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熏蒸配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锡津;刘其赞;胡朝鹏;沈向楠;崔书国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治疗组(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封闭治疗组),每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肘部疼痛情况,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ESWT可有效减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及恢复肘关节的活动.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烁炜;柴仪;温志刚;李倩;常波伦

    目的: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近几年保守治疗LDH的相关文献,研究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正骨、骶管滴注、牵引、功能锻炼、综合等对LDH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结果:保守治疗方法适用于大部分LDH患者,临床上多根据患者年龄、身体条件、辅助检查结果等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并能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综合保守治疗LDH疗效确切.

  • 施光其教授痹治心法

    作者:陈泳淼;马二卫

    施光其教授擅长治疗痹病,风湿免疫性疾患中类风湿关节炎(RA)居多,临证诊治有独到之处.将本病分为新病和痼疾,循证辨治体会到新病由风寒湿热属实,痼疾是气少血亏属虚.病理为外邪壅经滞络、成痰变瘀,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内入肝肾肺脏,虚实夹杂,百症丛生.治法为祛风补气为主,佐以虫类,随证遣方,汇通中西,疗效肯定,安全易行.

  •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从络辨治探析

    作者:赵文修;苏晓;夏嘉;张娜;黄慧萍;江春春;杜瑞雯

    血管炎是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少见的关节外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均可通过炎症反应促使血栓形成。病程达十年以上的RA患者易并发血管炎,且可明显加重关节损伤和其他关节外症状[1],其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远端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巩膜炎、心包炎等。 RA归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其并发血管炎若累及中小血管属“肢体痹”,若累及内脏属“内脏痹”。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痹病盖因正虚邪侵,络脉痹阻,致筋骨、关节、血脉、肌肉受累。《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所合也。”本病乃外邪久痹,由阳入阴,由气及血,由表及里发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中藏经·论痹》曰:“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说明本病病位在脉络,脉络瘀阻,气血失运。《灵枢·经脉》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之说,说明本病治疗当以“通”为本。临证取药多以辛味药物、虫类药物、藤类药物为用。若络虚瘀阻,则应用“以补通络”之法,寓通于补,气血调和,络脉自通。

  • 五藤清痹汤治疗痹病湿热阻络证76例临床观察

    作者:沈土富

    痹病是指因外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本病相似于现代医学自身免疫病的风湿病范畴,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 阳和汤联合防己黄芪汤治疗痹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曹永生

    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系统疾病的总称.痹病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又分外痹与内痹,这里主要讨论肢节痹病,以骨痹、筋痹、尪痹为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通过临床运用阳和汤、防己黄芪汤的加减对痹病的应用,临床取得一定的疗效,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 谢沛霖运用“四五六龙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彬;谢沛霖

    方法:选用2016年5月-2016年9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30 ~ 70岁之间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性90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3∶1;发病年龄30 ~ 40岁16例占13.33%,40 ~ 50岁52例占43.33%,50~60岁46例占38.33%,60 ~ 70岁6例占5%.目的:对谢沛霖教授运用“四五六龙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介绍.结果:患者平均关节疼痛症状好转5天、红肿灼热消退7天、血尿酸下降14天.104例痊愈,占86.67%;10例好转,占8.33%;6例无效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四五六龙虎汤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通利小便,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 张鸣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浅析

    作者:苏海方;张立亭

    类风湿关节炎(RA)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闭阻经络及筋骨关节,气血不通,出现关节及周围肌肉的疼痛、肿胀、僵硬,甚则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一类疾病.西医对RA的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明确,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甚至应用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而在传统医学中,RA属痹证的范畴.现将张鸣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治法和辨证用药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 熨浴疗法对痹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曾振东;吕琳;韦金育;韦涛

    目的:探讨熨浴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清IgA、IgM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熨浴疗法治疗痹病,可使患者过亢的体液免疫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治疗痹病20例

    作者:韦海荣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治疗痹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和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结合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治疗痹病的疗效优于泼尼松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热奄包治疗痹病关节疼痛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任志宏;陈秀红;白晶晶

    目的:通过对中药热奄包治疗痹病关节疼痛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遵循随机的原则,将60例痹病关节疼痛患者纳入试验,观察治疗前后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粪常规、心电图、肝功、肾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热奄包治疗痹病关节疼痛过程中2例患者因皮疹脱落,停止治疗后皮疹消失,治疗前后上述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痹病关节疼痛安全性高.

