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相关性

    作者:段春苗;陈书阁;石富铭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入选大兴区人民医院的1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CISS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心源性卒中(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UE),同时测定各个亚型患者入院时血糖及HbA1c水平.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及HbA1c高于其余4种亚型(P<0.05).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易合并血糖紊乱,故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需要关注血糖异常的筛查,防止漏诊.

  • 缺血性卒中A-S-C-O分型、TOAST分型及CISS分型的信度检验

    作者:李晓蕾;李菁晶;李轶;王拥军

    目的 评定缺血性卒中A-S-C-0分型、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ficatlon,CISS)的信度检验.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新发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由两位研究者对其进行分型,对5种分型分别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本研究A-S-C-O分型的Kappa值为0.504,P<0.01;TOAST分型的Kappa值为0.769,P<0.01;CISS分型的Kappa值为0.710,P<0.01.结论 A-S-C-O分型的一致性中等,TOAST分型及CISS分型的一致性良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S分型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谭丽艳;宋永斌;焦岩;郑俊;杨俊;徐江涛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与不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登记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其危险因素,并按CISS分型标准将急性缺血性卒中分为5种类型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在纳入标准的2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9例(46.7%)、心源性卒中型35例(16.5%)、穿支动脉疾病45例(21.2%)、其他病因型5例(2.4%)、病因不确定型28例(13.2%).吸烟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者在5亚型间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心房颤动与心源性卒中亚型有正相关性(β=1.34、2.206,P<0.05),高血压病与穿支动脉疾病亚型有相关性,为正相关性(β=1.074,P<0.05).结论 不同类型缺血性脑卒中与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关,心房颤动、冠心病是心源性卒中亚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是穿支动脉疾病亚型的危险因素.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

    作者:史哲;张茗;吴永辉;翟继红;王拥军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发病机制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258例18~45岁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按中国缺血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型;选择158名18~45岁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83±3.53)mg/L vs.(1.93±1.38)mg/L,t=5.11,P<0.001].不同病因其hs-CRP水平不同,心源性卒中hs-CRP水平高,为(5.68±3.6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3.61±3.49)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14±1.81)mg/L]、其他病因组[(2.89±2.90)mg/L]和病因不确定组[(2.83±3.46)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不同发病机制其hs-CRP水平不同,动脉-动脉栓塞组hs-CRP水平高,为(5.67±5.40)mg/L,其次依次为混合机制组[(3.99 ±4.42) 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3.96±3.87) mg/L]和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2.29±2.17)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多变,血浆高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一定关联,需进一步研究.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淼霞;周芝文;郑燕青

    目的 探讨探讨丁苯酞治疗疗效与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按CISS病因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ISS病因分为:5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50例心源性组和50例穿支动脉组.对比(:1)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心源性组、穿支动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2)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心源性组、穿支动脉组出院6月死亡/残疾率.结果 (1)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心源性组、穿支动脉组治疗前NIHSS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心源性组、穿支动脉组治疗后NIHSS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心源性组、穿支动脉组出院6月死亡/残疾率分别为38%、46%、2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丁苯酞治疗穿支动脉型脑梗死疗效好,患者预后佳,其中以心源性脑梗死预后差.

  • 进展性卒中采用CISS分型法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

    作者:郝文莉

    目的:探讨基于CISS分型的进展性卒中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ISS分型法对其进行分型,观察其不同分型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按照CISS分型法这40例病人分为3型,其中与心源性脑卒中型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房颤(B=1.39以及冠心病(B=2.13),吸烟(B=1.41);与穿支动脉疾病性脑卒中型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B=1.13),血脂异常(B=1.31),吸烟(B=1.4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B=1.29),吸烟(B=1.43)。结论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房颤、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吸烟。

  • 急性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的亚型分析

    作者:李晓蕾;廖晓凌;白水平;韩臻臻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 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归纳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特点。方法选择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00例,均具有完善的数字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 CT 等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病因学检查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用 CISS 分型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亚型判定。结果 CISS亚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占69%,其中以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闭塞病因所占比率高为23%;穿支动脉性卒中占12%,心源性卒中占7%,其他病因性卒中占1%,病因不明性卒中占11%。不同性别间 CISS 各亚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原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常见,其中尤以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闭塞原因比例高。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影响

    作者:侯永革;王冬欣;张志涛;朱荣彦;陈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288例,均随访1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脑梗死组233例,复发脑梗死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浆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及不同CISS分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复发脑梗死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 homocysteinemie,Hhcy)发生率高于未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及穿支动脉闭塞(PAD)型脑梗死患者中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和复发相关,尤其是LAA及PAD型脑梗死复发率高,对此类患者及早干预并启动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 小卒中患者不同 CISS 分型预后分析

