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欢;孙静;王卉;张弢;孙颖哲;范毓泽;何卫平;段学章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波刀(cyberknife,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临床结果,评估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10例(共22个病灶).其中,金标追踪9个病灶,肺追踪6个病灶,脊柱追踪7个病灶.结果 3个月、6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3%.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40%.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类,无Ⅲ级及以上毒性.结论 CK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相对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但远期效果还须进一步观察及随访.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张弢;谢辉;孙静;何卫平;李欢;薛慧;徐慧军;王华明;段学章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otherapy,SBRT)与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不适合或拒绝手术的77例单个、直径≤5cm的肝细胞癌患者,37例接受SBRT,40例接受RFA。结果随访3~58个月。其中SBRT组: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19例(51.35%),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3例(35.13%),稳定(stabledisease,SD)4例(10.81%),进展(progressiondisease,PD)1例(2.71%),有效率(CR率+PR率)为86.48%。RFA组:CR23例(57.50%),PR13例(32.50%),SD1例(2.50%), PD3例(7.50%),有效率为90.00%,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RT组和RFA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4.59%、81.08%、70.27%和97.50%、87.50%、8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SBRT组和RFA组1年、2年和3年局部控制(localcontrol,LC)率分别为94.59%、91.89%、89.19%和90.00%、85.00%、82.50%,2组LC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肝癌(单个、直径≤5cm),SBRT与RFA均是有效的局部治疗选择,SBRT可以作为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肝癌的替代治疗。

  •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薛慧;刘虎;韩萍;张爱民;李文刚;刘丽英;段学章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波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59例,均接受射波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的大体肿瘤体积为24.6~1265.0cm3,中位数399.0cm3,单次分割剂量5~13Gy/次(中位数10Gy),照射次数4~8次(中位数6次),肿瘤剂量35~56Gy(中位数49Gy),每d或隔1~2d照射1次。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59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接受射波刀治疗,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5.1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84个月,疾病控制率为62.71%(37/59),治疗后1年、2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15%(29/59)、20.34%(12/59)、11.86%(7/59)。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癌栓类型及总剂量大小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射波刀是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 射波刀治疗胰腺癌的治疗计划参数研究

    作者:郭学玲;刘永明;代智涛;于春山;孙永健;曹洋森;居小萍;张火俊

    目的 分析射波刀治疗胰腺癌的治疗计划方案的相关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29例行射波刀治疗的首程单靶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采用MultiPlan@4.0.2治疗计划系统得到的治疗计划方案的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9例胰腺癌患者的靶区体积为3.355 ~ 238.936 cm3,平均(51.43 ±55.64) cm3.患者平均接受5~8次治疗,靶区处方剂量平均为6 Gy×6次,对应的生物等效剂量平均为58 Gy.计划设计时所选准直器直径多为20 mm和15 mm,分别占31%和27%.终设计的靶区适形指数、新适形指数及均质指数分别为1.14±0.09、1.29±0.09、1.42 ±0.04,治疗靶区覆盖率80.3%~95.6%,平均(90.0±4.6)%.平均治疗结点数、射束数及总跳数分别为76±9、180 ±48、7 061±2 801,治疗时间为(42±8) min,周围危及器官均得到了极好的保护.结论 合理的射波刀治疗计划方案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达到显著疗效的重要保障.

