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牙菌斑附着的研究

    作者:曲哲;马岚;张翔;张海洋;历丹;王战昕

    目的 分析使用复合基台的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菌斑附着的特点,为指导患者口腔卫生的维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患者21例,永久修复后3个月对修复体的组织面进行菌斑染色,收集图片通过Image J 2.1.4.7软件评估菌斑附着的特点.结果 永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为(46.13±7.23)%.颊侧和腭侧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1.53±3.08)%和(53.76±3.07)%,腭侧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显著大于颊侧(t=16.750,P<0.001);游离端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为(71.86±2.00)%,显著高于前部(48.85±2.09)%(t=40.445,P<0.001)和中部(49.33±0.98)%(t=47.124,P<0.001).种植体间距离越小,永久修复体的组织面菌斑附着面积越大.结论 缩小腭侧组织面延伸、扩大种植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小游离端面积有助于减少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的菌斑附着.

  • 综合防治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

    作者:林少萍;李向东;宋燕丰;张晓娟

    目的 评价口腔综合防治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医院-家庭"联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戴上固定矫治器后,医护人员采用菌斑显示液显示患者牙面菌斑,进行个体化的口腔卫生强化教育,请家长对患者刷牙进行监督,必要时针对性使用氟化物等综合干预.对照组在矫治前进行常规口腔卫生宣教.比较2组戴用固定矫治器前后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矫治6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菌斑指数分别为1.25±0.32和1.5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P=0.000);牙龈指数分别为1.07±0.23和1.2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P=0.007).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牙釉质脱矿率分别为19.5%和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451,P=0.000).结论 实施"医院-家庭"联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有效控制菌斑,对减少牙龈炎和釉质脱矿等正畸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口腔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评价

    作者:吴志玲;梁焕友;唐倩

    目的 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中学生采用课堂集中方式宣教口腔健康知识.以问卷形式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1周对受检学生进行牙菌斑检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刷牙的菌斑清除率及口腔卫生指数改善情况.结果 经健康宣教后,所有受检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及刷牙正确率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后刷牙菌斑清除率分别为31.4%和80.3%(P<0.01).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对增强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腔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分析——附73例报告

    作者:陈月燕;席云;吴坚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人群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方法:根据口腔余留牙数目分为研究组(余留牙超过20颗)32例和对照组(余留牙少于6颗)41例,比较2组的菌斑百分率、葡萄球菌和白假单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菌斑百分率为39%,对照组为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葡萄球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另外,研究组中具有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70岁以上老年人群存在口腔感染,口腔余留牙数与口腔菌群的控制情况有关,与受教育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提示应重视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 托槽固定矫治发生牙齿釉质脱矿与牙面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少云;廖小欢;黄奎

    目的 研究托槽固定矫治发生牙齿釉质脱矿与牙面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在我院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上前牙脱矿的患者37例(脱矿组),未发现上前牙脱矿的患者47例(未脱矿组).统计分析两组上前牙软垢指数和细菌数量的差异.结果 脱矿组与未脱矿组的软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矿组变形链球菌数目及所占细菌总量的比例均明显较高(P<0.05),而两组间放线菌、乳杆菌数目及所占细菌总量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变形链球菌的数量增加与釉质脱矿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 牙面软垢指数与牙齿釉质脱矿无明显相关性,变形链球菌的数量增加与釉质脱矿存在显著相关,可能是固定正畸过程中牙齿釉质脱矿的机制之一.

  • 洗牙,并非人人适宜

    作者:范豪

    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牙龈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洗牙成了很多人每年必做的保健措施之一。

  • 洗牙,掐断牙病的"导火索"

    作者:陈铁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长期吸烟、喝茶、饮用可乐、儿时服四环素等原因使牙齿变色,或因为刷牙方法不当、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龈萎缩等原因使食物残渣易存留于牙齿表面或牙间隙,形成菌斑,钙化后形成牙石,存在于牙面或牙间隙气温多变,注意防治脑中风

  • 唾液和菌斑中致龋细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志辉;何克新;朱莲娜;张小兵;刘鸿雁;李莉

    目的:探讨唾液和菌斑中相对应致龋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12岁儿童共94人,取其唾液和菌斑样本稀释后接种于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37 ℃恒温下厌氧培养48 h后观察培养结果.结果:唾液中的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和菌斑中相对应细菌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唾液中致龋细菌计数能够反映菌斑中相对应的致龋细菌计数.

    关键词: 唾液 菌斑 致龋细菌
  • 巴斯刷牙法去除牙菌斑的效果评价

    作者:许敏昭

    [目的]评价巴斯刷牙法除牙菌斑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学校9~10岁小学生共9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实验组采用巴斯刷牙法,对照组采用竖刷法,两组刷牙前、后分别测软垢指数、牙菌斑指数.[结果]刷牙半年后,实验组软垢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斯刷牙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值得在社区口腔保健中大力宣教推广.

    关键词: 刷牙方法 软垢 菌斑
  • 复方槟榔含漱液对控制菌斑和消除牙龈炎疗效观察

    作者:符起亚;邓芳成;文少敏

    目的研究复方槟榔含漱液对控制菌斑和消除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选择216例慢性牙龈炎患者,分为复方槟榔含漱液组、呋喃西林含漱液组和蒸馏水组,用药前后检查牙龈炎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结果用药后复方槟榔含漱液组的GI、SBI、PLI均比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蒸馏水组.其对慢性牙龈炎的有效率达95%,与呋喃西林含漱液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槟榔含漱液能有效控制菌斑及消除牙龈炎,且副作用小.

