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线粒体DNA突变与大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朱孔锡;刘莉;张喜红;刘斌;王红娟;阎明

    目的 对线粒体DNA ATP酶6,8基因(mtDNA ATPase 6,8gene)突变与乙醇性肝损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乙醇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乙醇加橄榄油灌胃的方式建立大鼠乙醇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并设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后进行肝脏组织学观察,PCR扩增各组线粒体DNA ATPase 6,8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以生物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肝组织中ATP含量,判定ATPase 6,8基因突变对肝细胞内ATP能量合成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出现形态学的改变;线粒体DNA ATPase 6亚基基因发现两处点突变;对照组未检出突变.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持续过量的乙醇摄人可造成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和mtDNA ATPase基因突变,这可能是乙醇性肝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 中药调肝理脾方对大鼠乙醇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徐光福;褚月虎;王晓阳;田德禄;王新月;李澎涛;杨晋翔;姜良铎

    目的:研讨中药调肝理脾方和东宝肝泰片对乙醇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经过9 wk乙醇混合物灌胃后,模型组被处死,取得肝脏,其他动物随机分成自然恢复组(11 wk)、东宝肝泰片组和调肝理脾方组,给予连续10 d的灌胃治疗,然后处死并取得肝脏,采用光镜、电镜观察肝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窦和窦周病理变化,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种细胞外基质分子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间质细胞增生,细胞核深染,Masson染色并可见肝细胞周围铁丝网格样纤维化和中央静脉基底膜增厚;自然恢复组肝细胞病变有所好转,纤维化也有好转,调肝理脾方组好转明显.电镜下显示,模型组肝窦基底膜增厚,窦周胶原原纤维大量增生,肝细胞微绒毛大量减少、倒伏,自然恢复组无明显好转,调肝理脾方和东宝肝泰片片组有好转.Ⅰ型胶原和层黏蛋白恢复结果以调肝理脾方组好,Ⅳ型胶原恢复结果以东宝肝泰片组好.结论:调肝理脾方对病理性堆积的Ⅰ型胶原和层黏蛋白代谢有明显促进作用,效果强于东宝肝泰片,而且也能促进过多的Ⅳ型胶原恢复正常,而东宝肝泰片在促进堆积的Ⅳ型胶原恢复方面强于调肝理脾方.

  • 复方中药对乙醇性肝病的治疗机制研究

    作者:张压西;杜雪光

    乙醇中毒性肝病现已成为仅次于肝炎病毒之后第二大肝病病因,乙醇通过多种途径作用而影响肝脏,导致乙醇性肝病的加重.本文综述了复方中药对乙醇性肝病的治疗作用,从加速乙醇代谢、减轻肝脏炎性反应、促进肝纤维化逆转3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乙醇性肝病的治疗机制,并提出当前研究中的某些薄弱点.

  • 硫普罗宁治疗乙醇性肝病临床观察

    作者:张岭

    乙醇性肝病分为轻型乙醇性肝病、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乙醇性肝硬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多,乙醇的消耗日益增多,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慢性乙醇中毒,其所引起的乙醇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1].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分析

    作者:朱斯斌;谢东华

    目的 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乙醇性肝病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09 年3 ~ 6 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乙醇性肝病治疗的患者67 例,将这67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治疗组37 例,对照组30 例.联合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 d.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中25 例治愈,10 例好转,2 例无效;对照组患者中12 例治愈,9 例好转,9 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乙醇性肝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 乙醇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作者:任杰夫;吴静

    大量饮酒可致乙醇中毒.乙醇中毒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以乙醇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为常见.ALD包括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及乙醇性肝硬化.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临床疗效与机制

    作者:李广明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醇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乙醇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中成药护肝法联合西药(水林佳)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服用西药(水林佳)治疗,疗程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肝功能(ALT、AST、GGT)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8、MD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MDA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总有效率91.42%,对照级总有效率74.2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 慢性乙醇中毒致乙醇性肝硬化74例分析

    作者:莫丽;东雅杰;于玲;杜艳娟

    近年来乙醇性肝病在我国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98~2004年我院收治74例乙醇性肝硬化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中成药护肝法联合水林佳治疗乙醇性肝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孙远南;陆明荣;金萍;陈锦龙

    目的:探讨中成药护肝法联合水林佳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乙醇性肝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护肝法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配合使用水林佳,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以及血液中TC、TG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护肝法联合水林佳治疗乙醇性肝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疗法治疗60例乙醇肝疗效分析

    作者:罗冰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干预对乙醇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乙醇肝诊断的患者进行综合疗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8.33%,服药后的TC、TG、AST、ALT和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乙醇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钱建德;何立杭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组三组,每组各20例,疗程均为20d.复方甘草酸苷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d;联合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120 mg/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8 g/d.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复方甘草酸苷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比两药单用对乙醇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更加明显.

