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作者:邝利;许明辉;林波;唐林涛

    针灸治疗痛证的疗效方面得到国内外肯定,主流医学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献也逐年增多。对以针灸为主,结合中医中药、火罐、推拿、艾灸、火针水针、刮痧和蜂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消除其腰背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研究进展综述。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其简便良效的优点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在传统中医与西医接轨的时代,今后的研究中临床疗效指标的规范化及后期疗效的追踪工作有待提高。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作者:佟泰鹏;傅立新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临床治疗仍有很多难题。中医针灸治疗该症特点较突出,检索针灸及针灸结合西药、火针、推拿、中药熏蒸等手法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分析数据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评价,综合分析针灸治疗该症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探究其治疗有效性的机制。发现这类文献随机对照试验病例数少,质量不高,为开展高质量针刺治疗该症临床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 盘龙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福涛;赵浩

    目的 对盘龙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观察,以评价其治疗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门诊和住院治疗的AS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盘龙七片(panlongqipian,PLQ)治疗,观察临床症状、Bath AS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ESR和CRP等实验室检查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3个月复诊和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 两组治疗第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腰骶痛明显减轻(P<0.05),腰背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5),BASDAI和BASFI明显降低(P<0.05),ESR和CRP亦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第3、6个月腰背晨僵时间、BASDAI、BASFI、ESR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LQ治疗AS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可用于AS的辅助治疗.

  • 中医内治强直性脊柱炎概况

    作者:赵蕾;曹向阳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累及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系统性结缔组织血清因性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及髋关节强直、畸形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 强脊清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35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荫奇;唐先平;常志遂

    目的:观察总结强脊清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69例,随机分为强脊清解汤治疗组(35例),湿热痹冲剂对照组(34例),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控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2.86%,88.57%;对照组的控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2.35%,6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控显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强脊清解汤具有改善AS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阻止AS病情发展及保护和改善脊柱关节功能的作用,疗效较确切.

  • 中医辨证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艳;幺远;甄小芳;潘宇琛;何强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 肾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姜萍;刘英;庞爱梅;尹玉茹

    目的:观察肾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服用肾痹汤;对照组40例,服消炎痛.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45.5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59%,两组无明显差异;在改善关节症状、体征及阻止骨质破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明显改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前列腺素等实验室指标(P<0.05或P<0.01).结论:肾痹汤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好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抗感染、消除抗原,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介质、抗炎镇痛,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9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建明;阎小萍;王昊;罗薇;马骁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入选25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予补肾强督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如下疗效指标:患者健康综合评分(BAS-G)、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全身痛Likert四级评分、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药物安全性指标.结果:259例患者经用补肾强督方治疗6个月后,除枕墙距、颌柄距无明显改变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259例患者均未出现血常规、尿常规改变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补肾强督方对AS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 陈纪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林昌松;刘晓玲;关彤

    陈纪藩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将陈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 冯兴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刘宏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痹"、"脊强"范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冯兴华教授从事痹证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载,精于AS诊治.余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AS经验总结如下.

  • 路志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章天寿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载,学验俱丰,处理疑难杂症尤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侍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路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简介如下.痹痛愈.

  • 胡荫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唐先平

    中国中医研究院胡荫奇教授1983年开始从事痹病临床与科研工作,他在临床治疗风湿类疾病时,主张临证不为病名所惑,抓住"证候"这一核心,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用药提倡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下,选用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风湿病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经临床验证,疗效卓著.现将胡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经验介绍如下.

  • 王为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刘志勤

    王为兰(1913~),193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中医系.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荣获全国著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王为兰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功绩卓著,盛誉中外"的高度荣誉.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风湿病学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学会顾问、<北京中医>杂志编委会顾问等职务.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理论精湛,经验宏富,对风湿病、温热病、内科杂病专有研究,擅治疑难病.代表著作<强直性脊柱炎辨证论治>、<急性、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发表论文30余篇.

  • 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辨证要素研究初探

    作者:周雍明;殷海波;王海隆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的辨证要素,探讨证候的研究方法.方法:把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选取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聚类分析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为:腰脊活动受限、晨僵、腰骶疼痛、脊背疼痛.Logistic分析得出湿热血瘀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对证候的归属进行判断,以预测概率0.5为判别分界点,总正确率为88.1%.判别式分析得出对湿热血瘀证诊断有帮助的症状,并建立判断函数,符合率为89.2%,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2.7%,Kappa值为0.695.结论: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并结合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候研究,包括中医辨病和辨证要素的研究是可行的.

