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李水胜;黄黎

    目的: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治疗的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95例,分为两组.手术组:共139例,男58例,女81例;年龄60~91岁,平均(70.3±6.5)岁;伤后30 min~15 d入院,平均(19.7±18.4)h;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小夹板组:共156例,男75例,女81例;年龄60~98岁,平均(70.6±7.0)岁;伤后1 h~15 d入院,平均(20.2±20.1)h;应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后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在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及总分改善方面观察评分.结果:295例均获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3.2个月.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总分91.48±7.46,小夹板组总分85.62±7.6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疗效优于小夹板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与小夹板外固定相比,具有减少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达到良好解剖复位及获得较好的整体效果的优势.

  • MIPPO与ORIF治疗Neer Ⅱ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沈庆峰;温新;杨胜武;陈鑫;范卫星;徐国柱;余方正;朱君毅;王健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两种术式治疗NeerⅡ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分别采用MIPPO与ORIF手术治疗的NeerⅡ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46例患者,其中MIPPO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5~80(70.4±4.4)岁;ORIF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65~79(70.9±4.0)岁.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锻炼启动时间,术后3、6、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末次随访关节功能分级及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16.8±3.7)个月.Mippo组骨折愈合时间(13.0±0.8)周较ORIF组(13.8±1.4)周短,康复锻炼启动时间(3.0±0.9)d较ORIF组(6.8±1.3)d短,术中透视次数(19.2±3.7)次较ORIF组(12.1±3.4)次多.术后3、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81.3±3.9和86.6±5.4均高于ORIF组69.5±6.6和80.5±6.7.但两组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Constant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末次关节功能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有1例腋神经损伤,ORIF组有2例延迟愈合,两组各有1例复位丢失,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等.结论:MIPPO与ORIF均能治疗NeerⅡ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前者具有术后恢复更快、康复锻炼更早、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存在腋神经损伤、X线暴露多等缺点.

  • 动力型支具对稳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aumann角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强;郭跃明;何健;卢凤珊

    目的:使用自行研制的动力型肘关节支具,通过观察其患健侧Baumann角(B角)角度差的变化,评估其用于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X线片诊断为GartlandⅡ、Ⅲ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共120例,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7.27±4.36)岁,病程(1.48±1.26) d;对照组58例,其中男47例,女11例,年龄(8.02±3.82)岁,病程(1.20±1.11) 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复位15 d后使用肘支具,直至90 d观察结束。对照组使用小夹板外固定,30 d后去除小夹板。两组于复位后即刻、15 d、30 d、60 d、90 d、6个月、1年拍X线片测量B角,复位后同时摄健侧X线片测量健侧B角,并计算患侧与健侧B角差。复位后90 d及1年时参照Flynn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例有1年以上随访,均达到骨折治愈标准。随访肘内翻发生情况:治疗组无,对照组4例。患健侧B角差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复位后30 d开始至90 d对照组B角差增加的幅度比治疗组大(P<0.01)。结论:应用动力型弹性外固定支具对稳定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角有确定性效果。

  • 手法整复经皮导入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脱位

    作者:谭远超;杨茂清;刘峻;毕宏政;孙献武;戴振国;黄明利;李健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新鲜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闭合整复和半开放手术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应用反"?"手法整复骨折,经皮导入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后按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整复治疗.术后2年进行肩关节Neer评分.结果:术后针眼无感染,均Ⅰ期愈合.螺纹钉无折断.骨折均在术后2个月内愈合.经24~52个月的随访,无肱骨头坏死发生.疗效优3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7.7%.结论:反"?"手法设计合理,复位率高.经皮导入内固定可靠,无须外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肩关节,有效预防了关节粘连,较好地保护了肱骨头的血供,避免了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 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尤炯鸣;刘智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肱骨近端3、4部骨折患者32例,分为内固定组20例和置换组1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71.50±5.45)岁;3部骨折8例,4部骨折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半肩关节置换术组男4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72.80±6.80)岁;3部骨折5例,4部骨折7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采用EQ-5D指数评价术后生活质量,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内固定组2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为螺钉断裂,1例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内固定组和置换组EQ-5D指数分别为0.65±0.12和0.67±0.12; 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3.20±11.35和66.80±1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都可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在生活质量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 8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分析

    作者:刘欣伟

    对1997年~2000年中在我院就诊的8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正骨手法
  • 截骨入路多钉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杨冰

    肱骨髁间骨折是青壮年严重的肘部损伤,50~60岁的伤者也时有可见.对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趋向于手术治疗.笔者1996~1999年采用尺骨截骨入路多钉固定治疗该类病人2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9岁;按AO/ASTF分类[1],均为C型骨折,其中C1型8例,C2型6例,C3型7例;手术时间2周以内16例,3周以上5例.

  • 矫枉过正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毕宏政;杨茂清

    目的:评定桡偏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13例(男183例,女30例;年龄1~15岁,平均6.4岁),伸直型211例,屈曲型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达桡偏约10°,配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周去除内外固定,4~6周肘关节功能恢复,随访2~5年,参照Flynn标准,自拟评价标准,本组优132例,良77例,可4例,优良率达98.1%.结论:矫枉过正配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操作简便,患肢功能恢复好,可有效预防肘内翻畸形.

