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중국림상약리학여치료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01
  • 国内刊号: 34-12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65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孙瑞元
  • 类 别: 医药卫生科技
期刊荣誉:
  • 甲胺鸢尾素对H_2O_2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郝言杰;王元书;牟艳玲;解砚英;张强;周玲

    目的:研究新型化合物甲胺鸢尾素(methylamine idsolidone,MMI)预处理对H_2O_2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甲胺鸢尾素预处理心肌细胞12 h后,采用H_2O_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MI 0.1μmol/L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相近(P>0.05),0.5、1、5、10μmol/L组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10μmol/L MMI减轻细胞形态变化,1、5、10μmol/L MMI显著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结论:甲胺鸢尾素可改善H_2O_2所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稳定细胞膜、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茹仁萍;陈晓瑾;尤琳雅;唐红英;蔡汉萍;匡荣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对C_(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C_(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蛋白和透明质酸(HA),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Ⅰ型胶原(C.I),并对肝脏组织切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DG-PC可以明显改善肝损小鼠AST水平、提高白蛋白(ALB)含量、升高白球比(A/G)、降低HA含量(P<0.01),提高肝损小鼠的SOD和GSH水平(P<0.01),治疗效果优于甘草酸二铵(DG).小鼠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DG-PC可以保护肝细胞和细胞器,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DG-PC对于C_(57)BL/6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等活性有关.

  • HSPG和无HS-GAGs链HSPG体外抗乳腺癌的研究

    作者:谢强;蒋志文;祝晓光;刘浩

    目的:比较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简称HSPG)和去硫酸乙酰肝素链(简称HS-GAGs链即HS链)的HSPG的体外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抗增殖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对HSPG进行提取、纯化,硫酸乙酰肝素酶1水解HSPG的HS链;光学显微镜法观察两组分引起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两组分对肿瘤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TTC及PI双染标记法观察两组分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SPG可致MDA-MB-231细胞脱落悬浮;MTT法检测结果显示HSPG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去HS链HSPG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呈现出抑制作用.HSPG能诱导MDA-MB-231的早期凋亡,而去HS链HSPG在高浓度(4 mg/mL)时对MDA-MB-231早期凋亡有诱导作用.结论:HSPG能诱导MDA-MB-231的早期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HSPG的硫酸乙酰肝素链有关.

  • 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作者:叶蕻芝;李西海;梁文娜;郑春松;陈文列;刘献祥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兔膝关节关节软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培养液、空白血清和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继续培养24、48、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中药血清中、高剂量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和G_2/M期,并呈现时间的依赖性,干预48 h后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_2/M期细胞之和增加,与低量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能有效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 芝麻素与维生素E联用对代谢综合征

    作者:杨解人;吴向起;周勇;黄凯;熊克仁;陈国祥

    目的:观察芝麻素与维生素E联用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两药联用的协同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24周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第9周(57 d)口服含芝麻素(30 mg·kg~(-1)·d~(-1))、芝麻素+维生素E[(30+20)、(15+20)mg·kg~(-1)·d~(-1)]和维生素E(20mg·kg~(-1)·d~(-1))饲料16周.24周末称体重和左肾湿重;测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肾皮质氧化和抗氧化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及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结果:(1)模型组肾功能明显损害,肾小球发生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并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间质胶原沉积,脂质过氧化物损伤因子MDA、NO_2~-/NO_3~-和OH~-含量升高,iNOS蛋白和硝基酪氨酸表达明显上调,抗氧化酶保护因子T-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2)芝麻素+维生素E[(30+20mg/kg)]组能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提高肾皮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NO_2~-/NO_3~-和羟自由基含量,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减轻肾小球与肾间质胶原沉积,逆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并且优于单用芝麻素组和维生素E组(P<0.01或P<0.05).结论:芝麻素(30 mg/kg)与维生素E(20 mg/kg)联用具有协同抗氧化和抗代谢综合征大鼠肾脏损伤作用.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前列环素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调控作用

