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替比夫定与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贾云利

    目的 对比替比夫定与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39例与干扰素α组38例,分析其疗效.结果 第12周及第24周,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P<0.05;但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P>0.05.第48周,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比较,P>0.05;但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P<0.05.结论 替比夫定和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较为常见,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应用.

  • 替比夫定对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朱斌;张平;禹萌;王天宝;毛乾国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与HBeAg阴转的相关性.方法:治疗组,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48 wk,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2、24、48 wk,对外周血DCs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30例患者抗病毒治疗48 wk,26例HBVDNA阴转(86.7% HBV DNA<500 copies/mL),有8例发生HBeAg阴转(26.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 wk时DCs表面分子CDla、CD40、CD83、CD86、MHC-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治疗24、48 wk时上调,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12 wk时无明显变化;治疗24、48 wk时,CD4+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CD3+T、CD8+T和CD19+B细胞未见明显改变.48 wk时,HBeAg阴转患者与HBeAg未阴转患者比较,DCs表面分子CDla、CD40、CD86,MHCDR的表达,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提示替比夫定在抑制HBV DNA复制的同时,可能通过调节DCs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提高HBeAg阴转率.

  • 对比分析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价值

    作者:郝利恒

    目的 本文主要就恩替卡韦跟奇诺福韦酯对于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eAg阴转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跟HBV DNA阴转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时,替诺福韦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HBeAg阴转水平,并且有着非常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党和勤;王丽;李振山;刘燕琳;尹玲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e抗原(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病毒裁量的影响,以确定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替比夫定组102例和恩替卡韦组98例,两组均治疗24周,检测患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 )水平、HBeAg水平以及乙肝病毒 e抗体(抗‐HBe)水平,并计算 ALT 复常率、HBeAg消失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AN)定量,另外,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治疗12周和24周病毒载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时,血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血清HBeAg消失率以及 HBeAg/抗‐Hbe转换率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12周和24周时HBV‐DNA是影响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P< 0.05),治疗24周时 HBV‐DNA是恩替卡韦治疗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治疗12周病毒载量对替比夫定治疗疗效有影响,治疗24周时病毒载量对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疗效均有影响,临床应及时检测病毒载量以确保药物的临床疗效,并合理交替使用药物。

  • 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的分析

    作者:连媛媛

    目的 分析研究干扰素α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其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对患者采取PEG-IFNα-2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B组对患者采取IFNα(普通干扰素α)进行治疗,C组对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其预测因素给予对比.结果 治疗48周的时候,3组患者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普通干扰素α比较恩替卡韦具有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恩替卡韦较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普通干扰素α具有更高的HBV DNA转阴率.另外,24周HBeAg较基线下降在97.81%以上能够作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患者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佳预测因素.

  • 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作者:龚卫忠

    目的 研究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药物:对照组为单独应用国产恩替卡韦,研究组为国产恩替卡韦加用胸腺肽α1.研究时间范围:52周,对两组ALT、AST、TBil,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HA与LN)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20.0,比较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 研究组HBV DNA阴转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为60%,高于对照组的32%,HBeAg血清转换率48%,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明显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琼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科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替比夫定组,将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拉米夫定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12、24、52周ALT复常、HBV DNA转阴、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结果 治疗12周,两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4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13.5%)高于拉米夫定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52周时,替比夫定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作者:黄建峰;金瑞;刘庄;李捍卫;谢玉民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加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法的优点.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50μg/次,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为6~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对照组49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治疗(方法同前).结果 ①治疗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9.03%和38.71%;对照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8.57%和3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6、12、18个月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66.13%、83.87%和88.71%,对照组为8.16%、53.06%和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性别、年龄对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影响,治疗前HBV DNA<6log10拷贝/ml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④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发热及血象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2.26%和27.42%,对照组分别为36.73%和3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无明显差异,但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明显高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拉米夫定的耐药率明显降低.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莫亚艳

    目的:探究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同样的一般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廷宪;罗贤鑫;莫思柏

    目的 研究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20)和乙组(n=20),甲组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乙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HBeAg血清转换率对比中,除却甲乙两组在治疗前、4周、12周、28周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在52周、72周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乙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复常率对比中,甲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的ALT复常率与乙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8周、52周、72周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均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起到较好的抗病毒效果,替比夫定对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效果更好,远期来看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但不会造成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包青龙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试验组患者30例,使用拉米夫定-干扰素对患者进行9个月的连续治疗,之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4个月.对照组的26例患者一直使用拉米夫定治疗23个月.两组患者定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eAg水平、抗-Hbe水平、HBVDNA水平,并进一步的对患者进行YMDD变异性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全面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ALT复常率为96.67%,对照组复常率为83.33%,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可比性.试验组HBVDNA阴转率为96.67%,对照组阴转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YMDD变异率差异不明显.试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为73.33%,对照组转阴率为46.1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66.67%,对照组血清转换水平为34.62%,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定夫-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ALT中度升高以及HBVDNA高水平复制中效果要明显高于单用拉米定夫治疗效果,同时在用药安全性上也更加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胡大庆;张国梁;杨素霞;施卫兵;蔡淑玲;刘永华

    目的:观察验方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单用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60.6%(20/33)、78.8%(2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12/35)、54.3%(19/35)(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检测HBVYMDD变异株:治疗组仅有2例(6.06%),时照组有9例(2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降低病毒变异率.

