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중국림상약리학여치료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01
  • 国内刊号: 34-12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65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孙瑞元
  • 类 别: 医药卫生科技
期刊荣誉:
  • 麦滋林-S口腔溃疡膜的处方优选及临床疗效

    作者:陈红;周丽霞;林中

    目的:选择麦滋林口腔溃疡膜的佳处方,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药膜外观、粘性、溶解性为指标进行评分.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用麦滋林口腔溃疡膜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洗必泰口腔含漱液治疗.结果:本膜剂成膜佳处方聚乙烯醇PVA1750:PVA17-8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1%:3%:4%.治疗组有效率 89.7%,对照组有效率52%(P<0.05).结论:本膜剂配方合理,疗效确切.

  • 土贝母苷甲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刘姬艳;高营;于立坚;马润娣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土贝母苷甲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土贝母苷甲对K562细胞分化的影响;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土贝母苷甲对K562细胞早期原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土贝母苷甲下调K562细胞c-myc的表达, 上调c-fos的表达, 诱导K562细胞产生血红蛋白, 诱导K562细胞向成熟红系细胞方向分化.结论:土贝母苷甲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辉;李昌崇;陈利中;应小明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纳德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P<0.01),上皮细胞为主要表达细胞.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布地奈德可抑制哮喘急性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效应,这可能是布地奈德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 普伐他汀提升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大鼠抗凝血酶Ⅲ水平

    作者:高绪霞;张道友;宋建国;章辉

    目的:观察并比较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入阿霉素(2%的阿霉素,6.5 mg·kg-1)制作肾病综合征模型,观察普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及联合用药对血浆凝血与纤溶分子标志物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结果: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均可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下降,普伐他汀可使肾病模型大鼠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升高,而低分子肝素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个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液生化指标与模型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可出现明显的高凝状态,普伐他汀明显升高血浆ATⅢ水平,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高凝状态.

  • 聚维酮在阿霉素膀胱灌注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作者:韩子华;翁志梁;吴秀玲;余志贤;王天济;李澄棣

    目的:探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抗肿瘤机制.方法:对231例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膀胱灌注聚维酮加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观测预防复发效果.对50例患者术前膀胱灌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紫外荧光法检测聚维酮对尿中阿霉素浓度和 24 h 尿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194例患者获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ax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Bcl-2/Bax比率下调(P<0.05).聚维酮与生理盐水作溶剂相比膀胱内阿霉素的排泄时间延长2~4倍,但不影响尿中阿霉素回收率.结论: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其机制可能与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延长药物在膀胱内驻留时间有关.

  • 硫酸锌诱导金属硫蛋白对阿霉素致心脏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作者:郭家彬;陈立娟;闫长会;阳海鹰;王国强;彭双清

    目的:研究硫酸锌诱导金属硫蛋白(MT)对阿霉素(DOX)致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方法:雄性野生型小鼠(MT+/+)及敲除MT基因的转基因小鼠(MT-/-)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DOX组、锌预处理组、锌预处理+DOX组.动物单次腹腔注射DOX (15 mg·kg-1) 或生理盐水(NS),此前24 h 及 48 h 分别给予锌(ZnSO4, 20 mg·kg-1, s.c.)或NS预处理.给药 4 d 后测定心脏组织超氧阴离子(O2·-)水平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DOX能显著增加MT+/+小鼠及MT-/-小鼠心脏组织中O2·-的生成,耗竭GSH,上调eNOS的表达水平,而且MT-/-小鼠变化更为明显.Zn预处理能显著降低DOX致MT+/+小鼠O2·-生成增加以及GSH耗竭,抑制DOX诱导的eNOS表达增强,但在MT-/-小鼠中无此效应.结论:MT可抑制DOX致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及GSH耗竭,此效应可能与eNOS表达改变有关.