    作者:张东;李勇;沈永玲;王冬敬;魏宁

    目的:探讨 CISS 分型与小卒中患者进展、死亡、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01月住院患者,选取 NIHSS 评分<4分且头 CT 或 MRI 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3d)。入院后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第1天、第7天、3个月、1年、3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以卒中再发(包括出血性、缺血性)、急性心血管事件、卒中进展(NIHSS 较前增加2分以上)、死亡为终点访视事件,并对各型患者的加重、再发、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ISS 不同分型之间患者加重、死亡、再发存在明显差异性,其中 LAA、CE 型患者加重、死亡、再发例数多,尤其以 CE 型患者预后差,UE 型与卒中再发呈相关性,PAD 患者例数多,卒中加重、死亡、再发率较低。结论:不同CISS 分型患者卒中预后不同,心源性栓塞预后差。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冬欣;李易明;张志涛;侯永革;朱荣彦;李丽

    目的 测定不同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水平,并探讨其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 d之内的288 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3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血浆Hcy的水平;根据CISS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PAD)、心源性脑栓塞( CS)、其他病因型缺血性卒中(OE)以及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UE)组,比较5组间Hcy水平;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依据发病机制不同,进一步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及混合机制组,比较各组间Hcy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AA型、CS型、PAD型、UE型及OE型脑梗死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进一步将LAA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组血浆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作为危险因素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但是其在CISS分型各病因分型及不同发病机制患者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对CISS分型的判定可能无指导意义.

  • 缺血性卒中TOAST、ASCO、CISS病因分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付娜娜;石正洪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TOAST、ASCO、CISS病因分型的异同.方法 连续收集并筛选出2012年7月-2012年11月我院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249例,按照TOAST、ASCO、CISS分型标准分别进行病因分型,比较其对各病因学亚型诊断的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 ASCO、CISS与TOAST相比较,病因不确定型比例均降低(P<0.0001,P=0.000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均升高(P<0.0001);ASCO分型中小血管性相对增加28.1%(P<0.0001),心源性相对增加50.0%(P=0.0047);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疾病相对减少21.9%(P<0.0001).CISS与ASCO比较,穿支动脉疾病(或小血管性)、心源性及病因不确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其他病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表明:3种病因分型中,多数亚型间的诊断存在较好一致性,少数亚型间的诊断一致性中等或尚可.结论 3种病因分型方法对各亚型的诊断均存在一致性.ASCO、CISS分型诊断标准较TOAST更为科学、合理、准确.ASCO较CISS病因诊断更全面,CISS较ASCO病因机制研究更深入.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不同CISS分型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文旭;薛军;钟晓明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申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到2012年8月间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化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申捷80毫克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日一次静点12天,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2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并对治疗组进行CISS分型.结果 申捷组以及对照组在治疗12天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有所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这种优势在CISS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更为突出.结论 申捷在脑梗死的早期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其安全性较好.

  • CISS分型和A-S-C-O分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海燕;白鹤;张媛媛;金颖

    目的:通过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A-S-C-O分型,比较二者分型差异性,探讨不同分型在评估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由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CISS分型及A-S-C-O分型诊断,比较两者在病因学上差异.结果: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疾病型18例(41.86%);A-S-C-O分型中,病因等级为1的病例,S1所占比例高为27例(62.79%).结论:两种分型法亚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构成比中有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有利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与早期弥散加权成像表现的关系

    作者:刘又榕;李康增;郑建明;王建忠;林妙春;岳增昌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影像学检查是否有助于判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 CISS)。方法前瞻性收集2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ISS分型和早期的弥散加权成像( DWI)分型。结果剔除6例资料不全的患者,剩余240例进入终分析。早期的 DWI表现在CISS各型间差异显著(χ2=160.76,P=0.000)。其中,55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χ2=50.23,P=0.000)、21例大穿通支梗死(χ2=21.47,P=0.000)及35例前-后循环多发梗死(χ2=10.60,P=0.014)病因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27例单发的皮质-皮质下梗死主要与心源性梗死有关(χ2=19.37,P=0.000),且多为大面积脑梗死;72例小穿通支梗死(χ2=87.31,P=0.000)的病因主要是穿支动脉病变;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部分小穿通支梗死(14/72,19.44%)的病因不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DWI表现有助于CISS分型的确定。

  • 20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作者:冯志霞;许哲通;吕志坤;何妮娜;张晓红;王晓静;岳术义;郭书琴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CISS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青年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eine,HHcy)的关系,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青年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于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Hcy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Hcy差异;实验组进行CISS分型,各型进行NIHSS评分,应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比较不同CISS分型的青年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Hcy水平分别为21.38±3.32 μmol/L、11.65±2.74 μmol/L,两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在实验组CISS分型中,与其他四型(PAD,CS,OE,UE)相比,LAA型Hcy水平升高,NIHS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F=209.03,P=0.0000;F=2410.54,P=0.0000),但其他四个亚型(PAD、CS、OE、UE)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LAA型病情更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应提高重视.

