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任燕

    目的:分析康博西普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眼科收治的80例(80眼)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试验组给予患者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使用康柏西普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 玻璃体腔连续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戴青;高自清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连续注射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短期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2月—2017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8例(47只眼)wAMD患者,每月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 1次,连续3个月,于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1、2、3个月,检查术眼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容积(CV).结果 患者注射前基线视力为1.07±0.51,注射后3个月视力为0.84±0.53,较注射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注射前基线CFT为(298.15±53.76)μm,注射后3个月CFT为(258.62±37.25)μm,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注射前基线CV为(8.43±1.51)mm3,注射后3个月CV为(7.39±0.92)mm3,较注射前明显减小(P<0.05),注射后出现轻微异物感7只眼、结膜下出血5只眼,均自愈;无一例发生感染、白内障及视网膜剥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新型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wAMD,可短期内快速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使黄斑区结构恢复,且安全性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二陈二黄食疗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和眼底的影响

    作者:宋湘梅;陈青山;汪旬;张国明;许丹

    目的 探讨二陈二黄食疗方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和眼底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58例(58眼)拟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正常饮食,观察组患者辅以二陈二黄汤中药食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ETDRS得分、CRT厚度和CNV病灶渗漏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ETDRS视力得分(34.44±5.04)分,与观察组ETDRS视力得分(33.60±5.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4,P=0.297);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ETDRS视力得分(39.60±4.41)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ETDRS得分(42.16±3.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32).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CRT厚度(346.36±48.87)μm,观察组患者CRT厚度(340.16±51.08)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9,P=0.663);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CRT厚度(318.96±45.22)μm,显著厚于观察组患者CRT厚度(286.28±44.6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P=0.013).观察组患者CNV病灶渗漏控制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CNV病灶渗漏控制总有效率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以食疗方在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封闭CNV渗漏方面较单一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效果更为明显、持久.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路航;崔璟琳;董辉;骆滨江;修巍威;李慧美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ETDRS视力表、彩色眼底像、FFA及OCT等检查结果确诊的湿性AMD62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 g/L的康柏西普0.5 mg,随访(9.53±2.16)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的佳矫正视力、ETDRS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视网膜厚度和ETDRS视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次数为1~5次,平均治疗次数为3.05次.62只眼治疗后末次随访检查时,ETD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50.20±12.87)个,较治疗前平均字母数增加26.20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6,P<0.01).视力增加≥15个字母者33只眼(53.23%);视力增加≤0个字母者2只眼(3.23%).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223±74) μm,与治疗前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P<0.01).CNV渗漏停止者34只眼(54.84%);渗漏减少者23只眼(37.10%);无明显改变者5只眼(8.06%).注射后共有2只眼出现轻度眼压升高,均在1周内降至正常.随访期间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渗漏,减少再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功能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彦荣;李海辉;顾莉莉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觉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湿性AMD 135例(共135只眼).均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视觉功能、血清血管新生调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a波振幅、b波振幅、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皮抑素(E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ES/VEGF、ES/PDG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本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04%,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护理

    作者:于洁;陈静;李媛

    近年来,湿性黄斑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全世界普遍的致盲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能导致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害。有研究认为,引起视网膜血管及黄斑变性的主要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典型代表是雷珠单抗,因此,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成为当今国际上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2]。我科于2011年12月开始给予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现将我科26例湿性黄斑变性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新生血管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作者:秦艳梅;田永丰;李东;甘莉

    新生血管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致盲率高,危害大,缺乏良好的药物治疗手段.本文阐述了新生血管型AMD的治疗现状,分析了基因靶点及临床研究情况,并从阳离子脂质载体类和聚合物载体类两个主要方面,重点综述了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阳离子脂质体、聚乙烯亚胺纳米粒、聚赖氨酸纳米粒、树状大分子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等,以期对该疾病基因治疗的药剂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滋阴凉血通络法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50例

    作者:王华丽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164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82眼与对照组50例82眼.治疗组以滋阴凉血通络的自拟方内服;对照组静滴止血敏、维生素C、维生素B6,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三七片,对渗漏明显偏中心区时,联合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近,但费用以治疗组为廉.结论:治疗组方法有其优势.

