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和组织形态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作者:褚红军;于伟勇;纪广玉;邹良建;徐志云;滕忠照

    背景:自体静脉移植是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手段,明确其在移植前的基础病变,将为进一步研究移植静脉的保护,降低移植静脉的再狭窄奠定基础.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脂血症对可用于移植静脉内皮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4/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军心脏外科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成年雄性健康家兔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每组25只.方法:对照组予以普通饮食,每只每日喂饲基础饲料100~120 g,饮水不限.高脂血症模型组予以高脂饮食,即除普通饮食外,每只每日加喂胆固醇1 g.主要观察指标:分别在实验前和喂养2,4,8,12周末,采集血样本,获取颈内静脉标本,检测血脂水平:观察颈内静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一氧化氮生成量和组织形态变化.获取静脉标本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内静脉和颈动脉血流,并观察其管壁厚度、管腔内径以及有无脂质或粥样硬化斑块等.结果:[1]高脂血症模型组家兔高脂喂养8周末血脂水平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1),并稳定于此较高水平,同时出现颈动脉脂质斑块.[2]高脂血症模型组家兔高脂喂养8,12周末颈内静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水平、一氧化氮生成量低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可见内皮剥脱,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未见泡沫细胞和粥样斑块.结论:高脂血症可导致静脉内皮功能不全和组织形态学异常,但若将其作为桥血管材料移植到动脉系统,将会严重影响移植静脉的重塑,甚至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

  • 自体移植静脉内皮细胞的缺血安全时限

    作者:王明松;邹良建;黄盛东;徐志云;邹榕江

    目的:观察离体后不同缺血时间自体移植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分析移植静脉内皮细胞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实验于2005-07/2005-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健康成年家犬29只,购自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①不同缺血时间移植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只家犬,取双侧股静脉,按离体后0 min,30 min,60 min,90 min 4个时间点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Ⅰ级正常,Ⅱ级轻度,Ⅲ级中度,Ⅳ级重度,Ⅴ级坏死,将Ⅰ,Ⅱ,Ⅲ级损伤归类为可逆性损伤;将Ⅳ,Ⅴ级损伤归类为不可逆损伤.②自体移植静脉内皮细胞缺血安全时限实验:将剩余24只家犬建立犬股静脉离体不同时间(30 min,60 min,90 min)的自体移植模型,在术后1 d,3 d,7 d,14 d再次手术取出静脉,行扫描电镜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移植静脉内皮覆盖率.结果:①缺血0 min,30 min,60 min,90 min组(n=60)不可逆性损伤内皮细胞数分别为12,6,28,33,缺血60 min、90 min组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缺血0 min和30 min组.各组的内皮细胞覆盖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24只模型犬全部存活,切口愈合佳,无红肿、溢脓或裂开.③移植术后1 d,14 d,缺血30 min,60 min及90 min组内皮细胞覆盖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术后3 d,7 d,缺血30 min组的内皮细胞覆盖率显著高于缺血60 min及90 mjn组[(62.21±3.52)%,(40.09±2.56)%,(36.17±4.55)%(P<0.01);(82.31±3.76)%,(60.22±3.23)%,(59.39±4.27)%(P<0.01)].结论:缺血60 min后静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会发生明显的不可逆性损害,移植静脉内皮细胞缺血的安全时限是60 min.

  • 骨髓单个核细胞不同植入方式致大鼠心功能恢复结果的差异

    作者:唐俊明;谢祁阳;王明江;杨晶;王家宁

    目的:在结扎大鼠冠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4,6-联脒-2-苯基吲哚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初步观察外周静脉植入与局部注射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心脏功能恢复的疗效差异,及其在心肌梗死区域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理学系血液生理研究室完成.选取清洁级近交系3月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对照组、静脉注射移植组、局部注射移植组,1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建立冠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周,心肌梗死对照组不给药,静脉注射移植组静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注射移植组局部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术后1个月通过心功能检测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整体心功能恢复的差异,镜下观察移植的4,6-联脒-2-苯基吲哚标记细胞在心肌梗死区的分布特征及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心室壁厚度、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实验选用大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①骨髓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体内的分布:大部分布在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脾脏以及骨髓也有分布,而肺、肝、肾等组织器官中未发现标记细胞. ②术后1个月心肌梗死区移植细胞的鉴定:静脉注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核呈蓝色,细胞数目少;局部注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核呈蓝色,细胞数目多. ③术后1个月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切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心肌排列有序,未见坏死等改变;心肌梗死对照组心肌组织明显纤维化,心室壁明显变薄;静脉注射移植组心室壁变厚,恢复的心肌位于梗死区中心和/或周边;局部注射移植组新生和或恢复的心肌位于梗死区中心和/或周边,心室壁明显变厚. ④术后1个月不同移植方式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对照组、静脉注射移植组、局部注射移植组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左室收缩压、左室压力大上升及下降速度均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5),局部注射移植组为显著(P<0.05). ⑤术后1个月不同移植方式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室壁厚度、心肌梗死区域毛细血管生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局部注射移植组、静脉注射移植组左室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厚度均显著增厚(P<0.05),梗死区新生的毛细血管均显著增多(P<0.05),且局部注射移植组为明显(P<0.05).结论:静脉移植或局部注射植入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主要分布于心肌梗死大鼠体内的心肌梗死区域,采用局部注射梗死区细胞数目明显多于静脉移植.两种移植方式均能促进宿主心脏缺血等损伤病灶的血管增殖与血管新生,但局部注射修复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外周静脉移植.

