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

    作者:吴文澜;时开网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糖苷内切酶,能特异性的水解位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为小分子片段.乙酰肝素酶普遍存在于恶性转移性肿瘤细胞中.乙酰肝素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 缺氧与复氧对卵巢癌SKOV3细胞HIF-1α、HIF-2α及syndecan-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辛卫娟;吴乾渝;李婷;赵鑫;丁岩

    缺氧是实体肿瘤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广泛存在于肿瘤的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缺氧诱导因子家族(HIFF)在对缺氧的适应性改变中起了重要作用。HIFF共有3个成员,包括缺氧诱导因子(HIF)l、2、3,均是由不同的α亚基(HIF-1α、HIF-2α、HIF-3α)和共同的β亚基构成的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其中HIF-1α亚基是细胞在缺氧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syndecan-1是细胞膜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家族的成员,许多研究表明,syndecan-1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因子,在许多肿瘤中已被看作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可能标志物[1-3]。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内科疾病的关系

    作者:揣兰香

    蛋白聚糖属糖蛋白,根据糖链的不同主要分为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角质素及透明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由Hassel等[1]首先从鼠Engelbreth-Holm-Swarm肿瘤细胞中分离出来.随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HSPG的病理生理功能及其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有关HSPG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病毒感染

    作者:章漳;王硕;邱宏;王峥涛;丁侃

    目的 综述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查阅近年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细胞表面HSPG可作为病毒感染的初始结合受体.并对病毒有储存和保护作用,另外HSPG也参与病毒的侵入过程并与病毒转录反式激活有关.结论 细胞表面HSPG与病毒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HSPG在病毒感染过程的机制研究,一方面为开发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病毒栽体的靶向性和感染率.从而提高基因治疗的效果.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和多配体蛋白聚糖的干预作用

    作者:曹明晶;周平;李法琦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HSPG)和多配体蛋白聚糖(SDC-1)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生理盐水组,建造MIRI模型.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RT-PCR及ELISA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血清中HSPG、SDG-1含量.结果 光镜下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横纹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IR组心肌纤维肿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阿托伐他汀组无出血坏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假手术比,IR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HSPG、SDC-1含量减少(P<0.05),血清中HSPG、SDC-1含量增加(P<0.05),但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IR组和生理盐水组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HSPG、SDC-1含量增加(P<0.05),血清中HSPG、SDC-1含量减少(P<0.05).结论 1)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可导致HSPG、SDC-1受损.2)阿托伐他汀可抑制HSPG、SDC-1脱落而发挥其心血管保护作用.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

    作者:夏霖;滕丽萍;陈敬华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聚糖(PGs).PGs由核心蛋白和糖胺聚糖(GAGs)两部分组成.PGs的大部分生物学功能是通过GAGs实现的[1].肝细胞表面表达的HSPGs主要包括多配体PGs-1,-2和4(syndecan-1,-2 and 4)和磷脂酰肌醇聚糖-1和4(glypican-1and-4)[2].此外,还有分泌型的PGs,包括基底膜聚糖(perlecan)、集聚蛋白(agrin)、丝甘蛋白聚糖(serglycin)和胶原XⅧ(collagen XⅧ)[3].HSPGs上的硫酸乙酰肝素链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肝素相似,但是与肝素相比,HS的硫酸化程度较低而乙酰化程度较高,肝素有着更高密度的N-位和O-位的硫酸基团[4].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晖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各种蛋白聚糖中具生物活性,它参与多级联细胞粘附反应过程,并与粘附分子、细胞因子、细胞间信号分子等相互作用,在影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各种炎症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对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的关系作一综述.

  • APRIL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健锋;毛振彪

    增殖诱导配体(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在体内外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和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APRIL存在三种受体,即BCMA、TACI和HSPG.APRIL/受体可能通过NF-кB途径完成信号转导.APRIL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中异常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它们有望成为消化系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肝素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刘启志;王烈;宋京翔

    肝素酶(heparanase)是一种能降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的内切糖苷酶.它参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和重塑,促进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的合成和释放;它在内涵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中具有管家基因的功能,广泛表达于人类的肿瘤细胞中,在侵袭型的动物肿瘤细胞中也过度表达,因此它的过度表达被认为能促进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近的研究显示,肝素酶能释放硫酸乙酰肝素依赖的生长因子并能产生大量有活性的硫酸乙酰肝素片段,破坏、降解细胞外基底膜屏障,促进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并加快血管生成,对肿瘤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肝素酶抑制剂(PI-88、肝素、肽类、硫酸昆布多糖、RNA干扰和苏拉明等)正在被开发出来,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深入研究肝素酶在肿瘤转移和调节中的作用可能会带来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 DKK-1、DKK-2和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衡;葛超;李红;李锦军

    目的:探讨DKK-1、DKK-2和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KK-1、DKK-2和GPC3蛋白在10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57例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DKK-1和DKK-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染色率分别为59.65%(34/57)和57.89%(33/57);GPC3只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其阳性染色率为47.37%(27/57),而在正常肝、肝硬化及癌旁肝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DKK-1与DKK-2阳性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χ2=0.570, P=0.000),DKK-2与GPC3阳性染色之间也存在相关性(χ2=0.272, P=0.041).统计分析DKK-1、DKK-2及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染色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静脉浸润以及是否伴随肝硬化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清AFP水平与GPC3表达呈正相关(P=0.007),HBsAg与DKK-1表达呈正相关(P=0.037),DKK-1阳性染色与肝细胞癌组织分级存在相关性(P=0.014),与其他参数则无相关性.结论: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的阳性染色率为47.37%,GPC3染色阴性的肝细胞癌组织中DKK-1和DKK-2双阳性染色率为40.00%,而GPC3(+)联合DKK-1(+)/DKK-2(+)/GPC3(-)可将肝细胞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检出率提高至68.42 %(39/57),降低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假阴性率.

