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建立及突出物重吸收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锦涛;姜宏;王拥军;徐坤林;张志刚;李红卫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模型.方法:取20只体重(300±20) g的3月龄远交群(SD)雄性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手术切除尾椎椎间盘,埋植在硬膜外;动物30 d后处死,取埋植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将线团埋植在背部肌肉内,30 d后处死作实验对照.结果:实验组30 d后的TNF-ɑ、VEGF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实验组的Th、B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模型能够很好的揭示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 利水渗湿法对髓核自身免疫模型大鼠血清IgG、IgM及IL-1β、IL-8的影响

    作者:朱立国;陈忻;于杰;高景华;王尚全;冯敏山;银河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片组(C组)、轻腰汤加味组(D组),每组10只.B、C、D组进行造模:通过手术将大鼠尾椎髓核移植于臀部肌中,造成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A组只做假手术处理.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A组和B组用蒸馏水(10mL/kg),C组和D组分别用秋水仙碱片混悬液(10ml/kg,0.01 mg/ml)和轻腰汤加味水煎液(10ml/kg,1.035g/ml),每天1次,连续18d.于术后21 d处死动物,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的含量,并现察移植髓核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清IgG、IgM夏IL-1β、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组血清IgG、IgM及IL-1β、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A组手术部位无明显免疫炎症反应,C、D组移植髓核周围组织局部免疫炎症反应与B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田胡止痛颗粒对大鼠椎间盘磷脂酶A2及神经根炎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翁凤泉;康乐;黄经光;陈日荣;周美容;翁志辉;欧阳厚淦

    目的:应用自体椎间盘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田胡止痛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机制.方法:对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G)、模型对照组(CG)、芬必得组(FG)、田胡止痛颗粒组(TG),每组18只,采用自体尾椎椎间盘植入L5神经根背侧的方法制备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的非压迫性动物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后1 d开始灌胃,SG和CG用蒸馏水,FG和TG分别用芬必得和田胡止痛颗粒的悬浊液,并分别于术后的7、14、28 d处死动物,检测原移植椎间盘(SG取残留尾椎的椎间盘组织)磷脂酶A2的活性,对L5神经根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和炎性细胞计数.结果:TG椎间盘磷脂酶A2的活性在用药7 d后与CG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4及28 d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TG神经根的炎性细胞浸润数目在各时间段亦少于CG(P<0.05或P<0.01),神经根的损伤情况明显轻于CG.结论:田胡止痛颗粒能够降低大鼠突出椎间盘磷脂酶A2的活性,减轻神经根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腰椎后关节滑膜皱折韧带的神经末梢的病理观察

    作者:朴盛树;钟利群;徐庆中

    目的观察腰椎后关节部位的痛觉感觉器-游离神经末梢.方法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在其椎间盘手术中留取椎后关节及其滑膜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法、硝酸银染色法、氯化金染色法、免疫组化法作病理观察.结果滑膜皱折、韧带部均具有游离神经末梢.结论解释了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在患者主观描述中模糊不清的原因.

  • 盘外置管法注射胶原酶溶解髓核的实验研究

    作者:滕蔚然;杜宁

    目的:观察盘外置管法注射胶原酶是否有利于髓核的溶解以及胶原酶的注射剂量与滴速对髓核溶解的影响.方法:实验中模仿临床的盘外置管法,将手术中摘取的髓核在体外与胶原酶反应,并且改变给药的速度和剂量,运用免疫组化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对髓核中Ⅰ、Ⅱ、Ⅲ型胶原进行原位定性、定量研究以及HE染色对髓核中胶原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缓慢滴注胶原酶可使髓核中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尤其是Ⅰ、Ⅱ型胶原的溶解更充分.结论:采用盘外置管法慢速滴注胶原酶,可提高胶原酶注射的精确性,延长胶原酶与髓核的作用时间.

  • 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动物模型的影响

    作者:姜宏;刘锦涛;惠礽华;王拥军

    目的:研究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以及黄芪干预重吸收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等4组.动物10d后处死,取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含量.结果:相对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髓核组织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T、B细胞含量比例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突出髓核组织能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自身免疫而发挥作用的.

  • 颈椎间盘突出症致Brown-Séquard综合征1例

    作者:曾宇晴;周国庆;邓姝;季四青;吕一;姚新苗

    患者,男,58岁,因“右上肢无力3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d”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体无力,无肢体麻木,未予重视.2d前,右上肢无力加重并伴右下肢无力,且右下肢无力急性加重,行走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异常.体格检查:颈后部棘突压痛,颈部活动已明显受限,四肢肌张力增高,无明显肌肉萎缩,T2平面以下左侧肢体痛温觉和感觉明显减退,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为1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减弱,膝踝反射消失,右侧腱反射正常,阵挛征阴性,病理征未引出.MRI显示C4,5椎间盘突出明显,椎间盘右后侧突出,脊髓右侧半受压,椎体后缘低信号影(图1a,1b).遂给予颈椎CT扫描排除后纵韧带骨化,CT示C5,6、C6,7椎间隙退变明显,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图1c).入院诊断:(1)颈椎间盘突出症;(2)Brown-Séquard综合征.