  • 急性脑梗死CISS与TOAST病因分型探讨

    作者:钟维章;李兰晴;韦挥德;陈渊;李燕华;范秉林;李吕力

    目的 探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和TOAST(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中的病因分布差异.方法 连续收集2011-07~2011-12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CI患者根据CISS分型及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比较,同时分析常见危险因素在CISS分型亚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310例ACI患者,经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141例(45.5%),其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3例和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138例;穿支动脉疾病102例(32.9%),心源性卒中15例(4.8%),其他病因8例(2.6%),病因不明44例(14.2%).138例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病理机制分别为:动脉到动脉栓塞70例(50.4%),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34例(24.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14例(10.1%),混合型21例(15.1%).与TOAST分型比较,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比例明显增加,病因不明比例明显减少(P<0.001).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对心源性卒中和其他病因的诊断一致性很好,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小动脉闭塞/穿支动脉疾病、病因不明性卒中诊断的一致性中等.吸烟、饮酒、高尿酸血症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各亚型分布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和脂代谢紊乱在大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疾病及病因不明亚型中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卒中组(P<0.05),高血压病和脂代谢紊乱在这三个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动脉疾病合并糖尿病比例(43.1%)均大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卒中及病因不明者(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明显高于穿支动脉疾病、心源性卒中及病因不明者(P<0.05).结论 CISS分型更符合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和病理机制,提高了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为脑梗死急性期干预及二级预防提供个体化的指导.

  • 缺血性脑卒中CISS分型与TOAST分型的比较及实用价值

    作者:杨雪莲;蔡丽瑛;孙家兰;江梅;柴长凤;顾夏菊;朱玮;孙鑑

    目的 初步比较CISS分型与TOAST分型,探讨CISS分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由两位经分型培训的神经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盲法行TOAST分型及CISS分型.比较两种分型法各亚型的构成比及差异.结果 ①TOAST分型中各亚型分布为:小动脉闭塞型54例(36.00%),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39例(26.00%),不明病因型35例(23.33%),心源性栓塞型19例(12.67%),其他明确病因型3例(2.00%).CISS分型中各亚型分布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78例(52.00%),穿支动脉疾病33例(22.00%),心源性脑卒中19例(12.67%),不明病因17例(11.33%),其他病因3例(2.00%).②150例患者分别按TOAST分型和CISS分型方法分别进行分型,其中50例(33.33%)患者的分型发生变化.③2位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生使用TOAST分型时130例(86.67%)相同,Kappa值为0.82;采用CISS分型时132例(88.00%)相同,Kappa值为0.8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ISS分型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其病因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发病机制,减少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为其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S分型与临床特点的研究

    作者:张玉敏;霍丽静;顾全;周琪;李艳琴;马拓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 cation,CISS)构成特点及危险因素分布、各亚型临床短期预后.方法 挑选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卒中(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确(UE)]进行病因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在CISS分型之间的差异性以得出其临床预后性.结果 患病比例男性[148例(61.67%)]高于女性[92例(38.33%)],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ISS各型之间的LAA组和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发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可控风险因素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吸烟和饮酒危险因素作用也明显增加(P<0.05);LAA、PAD及UE组的高血压病和脂代谢紊乱危险因素比明显高于CS组(P<0.05);LAA、CS及UE组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比都低于PAD组(P<0.05);CS组的心脏病危险因素比显著高于LAA、PAD、OE组(P<0.05);PAD、CS及UE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比明显低于LAA组(P<0.05).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分型之间各危险因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S各亚型之间治疗前后疗效评估比较,PA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86.84%),CS组低(4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S分型中LAA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CS型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脏病;PAD型危险因素是糖尿病;作用OE型和UE型的危险因素不明确.CISS分型中PAD型患者治疗效果好,CS型治疗效果差.

  •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ISS分型与血脂、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

    作者:陈海林;刘宁;陈军;谷有全;陈江君;赵俊杰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ChinaIschemic StrokeSubclassification,CISS)与血脂、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发病72小时内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6例,并进行CISS分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RDW值,并分析其与CISS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191例(50.70%),病因不确定(Undetermined Etiology,UE) 103例(27.60%),其次分别为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51例(13.50%),心源性脑卒中(Cardiogenic Stroke,CS)30例(8.00%)、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Other Etiology,OE)1例(1.00%).比较5种亚型TC水平,CS均低于其他4类亚型(P<0.05),其余亚型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胆固醇悖论”现象.年龄比较,CS均高于其他4种亚型(P< 0.05);RDW水平比较,CS均高于其他四种类型(P<0.05).总胆固醇与CS负相关,而年龄、RDW是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2.83,均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LAA及UE为主,心源性脑卒中存在“胆固醇悖论”现象,检测TC、年龄、RDW值对进行病因分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进军;陈伟良;查曹兵;金海加;徐雷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TOAST、CISS分型中变化以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END,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END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on-END组),并按照TOAST、CISS分型进行统计,检测hs-CRP在不同分型中的变化,同时探讨hs-CRP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END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NIHSS评分、体质指数(BMI)、颈动脉闭塞、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以及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穿支动脉疾病(PAD)亚型同Non-E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各亚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CISS分型,各亚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DL-C、颈动脉闭塞、NIHSS评分、CISS分型、FIB以及hs-CRP为END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LDL-C、FIB、NIHSS评分以及CISS各亚型与hs-CRP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与CISS分型各亚型、LDL-C、FIB、NIHSS评分等明显相关,其浓度升高,预示患者预后差.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