  •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分析

    作者:王菊芳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接受乙醇性肝病治疗的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严格戒酒,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的使用维生素和能量剂等作为基础的治疗.其中试验组每天额外进行静脉滴注465mg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和200mg的硫普罗宁,在此治疗期间不可以使用降酶类的药物.结果: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任何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1例乙醇性肝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引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吴秋林

    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本病病情紧急,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50%, 积极治疗者病死率约17%[2], 加强此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科收治1例乙醇性肝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致Wernicke脑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尿氨基己糖苷酶对乙醇性肝病的诊断

    作者:陈晓婷;童明庆;马建峰

    目的:检测乙醇性肝病(ALD)患者尿氨基己糖苷酶(uHex),并与血清中的%缺糖基转铁蛋白(%CDT)与总转铁蛋白(Tf)的比值、γ-谷氨酰转移酶(GG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比较,评价其对A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不饮酒对照组、非乙醇性肝病的其他肝病组(NALD组)、ALD组(三组均为男性),分别检测uHex, %CDT,GGT,MCV,ALT,AST等指标,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比较用F检验;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研究用直线相关,计算相关系数;同时绘制各指标的ROC曲线.结果:ALD组中的uHex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NALD组无显著性差异.uHex诊断A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敏感度为0.60,特异度为0.76,而%CDT这三者分别为0.857,0.75,0.88,GGT分别为0.751,0.75,0.76,MCV分别为为0.669,0.30,0.78,ALT分别为为0.512,0.25,0.72,AST分别为为0.426,0.25,0.68.uHex与%CDT,GGT不相关,与这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提高到1,0.9.结论:对于ALD的诊断,uHex,%CDT,GGT和MCV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CDT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诊断指标,uHex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非损伤性的指标.uHex与%CDT,GGT联用可提高敏感度.

  • 坏死性凋亡在乙醇诱导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海玉(综述);刘勇(审校)

    乙醇滥用是目前全球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体内外许多物质(药物、毒物及某些代谢产物等)具有生物转化作用。乙醇在肝脏代谢中氧化为乙醛、乙酸,其代谢产物是诱导肝损伤的主要因素。长期乙醇暴露可导致明显的肝损伤和组织重建,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理改变,通常称之为乙醇性肝病,该病与肝细胞癌患病风险增加相关。乙醇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有研究[1]认为,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是乙醇诱导肝脏损伤的主要机制,而目前有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被发现,命名为坏死性凋亡[2],并有研究[1]证实坏死性凋亡在乙醇诱导肝损伤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基础磷脂治疗乙醇性肝病45例

    作者:甘雪婷;白宪光;罗红

    目的:探讨基础磷脂注射液治疗乙醇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乙醇性肝病患者均给予基础磷脂注射液500 mg,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qd,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疗程8周;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常规体检(包括肝脾B超检查),肝肾功能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的检测.结果:治疗结束时,显效率57.8%,有效率28.9%,无效率13.3%.结论:基础磷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乙醇性肝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乙醇性肝病肝移植新进展

    作者:俞泽元;李玉民;焦作义

    饮酒是人类文明盛传已久的习惯之一,近年随着全球酒的消费量猛增,乙醇性肝炎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1],全球范围内有约7 630万人被诊断为乙醇滥用引起的肝炎,每年死于乙醇滥用的人数已达到3.2%,有4.0%的人被疾病困扰.在欧美国家,乙醇性肝病(ALD)在肝脏疾病发病中占相当高的比例,目前乙醇性肝病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2].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2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叶建中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收治乙醇性肝病住院患者50(男48,女2)例,年龄21~65(平均38.5)岁;均符合诊断标准[1].;其中乙醇性脂肪肝(AFL)8例、乙醇性肝炎(AH)26例、乙醇性肝维化(AHF)6例和乙醇性肝硬化(AC)10例;轻型32例、中型13例、重型5例;所有患者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和代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