    作者:毛朝鸣;陈辉乐;王万铁;金可可;邱晓晓;谢克俭

    目的: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前列环素体系的动态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1、3、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含量,计算其比值;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与比值.结果:再灌注组血浆TXB_2含量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阶梯性升高,与假手术组各时点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TXB_2含量与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同时相点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TXB_2/6-keto-PGF_(1α)在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显著低于再灌注组(均P<0.01).川芎嗪组与再灌注组比较肾组织TXB_2、TXB_2/6-keto-PGF_(1α)下降非常明显(均P<0.01),6-keto-PGF_(1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释放TXA_2,调控TXA_2/PCI_2的平衡,遏制无复流现象,故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脑内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调节

    作者:王颖玉;吴晶;洪浩;季晖;吴玉林

    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Aβ)是体内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Aβ_(40)和Aβ_(42),它们在体内的利与害取决于其浓度高低.生理条件下脑内Aβ通过两个平衡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第一个平衡是Aβ的生成和降解,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参与Aβ的生成,而脑啡肽酶和胰岛素降解酶参与Aβ的降解;第二个平衡是Aβ跨越血脑屏障的内向转运和外向转运,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是血脑屏障上Aβ内向转运体,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是血脑屏障上Aβ外向转运体.如果这两个平衡任何一个被破坏,将会导致脑内Aβ水平异常升高,继而Aβ聚集和沉淀,形成老年斑.本文综述生理条件下脑内Aβ水平的调节以及降低病理状态下脑内Aβ水平的策略.

  • 毛发中药物浓度的定量及其在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山;宋建国

    毛发取样方便、无创伤性,并能提供长期可靠的用药信息,有着血液、尿液等生物样品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对药物毛发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毛发的结构,药物进入毛发的机制,毛发中药物的提取纯化方法及现有分析检测技术;讨论了毛发分析的优缺点,并对毛发在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毛发 分析 定量 监测
  • 部分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华之卉;侯颖;宋洪涛

    近年来,由于个体差异引起抗肿瘤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不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多态性与抗肿瘤药物个体间作用多样性及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密切.本文就部分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生长抑素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许小兵;杨妙芳;朱人敏

    生长抑素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环肽激素,近期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能够减少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抑制其增殖及收缩,并促进其凋亡;同时调节枯否细胞分泌功能,介导肝干细胞归巢,对于各种病因肝纤维化尤其对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瑞芳;周昕

    细胞色素P450(CYP)是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中重要的一族,在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几年关于中药对CYP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别介绍了CYP1A1、CYP1A2、CYP2A6、CYP2C、CYP2D6、CYP2E1、CYP3A4和CYP3A4这几种主要的药物代谢酶.研究CYP酶对新药筛选、给药个体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 新复方党参片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东祥;聂鸿靖;张延坤;张汝军;崔建华;程悦;张雁芳;崔文玉;肖忠海;王引虎;尹昭云;刘嘉瀛;汪海

    目的:研究新复方党参片对高原脱习服的防治作用.方法:驻守海拔5200 m一年的男性青年官兵43人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28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法.自返回驻地(海拔1400 m)前5 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直至返回驻地的第7天停药,共服药12 d.返回驻地的第2、4、6天,按高原脱习服症状调查表随访受试者的脱习服症状并进行症状分度评分.返回驻地的第7天,检测受试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0))、一秒率(FEV_(1.0)/FVC,FEV1%)、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大通气量(MW)、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和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得分(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返回驻地的第2、4、6天,新复方党参片组高原脱习服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高原脱习服症状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高原脱习服发生率明显降低;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_(1.0)、PEF、MVV均显著升高(P<0.05,P<0.01),FEV1%和FEF25%~75%无统计学差异;新复方党参片组Ttis、Ctis显著增加(P<0.05,P<0.01),平均时间(Atime)显著减少(P<0.05),错误次数(Etis)和Sum差异不显著.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高原脱习服的程度,减轻高原脱习服的症状,降低高原脱习服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作用.

