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琴;生侠;谢青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PCV的流行病学特点、自然病程、影像学特征、预后均与渗出型AMD不同.临床上主要通过特异性眼底表现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及鉴别.目前PCV的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清,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光动力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

  •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多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作者:张磊;刘大川;吴航;杨慧清

    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联合眼底氪激光治疗多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宣武医院多发性CSC患者13例20眼.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检查.对患眼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4周后行眼底氪激光治疗,观察患眼联合治疗后4、8、12周的BCVA,视网膜下液(SRF)及FFA影像学变化.主要指标 BCVA、FFA、SD-OCT.结果 雷珠单抗治疗后4周所有患眼的多个渗漏点的神经上皮或色素上皮脱离均显著好转,BCVA显著提高(从0.47±0.24到0.70±0.16,P=0.042).治疗前中心凹下SRF为(445±134)μm,雷珠单抗治疗4周为(182±101)μm.联合治疗后8周的SRF为(59±11)μm(P=0.004).治疗前中心凹外SRF为(409±112)μm,雷珠单抗治疗4周后及联合治疗后8周的SRF分别为(142±87)μm、(50±15)μm(P=-0.023).联合治疗后12周的FFA检查显示未见异常渗漏点.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氪激光治疗多发性CSC具有较好的疗效,雷珠单抗治疗能同时对多个渗漏点起作用,促进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下液吸收,缩短治疗时间,显著提高视力,降低激光治疗对视网膜的损伤.

  • 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视力的形态学指标分析

    作者:马丹丹;曹凯;肖媛媛;孙镝;李毅斌

    目的 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抗VEGF治疗基线荧光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指标与患者治疗后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连续抗VEGF治疗应答良好的125例125眼RVO继发ME患者.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每月1次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0.05 ml,直至ME完全消退.所有患者均采用Spectralis HRA+ OCT进行FFA及OCT检查,半自动分析患者基线FFA及OCT形态学指标.采用Logt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分析因素与患者治疗后BCVA的关系.主要指标 BCVA,黄斑旁中心凹毛细血管灌注,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视网膜容积,视网膜各层的完整性.结果125眼中,7眼(5.6%)基线BCVA≥0.5,抗VEGF治疗后43眼(34.4%) BCVA≥0.5.患者基线黄斑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无灌注(P=0.01,OR =0.213)、内丛状层结构模糊(P =0.005,OR=0.225)、外界膜破坏(P=0.001,OR =0.160)是阻碍治疗后获得良好视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基线FFA显示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无灌注或OCT显示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内丛状层结构模糊或外界膜破坏提示抗VEGF治疗RVO继发ME的视力预后不佳.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辅助治疗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军燕;马凯

    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是一类病程中涉及新生血管生成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如不及时干预会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是近十年眼科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现已成为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线用药。抗VEGF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其他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目前,眼科医生已将Pegaptanib、Bevacizumab、Ranibizumab、VEGF trap等抗VEGF药物作为激光、手术等传统治疗的辅助手段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Coat ′s 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尽管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抗VEGF药物的应用中仍有一些具体问题尚需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抗VEGF治疗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博;王红燕

    眼底病变是一类病变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各类血管病变以及肿瘤等,种类极其繁多,且会对视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底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现就这几类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病变与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关联以及临床中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此类眼底病变的进展进行综述.

  • 黄斑变性抗VEGF药物治疗及疗效评估进展

    作者:罗曼;陈晓隆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是引起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法为抗VEGF治疗.随着抗VEGF治疗方法广泛应用,wAMD导致的不可逆盲明显下降.抗VEGF药物在近十年有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就治疗wAMD的抗VEGF药物治疗进展及疗效评估做一简要综述.

  •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经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并发眼底出血的预后分析

    作者:唐中俊;王天宇;彭清

    目的:观察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患者经眼底光动力学(PDT)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治疗后合并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的眼底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3月临床确诊的PCV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5只眼)经PDT联合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出现眼底或玻璃体出血,随访3~24个月复查患者佳矫正视力及眼底造影检查结果.结果:2例患者在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1周~1个月内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在抗VEGF玻璃体注射后1周内出现玻璃体出血;2例患者在第2次PDT治疗后1个月出现视网膜下出血.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平均提高到0.2;1例玻璃体出血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仅恢复到眼前手动.结论:PCV患者行PDT联合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存在眼底或玻璃体出血风险,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灶周围其他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 病理性近视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特点及其抗VEGF药物治疗

    作者:王丽娜;张琦;赵培泉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常见的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该文主要对病理性近视的流行病学、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其抗VEGF药物的治疗进行综述.

  • 脉络膜骨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黎;袁容娣;杨惟惠

    目的 探讨脉络膜骨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 2017年收治的脉络膜骨瘤患者6例(8只眼),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2例双眼发病,4例单眼发病.患者均行常规眼部检查,包括佳矫正视力、眼前段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并行眼部超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CT检查,3例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所有患眼眼底均可见视乳头周围或后极部黄白色或橘红色地图状或扇贝状轻微隆起的肿物,边界清晰但不整齐,2只眼有黄斑出血.眼部B型超声均可见弧形隆起的强回声斑,其后方声影明显,降低灵敏度后此强光斑不消失.CT检查,患眼眼球后极部出现与眶骨密度一致的致密影.FFA早期可见大片高荧光病灶,晚期荧光着染,部分晚期病灶内可见多发性针尖样渗漏灶,1只眼FFA早期黄斑区即可见花边状高荧光.ICGA检查,显示瘤体呈弱荧光,且瘤体中央弱荧光更加明显,1只眼黄斑区荧光渗漏,1只眼造影早期即可见息肉样高荧光及异常分支的血管网.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脉络膜骨瘤,1只眼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只眼并发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CNV及PCV的患者给予抗VEGF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其余患者均随访观察.结论 脉络膜骨瘤在自然病程中生长缓慢,视力变化缓慢,可长期随访观察,若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或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获得较好疗效.该病的及时诊断及诊断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胡玮婷;孙晓东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是导致其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及疗效分析,并探讨可能的联合治疗方式.