  • 土贝母苷甲对小鼠B16黑色素瘤和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长秀;马润娣;于立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土贝母苷甲对小鼠B16黑色素瘤和Lewis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裸BALB/c小鼠B16黑色素瘤实验转移和裸BALB/c小鼠Lewis肺癌自发转移模型研究土贝母苷甲对肿瘤转移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土贝母苷甲对转移相关基因CD44v6、ErbB-2和nm23-H1表达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低于全身中毒水平剂量的土贝母苷甲明显减少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小鼠的肺重和肺转移灶数量,而对小鼠的健康和活力无明显影响;土贝母苷甲(2、3 mg·kg-1·d-1×14 d)和环磷酰胺(50 mg·kg-1·wk-1×2 d)对B16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抑制率分别为 68.8%、82.8%和 49.1%.土贝母苷甲治疗组小鼠Lewis肺癌原发肿瘤的平均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土贝母苷甲(2、3 mg·kg-1·d-1×14 d)和环磷酰胺(50 mg·kg-1·w-1×2 d)治疗组小鼠的肝转移抑制率分别为 46.3%、52.0%和 54.7%.土贝母苷甲显著下调促转移基因CD44v6和ErbB-2的表达,上调抑转移基因nm23-H1的表达.结论:土贝母苷甲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的实验性转移和Lewis肺癌的自发性转移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土贝母苷甲对肿瘤转移的这种抑制作用与其抑制原发肿瘤生长、下调促转移基因CD44v6和ErbB-2及上调抑转移基因nm23-H1的表达有关,提示土贝母苷甲是一个阻止癌扩散和转移的候补化合物.

  • 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虹麟;陈代雄;方宁;余丽梅;刘金伟;刘祖林;文国容;杨小生;肖瑜;祈莹;肖建辉;万卫红;胡锡阶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变化.结果:MTT检测法显示,0.01~10 μmol·L-1的CL1处理,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经 14 d 的培养,与细胞对照组相比,10、1 μmol·L-1的CL1细胞数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表达粒系/单核巨噬系细胞表型CD15和CD11b的细胞百分数无显著差异.经 14 d 的培养,与培养 0 d 比较,CD15显著增高(P<0.05),CD11b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人脐带血CD34+ HSPC的增殖、和向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表明CL1在抗肿瘤作用剂量下,不会明显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向粒-单细胞的增殖分化,提示CL1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造血抑制.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双氢青蒿素浓度

    作者:刘奕明;曾星;冯怡;周丹;唐波;王海兰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健康人血浆中双氢青蒿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青蒿素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双氢青蒿素.结果:该方法双氢青蒿素线性范围为 1.01~2020 ng·ml-1;定量下限为 1.001±0.072 ng·ml-1;方法回收率在 93.0%~98.2%;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特异、简便,适用于健康人血浆双氢青蒿素浓度的测定.

  •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作者:龚晓健;李运曼;卞惠敏;方伟蓉;刘国卿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 41.58%和 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 钙诱导的钙释放引起一株血管平滑肌细胞株凋亡

    作者:吴玉林;马秉亮;戴小鸣;陈琳琳

    目的:对钙诱导的钙释放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凋亡的可行性及其钙调节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钾离子孵育并以多种工具药进行干预,观测对A10细胞细胞核形态学,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钾离子孵育能浓度相关性地促进A10细胞凋亡;硝本地平、ryanodine、BAPTA/AM、环胞素对中浓度钾离子孵育所致A10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Zn2+、肝素对钾离子所致A10凋亡无抑制作用.结论:钾离子孵育将导致外钙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内流,通过升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激活ryanodine受体而不是IP3受体释放内钙,促进线粒体大量摄取而致A10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需要内钙持续释放但与容量依赖性外钙内流无关.

  • 固定化脂质体色谱研究二至丸及其组成药物的经肠吸收成分

    作者:陈丙銮;盛亮洪;李萍;邹汉法;张陆勇

    目的:应用固定化脂质体色谱(ILC)分析中药复方二至丸及其组成药物的经肠吸收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分别观察不同溶剂提取时提取液在ILC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与分离,同时对在ILC色谱柱上保留的槲皮素及芹菜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ILC色谱柱保留峰的数目和峰面积两方面观察,墨旱莲的75%乙醇提取优于水提取.二至丸75%乙醇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9.6 μg·g-1,芹菜素的含量为 2.7 μg·g-1.墨旱莲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2.8 μg·g-1,芹菜素的含量为 3.8 μg·g-1.女贞子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9.1 μg·g-1,而芹菜素用ILC未检测到.结论:槲皮素和芹菜素是二至丸中主要的可在ILC色谱上保留的成分,其中槲皮素来源于两个组成药物女贞子和墨旱莲,芹菜素仅来源于墨旱莲.槲皮素和芹菜素可能是二至丸的经肠吸收活性成分.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有望成为中药及其复方肠吸收成分的初筛选和定量评价方法之一.