  • 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致截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作者:杨寅;柏龙文;张延平;姬钢;付战利

    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极为少见[1,2],国内郝永宏等收治1 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者仅12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患者均未发生截瘫[3].近期我们收治1例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引起截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入硬脊膜内1例治疗体会

    作者:徐旱情;许永富

    我院于2001年5月收治1例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入硬脊膜内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徐某,男,48岁,已婚.患者于2001年1月开始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腰痛,并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打喷嚏及咳嗽时疼痛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近1个月自感到腰部及左下肢的疼痛加重,会阴区及肛门周围有麻木感.患病以来患者食欲可,夜间睡眠欠佳,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硬膜
  • 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半切综合征1例

    作者:申国庆;张浩;谈应东;李正文;赵琪;马骏

    患者,男,58男,因左侧肢体麻木1个月入院.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坎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轻微麻木症状,并出现右侧肢体感觉麻木,较左侧严重.

  • 腰椎间盘侧方突出1例

    作者:郭艳幸;赵庆安;章奕

    患者,女,50岁.不明原因出现右小腿后外侧及足背麻木疼痛20d.侧卧位及劳累后加重.查体:L4.5、L5S1右侧间隙深压痛、叩击痛并伴右下肢及足背放射痛,右足背感觉迟钝,右<足,母背伸力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不典型.

  • 保守疗法干预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重吸收现象1例

    作者:王为民;代兆军;李远栋;杨光;张少林;王平

    患者,女,42岁,主因腰痛2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木半月余于2011年12月17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患者于2009年出现腰部疼痛,经休息后症状好转,反复发作,患者未予重视.2011年12月劳累后腰痛症状加重,并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经休息后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腰部疼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不能站立及行走.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浅,腰部肌肉紧张,L4,5、L5S1棘间压痛及双侧旁开1.5 cm处压痛,伴明显左下肢放射痛,腰骶部叩击痛,左侧梨状肌压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左25°,加强试验左侧阳性,左小腿外侧及左足指、背麻木,拇指麻木为重,鞍区皮肤感觉正常,左胫前肌及左足拇指背伸肌力Ⅳ级.腰椎MRI(图1a,1b)示腰椎骨质增生;L4下缘、L5上下缘许莫氏结节;L4.5、L5S1椎体终板炎;L4,5、L5S1椎间盘退变;L4,5椎间盘左后脱出,L5S1椎间盘略后突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5).

  • 细胞自噬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意义

    作者:刁志君;姜宏;刘锦涛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机制,可通过降解自身衰老物质而维持细胞稳定,且可被高度诱导,自噬对细胞的降解能力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弱.腰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现象是临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的机制之一,退行性病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自噬又广泛参与了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并延缓了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同时细胞自噬可潜在性诱导重吸收现象的发生.细胞自噬的研究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现象意义重大,对临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应重视细胞自噬在重吸收现象中的研究.

  •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射治疗国内近况

    作者:赵继荣

    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仍有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虽然现有的研究已证实硬膜外皮质类固醇注射有效,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本文就腰突症的注射治疗近况总结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概述

    作者:黄金山;樊炳楷;刘晋闽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但临床上报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经PTED治疗后失败的病例也屡见不鲜.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导致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主要包括术前患者、适应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者的操作技术,术后感染、疼痛及合理的康复锻炼等.本文通过对部分失败PrED的文献进行广泛回顾,就目前临床上失败PTED的发生概况、导致失败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做一综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

    作者:于泉;潘志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本文就目前应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作一探讨.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寿崟;樊天佑

    对1990年7月-2006年3月国内外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ULDH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性别、职业、遗传、病史等有关,并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高位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决定了ULDH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功能恢复困难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乔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压迫或刺激相邻组织所出现的综合征,系骨科常见疾病,也是患者产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 腰骶部多裂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威烨;王宽;元唯安;詹红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转归与局部肌肉等软组织密不可分.而作为脊旁深层肌肉,多裂肌对腰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可使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而腰椎的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多裂肌的萎缩.

  •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祥文;邵增务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在1986年首次被Choy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在90年代引进我国,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采用及广大患者的欢迎.本文就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综述.

2301 条记录 8/116 页 « 12...567891011...1151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