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科

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堪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作者:余新平;麦光焕;余焕云;陈静嫦;邓大明;林小铭;吴河坪

    目的探讨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3例因V征斜视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斜肌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状态.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结果 62例(98.4%)患者合并双眼或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2或+3),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1例患者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仅行水平直肌后退缩短术.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25.6△,随访末期为4.5△.48例外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外斜)37.2△,随访末期为(内斜)3.4△,其中38例(79.2%)患者的斜视度数<±10△;15例内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50.6△,随访末期为(内斜)2.4△,其中11例(73.3%)患者的斜视度数<10△.术后21例(33.3%)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结论 V征斜视患者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V征斜视,常规斜视矫正方法可有效矫正水平斜视;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85-589)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研究

    作者:段安丽;王景昭;王宁利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未经有效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手术前经睫状体平坦部向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混悬液0.1 ml(4 mg),注药后观察葡萄膜炎反应及脉络膜脱离消失情况,并于5~10 d后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结果有葡萄膜炎反应的13只眼其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裂孔检出率由注药前的2/13只眼提高至注药后的7/13只眼,绝大多数脉络膜脱离眼于注药后10 d内消失,5只眼采用巩膜扣带术,6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手术后平均随访4.45个月,接受手术者终视网膜全部复位,无1例出现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减轻葡萄膜炎反应,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复位率.(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06-609)

  •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张跃红;牛膺筠;王红云;周占宇;刘成桂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基因调控机制. 方法将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单纯光照组、低氧预适应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前两组动物在自制光照箱中连续光照3 h,制成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光镜、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c-fos和caspase-1的表达. 结果单纯光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学改变出现的早且明显,光照后视网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光感受器细胞层.随着光照后时间的延长,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数增加,视网膜光损伤逐渐加重,c-fos和caspase-1在该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低氧预适应组同单纯光照组相比,各时间段损伤均较轻,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明显得到了保护,同单纯光照组比较,caspase-1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而c-fos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外核层排列规则,无c-fos 和caspase-1的阳性表达. 结论低氧预适应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对光感受器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且caspase-1参与了低氧预适应的保护机制.(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31-635)

  • 先天性广泛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一家系的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研究

    作者:赵晨;陆莎莎;李宁东;陈薇英;赵堪兴

    目的探讨先天性广泛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CFEOM)一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和致病基因. 方法收集CFEOM一家系,对全部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对连锁区域内的候选基因KIf21A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此家系中4例患者具有典型CFEOM临床表现.连锁分析显示微卫星标记物D12S1648、D12S345、D12S1692、D12S59、D12S1090、D12S2194、D12S1048、D12S1668在家系中与全部患者的疾病表型共分离,并在D12S1090取得大LOD值(2.12). KIf21A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仅在外显子21发现一单个碱基多态性改变. 结论此家系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FEOM1型,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带12p11.2-q12微卫星标记物D12S1648和D12S1668之间约4 cM的区域.KIF21A基因可能不是此家系的致病基因.(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94-599)

  •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先;胡聪;范贵云;汪泽;孔庆兰;许金玲;刘艳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CFEOM)患病家系及散发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6个CFEOM患病家系和7例散发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遗传学特征、性别、初诊年龄、临床表现、上睑下垂特征、异常神经支配情况.结果 6个患病家系均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均为广泛纤维化综合征,下直肌受累明显,除1例患者单眼受累外,其他患者均为双眼受累;患病家系中受检患者29例,2例无上睑下垂,7例无异常神经支配症状.在7例散发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 5,3例为单眼受累;固定性内斜视3例,合并下直肌纤维化的广泛纤维化综合征3例,合并上直肌纤维化的广泛纤维化综合征1例;1例为单眼上睑下垂,4例无眼睑下垂症状;2例合并异常神经支配症状.结论 CFEOM患者在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充分重视和掌握临床特征并结合遗传基因分析是临床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目前的分类方法尚不完善,需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00-605)

