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临床心电学杂志

临床心电学

临床心电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logy 림상심전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72
  • 国内刊号: 34-11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郭继鸿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743例高原藏、汉人群心电图特点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红娟;杨应忠;关巍;嘎琴;乌仁塔娜;杜杨;格日力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间心电图特点,及随海拔增高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海拔2295米,海拔3681~3800米及海拔4200~4533米处,对743例当地居民及援建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海拔3000米以下高原地区人群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心电轴左偏,心肌缺血;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人群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心电轴右偏,右柬支阻滞,右心室肥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同海拔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平均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右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海拔增高,世居藏族平均心率及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右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患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汉族人群平均心率,心电轴左偏,心电轴右偏及心肌缺血患病率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右束支阻滞,右心室肥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导致人类右心负荷过重,心肌缺血缺氧发生率增高,心电轴右偏,右束支阻滞,右心室肥大是高原人群的心电图特点.

    关键词: 高原 心电图 藏族 汉族
  • 左室四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康玉;严激;徐健;孙贤林;安春生;苏浩;孙琦;杨冬妹;胡杨

    目的 初步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评估其安全性和急性期疗效.结果 2例患者均通过静脉途径成功植入CRT-D装置,仅1例在头端(第1极)起搏测试时有膈神经刺激,未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程控发现,优化的起搏向量下,2例患者的QRS时限和心脏同步性均佳,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同时,提高CRT急性期疗效.

  • 动态心率变化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白梅;李学文;彭瑞华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夜间心率,日间心率的动态变化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5例,对其中102例患者进行0.5~5年随访.分为杓型心率组和非杓型心率组.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采集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RHR),夜间心率(NHR),昼间心率(DHR),心率变异的低频(LF),高频(HF)值进行分析.结果 杓型HR组心率变异昼夜比较:夜间LF,HF明显高于昼间(p<0.05),但LF/HF比值昼>夜.非杓型HR组与杓型HR组比较:昼间LF减低,夜间LF,HF均显著减低(p<0.05),RHR,AHR,NHR均显著增高(p<0.001,p<0.05).事件组与非杓型心率组比较:昼间HF显著减低(p<0.05),DHR显著增高(p<0.05).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比较:昼夜LF,HF均显著减低(p<0.001,p<0.005),RHR,AHR,NHR,DHR均显著增高(p<0.005).死亡组与事件组比:昼夜LF,夜间HF均显著减低(p<0.05,p<0.01),RHR,NHR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自主神经功能呈进行性减低,心率则进行性加快.

  • 长程持续性房颤消融术中规整房速的处理

    作者:黄卫斌;周法光;陈超;郭晋村

    目的 探索慢性房颤导管消融中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与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厦门心脏中心确诊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慢性房颤患者102例,采用递进式导管消融策略,分析慢性房颤患者在消融中发生规则房速的可能机制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102例患者中,4例(4.9%)在肺静脉电隔离过程中转为窦律,3例(2.9%)在行碎裂电位消融时转为窦律,46例经碎裂电位消融及心房线性消融过程中转为规则房速(45.1%),47例(46.1%)仍维持房颤.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为局灶自律性(17.6%)、折返性(77.8%)、其它(4.6%),消融成功率为81.6%.结论 慢性房颤递进式导管消融中,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多为大折返性,导管消融此类房速成功率较高.

  • Duke评分预测胸痛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

    作者:张显飞;郭丹杰;赵灿

    目的 探讨胸痛合并三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Duke评分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 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平板运动试验并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的胸痛患者118例,依据合并的危险因素数量将患者分为危险因素≥3个和危险因素<3个两组,分析两组患者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并分别分析两组中不同年龄亚组(<65、≥65岁)的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危险因素数量≥3个或<3个的患者中,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ACC评分均呈负相关(r=-0.538,p<0.001;r=-0.482,p<0.001).危险因素数量≥3组,年龄<65岁患者和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其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ACC评分均负相关(r=-0.392,p=0.01;r=-0.805,p=0.002);在危险因素数量<3组,年龄<65岁患者的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ACC评分负相关(r=-0.578,p<0.001),而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ACC评分不相关(p=0.786).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不受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数量的影响.在合并较多危险因素(≥3个)时,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 心尖球囊综合征心电图分析

    作者:李晓;张兆奎;马菊兰;姚兴荣;王惠东;张涌

    目的 总结心尖球囊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2011年4月以前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105例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中老年女性多见,105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97.1%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83.8%伴ST段抬高,ST段抬高幅度0.1 mV~ 0.8mV,抬高的ST段在30min至一周内回落;42.9%出现T波倒置,29.5%出现病理性Q波,在6小时至一个月内消失;23.8%QTc问期延长,38%的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结论 中国人心尖球囊综合征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异常改变具有暂时性和可逆性.