  • 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陈磊;杨劲;周梅;于锋;王广基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盐酸雷尼替丁片,葛兰素史克)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雷尼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尼替丁的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盐酸雷尼替丁片后Cmax分别为 1.62±0.56和 1.78±0.69 μg·ml-1,tmax分别为 2.8±1.1 和 2.6±0.8 h,AUC0-τ分别为 6.69±1.46 和 6.67±1.86 μg·h·ml-1,AUC0-∞分别为 7.06±1.56 和 7.06±1.86 μg·h·ml-1.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3.8%±19.1%.结论: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丹红脂肝清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刘源;陈真;钱之玉

    目的:研究丹红脂肝清胶囊对复合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在小剂量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 以血清及肝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肝脏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含量为衡量标准,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大鼠脂肪肝模型组相比较,丹红脂肝清胶囊高剂量组(0.4 g·kg-1)血清TC、肝脏TG有显著降低(P<0.05);丹红脂肝清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 g·kg-1)血清TG、肝脏FFA含量有显著降低(P<0.01,P<0.05);丹红脂肝清胶囊中、高剂量组(0.2、0.4 g·kg-1)肝脏TC、血清MDA有显著降低(P<0.01,P<0.05);丹红脂肝清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 g·kg-1)血清SOD有显著升高(P<0.01,P<0.05).丹红脂肝清胶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病理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丹红脂肝清胶囊对复合因素引起的脂肪肝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新友;周四元;程建峰;滕增辉;冉玉华;杨润涛;杨茜;梅其炳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dexamethasone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prodrug, DEX-A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 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采用TNBS的45%乙醇溶液(50 mg·ml-1)灌肠诱导实验性UC大鼠模型,分别采用 0.25 μmol·kg-1·d-1地塞米松(DEX)及 0.05、0.25、1.25 μmol·kg-1·d-1 DEX-AP(以地塞米松含量计)灌胃治疗 7 d.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脾脏和结肠称重.计算结肠溃疡面积后,取部分结肠粘膜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部分结肠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TNBS诱导的UC大鼠经 0.05、0.25、1.25 μmol·kg-1·d-1 DEX-AP治疗 7 d 后,与模型组比较,DEX组结肠重量未见明显变化,而DEX-AP各组结肠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DEX组与DEX-AP各组的结肠组织MPO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且DEX-AP降低MPO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0.25 μmol·kg-1·d-1 DEX使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0.05、0.25 μmol·kg-1·d-1 DEX-AP对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P>0.05);1.25 μmol·kg-1·d-1 DEX-AP对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却使胸腺重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降低,但仍显著高于 0.25 μmol·kg-1·d-1 DEX组(P<0.01).UC大鼠经 1.25 μmol·kg-1·d-1 DEX-AP 治疗后,结肠粘膜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DEX-AP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UC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羟乙基淀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作者:廖实红;崔睿;袁从顺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Hydroxyethyl Starch, HE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休克组(B组)、全部自体血复苏组(C组)、2倍出血量的HES(超常量,>33 mg·kg-1)复苏组(D组)、1倍出血量的HES(常规量,≤33 mg·kg-1)加1/2出血量的自体血复苏组(E组),每组5只.采用大鼠股动脉放血休克模型,休克 1 h 后分别输入上述液体,复苏 30 min 后取脑.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脑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及其表达活性.结果:在休克 1 h 时脑组织NF-κB的表达即有增加;C组和D组NF-κB 的表达增加明显,脑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较严重;E组 NF-κB的表达增加下调,脑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亦较轻.各组NF-κB的核移位与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出血量为估计总血量的35%)时,大鼠脑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和表达增加;常规量HES复苏使NF-κB表达增加下调、核移位减少、脑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亦减轻,对脑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开放线粒体KATP通道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源;龙超良;李艳芳;汪海

    目的:观察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500 μmol·L-1)诱导法制备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以及用流式细胞仪结合罗丹明-123和碘化丙啶双标记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存活状态,观察二氮嗪(100 μmol·L-1)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二氮嗪预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较过氧化氢处理组显著降低(P<0.01),细胞存活率升高,并可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其作用可被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5-羟基癸酸酯所拮抗.结论:二氮嗪对过氧化氢造成的培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KATP通道介导.