  • 药物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贾杰;王起印;张铁汉;李军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活动期AS患者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针刺加西药治疗组(B组),复方硫磺灸片加西药治疗组(C组),每组30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B、C组治疗前后骶髂关节炎体征指数、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指-地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且B、C组治疗前后以上4项指标差值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肿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灸与西药联合及针刺与西药联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药物灸无创痛,更易于接受.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

    作者:胡长波;杨新明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BS)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42~65岁.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个椎体,其中L1~21例,L2~33例,L3~48例,L4~512例,L5~S13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术前至少经过一个疗程的规范药物治疗.均选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Cobb角、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评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指标,以及X线片、CT、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预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窦道形成及复发.侧凸Cobb角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为14.89° ±1.48°、4.00° ±1.44°和4.01° ±0.87°,VAS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8.4±1.6)、(3.1±0.3)、(1.1±0.3)及(0.7±0.2)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IA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时间推移,术后ESR、CRP、Cobb角明显减小,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BPT术后转阴率(正常率)逐渐增高,术后3个月为48.14%,6个月为100%.临床疗效评价:术后3、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59.25%(治愈16例、改善10例、无效1例)、81.48%(治愈22例、改善5例)、96.29%(治愈26例、改善1例),后一个时间点治愈率与前一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应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前提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椎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治疗单间隙BS是可行的,其在解除疼痛、稳定脊柱及恢复神经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后路与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疗效比较

    作者:杨新明;张磊;贾永利;胡长波;任义行;张振梁;成垚昱;康聪

    目的:评价后路与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简称布病脊柱炎)优劣势,为各自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确诊且药物治疗无效的143例腰椎布病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A 组76例,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45.1±2.4)岁;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 C 级1例、D 级43例、E 级32例。 B 组67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4.2±2.6)岁;ASIA 分级 C 级1例、D 级39例、E 级2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SIA 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后凸角度(Cobb 角)变化情况,观察植骨融合时间。结果2组1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切除的病灶组织均行病理检查,均符合布鲁杆菌病改变。 A 组76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脓肿清除不彻底行二期前路病灶清除8例;B 组67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病灶复发。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14~38个月,平均25个月。2组组内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VSA 评分、ASIA分级、Cobb 角、ESR 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组间比较: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18.514、42.627、11.801,P 值均<0.01);2组间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Cobb 角、ESR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而术后 ASIA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061,P <0.01);2组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91,P >0.05)。结论2种不同手术方式均可以有效清除病灶,缓解或解除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有利炎症控制。单纯后路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少,且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一期前后路手术,但一期前后路手术在清除椎体周围脓肿方面优于单纯后路手术。对于脊柱后柱病变特别是椎管内脊髓神经受压者适合后路手术方式,而对于前柱结构骨破坏特别是伴有椎体周围脓肿者更适合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

  •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肺大疱、气胸的胸部高分辨率 CT 特征及诊治体会

    作者:孙志强;左翠云;陈雷

    目的:探讨强制性脊柱炎(AS)并发肺大疱、气胸的胸部高分辨率 CT(HRCT)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5年7月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呼吸一科收住的8例 AS 并发肺大疱、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观察其胸部 HRCT 特征,同时对其误诊情况及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胸部 HRCT 提示:8例均有双肺尖纤维化、双肺多发巨大型肺大疱,其中5例肺大疱破裂并发气胸;矢状位多平面3D 重建显示,8例均有胸椎曲度变直、椎体增生呈竹节样改变。8例均合并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时胸部 HRCT 显示两下肺斑片实变影),其中3例为重症感染;5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于胸部 HRCT 表现为双肺巨大型肺大疱和/或气胸,同时又有中轴关节炎症等表现的中老年患者,要注意对 AS 的筛查。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单纯气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后多能治愈,预后主要取决于肺部感染及心肾等器官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 骶髂关节穿刺术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鹏;刘振华;岑水忠;高梁斌

    目的 总结当前国内外骶髂关节(SIJ)穿刺术的要点及研究进展,以及SIJ穿刺术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穿刺"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万方数据库检索1992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的关于SIJ穿刺术以及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总结骶髂关节穿刺术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果 SIJ穿刺的方法很多,操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徒手穿刺术由于效率及安全性无法保证,已逐渐被淘汰.而超声对关节内组织辨识度差,MR引导下穿刺术费用较高,该两种穿刺术亦不常用.实际操作时透视下无法完全暴露SIJ间隙,逐渐被CT引导下穿刺术代替.CT引导下的SIJ穿刺被认为是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式.SIJ穿刺针的种类多样,应根据骶髂关节病变的不同及SIJ穿刺引导方式的不同选择穿刺针.SIJ穿刺活检可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炎的早期改变,是AS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结论 SIJ穿刺活检可早期诊断AS.在SIJ穿刺时,操作者应从穿刺体位、穿刺引导方式、穿刺针的选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应根据骶髂关节病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和穿刺针.

  • Toll样受体4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李超;黄进贤;古洁若

    目的 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toll样受体(TLR)4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方法 检索在2007年2月前在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中英文献.用RevMan 4.2对纳入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合并效应量、功效、异质性及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4篇有关Asp299Gly多态位点和3篇Thr399Ile多态位点的病例对照研究.未发现异质性及发表偏倚,合并后功效在80%左右.Asp299Gly位点合并效应量OR=0.94(95%CI:0.66~1.35),Thr399Ile位点合并效应量OR=1.08(95%CI:0.70~1.65). 结论 TLR4基因不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易感基因.

1348 条记录 4/68 页 « 12345678...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