  • 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病的临床体会

    作者:尚晓良;王美桃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西医学的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表现以痹病临床特征为主者,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关键词: 痹病 独活寄生汤
  • 治痹二十八法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 周天寒治痹10法

    作者:艾显江;周天寒

    周天寒(1952-),主任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自幼随父学医,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近40载,学验俱丰,勤求古训而又力图创新,选方用药精妙,善于灵活化裁,得心应手,每有良效.笔者有幸临床跟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周师治疗痹病方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分享.痹病的发生,往往随人体质,感邪性质,病程长短而异,故有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之分.但从病理的角度讲,不管何种原因所致的痹病,都是由于气血凝滞、络道痹阻所引起,因此,“通痹”就成了治疗一切痹病的总原则.诸如祛风通络、散寒通络、除湿通络等治法也都是为了宣通络脉痹阻为目的.兹根据笔者跟师临床体会,就痹病常用治法,总结如下.

  • 《金匮要略》历节病之刍议

    作者:曹俊杰

    仲师之《金匮要略》对历节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予以论述,认为历节病多因肝肾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并对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分别提出桂枝芍药知母汤及鸟头汤方.《金匮要略》历节病是《黄帝内经》痹病之特例,是痹之重症.骨伤科常见骨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病机、证候与历节病相关.《金匮要略》历节病对于现代骨关节病的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浅论痰瘀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致病作用

    作者:许正锦;陈进春;邱明山;陈静;张倩;赵文杰;李依寒;张怡燕;彭海聪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属中医痹病范畴.痰浊、瘀血既是其重要的病理产物,又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痰浊、瘀血同源同因又相互化生,两者密切相关,并在痹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研究不断揭示了痰瘀形成的物质基础、痰瘀相关的本质,以及痰瘀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化痰通络方能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动物实验证实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增生可能是化痰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机制.

  • 由“壮火、少火”引发的治痹用药浅析

    作者:于海浩;刘维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对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影响,既可从药食方面论,其阐述了气味属性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又可引申出人体正气与火正常时可相互转化,异常时则相因为病的特点,对痹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药物之火和人体之火两方面探讨,认为用药当明性味,知久暂,应在运用壮火之剂的同时加入少火之剂以防止气之耗散,久痹伤气者宜加用少火之剂生气,而对于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热象,既要清热、泻壮火以保护元气不受耗散,也要补益少火以生元气.

    关键词: 壮火 少火 内经 痹病
  • 从《中药成方制剂》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探讨乌梅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晓洁;董正平;孙喜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疾病、证候及组方配伍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结果:获得含“乌梅”的方剂共59首,涉及药味272种,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中医疾病15种(频次≥3),主要证候8种(频次≥3);选取高频药对“乌梅-甘草”“乌梅-白芍”和高频疾病“胃痛”“痹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显示乌梅在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有差异,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乌梅不同组方配伍和乌梅“收”“散”的双重特性决定其作用灵活多样.临床上应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发挥乌梅不同的功效.

  • 金明秀治痹经验浅谈

    作者:于静;金明秀

    金明秀教授从事痹病多年,经验颇丰.其认为正气不足是致痹基础,是发病的必要条件,正气不足体现为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气血亏虚,先天禀赋不足.邪侵是致痹的重要条件.本虚标实是其病理性质.治疗原则:先其所因,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为基础;治病求本,伏其所主为根本;且强调整体治疗,不可偏执一门.

    关键词: 痹病 经验 金明秀
  • 浅议情志因素与痹证发生、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新萍

    痹证是一类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历代医家多从风、寒、湿论治,亦或从痰、瘀论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情志因素与痹病发生、转归有密切的关系,笔者就情志因素与痹病发生、转归的相关性进行浅要的探讨.

224 条记录 5/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