  • 兔眼中央角膜厚度与Perkins压平眼压关系的研究

    作者:栾春生;陈晓明;邓应平;王琳;刘东敬;崔敏;黎静

    目的探讨中央角膜厚度(CCT)与Perkins压平眼压的关系,建立CCT、真实眼压与Perkins压平眼压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和CCT对Perkins压平眼压的校正公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双眼中1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另1只眼测得的数据对行PRK眼得出的数据进行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取1只眼,采用PRK,人为改变兔眼的CCT,建立不同CCT的活体眼模型,分别采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角膜曲率计测量术前、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CCT、角膜曲率以及应用电子直接眼压计测量真实眼压,分别对术前和术后测量值做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另1组未行PRK眼测得的真实眼压、Perkins压平眼压、CCT对实验组得出的公式进行验证.结果兔眼双眼Perkins压平眼压、CCT、角膜曲率无统计学差别,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与CCT均显著相关(r= 0.761 P< 0.01;r=0.829, P<0.01),与角膜曲率无关(r= 0.098,P> 0.05; r=0.260 P> 0.05).对术前、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与CCT建立回归公式,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066、0.053,Perkins压平眼压的改变与CCT的改变有关.对真实眼压Y与Perkins压平眼压、CCT三者的关系建立回归公式为Y=12.107+1.254X1-0.033X2 (X1=Perkins压平眼压, X2=CCT).结论 CCT的改变影响Perkins压平眼压的测量值,临床上应根据CCT来校正Perkins压平眼压的测量值.(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42-646)

  • 后天性外旋转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观察

    作者:张伟;赵堪兴;郭新;杜翠琴;马惠芝;岳以英;朱丽娜;陈霞;宋坤英

    目的探讨后天性外旋转斜视患者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觉.方法对14例主述下方注视野旋转复视明显、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的后天性外旋转斜视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旋转斜视度数及双眼立体视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主诉下方注视野旋转复视症状明显,术后视物效果自然、清晰.双马氏杆法检查术前上方注视野外旋≤10°,正前方注视野外旋10°~20°,下方注视野外旋15°~20°;术后上方注视野外旋消失、减弱或产生少许内旋(外旋4°~内旋3°),正前方注视野外旋减弱(外旋≤8°),下方注视野外旋减弱(外旋≤14°).术后全部患者上方、正前方及下方注视野的立体视锐度均由无到有或从粗糙到较精细,立体视锐度从800″到60″呈逐步提高趋势;立体视觉从周边立体视到黄斑立体视,直至正常的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手术前、后上方、正前方及下方注视野的立体视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可用于治疗前下方注视野旋转复视症状明显的后天性外旋转斜视;手术不仅使患者消除了实用注视野的旋转复视症状,而且使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90-593)

  • 环孢素A缓释系统眼内植入治疗葡萄膜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晓光;徐玉梅;原公强;史伟云;谢立信;王身国

    目的探讨环孢素A缓释系统(CsA DDS)玻璃体腔植入治疗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3只新西兰白兔中,其中30只建立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A)6只、空白DDS植入组(B)6只、CsA口服治疗组(C)6只及CsA DDS植入组(D)12只,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兔眼前房闪辉、房水细胞、前房渗出、玻璃体细胞以及玻璃体混浊度并进行分级,并进行视网膜电图(ERG)、眼和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余13只新西兰兔右眼植入CsA DDS,检测玻璃体腔CsA药物浓度.结果(1)30只实验兔均成功诱发葡萄膜炎模型.各时间点A、B、C组各项炎性指标分级均高于D组,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G检查显示A、B两组b波波幅降低幅度均较D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睫状体和视网膜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明显破坏,而C、D组则未见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基本完整.(2)CsA DDS植入术后玻璃体腔药物浓度在1个月时达到(491.0±481.6)ng/ml,2个月时为(575.2±373.2)ng/ml,3个月时缓慢下降至(301.5±128.5)ng/ml.光镜检查未见眼内毒性反应.结论CsA DDS玻璃体腔植入能够在眼内维持安全有效的药物浓度,明显减轻兔眼葡萄膜炎性反应,为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途径.(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36-641)

  •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史伟云;牛晓光;王富华;高华;李绍伟;曾庆延;谢立信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对判断真菌性角膜炎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作用,为调整临床用药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诊治的3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选择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菌丝,溃疡直径≤5 mm患者58例(58只眼),常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和停药后7 d对病灶的特定位点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局部菌丝密度、炎性细胞密度和形态以及角膜基质细胞的变化,以此判断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对共焦显微镜未查见真菌菌丝及炎性细胞的患者,巩固治疗1周后完全停药,并继续随访2个月,以观察有无真菌复发.结果 53例患者在药物治疗7 d时有明显好转,病灶缩小,共焦显微镜表现为查到菌丝的位点减少,菌丝密度降低,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形态趋于均匀,同时可见正常形态的角膜基质细胞出现;14 d时,37例溃疡愈合,23例共焦显微镜未查见菌丝和炎性细胞; 28 d时,所有患者的角膜上皮已完全愈合,其中22例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见浅基质中存在少量菌丝或未消退的炎性细胞,其余31例患者均未见菌丝和炎性细胞.以上53例位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另5例在用药7 d内病情加重,共焦显微镜下见菌丝密度明显增加,炎性细胞增多,角膜基质破坏范围扩大,提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故入院行角膜移植术.结论共焦显微镜检查是目前判断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病情转归的理想手段,能够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客观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14-619)