  • 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核因子-κB双基因反义RNA抑制糖化终产物刺激的炎症因子表达

    作者:游捷;赵蓉;刘礼斌;林建银

    目的:观察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核因子-κB(NF-κB)双基因反义RNA对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刺激ECV304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观察AGEs对ECV304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应用脂质体将RAGE、NF-κB单/双基因反义RNA转染ECV304,流式细胞仪、筛选低表达RAGE、NF-κB的细胞株,观察RAGE、NF-κB双基因反义RNA对AGEs刺激ECV304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结果:AGEs可引起ECV304细胞分泌TNF-α和IL-6增加,诱导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规律.稳定转染筛选出低表达RAGE、NF-κB的细胞株,在AGEs 100 mg·L-1诱导下双基因转染细胞ECV-asRAGE-asP65克隆中RAGE、NF-κBp65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2.2±8.7)%及(37.2±7.1)%.AGEs 100 mg·L-1 刺激下ECV-asRAGE-asP65克隆分泌TNF-α、IL-6较空载体转染细胞、单基因转染细胞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RAGE、NF-κB双基因反义RNA可抑制AGEs刺激的ECV304细胞的TNF-α和IL-6释放.

  • 人参总皂苷中Rg1的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吕天;孙建国;吕华;许美娟;谢海棠;李昊;郝海平;王广基

    目的: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Rg1 HPLC-MS测定方法,研究总皂苷及单体给药后Rg1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考察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差异.方法: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 的在体肠袢中注入Rg1或含等量Rg1的总皂苷水溶液,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样,提取后测定血内药物浓度,比较各个肠段对Rg1吸收的差异.同时比较单体Rg1和含等量Rg1的总皂苷水溶液灌胃后,大鼠体内Rg1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果:总皂苷灌胃后,大鼠体内Rg1的血药浓度在 6 h 出现明显的双峰,而单体Rg1给药后没有出现双峰现象.不同肠段在体肠袢模型实验及灌胃实验结果表明,总皂苷给药后Rg1的吸收明显好于单体给药,总皂苷及单体给药后Rg1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有明显差异,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两个肠段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体Rg1和总皂苷中Rg1在大鼠体内吸收存在明显差异,总皂苷中可能含有某种特殊物质可以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促进Rg1的吸收.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下调GTP结合蛋白RhoA的表达抑制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杨靖亚;王锡昌;刘梅芳;李柏林

    目的:本研究测定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对人肺癌细胞-95-D体外浸润、转移和RhoA表达的影响及对鼠黑色素瘤细胞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迁移"和"培养小室模型"评价细胞的移动能力和浸润能力;用鼠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模型评价细胞体内的转移能力;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RhoA的表达.结果:EGCG有效抑制95-D细胞的迁移和浸润,40 μmol·L-1 EGCG对95-D细胞浸润能力的抑制为 79.9%,EGCG 50 mg·kg-1·d-1,给药3周,对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能力的抑制为 71.7%.RT-PCR和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表明:EGCG能有效下调RhoA的表达.结论:EGCG能够明显的抑制95-D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可能的作用机理涉及到它对RhoA表达的抑制.

  •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夏丽娟;陈飞虎;黄学应;刘永靖;李俊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 大鼠模型,用足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弗氏完全佐剂致炎后 d 10,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皮下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内抑素(1.25、2.5、5 mg·kg-1),连续 7 d,对照组于 d 10 给予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1.0 mg·kg-1).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减少A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高表达的VEGF,还可使滑膜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减少.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可显著抑制AA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翳的生成及减少滑膜细胞表面VEGF的表达有关.