  •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不同治疗顺序对高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赵宪芝;陆海迪;朱晓斐;耿杨杨;张瑜;余海燕;汤寅;居小萍;张火俊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化疗(CT)不同治疗顺序对高龄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应用射波刀-SBRT治疗年龄≥60岁的LAP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的顺序分为先化疗后SBRT的CT+SBRT组、先SBRT后化疗的SBRT+CT组和SBRT前后均化疗的CT+SBRT+CT组.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1次,或替吉奥(S-1)80 mg/m2,第1~8天口服,休息14 d,共应用6周期.推荐化疗时间6个月.放疗参数:中位总剂量36(30~45)Gy,中位单次剂量7(5~9)Gy,中位分割次数5(5~8)次,中位生物等效剂量(BED10)61.92(48~85.5)Gy.放化疗的间隔为2~3周.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采用CTCAE 4.0分级标准评价化疗不良反应,采用RTOG/EORTC评分标准评估放疗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和PFS,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26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T+SBRT组28例,SBRT+CT组163例,CT+SBRT+CT组69例.入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3.2(12.8~13.6)个月,中位PFS为8.2(7.7~8.7)个月.CT+SBRT组、SBRT+CT组、CT+SBRT+CT组患者总生存期分别为12.2(10.9~13.9)、13.4(12.9~13.9)、13.1(12.7~13.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3组PFS分别为6.4(5.9~6.9)、8.3(7.8~8.8)、8.2(7.2~9.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治疗后CA19-9下降程度及BED10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CA19-9下降程度及BED10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1例患者放疗发生3级十二指肠炎.先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为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3级胃肠道反应5例;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为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或)白细胞减少18例,3级腹痛、恶心、呕吐16例;前后均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为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3级腹痛、恶心5例.无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高龄LAPC患者,无论SBRT前、SBRT后还是SBRT前后均化疗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当,但SBRT后化疗组和SBRT前后均化疗组的PFS较SBRT前化疗组延长.

  • ADCtot值对射波刀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瑜;陈炜;王湘莲;张火俊

    目的 探讨多扩散梯度因子(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b DWI)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tot)值对射波刀联合替吉奥(S-1)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41例LAPC患者,在放疗前均接受胰腺MRI常规序列及Mb DWI扫描(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 s/mm2),采用单指数模型拟算出ADCtot值.由两位影像科腹部影像医师相隔1个月分别勾画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获取其ADCtot值,计算两组数据的一致性系数(ICC).以ADCtot中位数为标准分成高低值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治疗前ADCtot值分别为(1.54±0.27)×10-3、(1.55±0.28)×10-3 mm2/s,ICC为0.994,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治疗前的ADCtot值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1.083,P=0.0368,95%CI 1.083~12.554),即ADCtot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的病死风险升高1.083倍.同样,S-1也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29,P=0.0098,95%CI 0.142~0.765),即射波刀加口服S-1患者的病死风险是未口服S-1患者的0.329倍.结论治疗前的ADCtot值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汤寅;朱晓斐;赵宪芝;耿杨杨;江林宫;余海燕;孟鸿宇;张瑜;张火俊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高龄胰腺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上海长海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49例75~90岁SBRT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采用单次照射剂量3.6~9 Gy/f,总剂量19.5 ~49 Gy/3 ~8 f方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清CA19-9变化,计算放疗生物效应剂量(BED10),观察放疗的不良反应.通过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2.9、8.3个月,1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9%、19.5%.肿瘤分期、治疗后3个月CA19-9下降>50%及BED10是影响患者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的放疗后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及不宜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胰腺癌患者,SBRT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肿瘤分期、治疗后CA19-9下降水平及BED10与预后相关.

  •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不同Auto-Shells及优化步骤的应用

    作者:曹洋森;李健;于春山;孙永健;居小萍;朱晓斐;耿杨杨;汤寅;张火俊

    目的 在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采用7 shells的1步优化的剂量分布方法(Cao法),并与4 shells的3步优化方法(Blanck法)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射波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使用Blanck法和Cao法进行剂量优化和评估.比较两种优化方法计划靶区(PTV)的适形指数(CI)、新适形指数(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剂量体积和危及器官受量.结果 与 Blanck法比较,Cao法 PTV的 CI值、nCI值减小(1.11 ± 0.05比1.15 ± 0.05,1.20 ± 0.06比1.23 ± 0.06),GI值增大(3.22 ± 0.19比3.11 ± 0.19),靶区覆盖率减少[(92.48 ± 1.85)%比(93.53 ± 2.15)%],100%及30%处方剂量包绕体积减小(36.46 ± 16.64比38.19 ± 17.68,286.19 ± 126.52比320.93 ± 154.82),机器跳数减小(56369 ± 20019比57814 ± 20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危及器官受量空回肠全局大剂量(Dmax)增加(21.17 ± 2.90比20.63 ± 3.13),胃10 cm3体积剂量(D10cc)、十二指肠 D5cc和 D10cc、脊髓 D0.35cc均降低(12.78 ± 2.57比13.11 ± 2.43,11.01 ± 3.45比11.50 ± 3.25,9.30 ± 3.31比9.78 ± 3.07,6.09 ± 0.98比6.59 ± 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观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使用7 shells的1步优化方法可以获得更优的剂量分布.