  • 抗VEGF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作者:景风玲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疗效并建立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33只限)wAMD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注药前后患者视力变化并给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视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后视力(31.28±10.45个字母)较治疗前(17.11±9.18个字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仅存在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表现.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wAMD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

  • 抗VEGF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作者:景风玲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疗效并建立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33只眼)wAMD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注药前后患者视力变化并给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视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后视力(31.28±10.45个字母)较治疗前(17.11±9.18个字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仅存在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表现.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wAMD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

  • 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黄斑形态学变化分析

    作者:王潆;秦丹;索琰;徐转转;王旭;晁瑞洁;王小堂;王润生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黄斑形态学变化.方法 收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57例(1眼/例)并分为观察组30例(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和对照组27例(雷珠单抗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黄斑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病变面积均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下降幅度大,观察组和对照组CMT下降幅度分别为(87.5±12.8)和(60.1±16.6)μm;观察组和对照组黄斑病变面积减少幅度分别为(2.5±0.6)和(1.8±0.7)mm2.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黄斑病变面积减少有效率分别为93.3% 和77.8%.结论 与单药治疗相比,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更能提高黄斑形态学改善的效果.

  • 反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黄斑界面的影响

    作者:董琪;华英彬;徐海峰

    目的 观察反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玻璃体黄斑界面(VM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渗出型AMD并接受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治疗的3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8±8.35)岁.取其1年随访期间少抗VEGF药物治疗6次的眼为研究眼,未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对侧眼为对照眼.治疗前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双眼VMI状态.将存在玻璃体黄斑粘连(VMA)、黄斑前膜(MEM)、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PVD)定义为VMI异常.根据OCT图像上玻璃体与黄斑部粘附的直径大小将VMA分为局灶型(≤1500 μm)和广泛型(>1500 μm).治疗前研究眼中存在VMI异常12只眼,包括广泛型VMA 8只眼、局灶型VMA 3只眼、MEM 1只眼;对照眼中存在VMI异常12只眼,包括广泛型VMA 7只眼、局灶型VMA 2只眼、C-PVD 2只眼、MEM1只眼.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16.4个月.随访期间每月用随访模式进行双眼OCT检查.对比分析患者双眼治疗前后VMI的变化情况.使用x2检验比较研究眼及对照眼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VMI的差异,由于样本数<40,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末次随访时,研究眼中VMI异常12只眼,包括广泛型VMA 5只眼、局灶型VMA 2只眼、C-PVD 3只眼、MEM2只眼;与治疗前比较,共有6只眼VMI发生变化.对照眼中VMI异常13只眼,包括广泛型VMA 5只眼、C-PVD 7只眼、MEM1只眼.与治疗前比较,共有6只眼VMI发生变化.末次随访时,研究眼及其相应对照眼VMI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研究眼及对照眼中共有4只眼在末次随访时由局灶型VMA变为C-PVD,占总局灶型VMA的80.0%;共有3只眼由广泛型VMA变为C-PVD,占总广泛型VMA的21.4%.结论 反复抗VEGF药物治疗对渗出型AMD患者VMI无明显影响.无论是否反复抗VEGF药物治疗,局灶型VMA较广泛型VMA更容易发生C-PVD.

  • 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同活动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