  • LC-MS/MS法研究辛伐他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作者:刘史佳;储继红;居文政;谈恒山;熊宁宁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辛伐他汀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辛伐他汀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两周期双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参比制剂辛伐他汀片 40 mg 后,用LC-MS/MS联用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 1.8±1.3、2.10±1.00 h;Cmax分别为 7.12±1.61、7.38±1.54 μg·L-1;AUC(0-24)分别为 30.50±11.25、30.17±10.21 μg·L·h-1; t1/2分别为 3.90±0.78、3.76±0.85 h.以AUC(0-24)计算的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7.8)%.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测得的数据可靠,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及组胺的影响

    作者:邓秋;周芸;杨军;李颖;诸小侬

    目的:制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评价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和组胺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对豚鼠鼻腔局部致敏激发制备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观察动物临床症状、鼻粘膜病理切片和鼻粘膜组织中组胺含量等指标来评价药物的药效.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和组胺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动物的嗜酸细胞浸润和组织中组胺含量均明显地降低(P<0.01).在临床症状指标上,变应性鼻炎组和药物治疗组评分均明显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但变应性鼻炎组和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能有效地降低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和组胺的含量,但未能改善动物的鼻部临床症状,这可能与造模的方法有关.

  •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作者:白香;李清漪;李慧;毛一卿;杨扬;顾漪;赵树雍;高辉;谭焕然

    目的:通过比较肝脏特异性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小鼠和两种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TNFα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n49-STZ小鼠模型、n5-STZ小鼠模型和肝脏特异性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分别检测各种模型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TNFα水平;并对各组肝脏、胰腺、心脏和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各种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小鼠;n5-STZ小鼠模型血清胰岛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9-STZ小鼠模型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其余模型小鼠血TNFα水平有增高的趋势;n49-STZ和n5-STZ 小鼠模型均出现胰岛萎缩和肝小叶条索紊乱的现象.结论:n5-STZ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血清TNFα水平增高的变化提示TNFα可能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肝素对肝癌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晓鹏;刘颖斌;史良会;潘义龙;芮景

    目的:探寻肝素对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转染的肝癌细胞侵袭能力和乙酰肝素酶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含人全长乙酰肝素酶 Cdna的pcDNA3-HPA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加入不同剂量肝素进行细胞培养,用侵袭小室观察肝癌细胞穿膜细胞数,用RT-PCR法检测细胞乙酰肝素酶 Mrna表达.结果:BEL-7404细胞组和空载体转染细胞组乙酰肝素酶 Mrna表达均为阴性,pcDNA3-HPA质粒转染组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穿膜细胞数(27.00±4.30)显著高于另外2组(分别为11.67±2.52和 9.67±2.89,P<0.01);加入肝素后BEL-7404细胞组和空载体转染细胞组穿膜能力和乙酰肝素酶表达均无显著变化;而pcDNA3-HPA质粒转染组穿膜细胞数随着肝素剂量的加大而逐渐减少,超过一定剂量后则不再显著减少,但该组乙酰肝素酶表达始终阳性.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肝素可抑制表达乙酰肝素酶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不影响乙酰肝素酶 Mrna表达.

  • 肿瘤的表观遗传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秋成;周向军;王永祥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有DNA甲基化和以组蛋白修饰为特征的染色质重塑.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会导致肿瘤发生,因此异常修饰位点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对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表观遗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服刑人员、劳教人员

    作者:汪秀琴;熊宁宁;刘沈林;李七一;蒋萌;刘芳;邹建东;高维敏;薛学坤

    本文所谓的"服刑人员"是指监狱服刑人员,"劳教人员"是指劳动教养管理所的收容人员,简称"服刑劳教人员".涉及这一特殊群体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要求包括: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应该包括具有相应背景和经验的服刑劳教人员代表;研究是针对服刑劳教人员所患的疾病,并且如果不选择服刑劳教人员为受试者,研究不能同样好地进行;小风险应该参照"健康人群"进行判断;知情同意应充分尊重其自主选择权;试验结束后治疗安排;以及公平招募,保护隐私,合理补偿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