  • 233例圆锥角膜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绍伟;李赵霞;史伟云;曾庆延;晋秀明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表层角膜镜片术和深板层角膜移植圆锥角膜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从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对到我院就诊的山东地区的圆锥角膜患者进行调查.233例圆锥角膜患者在此期间到我院就诊,男性216例,女性17例.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全身并发症、发病年龄、屈光状态变化、病程进展、角膜地形图变化特点、眼轴及前房深度等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遵循近视-散光-屈光不能矫正-瘢痕或急性圆锥的模式.219例患者提供较准确的视力下降发病年龄,出现近视的平均年龄为13.8岁,其中11~15岁者占67.1%(147/219例).189例患者准确回答从出现近视到框架眼镜不能矫正(视力<0.1)的时间为1~20年,其中85.2%(161/189例)发生在6年内.47例单眼出现急性圆锥,其中4.3%(2/47例)的急性圆锥角膜患者出现角膜穿孔.34例角膜基质发生瘢痕的患者中,32例(94.1%)发生于发病后的8年内.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锥体有旁中心-沿散光大轴线逐渐向周围扩大-后又沿散光小轴线扩大,并向中心移动的规律.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25.9±1.4)mm,前房深度平均为(4.3±0.3)mm.311只患眼有眼轴长度的A超测量数据,其中279只患眼(89.7%)眼轴>24 mm.患者双眼发病早晚和程度均不同.2例患者为Down综合征,2例患者智力障碍.未发现有圆锥角膜家族史的患者.结论圆锥角膜与轴性近视密切相关,潜伏期圆锥角膜患者的前房深度较正常者深.(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10-613)

  • 白细胞介素-1α对兔眼压的影响及其眼内毒副作用的观察

    作者:王宁利;陈静嫦;范志刚;吴河坪;林辉;乔利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降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雌性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兔.A~D组分别随机一只眼结膜下注射重组人IL-1α 15 ng(A组),前房内注射IL-1α 1.5 ng(B组)、15 ng(C组)及40 ng(D组);A~D组对侧眼相应部位注射等体积的0.1%PBS.E组随机一只眼滴用噻吗心安,对侧眼滴用人工泪液.F和G组用药方法和剂量同D组,但G组双眼用药.A~D组于用药前及用药24 h后连续4 d分别进行眼压测量、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及直接检眼镜检查.E组于用药前和用药后7 d进行眼压测量.F组于用药24及48 h后分别行双眼房水涂片,寻找炎性细胞.G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0~40 h分别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A~D组用药后眼压均低于用药前(P=0.001~0.003),其中降眼压高峰期在用药后72~96 h,药效持续96 h以上;C、D组高峰期的降眼压幅度均高于E组(P<0.05);除局部稍充血外,A~D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F组双眼房水炎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用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闪光ERG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 IL-1α具有降眼压效果好、幅度大、作用持续时间长、用药安全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47-651)

  •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宇虹;孙兴怀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无促进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按1∶ 10比例逐级稀释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005%),使药物浓度依次为5.00、0.50、0.05 μg/ml直至5×10-8 μg/ml.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增殖情况,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较高浓度组(5.00 μg/ml)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存在明显的杀伤作用,细胞几乎全部死亡,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低浓度组(<0.05 μg/ml)A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比较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的剂量效应曲线,24、48及7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不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较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性,在较低浓度时则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20-624)

  • 中华眼科杂志2001至2004年载文分析

    作者:史书侠;杨华

    目的探讨中华眼科杂志的载文规律.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眼科杂志刊载文献篇数、发文栏目、引文频率、基金资助、发表时滞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华眼科杂志2001至2004年共发表了926篇论文和16篇信息报道,共计942篇.集中刊载在24个栏目,载文的引文率达89.98%,获得基金资助的比率较其20世纪90年代有较大提高,获基金资助论文占全部发文数量的19.53%,论文发表时滞较长.结论中华眼科杂志的专业学术水平高,是国内眼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杂志.建议增加出版频率或增加版面.(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52-655)

    关键词: 眼科学 文献计量学
  • 视网膜色素上皮腺癌一例

    作者:高峰;戚基萍;梅焕林

    患者男性,54岁.因左眼胀痛、视力下降1年,加重 7 d,于2003年4月22日入院.2年前患者自觉左眼前出现黑影,未治疗;1年前感左眼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青光眼,给予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约半年前B超检查发现左眼球内占位病变,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无光感;左眼角膜轻度水肿,瞳孔膜闭,虹膜膨隆、后粘连,晶状体混浊;眼压右眼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67 mm 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左眼球内鼻侧可见肿物,体积为1.1 cm×0.9 cm×0.8 cm,类球形团块样中强回声,其间可见动脉型血流信号;玻璃体可见膜性回声,并显示血流信号.