  • 多 b 值 DWI 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射波刀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江林宫;张瑜;居小萍;马超;陈世跃;陈炜;代智涛;张火俊;陆建平

    目的:探讨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MbDWI)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 LAPC)射波刀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LAPC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均接受胰腺MRI常规序列及MbDWI扫描( 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 s/mm2),采用单指数模型及双指数模型分别拟算出标准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 ADCtot)、灌注分数( f)、假性扩散系数( Dfast)及单纯扩散系数( Dslow),观察诸参数在放疗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病灶实质区ADCtot值分别为(1.56±0.29)×10-3、(1.75±0.31)×10-3、(1.86±0.46)×10-3 mm2/s;Dslow值分别为(1.10±0.73)×10-3、(1.19±0.97)×10-3、(1.49±0.46)×10-3 mm2/s; Dfast值分别为(83.33±62.57)×10-3、(124.57±123.10)×10-3、(108.07±96.67)×10-3 mm2/s;f 值分别为(26.81±23.74)%、(23.61±22.75)%、(21.34±15.36)%。放疗后1、3个月ADCtot值显著高于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Dslow值显著高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两两组间及放疗前后病灶实质区Dfast、f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波刀治疗后,ADCtot及Dslow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目标靶病灶实质区囊变程度变大,能够反映射波刀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 22例射波刀治疗后皮肤溃疡的护理体会

    作者:林海珍

    约有超过70%肿瘤患者需放射治疗,当放射剂量的较大时,40%以上患者会发生Ⅱ度以上皮肤反应,其中I、Ⅱ度无需特殊治疗,而III度需立即终止放疗,保持皮肤清洁,加强治疗护理。射波刀,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是全球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其重要特征是短期大剂量照射肿瘤。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只需1~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射波刀治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在表层肿瘤患者中易出现较大范围的皮肤溃烂。我科自2010年7月~2013年4月共发现此类病例20余例,均出现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溃疡。我科对22例射波刀治疗后皮肤溃疡的病人采用包括细胞因子的多种措施进行伤口处理,诱导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加速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射波刀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

    作者:高旭;施振凯;张火俊;周铁;王晓艳;王海峰;鲁欣;王燕;马春飞;孙颖浩

    目的:总结射波刀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经验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4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射波刀放疗治疗的资料,年龄54~84岁,平均73岁。均采用第4代射波刀放疗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平台)进行治疗。本组中,24例为初始根治性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A组),其中5例加做盆腔局部放疗;5例为初始根治性放疗(B组);5例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PSA上升或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阶段后放疗(C组),其中1例加做盆腔局部放疗。所有患者均经前列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治疗前PSA 0.20~100.00μg/L,中位数为17.74μg/L,其中 A 组 PSA 6.60~100.00μg/L,中位数为19.80μg/L;B组PSA 9.43~75.50μg/L,中位数为12.50μg/L;C组PSA 0.20~15.08μg/L,中位数为0.67μg/L。治疗前Gleason评分≤6分6例,7分13例,≥8分12例,3例未获得Gleason评分。射波刀放疗前1周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放置金标并通过CT检查定位。射波刀放疗总剂量为36.25~37.50 Gy,分5次进行,隔日照射。结果33例治疗后1、3、6个月的PSA值均明显下降, PSA中位数分别为0.83、0.10、0.07μg/L。1例CRPC辅助放疗患者PSA未下降,1、36、个月的PSA中位数分别为14.50、20.003、8.00μg/L。治疗后1、3、6个月时A组PSA分别为0.14、0.05、0.02μg/L;B组分别为6.35、4.30、1.20μg/L;C组分别为0.28、0.22、0.13μg/L。34例中2例在治疗中出现尿痛、轻微血尿,1例出现便血。结论射波刀放疗对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随访。