  • 人硫酸酯酶1基因的作用机制及抗瘤活性

    作者:季卫丹;苏长青

    人硫酸酯酶-1( hSulf-1)能够使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脱硫酸化,从而抑制下游肝素结合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的激活.人恶性肿瘤中hSulf-1常处于失活状态,转染外源性hSulf-1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因此hSulf-1是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很有潜力的靶点.

  • HSPG和无HS-GAGs链HSPG体外抗乳腺癌的研究

    作者:谢强;蒋志文;祝晓光;刘浩

    目的:比较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简称HSPG)和去硫酸乙酰肝素链(简称HS-GAGs链即HS链)的HSPG的体外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抗增殖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对HSPG进行提取、纯化,硫酸乙酰肝素酶1水解HSPG的HS链;光学显微镜法观察两组分引起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两组分对肿瘤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TTC及PI双染标记法观察两组分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SPG可致MDA-MB-231细胞脱落悬浮;MTT法检测结果显示HSPG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去HS链HSPG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呈现出抑制作用.HSPG能诱导MDA-MB-231的早期凋亡,而去HS链HSPG在高浓度(4 mg/mL)时对MDA-MB-231早期凋亡有诱导作用.结论:HSPG能诱导MDA-MB-231的早期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HSPG的硫酸乙酰肝素链有关.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C3H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刘浩;蒋志文;童旭辉;张旭东

    目的 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C3H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HSPG组(5、10、50 mg·kg-1)及阳性对照组,各组动物自模型建立d 2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治疗22 d并观察记录肿瘤体积.d 24处死动物,称量肿瘤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及脾指数,使用原位凋亡检测法( TUNEL) 检测HSPG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HSPG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不降低胸腺指数和脾指数.TUNEL结果HSPG组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蓝黑色凋亡细胞,且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HSPG组肿瘤组织的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HSPG对C3H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VEGF表达有关.

  •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琳艳;刘浩;蒋志文

    随着对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及其结构类似物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炎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s)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文综述了肝素和HS抗肿瘤活性关键结构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肝素类似物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硫酸乙酰肝素对肿瘤中碱性成纤维因子的调控作用

    作者:程秀;刘浩;蒋志文

    侵袭和转移作为肿瘤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及组织的血管壁,这个过程重要的一步就是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HSPG是EC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膜自我组装、不溶解性以及屏障作用所必需的.

  • 乙酰肝素酶的生理特性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作者:童旭辉;蒋志文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组织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细胞表面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HSPG主要由一个核心蛋白和数个与之共价连接的线性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侧链组成[1].肿瘤细胞实现扩散、转移必须首先穿越由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是结构蛋白,包括胶原、层黏素、纤维结合素和玻璃体结合素等;二是糖氨聚糖,其主要成分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裂解糖氨聚糖中HS链的内切糖苷酶,在细胞侵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随着Hpa基因得以克隆,该酶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也正日益受到关注及重视,现将Hpa的生理特性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浩;蒋志文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由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家族,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包括基底膜中,前者可能与细胞增殖的调节有关,后者则可能与细胞的浸润和迁徙有关[1,2].对HSPG的研究起源于肝素对受损的血管平滑肌(smooth muscle cell)的修复性增殖活性抑制的观察,之后,在细胞培养液及细胞的提取物中发现具有抗增殖作用的类肝素样物质,后来被证实这是一种有别于肝素的HSPG.随后的实验表明,HSPG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对血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其对肿瘤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后者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多年来,为了阐明HSPG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有关学者作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明确HSPG的抗肿瘤作用,并试图为肿瘤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本文就国内外对HSPG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巨细胞病毒吸附穿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HLA-Ⅰ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超蔓;闻良珍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结合后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表面HLA-Ⅰ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内HCMV 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表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表面HLA-Ⅰ的表达HCMV感染组低于对照组;紫外线灭活HCMV(UvHCMV)组高于对照组;肝素和氯酸钠干预HELF细胞后再用UV-HCMV感染的HELF细胞,其表面HLA-Ⅰ的表达低于UV-HCMV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阳性表达;UV-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 HSPGs可能参与影响HLA-Ⅰ在HCMV感染的HELF细胞表面上的表达,对HCM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起间接调节作用.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作者:汪洁;卢雪梅;黄演婷;金小宝;朱家勇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一种由哺乳动物分泌的复合大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及细胞外基质.根据核心蛋白的不同,HSPG可分为4个家族: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多配体蛋白多糖(syndecan)、基底膜蛋白多糖(perlecan)和集聚蛋白多糖(agrin).多年来,为探究HSPG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明确HSPG与肝脏疾病相关性,试图寻找肝脏疾病治疗途径.本文就HSPG结构功能与肝脏相关疾病的关系所作综述如下.

  • Syndecan-4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左琦;欧阳平

    Syndecan-4是一种跨膜蛋白聚糖,属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late proteoglycans,HSPGs)类的多配体蛋白聚糖(syndecan)家族.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