  • 斜视治疗应重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

    作者:牛兰俊

    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变或恢复眼球运动和知觉方面的病理状态,手术的目标应该包括消除复视和混淆视,这样不仅患者外观和心理状态可得到改善,而且相当多的患者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部分患者可扩大周边双眼视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了解患者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并将立体视觉和双眼融合功能检查作为常规项目,推广使用三棱镜遮盖法;临床检查工作应深入细致.只有视轴偏斜得到矫正,患者获得双眼视觉,斜视治疗的效果才能得到巩固.(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77-580)

    关键词: 斜视 视觉 双眼
  • 正确评估临床斜视治疗的效果

    作者:夏群

    分析国内斜视手术治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临床评价斜视治疗的效果,应从知觉状态和运动角度出发,严格掌握规范的治疗效果评估标准,进一步具体和细化临床发病率较高斜视类型的治愈评估标准,并且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81-582)

  • 圆锥角膜患者活体共焦显微镜的影像改变

    作者:罗丽辉;刘祖国;张梅;肖启国;陈家祺;陈龙山;蒋爱华

    圆锥角膜是一类以角膜变薄和前突而形成锥形的非炎性眼部疾病[1],无细胞浸润,也很少有新生血管生成.圆锥角膜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近视和不规则散光,中晚期可出现角膜变薄、水肿、瘢痕、Fleischer环及Vogt条纹等.

  • 正常人眼外肌走行的核磁共振研究

    作者:李月平;赵堪兴

    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将MRI技术应用于眼外肌学的研究,使临床对眼外肌的解剖、眼球运动、斜视病因等方面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领域.Miller[1]采用MRI技术对正常人眼外肌走行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注视眼位眼外肌肌腹的走行相对眼眶保持稳定,并由此提出了新的眼球运动模型,即眼外肌滑车(Pulley)模型.本研究应用MRI技术观察正常人眼外肌走行的特点.

  • 软壳技术

    作者:刘奕志;蒋宇振

    在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领域,黏弹剂被普遍称为眼科黏弹性手术设备(ophthalmic viscoelastic device,OVD)[1],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无形工具.理想的黏弹剂应当具备支撑形成充足前房空间、提高连续线性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协助分离组织、使瞳孔保持散大状态、有效止血、隔绝角膜内皮细胞使之不受损伤因素侵害、为人工晶状体提供植入空间、保护晶状体囊袋等多种功能.所谓黏弹剂技术是通过对各种不同理化性质黏弹剂的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其性能,使黏弹剂成为现代高水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辅助手术操作、减少眼组织损伤的重要"软器械".

  • 就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问题与"弱视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一文作者商榷

    作者:李建军

    在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第10期(655~662页)发表的"弱视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以下简称"弱视多焦研究")一文中,作者检测了屈光参差性弱视(28例)、斜视性弱视(2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14例)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一阶、二阶反应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并与正常儿童(30例,包括6例单眼眼外伤患者的健眼)进行比较[1].其结论为"弱视患者mfERG有明显改变,提示弱视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但神经信息的传递无延长[1]".在该研究中,各类弱视患者的mfERG不仅二阶反应的振幅密度减低,而且一阶反应的振幅密度也低于正常.

  • 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分级方法

    作者:麦光焕

    在检查双眼眼球运动情况时,各条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分级标准很难确定.分级标准的不统一,直接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判定在斜视的分类诊断和设计手术时的肌肉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对于A征外斜视患者,其上斜肌是否亢进及其程度是决定手术设计和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若上斜肌功能亢进被漏诊,手术效果必然不佳;对于内转不足的外斜视患者,若忽视其内转不足,未采用加强内直肌功能的术式,手术效果多不能令人满意.多年来我们结合临床工作,探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判定双眼6条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分级方法,供临床参考和应用,希望能使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分级标准规范统一,不断提高我国斜视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 沉痛悼念张淑芳教授

    作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我国著名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教授张淑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5月12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中华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5
198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