  • 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寡转移灶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宪芝;沈钰新;阳青松;朱晓斐;代智涛;王晓艳;曹飞;居小萍;张火俊

    目的 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治疗前列腺癌寡转移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应用射波刀治疗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2 ~ 83岁,中位67岁.放疗前PSA0 ~ 300.0 ng/ml,中位数8.4 ng/ml.Gleason评分9例7分,7例8分,11例9分,2例10分,2例Gleason评分不详.从诊断前列腺癌至出现寡转移灶的时间为0~ 122.1个月,中位值8.4个月.出现寡转移灶至SBRT的时间为0.1~20.8个月,中位值1.3个月.本组31例包括50个寡转移灶和2例原发灶行射波刀治疗.治疗后每个月复查PSA,主要观察指标为PSA无进展生存(PS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SA-PFS)时间、PSA-PFS率、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SBRT至放疗后开始去势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的时间.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的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骨转移患者未出现放疗后骨折现象.中位随访时间20.7个月(1.2 ~58.3个月).中位PSA-PFS时间为5.3个月(0~58.3个月),1年PSA-PFS率为52.0%,2年PSA-PFS率为36.7%,4年PSA-PFS率为36.7%.21个转移灶放疗后PSA降低,该亚组患者的中位PSA-PFS时间为12.3个月(1.2 ~58.3个月);29个转移灶放疗后PSA进展.6个病灶局部控制失败,1年LCR为90.4%,2年LCR为86.9%,4年LCR为82.6%.随访结束时,12例患者放疗后未使用AD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8.6个月(2.9~58.3个月);7例放疗后应用ADT治疗,从SBRT到开始ADT的中位时间为13.3个月(3.0 ~24.0个月);12例患者放疗前后持续ADT治疗.结论 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寡转移灶局部控制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3例

    作者:叶日乔;罗博文;刘秋华;练祖平;崔崭崭;黄宇

    例1 男2岁,头围增大6个月,行走不稳、呕吐频发1个月.患儿6个月前出现头围逐渐增大,1个月前出现行走不稳,伴呕吐胃内容物、有时呈喷射性,每日呕吐多次,MRI示:(1)小脑蚓部占位(髓母细胞瘤)6.7 cm×5.8 cm×4.7 cm;(2)侧脑室、三脑室扩张.

  • 射波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其聪;余书勇

    脑转移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目前颅内肿瘤患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也增高。脑转移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任何单一治疗方式的疗效均不理想,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趋势。随着对脑转移瘤研究的深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脑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射波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的新利器,对脑转移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脑转移瘤常规治疗方法及射波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优势及疗效进行综述。

  • 射波刀治疗2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静;武新虎;刘志冰;李兵;王振;朱锡旭

    目的 探讨射波刀(CK)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应用CK治疗的2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其中,原发性肾上腺肿瘤6例,转移性肾上腺肿瘤20例.4例患者联合化疗,2例患者联合免疫治疗.平均肿瘤体积72.1cm3,处方剂量30~50Gy,分割次数3~5次,等剂量线58%~ 80%.CK治疗后1~3个月复查腹部CT,观察近期疗效,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时间为3~39个月.结果 3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5例进展,总有效率为61.5%,疾病控制率为80.8%.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上腹部不适,无3级或者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其中1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积极治疗后好转.结论 CK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 射波刀CT引导下穿刺临床操作

    作者:庄洪卿;袁智勇;王平

    主动追踪使射波刀在肝、肺等部位早期肿瘤、转移瘤等肿瘤放疗中具有相对优势,金标追踪是上述部位主动追踪的主要方式.CT引导下穿刺质量是金标追踪优势的重要保障.CT引导下穿刺的优劣也将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掌握CT引导下穿刺操作方法 对于射波刀治疗的普及和保证射波刀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金标植入临床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等临床经验,以期与各射波刀中心交流分享.