  • 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作者:王碧飞;祝胜郎;杨京新;谢础能;刘恩波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300 pg/m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活性维生素D_3冲击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第4、12周的血清iPTH水平,血钙、磷水平以及炎症指标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左室结构.结果: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后第4、12周,患者血清炎症指标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4周时血iPTH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12周后血iPT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48.5%的患者iPTH<300 pg/mL.治疗后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活性维生素D_3治疗能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左心室肥厚.提示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调节钙、磷代谢,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外的应用前景.

  • ICU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玉萍;李小宁;王明华;刘春生

    目的:了解ICU病人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留取ICU 228份标本进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28份标本中检出细菌186份,占81.6%,其中G~+球菌42份,占18.4%,G~-杆菌144份,占63.2%;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阴性杆菌中依次以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186例药敏结果中G~+球菌除万古霉素全敏感外,其余药敏结果耐药率均达80%以上;G~-杆菌药物敏感率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1%,对其余药物耐药率均达60%以上.结论:ICU病人细菌感染率高,感染细菌种类多,细菌耐药率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 ICU 耐药性 细菌
  • 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替米沙坦稳态血药浓度及降压疗效的影响

    作者:范秀珍;郭歆;王华杰;程泽能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 C3435T(exon 26)位点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稳态血药浓度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连续30 d每天口服40 mg替米沙坦的61名高血压患者的MDR1C3435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比较不同基因型间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及降压疗效的差异.结果:在61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MDR1 C3435T CC型纯合子的频率为39.34%,TT型纯合子的频率为11.48%,CT型杂合子的频率为49.18%,MDR1C3435T位点等位基因发生率在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及降压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 C3435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及降压疗效间无相关性.

  •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Ⅰ多态对CYP3A4转录调控的影响

    作者:王果;谢海棠;李宝群;范岚;钱荣华;胡东莉;李智

    目的:研究人维生素D受体(human vitamin D receptor,hVDR)基因翻译起始密码子Fok Ⅰ突变介导CYP3A4诱导表达的调控能力与野生型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从肝脏组织标本中提取总RNA,RT-PCR法扩增获得野生型hVDR基因cDNA序列,并用定点诱变的方法获得含Fok Ⅰ突变的hVDR cDNA序列,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真核表达载体;同时构建含CYP3A4近端ER6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hVDR真核表达载体、CYP3A4报告基因载体和内对照载体共同瞬时转染COS-7细胞,转染24 h后用1、10、100 nmol/L的1,25(OH)_2D_3孵育48 h,后裂解细胞分析荧光素酶活性.结果:Fok Ⅰ突变型和野生型hVDR真核表达载体以及CYP3A4荧光素酶报告栽体均构建成功.瞬转后胞内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各浓度1,25(OH)_2D_3孵育后hvDR基因Fok Ⅰ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均可激活CYP3A4的转录;但各维生素D_3(vitamin D_3,VD_3)浓度下,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的荧光素酶比活性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VD_3结合后,hVDR Fok Ⅰ突变型与野生型均能激活CYP3A4的诱导表达,但与野生型比较,Fok Ⅰ突变不能导致VDR蛋白转录激活调控能力的改变.

  •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病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少华;赵艳;刘振胜;闫美兴;李志平;艾登斌;孙立新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药动学参数的性别差异.方法:单剂量硬膜外给药15 mL,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罗哌卡因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剂量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后男性和女性的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4.050±2.548)、(2.088±0.135)h;吸收半衰期t_(1/2ka)分别为(0.085±0.045)、(0.107±0.069)h;达峰时间分别为(0.333±0.118)、(0.417±0.167)h;峰浓度分别为(1.066±0.135)、(1.113±0.317)mg/L;吸收程度(AUC_(0-tn),统计矩法)分别为(2.856±0.321)、(2.369±0.386)mg·L~(-1)·h;MRT_(0-tn)分别为(2.070±0.113)、(2.022±0.089)h.结论:本试验建立了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血药浓度的固相萃取_HPLC测定方法,提供了单剂量使用的药动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动学参数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基于人体等效剂量的蟾酥量-效关系探讨