  • 动静脉化指末节撕脱离断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胡志辉;胡桂鲜;杨娟

    【目的】探讨动静脉化指末节撕脱离断再植术的护理方法,总结其经验和体会。【方法】对36例(40指)指末节撕脱离断伤患者应用动脉静脉化再植,严密观察血运,预防与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加强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结果】36例患者(40指),坏死1指,39指成活,再植成功率97.5%,出院后随访3~6个月,成活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观察、预防与及时处理血管危象以及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 早期炎性反应对移植静脉中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

    作者:罗涛;张强;张建;李建新;谷涌泉;俞恒锡;汪忠镐

    目的探讨早期炎性反应对移植静脉中腺病毒载体转染的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颈外静脉将携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注入大鼠的颈总静脉中,使其自然充盈.室温下孵育30min后,将转基因静脉间置移植于颈总动脉.在静脉转基因后3,14,21 d取材.经X-Gal(5-溴-4-氯-3-吲哚-D-半乳糖苷)染色检测静脉中标记基因的表达,测定β-半乳糖酶的活性.常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静脉中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外源基因在体表达14d时β-半乳糖酶活性下降,至21 d时活性近消失.静脉移植后3 d,VCAM-1和ICAM-1表达上调,白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脱落,内皮层不完整.而未进行移植的转基因静脉,内皮细胞无VCAM-1及ICAM-1的表达,血管壁无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完整.在移植静脉中,阳性内皮细胞数比未移植静脉明显减少(P<0.05),平滑肌细胞数则与未移植静脉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移植静脉早期炎性反应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与转基因表达迅速下降有关.

  • 静脉分子标记物EphB4在自体静脉移植术中的表达机制及功能

    作者:郭媛媛

    随着对动/静脉分子标记物ephrinB2/EphB4研究的深入,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部分移植物狭窄的机制可能会有新的认识.笔者就静脉分子标记物EphB4在自体静脉移植术中的表达机制及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Egr-1,PDGF-B,TGF-β1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程伟;胡新华;杨军;杨德华;张强;张志深;段志泉;辛世杰

    目的研究移植静脉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内膜增生(IH)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90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1,2,6,24h,3,7,14,28,42d组,分别在相应时点取材,并设正常对照组.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Egr-1、PDGF-B、TGF-β1的mRNA表达,联合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静脉中Egr-1,PDGF-B,TGF-β1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正常静脉中未检测到Egr-1,PDGF-B,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移植静脉组Egr-1 mRNA在移植28d达高峰(45%±6%);PDGF-B mRNA在14d达高峰(48%±6%);TGF-β1 mRNA在7d达高峰(46%±9%).Egr-1蛋白表达在移植28d达高峰(40%±9%);PDGF-B蛋白在28d达高峰(45%±4%);TGF-β1蛋白在14d达高峰(41%±7%).结论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与Egr-1,PDGF-B,TGF-β 1的表达关系密切;PDGF-B和TGF-β1的激活及表达可能受Egr-1的调节,同时也可能通过反馈机制促进Egr-1的高表达.

  • p38 MAPK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胡新华;杨军;杨德华;宋方明;辛世杰;张强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术后随机分为6,24h,3,7d和2,4,6,8周等8组,于相应时点取材,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移植血管中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定量检测p38的蛋白产物及磷酸化蛋白产物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定位p38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移植静脉术后6h p38的mRNA表达即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强 (P<0.01),并于术后2周达高峰,表达值为(59±26)%,与4,6,8周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蛋白印迹提示p38在移植2~4周达高峰,之后开始减少,8周时仍维持一定表达量(1/4~1/2).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提示阳性表达多定位于移植血管中层或增生内膜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论 p38 MAPK通路的激活参与了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以及血管重塑,可望成为防治移植静脉狭窄闭塞的治疗靶点.

