.09±6.96)、(347.37±7.68)、(367.33±12.65)、(295.39 ±8.17) ng/L;2.73 ±0.12、3.12 ±0.20、3.43±0.18、1.80 ±0.17]明显升高(P<0.01).各时间点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皮下包埋种植大鼠EPCs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单纯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可致血清TNF-α、IL-6、IL-8、血液白细胞磷酸化p38MAPK明显变化,种植大鼠EPCs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可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

184 条记录 6/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