    作者:马宏跃;段金廒;周婧;唐于平;潘苏华;丁安伟

    目的:探讨中药材蟾酥的量-效/毒关系.方法:引用相关整体动物有效剂量的文献数据,根据体表面积法换算药材蟾酥的人体等效剂量(HED).结果:折算蟾酥抗炎的HED为9.8~39.2 mg/日,抗肿瘤HED为53.7~104.7 mg/日,毒性HED为162~585.4 mg/日.结论:蟾酥用于炎症治疗的HED较小,接近甚至低于药典推荐用量(15~30 mg/日),提示其临床用量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但分析显示抗肿瘤的HED较高,其上限与蟾酥中毒的HED接近,提示中药材蟾酥用于肿瘤的中医处方剂量需谨慎设计.

  • 当归补血汤不同配伍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文萍;曹琦琛;王华伟;吕玉萍

    目的:研究黄芪、当归单用或伍用为当归补血汤后,动物血浆中黄芪甲苷、阿魏酸药动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探索当归补血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黄芪、当归及当归补血汤制成水煎液,分种别灌胃给予新西兰大耳白兔或SD大鼠.采用HPLC法测定给予当归补血汤或当归后兔血浆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予当归补血汤或黄芪后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用当归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后新西兰大耳白兔血浆中阿魏酸的药动学参数几乎没有改变;与单用黄芪比较,大鼠口服当归补血汤后血浆中黄芪甲苷的达峰时间提前一倍[t_(max) 由(4.00±1.54)h到(2.00±0.95)h],达峰浓度提高一倍[C_(max) 由(60±7)μg/L到(146±27)μg/L].结论:合用后当归增强了黄芪中黄芪甲苷在体内的活力,提前了黄芪甲苷发挥功效的进程,体现了当归臣药的辅佐之功.以上结果从药动学角度验证了当归补血汤的配伍合理性.

  •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作者:石庆平;丁峰;朱锦秀;程鹏;许善初;刘雁

    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方法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纳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17.0软件.结果:终纳入了13个RCT并对其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 4.01,95%CI(2.75,5.84),P<0.00001];均未报道脉络宁注射液引起的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疗效可能优于对照组,但不是肯定的结论.

  • 药对川芎-白芍与其单味药挥发油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郑春松;叶蕻芝;刘献祥;林志锋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白芍、单味药川芎及白芍的红外光谱相似,但配伍后挥发油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吸收度减小.结论: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直观地揭示川芎-白芍配伍后的化学特征.

  • 现代定量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黄晓晖;谢海棠;史军;宋建国;郑青山

    定量药理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定量研究药理作用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该学科在新药研发及临床药物治疗中正在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近年国外学界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新药研发等新理念,将定量药理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定量药理学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国内该学科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首先辨析了学科定义,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的学科发展简史;重点介绍了该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及热点技术,包括群体药动学/药效学、暴露-反应(药动学-药效学)关系、临床试验模拟、新型临床试验设计、生物标记物、疾病模型和试验模型、建模与模拟的方法学等;简介了基于模型的新药研发的新理念;后,对该学科的国内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2009年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作者:

    关键词: 常用词汇 直接用
  • 艾洛替尼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

    作者:任少华

    患者男,70岁,住院号274654,因确诊"左肺癌"14个月伴进行性胸闷、气促4 d人院.患者14个月前因咳嗽、咳痰4个月,痰血伴右胸痛,经CT和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央型低分化鳞癌,T4N3M1(右下肺)".患者吸烟史达600年支,肺功能测定为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确诊后依次接受奥沙利铂+多西他塞化疗3周期,顺铂+吉西他滨方案化疗3周期,以及放疗(总剂量66Gy、43 d,5 F/W,×33f),培美曲塞+吉西他滨1周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