  • 血清HBeAg基线水平预测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国敏;张双喜;杨春龙

    目的:探究血清HBeAg基线水平对行恩替卡韦疗法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预测意义。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行恩替卡韦疗法,详细分析不同HBeAg基线水平(A组:≤350s/co,23例;B组:>350s/co,26例)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ALT复常率(91.3.% vs76.9%)、HBV DNA阴转率(86.9% vs 65.4%)、HBeAg阴转率(43.5% vs 23.1%)、HBeAg/抗-Hbe转换率(30.4%vs 11.5%)较B组高(P<0.05)。结论: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则HBeAg基线水平在其疗效预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较低的基线HBeAg水平,可获得较高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e抗原阴转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参仙乙肝灵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胡珊珊;孙克伟

    [目的]观察参仙乙肝灵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单用组30例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联合组30例参仙乙肝灵片8粒/次,3次/d;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均连续给药52周.治疗12周、24周、52周检测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中医症侯改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HBV - DNA阴特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12周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24周、52周联合组均优于单用组(P<0.05);中医症侯疗效联合组优于单用组(P<0.05);治疗12周、24周、52周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参仙乙肝灵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替比夫定,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敖白音那木位;高楠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 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ETV治疗,实验组采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基线期与治疗期间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下降幅度(0.63±0.10 lg IU/mL)明显大于对照组(0.25±0.06 lg IU/mL),(P<0.05);实验组HBV DNA下降幅度(5.46±1.37 copies/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4±1.55 copies/mL),(P<0.05);实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56.67%,46.67%,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30.0%,66.67%),(P<0.05).结论 使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平;王海;黄江秀;杨高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后期的医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联合胸腺肽α1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1.7%);而治疗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eAg阴转率相关抗病毒疗效指标,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显著偏高;两组的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中起到显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替诺福韦酯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作者:赵波;张岸英;朱丹

    目的:对替诺福韦酯在治疗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的效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92名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替诺福韦酯)与对照组(阿德福韦酯),每组各46名患者,在给药治疗后3月、6月、12月,检测试验对象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等,确定不同时间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e Ag转阴率、以及HBV DNA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在治疗后3月与6月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12月存在显著差异;HBe Ag转阴率在研究期间对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HBV DNA转阴率在治疗后3月内,两组患者的指标未出现显著差异,但6月与12月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试验组在治疗期间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肾功能损伤,而对照组肾功能损伤出现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1例,没有出现精神上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在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从ALT复常率以及HBV DNA转阴率来看,效果要优于阿德福韦酯,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这种优势越明显.

  • 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健珍;张春兰;杨葆业;赵令斋;姚细安;袁小珍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55例、部分应答组71例、无应答组24例基线,治疗12周、24周、5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 +/CD8+比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比夫定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组均较无应答组升高(P<0.05).在完全应答组内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 +/CD8+比值自服用替比夫定12周起及其后各时间点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应答组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从服用替比夫定24周起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可抑制其HBV复制,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拉米夫定优化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作者:杨彬菲;钱方兴;赵钢德;项晓刚;徐玉敏;安宝燕;张琴;谢青;王晖

    目的:评价短期加用拉米夫定优化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0.1 g/d,加IFN-α隔日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3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8周,随访24周。定期进行 HBV 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肝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血清学和病毒学应答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8周、7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42.1%(37/88)、40.9%(36/88),高于对照组的23.3%(10/43)、23.3%(10/43),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P=0.0468)。治疗组和对照组中24周病毒学应答不佳的病例(HBV DNA 较基线下降≤2 lg IU/mL),前者在第36、48和72周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4.6%(31/48)、64.6%(31/48)和68.8%(33/48);高于后者的13.04%(3/23)、26.1%(6/23)和26.1%(6/23),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前者在48周、7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45.8%(22/48)、43.8%(21/48),高于后者的13.0%(3/23)、17.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8;P=0.0295)。前者在第36、48和72周 HBsAg血浆浓度分别为(3.25±0.46)、(3.12±0.64)和(2.92±0.97)lg IU/mL;低于后者的(3.54±0.50)、(3.54±0.52)和(3.44±0.41)lg IU/mL,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0.0177、0.0090)。结论 HBeAg阳性的CHB患者接受规范的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24周病毒学应答不佳的患者短期加用拉米夫定,能提高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增强抗病毒疗效。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预测

    作者:李国军;喻一奇;范平;邵凌云;陈少隆;洪捷敏;修自力;林琪;李昌水

    目的 观察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α-2a联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NUC治疗≥1年未实现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peg-INF)-α-2a联合治疗48周,记录治疗12周和24周时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值,停药后随访24周.以加用peg-INF的时间点定义为基线,探讨基线HBsAg水平和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程度对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确定基线HBsAg水平对联合治疗后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与联合治疗后HBeAg/HBsAg消失相关的因素;计算每个变量的风险比(HR),并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peg-INF-α-2a停药24周后,50例患者HBeAg消失,占60.2%;27例HBeAg血清学转换,占32.5%;23例HBsAg消失,占27.7%;12例HBsAg血清学转换,占14.5%.基线HBsAg<1 000 IU/mL的11例患者均HBeAg消失,与基线HBsAg 1 000~3 000 IU/mL(共12例,8例HBeAg消失;HR=0.215,95%CI:0.078~0.591; P=0.003)和>3 000 IU/mL(共60例,31例HBeAg消失;HR=0.251,95%CI:0.120~0.526;P=0.000)的患者比较,更易实现HBeAg消失.结论 对于长期NUC治疗未取得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患者,加用peg INF-α-2a时的血清HBsAg水平对HBeAg和HBsAg消失具有预测价值.基线HBsAg<1 000 IU/mL者,联合治疗后可获得高HBeAg和HBsAg阴转率;而HBsAg>1 000 IU/mL(包括HBsAg>3 000 IU/mL)者,联合治疗12周时的HBsAg较基线下降水平可预测HBeAg/HBsAg的阴转.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