  • 无冠窦起源房速的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作者:王云龙;任学军;韩智红;汪烨;陈方;郭继鸿

    目的 进一步分析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11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局灶性房速,对其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 无冠窦房速大多为女性,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心内早激动位于希氏束远端,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无冠窦内标测早激动等于或早于希氏束远端,局部电位特征为大A小V(或大V),无希氏束电位,11例患者无冠窦内放电均在8秒内终止心动过速,均无并发症,无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2±5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梗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周萌;李波;孙林;韩雪;张红珊;王月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fQRS(A组),病理性Q波(B组),fQRS合并病理性Q波(C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病变罪犯血管,病变范围与狭窄程度,并分析fQRS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A组(44.7%,47.4%),C组(41.7%,45.0%)高于B组(13.6%,9.1%),p<0.01;②LCX和RCA发生率A组(42.2%,39.4%),C组(33.3%,43.3%)高于B组(9.1%,13.6%),p<0.01;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血管病变90%<血管直径(D)<100%的狭窄的发生率A组(65.8%),C组(50.0%)高于B组(22.7%),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中fQRS的出现与冠脉双支或三支病变;LCX和RCA罪犯血管的定位及冠脉重度狭窄相关.

  • 倒置T波正常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高虹;邹军;杨旭丽;万建平;蒋子裕;杨伟烙;刘议蔓;陈楚雯;谢结仪

    目的 探讨24小时内倒置T波出现正常化改变与冠心病相关性,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个病例,动态心电图检查76例有倒置T波正常化改变设为观察组,64例非倒置T波正常化改变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主要诊断、部分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4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3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25例,阳性24例.对照组:主要症状为心悸32例,临床诊断冠心病5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5例,1例阳性(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倒置T波正常化改变与冠心病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一个诊断指标.

  • Hoffmayer心电图积分识别ARVC室早/室速

    作者:张红珊;郭继鸿;张萍;郭飞

    目的 探讨应用Hoffmayer心电图积分鉴别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和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为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早/室速患者57例.其中明确诊断为ARVC患者4例,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患者53例.由两位电生理医生在不知道确切诊断的情况下,依据Hoffmayer心电图积分对上述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计算总积分≥5分,各单项积分诊断ARVC伴发的室早/室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Hoffmayer心电图积分≥5分诊断ARVC伴发室早/室速的敏感度75%,特异度96.23%,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8%、诊断符合率94.7%.结论 Hoffmayer积分≥5可有效鉴别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是ARVC伴发的还是特发性的.应用此项积分具有简单、快速、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的优点,具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双部位快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1例

    作者:蒋华;王永权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心律失常,来我院门诊检查.本例心电图为24小时动态记录所选择的片段.图1为5时18min50s记录,选择Ⅱ、V1、V4~V6导联.显示有3种形态的QRS波,其中R2、R4 QRS波形态正常,其前有相关P波,PR间期0.22s.R1、R3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形,PR间期0.12s.R5、R6宽大畸形,较R3提前出现,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PR间期0.22s.对于这几组QRS波,考虑可能性是:R1、R3为室性逸搏,R2、R4为心室夺获,R5、R6亦为窦性下传,呈间歇性左束支阻滞图形.