  • Er:YAG激光照射去除根面牙石的研究近况

    作者:罗文

    牙周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根面牙石和菌斑以消除牙周袋.传统的去除牙石和菌斑的方法是用手工器械进行刮治,后来在牙周治疗中采用了超声波洁牙器,近年来专业期刑发表了不少关于各种激发用于牙周治疗的研究论文.Er:YAG激光即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在去除牙石时,因其完全被根面硬组织表层的水吸收,所以几乎不导致对牙周组织和牙骨质的热损害[1].并且Folwaczny等[2]在体外用Er:YAG激光照射牙根面牙周致病菌,结果显示,牙周致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Er:YAG激光具有杀作用.在牙周治疗中,近年出现的带凿状工作头(1.65mm×0.5mm)的Er:YAG牙科激光机,与光导纤维直径为0.3mm的Nd:YAG牙科激光机比较,可以减少根面重复照射的次数就达到同样的照射面积,操作简便,效率更高.Er:YAG激光的前述优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牙根面物质的去除、扫描电镜观察、临床研究三方面综述Er:YAG激光照射去除根面牙石的研究近况.

  • 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直接测试人牙菌斑Ca2+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鲁川;温秀杰;岳松龄;吕太平

    目的:评价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Ca2+-ISME)对原位牙菌斑Ca2+检测、分析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自制的中性载体Ca2+-ISME直接测试牙菌斑中的 Ca2+,并对Ca2+-ISME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结果:聚氯乙烯毛细管与玻璃毛细管制备的电极具有类似的性能,但在牙菌斑Ca2+的测试中电位显示不稳定,波动幅度大,重复性差.结论:Ca2+-ISME用于原位牙菌斑Ca2+的测试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控制菌斑对防治龈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汝军

    笔者对临床100例龈炎患者,在施行洁治术手,将其分为苗斑控制训练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数及微生物组成变化.结果提示:有效的机械性控制菌斑、细菌是防治龈炎、牙周炎的主要措施.现报道如下.

  • 超声波洁治术的护理

    作者:王灵燕;王琼珍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细菌是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细菌附着于牙齿或口腔软组织上,形成菌斑.并且不断发展并产生许多毒性因子,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和牙周韧带的破坏,导致支持牙齿的牙槽骨被破坏和吸收,终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而且附着的菌斑长时间停留在牙面和牙周上,就会与口腔中残留的食物碎渣和唾液中的矿物质等钙化形成牙结石,牙结石不仅可因粗糙而刺激、压迫牙龈,更为重要的是在牙结石的表面易于形成菌斑,且不易去除,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破坏牙周组织的基地.

  • 0.1%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和抑制菌斑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作者:史宗道;周学东;王晓毅;肖晓蓉;丁一;黄定明;吴军正;周威;刘斌;杨巨才;崔广庆;秦玉花;吴东红;罗予;刘关键

    目的对0.1%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和抑制菌斑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左右半口对照设计.首诊(D0)时对左侧上下牙齿洁治,结束时右侧洁治.两组均每日漱口5次,方法相同.从治疗前后临床及微生物学改变评价疗效,第4(D4)、8(D8)日复查.D0-D4停止刷牙,D4-D8恢复刷牙.结果符合纳入标准144例,4例失访,试验组69例、对照组71例可进行分析.基线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年龄分布、临床及微生物学指标均具有可比性.D4复查治牙侧两组菌斑累积量在同一水平并均显著低于未治牙侧.两侧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SBI)及口臭VAS记分均显著低于基线值.D8复查两组菌斑指数(PI)、GI、SBI、口臭VAS比D4复查值进一步显著减少,菌斑及唾液中可疑致病菌半数以上被清除,菌量显著减少,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未见菌群失调.试验组17例(24.6%)发生不良反应,均轻微一过性.体外抑菌实验证实试验药可杀灭或抑制多种与口咽、颌面部感染、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有关的可疑致病菌.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确能减少或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治疗牙龈炎、减少口臭,与国家已批准上市的西吡氯铵含漱液疗效相同.

  • 雅皓乳膏对青少年慢性龈缘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洛伟昕

    目的:观察雅皓乳膏对青少年慢性龈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龈缘炎的青少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雅皓乳膏)和对照组(普通牙膏),每组各24例.记录基线、用药后2周和4周时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雅皓乳膏局部应用对于青少年慢性龈缘炎有一定的疗效.

  •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与刷牙效果临床研究

    作者:陈筠;张源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菌斑指数(PLI)为指标,比较75名3~6岁儿童健康教育前后刷牙效果.结果:75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牙平均菌斑指数分别为3.09和2.13,菌斑清除率分别为9.98%和30.97%,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适时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使儿童在幼儿园时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重要意义.

  • 牙周炎诊治进展

    作者:周村;杨小民

    牙周炎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菌斑细菌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其发病机理与细菌、宿主和环境有关.近年来,牙周炎的诊治得到迅猛发展,现介绍如下.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致龋细菌的作用

    作者:靖军军;郝玉庆

    壳聚糖是一种具独特生物活性的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近来研究发现,壳聚糖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特别是其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本文就壳聚糖对细菌生长,细菌黏附及菌斑pH值的影响及其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

  • 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在其表面粘附和生长的影响

    作者:马守治;程辉;闫福华

    应用口腔修复材料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后,因修复材料与口腔微生物和宿主互相作用,口腔微生态将发生变化.本文就口腔修复材料表面菌斑的形成、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粘附和生长的影响作一综述.

217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