    作者:张娟;黎铧;罗晨峻;张利伟;李娟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不同活动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多模式眼底影像检查确诊的AMD患者33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30±8.61)岁.均行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FAF、FFA、OCTA检查.根据眼底影像特征和治疗过程综合分析,将CNV分为活动性、非活动CNV,分别为19例27只眼和14例15只眼.采用OCTA仪对病变部位进行水平扫描,选择图像质量与位置较佳的图像进行标记保存.对比观察不同活动性CNV的OCTA影像特征.不同活动性CNV病灶内小血管分支、病灶周边环形吻合、弱反射晕环、粗大滋养血管、扩张的脉络膜血管眼数的构成比比较行x2检验.结果 活动性CNV 27只眼中,病灶内可见密集的小毛细血管分支结构22只眼(81.5%);病灶边缘血管末梢互相吻合呈“弓形”或“环形”26只眼(96.3%);病灶周围可见宽度不一的弱反射“晕环”23只眼(85.2%).所有息眼病灶内未见粗大滋养血管.非活动性CNV 15只眼中,病灶内可见粗大血管分支13只眼(13.3%);病灶边缘血管孤立分支12只眼(80.0%);病灶内粗大滋养血管8只眼(53.3%).所有患眼病灶内未见弱反射“晕环”结构.不同活动性CNV者,病灶内具有密集的小血管分支(x2=22.759)、病灶周边环形吻合(x2=31.704)、弱反射晕环(x2=32.327)、粗大滋养血管(x2=26.063)、扩张的脉络膜血管(x2=32.912)眼数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结论 活动性CNV表现为病灶内丰富的小血管分支、周边吻合呈环形结构及病灶周围弱反射晕环结构;非活动性CNV表现为病灶内粗大的滋养血管、扩张的脉络膜血管.

  • 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比观察

    作者:闵晓雪;刘依琳;周思睿;牟佳;张明

    目的 对比观察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及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特征.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5~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诊断为nAMD的29例患者37只眼及mCNV 31例患者34只眼纳入研究.nAMD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20±8.76)岁.mCNV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10±11.80)岁,平均屈光度(-9.71±1.20)D.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05 ml(含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5 mg)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3~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个月及后续每个月均行OCTA检查,每次扫描均采用跟踪模式,保证扫描位置为同一部位.对比分析nAMD、mCNV患眼治疗前后CNV病灶面积、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 nAMD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面积分别为(0.38±1.87)、(0.06±0.12) mm2;mCNV息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面积分别为(0.26±1.06)、(0.03±0.05) mm2.nAMD与mCNV患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81、4.475,P<0.001).nAMD与mCNV患眼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面积较治疗前面积变化绝对值(Z=1.853,P=0.064)、面积变化百分比(t=2.685,P=0.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nAMD患眼治疗后3个月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F=8.997,P=.003)及血流灌注(F=7.887,P=0.015)处于明显降低状态;mCNV患眼治疗后1d即可观察到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F=1 1.142,P=0.004)及血流灌注(F=7.662,P=0.013)降低,治疗后1个月时有所回升.结论 nAMD及mCNV患眼CNV病灶面积及抗VEGF药物治疗后病灶缩小程度存在明显不同.抗VEGF药物治疗对nAMD及mCNV患眼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侯立亭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康柏西普的疗效.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医治的湿性黄斑变性患者(115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为58例,对照组患者为57例.此次研究对照组患者经曲安奈德治疗,研究观察组经康柏西普治疗,总结疗效、中央视网膜厚度与佳矫正视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央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康柏西普的疗效确切,佳矫正视力、治疗有效率较高,明显改善中央视网膜厚度.

  •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作者:常美松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观察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药后患者视力变化,并与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视力对比。结果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疗效更持久更显著。结论雷珠单抗注射液是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新方法。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

    作者:丁晓琚;单武强;谢桂军;丁国鹏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5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次为初始治疗,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观察≥6 mo。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佳矫正视力( 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 CRT)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BCVA( LogMR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 mo患眼平均CR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末次随访时, FFA检查,黄斑区CNV病灶渗漏消失20眼(90%);渗漏减轻2眼(9%)。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临床实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患眼 CRT,抑制新生血管渗漏,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 PlGF在湿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汪瑞昕;徐国兴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湿性黄斑变性( neovascular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的主要发病机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作用已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针对VEGF不同靶点的药物已广泛运用于治疗 nAMD。胎盘生长因子( 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是抗VEGF的一个新靶点,与VEGF-A有协同作用,可促进新生血管,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介导免疫炎症反应,且在已成熟血管上无表达,特异性较高。本文就PIGF在nAMD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作者:朱媛;杜善双;田芳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50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25)和对照组( n=25),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 )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的12.00%明显降低( 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