  • 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肱动脉-贵要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血流的影响

    作者:朱开来;王武;雷李培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肱动脉-贵要静脉人工血管内瘘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上臂肱动脉-贵要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成形术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臂丛神经阻滞组(SBB组)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CBB组),每组39例,操作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CBB组术后接神经阻滞镇痛泵自控镇痛(PCNA),比较两组术前(T0)动脉直径及术后4h(T1)、24 h(T2)、7 d(T3)、3个月(T4)的动脉直径、内瘘血流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两组术后48 h的镇痛药补救次数、镇痛满意度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CBB组T2、T3、T4的动脉直径[(4.2±0.3)mm、(4.6 ±0.3)mm、(5.2±0.3)mm]及内瘘血流量[(325±15.2) ml/min、(625±32.5)ml/min、(1 125±90.2)ml/min]均较SBB组[(3.8±0.2)mm、(4.1 ±0.2)mm、(4.7±0.3)mm,(162±9.8)ml/min、(442±20.3)ml/min、(778±40.2)ml/min]明显增加(P<0.05);CBB组较SBB组术后48 h的镇痛药补救次数减少,镇痛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 与单次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肱动脉-贵要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后疼痛,增加动脉直径及内瘘血流量.

  • 全反式视黄酸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袁运长;尹邦良

    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小段(1 cm长)人体大隐静脉(HSV),随机分成HSV组、atRA组和对照组(n=10),atRA组和对照组均体外培养14 d.atRA组:培养液中含atRA100μM;对照组:培养液中含同等量无水酒精(atRA溶剂).对HSV组及培养后的atRA组、对照组标本进行取材固定,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计算机图象分析仪测量血管内膜厚度、计算内膜增生指数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百分比.结果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能产生明显的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atRA组内膜厚度、增生指数及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tRA可以抑制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

  •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移植静脉平滑肌增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璧君;蔡振杰;宁力;朱海龙;许德华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系统对移植静脉平滑肌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含AdCMVCD(CMV为启动子、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病毒上清加压注入兔颈外静脉管腔(两端及分支结扎),半小时后剪下该静脉并用Cuff技术移植于兔颈动脉上,以单纯移植组和AdCMVLacz(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对照,4 wk后取静脉桥行RT-PCR以确定转染效率.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对血管桥外径、管腔、内膜、中膜面积和外弹力膜周长及管腔相对丧失率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处理以观察抑制内膜增生、防治血管再狭窄的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内膜平滑肌增生明显<两个对照组. 管腔丧失率亦明显减少,AdCMVCD组为(3.68±0.42)%,单纯移植组为(9.68±0.41)%,(P<0.01). 结论 AdCMVCD自杀基因系统对移植静脉平滑肌的增生有抑制作用.

  • 兔自体移植静脉狭窄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作者:朱海龙;杨景学;张卫达;崔勤;陈文生

    目的 观察胶原和弹性纤维的积累及其与自体移植静脉(autologous vei n grafts, AVG)狭窄的关系. 方法 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模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胶原和弹性纤维在新生内膜的面积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灰度值. 结果 移植后2~12 wk胶原和弹性纤维面 积逐渐增加,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也逐渐增强. 结论 静脉移植后胶原和弹性纤维逐渐积累,其 含量与管腔减少正相关,胶原在管腔中的作用大于弹性纤维,胶原蛋白中Ⅰ型胶原作用大于Ⅲ型胶原.

  • 自体腕掌侧静脉移植治疗手指不全离断36例

    作者:宋利华;宋丽萍;焦延杰

    手指离断不仅影响手的功能,而且由于手部完整性的破坏,还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取得好的再植效果至关重要.手指离断分为完全和不全离断,不全离断由于压砸,牵拉,撕脱的受伤机制,往往造成指血管(尤其是指动脉)缺损.

  • 局部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杨侃;韩冬;胡玲;王登峰;杜守峰;孙君隽;曾显阁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犬一侧颈外静脉,对半剪成两段后分别吻合在双侧股动脉上,其中一侧静脉移植物在移植前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实验组),另一侧为单纯的静脉移植(对照组).术后2周、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内膜面积,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静脉移植物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周、4周内膜厚度和内膜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周、4周的PCNA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扫描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静脉移植物内皮层破坏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