  • 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志震;于海丽;袁智勇;王平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波刀(Cyberknife)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07年前1年天津肿瘤医院资料完整、射波刀治疗的脑转移病例40例,其中原发灶为肺癌27例、乳腺癌4例、消化道肿瘤4例、肾癌1例、原发灶不明4例.脑转移病灶共计68个,大直径0.4~7.5 cm,平均1.9cm.在脑转移发现时,35例患者原发病经手术或化疗达到部分缓解或者稳定状态.射波刀治疗以计划靶体积几何中心为射野等中心及剂量归一点,通过数百个方向的射线束照射,使得80%等剂量面必须包括95%以上计划靶体积.采用低分割照射5~25Gy/次,1~5次,总剂量18~36Gy.结果 失访2例,随访率为95%.射波刀治疗后1周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36例),3个月后复查颅脑强化CT或MRI后的病灶治疗有效(CR+PR+SD)率为94%(64/68).3个月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68)、68%(27例).在原病灶范围以外出现新发病灶14例(35%);新发病灶与年龄、是否行全脑放疗、肿瘤数目、肿瘤大直径、射波刀单次治疗剂量、治疗次数和总治疗剂量等因素无关.结论 单纯射波刀作为脑转移首程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 射波刀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结果的初步分析

    作者:袁智勇;宋勇春;李丰彤;董洋;王境生;王军;王长利;王平

    目的 评价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平台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初期毒性反应.方法 接受射波刀治疗的1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年龄54~87岁,临床分期Ⅰa期(T1N0M0期)8例、Ⅰ b期(T2N0M0期)9例,病理类型鳞癌3例、腺癌8例(6例因拒绝穿刺等以PET-CT为诊断依据).肺癌计划靶体积6~82 cm3,中位36 cm3,总剂量45~60 Gy,中位剂量50 Gy,分割3~5次.10例采用肿瘤内植入金标的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7例采用椎体追踪(X-Sight)技术.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表现为乏力.疗后2~10个月中(中位时间7个月),17例均存活.影像学复查结果为13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未发现肿瘤进展、复发及远处转移.出现放射性肺炎1级3例、2级1例,骨髓抑制1级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采用射波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 脊柱追踪相关参数对射波刀定位误差影响

    作者:赵瑞;王震岳;李莎;陆军

    目的 探讨脊柱ROI、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与射波刀定位误差的关系.方法 利用肺追踪体模制定脊柱追踪计划并进行治疗,通过目标定位系统进行体模预置,获得体模实时预置影像及定位误差;以实时预置影像为基础,改体模脊柱ROI大小、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观察体模定位误差及相关参数的改变.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 追踪范围的改变不会引起脊柱追踪定位误差的改变,追踪范围与脊柱追踪定位误差无关联(R=0,P=1);ROI大小和影像对比度系数的改变对脊柱追踪平移误差无影响,但对脊柱追踪旋转误差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左右旋转误差改变(R=0.533、0.693,P=0.002、0.026),其中尤以实时影像对比度的影响为明显,其变化幅度高达2.2°.结论 除追踪范围的改变不会影响脊柱追踪的定位误差外,ROI大小和影像对比度系数的改变均会导致脊柱追踪的定位误差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射波刀治疗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 射波刀肺部治疗计划不同剂量算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晶;刘洪源;曹婷;聂鑫;柳刚;梁志文;韩军;李勤

    目的 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系统的不同剂量算法应用于肺部肿瘤计划剂量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肿瘤体积、位置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肺部肿瘤病例32例,针对每一病例使用射波刀VSI系统配备的MultiPlan 5.2.1计划系统设计计划,分别采取射线追踪算法和蒙特卡罗算法计算剂量分布,比较两种算法剂量计算结果.结果 据现有病例,两种算法剂量计算结果显示:计划靶区的处方覆盖率、适形指数、新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的偏差范围分别为0.93%~68. 80%、 0.87%~17. 21%、-212.38%~8. 27%、 0%~15. 17%.结论 射波刀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肺部肿瘤计划,肿瘤体积、位置对不同算法剂量计算结果的差异性有较大影响,越小的肿瘤体积、越长的射束异质性路径易于产生更大的差异性,应采用或参考蒙特卡罗算法的计算结果开展治疗.

242 条记录 2/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