  • 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何本祥;张斌;檀亚军

    目的:比较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疗儿童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肘内翻发生率.方法:226例移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男134例,女92例;年龄5~12岁,平均8.58岁.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治疗(A组)88例(男51例,女37例;年龄5.1~12岁),小夹板外固定治疗(B组)74例(男44例,女30例;年龄5~11.8岁),以及石膏托外固定治疗(C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5.5~12岁).观测3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肘内翻等指标,比较临床综合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5个月,参照疗效评定标准:A组优59例,良23例,差6例,优良率为93.18%;B组优37例,良29例.差8例,优良率为89.19%;C组优20例,良31例,差13例,优良率为79.69%.A、B、C三组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为6.82%、17.57%、32.81%.A组临床疗效和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A组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肘内翻发生率: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结论:三种外固定方法以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疗效佳,此种外固定方法稳定性高、抗旋转作用强、可调性好、关节功能恢复快、肘内翻发生率低、临床疗效佳,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应作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外固定方法.

  • 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2或3部分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宋正鑫;刘岩;毛英夫;李丙岩;卫力晋;田耘

    目的:探讨应用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2、3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肱骨近端2、3部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0 ~76岁,平均61.5岁;应用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的患者22例,其余20例采用传统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使用VAS评分评估术后1周肩关节疼痛程度,使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评估肩关节术后3个月及6个月以上肩关节功能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至少14个月的随访.两组比较,手术时间(P=0.003)、术中出血量(P=0.001)、术后住院天数(P=0.013)、术后1周肩关节疼痛VAS评分(P=0.026)、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P=0.014),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临床愈合时间(P=0.462)、术后6个月以上Constant评分(P=0.204),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断裂的情况.结论:应用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2、3部分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陈海友;曾国习;朱建富

    自1997~1999年我们采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闭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康宇翔;卫小春;李海明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疗法与手术治疗无神经血管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1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为GantlandⅢ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1~12岁,平均5.3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76例(保守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5例(手术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51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6~36个月).保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P<0.001).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丢失量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lynn等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保守组优31例,良35例,可7例,差3例;手术组优27例,良30例,可17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骨折愈合时间短,便于早期锻炼肘关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 肱骨内固定术后的桡神经损伤

    作者:黄隆;姚学东;戴章生;姚晓滨;林其仁

    桡神经损伤是肱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93例肱骨中段及中下1/3段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11例并发桡神经损伤.

  • 肱骨外侧髁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俞钰贤;陶初华;李小平

    自2001年4月-2003年2月,采取切开复位,使用德国通用公司出品的匹配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中男9例,女10例;年龄21~64岁,平均为33.5岁.右侧8例,左侧11例.车祸伤6例,坠落伤5例,摔伤8例.合并Colles骨折2例,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1例.AO分型:C1型6例,C2型9例,C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h~3d16例,9~10d2例,另一例于17d手术.

  • 桡神经内移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国富;李松柏;肖进

    肱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由于髓内针固定时,骨折断端在重力作用下有自动分离的趋向,又难以控制旋转移位,故临床多选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由于桡神经的解剖特点[1],在肱骨中下段骨折施行开放整复术中特别是术后取钢板时极易损伤桡神经.我院在尸体解剖的基础上自1997年元月至今已对23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在施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桡神经内移技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及其在预防肘内翻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晋;李贵兰

    自1991年1月-2001年1月,应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或配合桡侧张力带钢丝加压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28例,其中78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朱让腾;叶招明;应有荣;眭述平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常采用钢丝张力带、三叶草钢板、AO传统的T形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但都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对于肱骨近端复杂的不稳定骨折及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我们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采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 经皮穿针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严重粉碎骨折

    作者:侯金永;姜军科;毕宏政

    肱骨干严重粉碎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但手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很高.在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对部分严重粉碎性肱骨干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旋肘屈肘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王红杰

    目的:探讨旋肘屈肘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的疗效.方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5~10岁,平均5.8岁;病程0.5~18h.整复时术者1人操作,复位远折段须按标准配合患侧前臂之被动活动,后使患侧手能触及患侧肩峰,屈肘90°以纸夹板体系固定.结果:35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均正常.26例断端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愈合,其中25例经1次整复,1例经2次整复.3例肘内翻5°以下,2例提携角为0°,均经2次整复.3例肘内翻8°~15°,1例肘内翻约20°,均经3次整复.治疗后按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定,100分25例,95~99分5例,90~94分3例,90分以下2例,平均(96.2+2.0)分.结论:采用纸夹板体系固定牢固,稳定性强,可根据体表标志判断复位效果,增加了1次整复的成功率,且不会出现组织压疮及坏死.

  • 半伸位外固定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伍栋材

    自1999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半伸位小夹板外固定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2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871 条记录 4/94 页 « 12345678...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