  • 抗VEGF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作者:景风玲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疗效并建立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33只限)wAMD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注药前后患者视力变化并给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视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后视力(31.28±10.45个字母)较治疗前(17.11±9.18个字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仅存在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表现.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wAMD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

  • 抗VEGF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作者:景风玲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疗效并建立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33只眼)wAMD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注药前后患者视力变化并给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视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后视力(31.28±10.45个字母)较治疗前(17.11±9.18个字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仅存在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表现.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wAMD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及其与胰腺癌的相关研究

    作者:杨小秋;谈顺

    在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新生血管形成(Angiogenesis)是其从小结节进展成为具有侵袭能力重要的一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因子,血管新生的主要调节者。随着VEGF途径作用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VEGF与胰腺癌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VEGF的结构和功能、调控因素及相关调控机制,VEGF在胰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抗VEGF治疗在胰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方面,对VEGF在胰腺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介绍。

  • 抗VEGF联合视网膜光凝在治疗PDR中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

    作者:黄黎黎;宋愈;朱妍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在治疗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作用.方法:2014-12/2015-08同期收治的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组30例48眼,单纯激光组28例45眼.联合治疗组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1wk,复查FFA,随后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单纯激光组仅行全视网膜光凝.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4、8wk时的佳矫正视力,OCT测量黄斑厚度.结果:治疗后1、4、8wk时,两组间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激光组治疗后1wk后,视力有所下降,黄斑中心厚度增加.治疗后4、8wk时,视力逐渐改善,黄斑厚度降低.注药后1wk,FFA显示联合治疗组所有眼视网膜渗漏改善,新生血管膜不同程度退缩.未见眼内注射和眼底激光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早期即可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和激光光凝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同作用.前者拮抗已经高表达的VEGF,改善黄斑水肿和微血管功能,增强激光疗效.有效的光凝又可进一步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抑制VEGF的过多表达.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慢性CSC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曦;刘庆淮;刘肖艺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安全性和长期临床疗效.方法:我们给予6例6眼慢性CSC患者玻璃体腔注射1 25mg/0.05mL IVB治疗.5例患者在第一次注射后3mo接受了第二次相同剂量的注射.注射后1,3,6,12,24mo时随访观察.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佳矫正视力、眼压、OCT、眼底荧光素造影(FFA).结果:第一次玻璃体腔注射IVB后,2例患者视网膜下液(SRF)完全吸收,但其中1例在随访至3mo复发;3例患者SRF有小幅度上升或下降;1例患者的SRF先上升后明显下降;再次进行IVB后,3例患者SRF完全吸收,其他的3例患者SRF无明显变化.但是SRF的吸收与视力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治疗前后1,2a患者的视力变化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无一例出现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注射IVB对于治疗慢性CSC患者是安全的,对促进SRF的吸收有一定效果,但从长期结果来看,IVB对于慢性CSC患者的远期视力预后无明显作用.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晓亮;张婕;严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与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导致低视力的疾病.目前对于合并AMD的白内障患者是否应该实施手术和手术的时机问题尚存争议.本综述的目的在于评估白内障手术对于AMD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合并AMD的白内障手术时机和联合抗VEGF等治疗,还包括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以期选择综合治疗措施,避免和减缓白内障手术后黄斑变性的发生和发展,以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转归.

  •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寇豆;郝晓琳;张仲臣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糖尿病黄斑水肿( diabetic lacular edela,DME)可发生在DR的任一时期,常常引起不易逆转的视力丧失,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运用传统激光治疗的同时,新兴的抗炎、抗VEGF药物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微创技术的革新为手术治疗亦提供更大便利,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也成为治疗的主要趋势。我们对目前DME的主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汪鹭;彭惠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et-AMD)是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式为抗VEGF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即使反复接受抗VEGF治疗,视力仍无法提高或稳定维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湿性AMD患者有效视力,衍生出了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抗新生血管靶点发挥作用、联合治疗巩固提高抗VEGF的功能、改变或简化给药方式等,本文就治疗湿性AMD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固视方联合抗VEGF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庄文香

    目的:观察固视方联合抗VEGF对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2014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20例(26只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例(13只眼),观察组10例(13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来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固视方联合抗VEGF药物(Lucentis)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其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等方面的恢复效率都超过了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表明,与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相比较,固视方联合抗VEGF药物(Lucentis)可以很好地治疗患者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抗VEGF治疗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启迪;魏建丽

    在临床上眼底病变属于一类病理性变化的总体称呼,其中包括的病变主要有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及脉络膜发生的炎症反应、不同类型的血管产生的异常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的肿瘤等.因其具有的种类多、变化快,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对人体的眼部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我国当前所处的临床阶段中常见的眼底病变主要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本文叙述了这几种眼底病变的情况以及在临床上使用抗VEGF药物对该些病变展开治疗的进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