  • 右胸前导联高R波诊断急性后壁心肌梗死2例

    作者:徐心怡;马兰;时志城

    例1,患者女、81岁,因“心前区隐痛20天加重3h”急诊入院.患者每次胸痛发作无明显诱因,持续5~30min,向背部传导,于休息或口服药物后缓解,疼痛发作时不伴晕厥、黑朦等症状.入院前3h患者胸痛发作程度较前加剧,休息及自服药物均不能缓解,遂急诊入院.急诊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肢体导联QRS波低电压,V1~V3导联QRS波呈Rs型,R/S>1.0,ST段明显下移0.15~0.40mV,其后伴随T波倒置或双向;I、aVL导联QRS波呈qR型,T波直立.结合患者症状,高度怀疑急性心梗,加做后壁导联(图1B)显示V7~V9导联QRS波呈qr型,ST段抬高0.1mV,T波直立.提示急性后侧壁心梗.血清心肌标记物检查:AST:51U/L、CK:424U/L、CKMB:27U/L、CTnI:1.24ng/ml.随后行冠脉造影术,术中见回旋支近段闭塞,植入冠脉内支架.术后再次检查心电图显示I、aVL导联呈Qr型,伴有ST段抬高,证实存在侧下壁心梗(图略).

  • 运动试验诱发室速、室颤1例

    作者:付敏;王娟;张宝红;王志革

    患者男、45岁.近半年,打网球中间或停止后曾发生心悸,无晕厥.每次发作数秒至几十秒钟,自行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未见异常.冠脉CT未见狭窄病变.血生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静息心电图偶见室早,为明确诊断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中记录到室早(图1).运动到9min时心率达到122bpm,心电图无异常.无胸痛、呼吸困难症状.因感劳累而终止运动,休息至3min突发室速.患者自觉心悸伴头晕,未作特殊处理.室速持续3分12秒蜕变为室颤,8s后自动转为窦性心律(图2).1分30秒后再发室速,形态与频率与第一次相同.立即静推胺碘酮150mg,继以1mg静脉点滴,室速持续5分20秒终止,终止后患者感心悸与头晕好转.之后连续发生2次短阵室速,每次持续10余秒,自行终止.诊断:室速,室颤.一周后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左室下壁轻度变薄,运动减弱,增强扫描下壁可见条形充盈缺损,并可见延迟强化,提示左室下壁心肌坏死.为预防室速及室颤,植入ICD.随访3个月未发生室速.未再重复运动试验.补充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 起搏器的计时系统

    作者:郭飞

    现仍在临床应用的不同厂家生产的起搏器中,共有三种不同的计时系统.一.以心室为基础的计时系统1.定义:以起搏或感知的心室QRS波为计时的基本点,且规定VA间期(又称心室后心房逸搏间期,AEI)固定不变.起搏器参数程控时一旦设定好基础起搏(VV)间期及AV间期后则VA间期值固定.2.算式:当基础起搏间期设为1000ms(60ppm),AV间期设为200ms时,VA间期将固定为800ms(图A),但自身房室结下传时的PR(或AR)间期可能短于AV间期设定值(例150ms),此时,为保证VA固定为800ms,该周期中的RR间期将变为950ms,使起搏率增快到63ppm(图B).

  • T型钙电流

    作者:刘元生

    迄今为止,已证实心肌细胞膜上存在两种钙通道及相应的钙电流:L型和T型钙通道与钙电流,而这两种钙电流的电生理特性明显不同.心脏的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细胞存在T型钙电流,这对维持心脏的自律性有重要作用.但正常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却无T型钙电流,只在某些病理情况时出现,如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此外,血管平滑肌细胞也存在T型钙电流,具有维持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壁张力、调节血管壁细胞的增生与重构等作用.

  • 复极后不应期

    作者:郭继鸿

    早在1974年,Gettes就发现并提出复极后不应期(postrepolarization refractoriness,简称PRR)这一心脏电生理的新概念.近几年,对复极后不应期进行了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应当强调,复极后不应期并非是一个纯理论问题,相反,其在很多方面与临床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熟悉与掌握复极后不应期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崇尚学术场场精彩追逐前沿步步生莲——第十六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学术总结(下)

    作者:吴寸草;王佳玉;杨靖;徐新娜

    五.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交感风暴药物治疗的选择交感风暴又称儿茶酚胺风暴、室速风暴、ICD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交感风暴可以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ICD植入术后等多种临床情况.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介绍了交感风暴的治疗策略:治疗基础疾病,识别和消除诱因,急性期及缓解期治疗及非药物治疗.

临床心电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